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559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

山东移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2014年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书

一、工程概况

1.1、项目背景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移动”)2014年工程交流拉远可靠保障供电需要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ticalFiberCompositeLow-voltageCable,以下简称OPLC)。

1.2、招标规模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公里)

备注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OPLC-VV22-0.6/12×4+GT-24B1

700

24芯B1类光纤非金属层绞填充式光单元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光纤复合低压电缆,额定电压为0.6/1kV,2芯,标称截面积4mm2

OPLC-VV22-0.6/12×6+GT-24B1

1600

24芯B1类光纤非金属层绞填充式光单元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光纤复合低压电缆,额定电压为0.6/1kV,2芯,标称截面积6mm2

1.3、配置要求

1.3.1、配置规格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ticalFiberCompositeLow-voltageCable(OPLC)是一种将光单元复合在低压电力电缆内,具有电力传输和光通信传输能力的电缆,适用于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电压等级。

OPLC的规格由导电线芯和光单元的规格组成,在导电线芯和光单元规格之间用“+”号隔开。

导电线芯的规格包括额定电压、芯数、标称截面积;光单元的规格包括光纤芯数和光纤类别。

●额定电压等级:

额定电压1kV及以下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燃烧特性代号应符合GT/T19666-2005命名原则;

●正常运行条件下聚氯乙烯绝缘混合料导体最高温度为70℃,聚氯乙烯护套混合料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为80℃;

●应根据买方需求提供相应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接头盒

1.3.2招标产品满足规范和标准要求

本次招标产品应符合以下规范和标准要求:

GB/T29839-2013额定电压1kV(Um=1.2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156-2007标准电压(IEC60038:

2002,MOD)

GB/T2951.1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

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IEC60811-1-1:

2001,IDT)

GB/T2951.12-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

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IEC60811-1-2:

1985,IDT)

GB/T2951.13-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3部分:

通用试验方法——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IEC60811-1-3:

2001,IDT)

GB/T2951.14-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4部分:

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IEC60811-1-4:

1985,IDT)

GB/T2951.2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

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IEC60811-2-1:

2001,IDT)

GB/T2951.3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1部分:

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IEC60811-3-1:

1985,IDT)

GB/T2951.4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41部分:

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熔体指数测量方法——直接燃烧法测量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热重分析法(TGA)测量碳黑含量——显微镜法评估聚乙烯中碳黑分散度(IEC60811-4-1:

2004,IDT)

GB/T3048.9-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9部分:

绝缘线芯火花试验

GB/T3048.10-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0部分:

挤出护套火花试验

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IEC60228:

2004,IDT)

GB/T4909.2-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

GB/T6995.1-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1部分:

一般规定

GB/T6995.2-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2部分:

标准颜色

GB/T6995.3-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6995.5-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5部分:

电力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

GB/T7424.2-2008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

光缆基本试验方法(IEC60794-1-2:

2003,MOD)

GB/T9771(所有部分)通信用单模光纤

GB/T12706.1-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

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IEC60502-1:

2004,MOD)

GB/T15972.20-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0部分:

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光纤几何参数(IEC60793-1-20:

2001,MOD)

GB/T15972.22-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2部分:

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长度(IEC60793-1-22:

2001,MOD)

GB/T15972.40-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

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衰减(IEC60793-1-40:

2001,MOD)

GB/T15972.42-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2部分:

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波长色散(IEC60793-1-42:

2001,MOD)

GB/T15972.44-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4部分:

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截止波长(IEC60793-1-44:

2001,MOD)

GB/T15972.45-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5部分:

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模场直径(IEC60793-1-45:

2001,MOD)

GB/T17650.1-1998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

卤酸气体总量的测定(idtIEC60754-1:

1994)

GB/T17650.2-1998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

用测量pH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idtIEC60754-2:

1991)

GB/T17651.1~17651.2-1998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idtIEC61034:

1997)

GB/T18380.11-20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1部分:

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试验装置(IEC60332-1-1:

2004,IDT)

GB/T18380.12-20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

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IEC60332-1-2:

2004,IDT)

GB/T18380.13-20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3部分:

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测定燃烧的滴落(物)/微粒的试验方法(IEC60332-1-3:

2004,IDT)

GB/T18380.33-20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3部分:

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A类(IEC60332-3-22:

2000,IDT)

GB/T18380.34-20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4部分:

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B类(IEC60332-3-23:

2000,IDT)

GB/T18380.35-20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5部分:

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C类(IEC60332-3-24:

2000,IDT)

GB/T18900-2002单模光纤偏振模色散的试验方法

GB/T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JB/T8137-1999(所有部分)电线电缆交货盘

YB/T024-2008铠装电缆用钢带

YD/T629(所有部分)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

YD/T769中心管式通信用室外光缆

YD/T839(所有部分)通信电缆光缆用填充和涂覆复合物

YD/T901-2009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缆

YD/T979-2009光纤带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YD/T1115(所有部分)通信电缆光缆用阻水材料

YD/T1118.1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第一部分: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

YD/T1181.1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特性第1部分: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

YD/T1181.2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特性第2部分:

芳纶纱

YD/T1258室内光缆系列

YD/T1997-2009接入网用蝶形引入光缆

IEC60684-2:

2003绝缘软管第2部分:

试验方法

IEC60724:

2008额定电压为1kV(Um=1.2kV)和3kV(Um=3.6kV)的电缆短路温度限制

二、技术要求

1、概述

OPLC主要由光单元、导体、绝缘层、可能存在的填充物、可能存在的铠装层和护层等部分组成。

典型结构见下图:

 

2、绝缘要求

2.1绝缘厚度要求

任何隔离层的厚度应不包括在绝缘厚度之中。

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规定标称值的90%减去0.1mm。

绝缘标称厚度规定如下:

导体标称截面/mm2

绝缘标称厚度/mm

聚氯乙烯(PVC/A)

4,6

0.8

2.2中间检验

绝缘线芯应经受GB/T3048.9-2007规定的火花试验。

2.3绝缘线芯识别

绝缘线芯识别标志应符合GB/T6995.5-2008规定。

3、光传输单元

3.1光单元应采用光纤及非金属保护材料制成。

光单元中宜由涂覆层的同类单模光纤组成,其芯数应符合光单元规格的要求。

同批产品应使用同一设计、相同材料和相同工艺制造出来的光纤。

用于成缆的单模光纤的性能应符合GB/T9771中相关规定。

光纤带的特性应符合YD/T979-2009中有关规定。

光纤涂覆层表面应有全色色标,其颜色应符合GB/T6995.2-2008规定,并且不褪色不迁移。

光纤标志颜色的优先顺序见下表所示,在不影响识别的情况下,允许使用本色代替下表中的某一颜色。

当单套管中光纤芯数超过12芯时,应采用光纤色环或其他色标的方法加以区分。

光纤带的色谱识别应符合YD/T979-2009中有关规定。

全色谱的优先顺序

优先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颜色

绿

粉红

青绿

3.2松套管及其阻水材料

光单元中涂覆光纤应放置在热塑性材料构成的松套管中,光纤在松套管中的余长应均匀稳定。

松套管的尺寸外径宜不小于1.8mm,管壁厚度宜不小于0.25mm。

当松套管应有识别色标时,其颜色应符合GB/T6995.2-2008规定,并且不褪色不迁移。

这些色标宜为全色,也可为环状或条状的色标。

松套管材料可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简称PBT)塑料或其他合适的塑料,PBT应符合YD/T1118.1规定。

在填充式光单元中,松套管内的间隙应连续填充一种触变型的膏状复合物,在全干式光缆中,松套管内的间隙中应放置一种干式阻水材料。

填充复合物和干式阻水材料(含吸水后)应与其相邻的其他光缆材料相容,应不损害光纤传输特性和使用寿命。

填充复合物应符合YD/T839.3或YD/T839.4的规定。

干式阻水材料应符合YD/T1115的规定。

填充绳用于在非金属层绞式光单元结构中填补空位,其外径应使光单元圆整。

填充绳应是圆形塑料绳,它的表面应圆整光滑。

允许用阻水纱作填充绳。

3.3非金属加强构件

非金属加强构件应具有足够的截面、杨氏模量和弹性应变范围,用以增强光单元的机械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圆杆(简称FRP)其杨氏模量宜不低于50GPa,应符合YD/T1181.1规定。

芳纶丝束杨氏模量宜不低于90GPa,应符合YD/T1181.2规定。

在光单元制造长度内,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圆杆(简称FRP)不允许接头,芳纶丝每束允许有1个接头,但在任意200m光单元长度内只允许1个丝束接头。

绞层应符合YD/T901-2009中4.1.2.6条的规定。

3.4扎纱

扎纱应符合YD/T901-2009中4.1.2.7条的规定。

3.5包带层

包带层应符合YD/T901-2009中4.1.2.8条的规定。

3.6阻水结构

在填充式光单元中缆芯间隙用膏状复合物连续填充,在干式光单元中连续放置阻水带或阻水纱。

填充复合物和涂覆复合物应符合YD/T839规定。

阻水带和阻水纱应符合YD/T1115的规定。

3.7撕裂绳

如招标方订货要求时,光单元护套内可放置撕裂绳,撕裂绳应连续贯通整根光单元长度,不吸湿,不吸油,并具有足以开启光单元的强度。

3.8护套

光单元缆芯外应挤包一层具有保护功能的护套,光单元(层绞式和中心管式)护套厚度应不小于0.8mm。

4、内衬层

4.1结构

内衬层可以是挤包或绕包。

4.2材料

用于内衬层和填充物的材料应适合OPLC的运行温度并与OPLC绝缘材料相容。

5、金属铠装

金属铠装应符合GB/T12706.1-2008中第12条的规定。

钢带应符合YB/T024-2008规定。

铠装金属丝和金属带的尺寸低于标称尺寸的量值应不超过:

——圆金属丝:

5%;

——扁金属丝:

8%;

——金属带:

10%。

6、外护套

所有电缆都应有外护套。

外护套通常为黑色,但也可以按照制造方和买方协议采用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以适应电缆使用的特定环境。

外护套应经受GB/T3048.10-2007规定的火花试验。

外护套下面可放置撕裂绳,撕裂绳应连续贯通整根电缆长度,不吸湿,不吸油,并具有足以开启电缆外护套的强度。

外护套为热塑性材料(聚氯乙烯)。

在特殊条件下(例如为了防鼠、防白蚁)使用的外护套,可能有必要使用化学添加剂,但这些添加剂不应包括对人类及环境有害的材料。

若无其它规定,挤包护套标称厚度值Ts(以mm计)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Ts=0.035D+1.0

式中:

D——挤包护套前电缆的假设直径,单位为毫米(mm)。

按上式计算出的数值应修约到0.1mm(见GB/T12706.1-2008附录B)。

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

铠装型电缆的护套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规定标称值的80%减去0.2mm。

7、OPLC外观

OPLC的表面应圆整光滑,任何横断面上均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砂眼和裂纹。

8、成品电缆标志

成品电缆的护套表面应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额定电压及规格的连续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擦。

成品电缆标志应符合GB/T6995.3-2008规定。

9、交货长度

电缆交货长度按双方协议规定。

长度计量误差应不超过±0.5%。

10、成品电缆性能

光单元的单模光纤特性应符合GB/T9771中相关规定,

光纤带的特性应符合YD/T979-2009中有关规定。

11、试验

11.1OPLC的电气性能

(1)导体电阻

导体20℃时的直流电阻应符合GB/T3956-2008的规定,导体采用的是GB/T3956-2008中的第一种导体:

实心导体。

(2)电压试验

每一相导体与其余导体和金属层之间(单芯绝缘无屏蔽电缆应将其浸入室温水中1h,在导体和水之间)施加工频电压3.5kV、5min,绝缘应无击穿。

(3)绝缘电阻

电缆在环境温度下和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下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缘混合料的电气型式试验要求

序号

试验项目

(混合料代号见6.1)

单位

PVC/A

0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

70

1

1.1

1.2

体积电阻率

—20℃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

Ω.cm

Ω.cm

1013

1010

2

2.1

2.2

绝缘电阻常数

—20℃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

MΩ.km

MΩ.km

36.7

0.037

(4)4h电压试验

绝缘线芯浸入环境温度的水中至少1h,在导体和水之间施加4U0的工频电压,持续4h,绝缘应无击穿。

11.2OPLC的机械性能

OPLC的机械性能应包括拉伸、压扁、冲击、U形弯曲、扭转等项目。

11.3OPLC的环境性能

OPLC的环境性能应包括光单元的滴流性能、光单元的渗水性能、OPLC的衰减温度特性、阻燃特性、防蚁、防鼠性能等项目。

(1)光单元的滴流性能

光单元在温度85℃(针对油膏填充式结构)下,应无填充复合物和涂覆物等滴出。

(2)光单元的渗水性能

1m水头加在光单元的全部截面上时,光单元应能阻止水纵向渗流。

(3)阻燃电缆的燃烧性能

按用户要求,阻燃特性应能通过单根垂直燃烧试验或成束燃烧试验。

(4)防蚁性能

在有白蚁的环境下,防蚁电缆应具有足够的耐啮蚀性能,具体指标待定。

(5)防鼠性能

在有老鼠的环境下,防鼠电缆应具有足够的耐啮蚀性能。

12、绝缘和护套性能

在高于电缆最高额定温度加10℃(温度偏差±2℃),试验持续时间为7×24h的条件下,老化前和老化后抗张强度与断裂伸长率中间值的变化率应不超过空气烘箱老化后的规定值。

高温压力试验(凹痕)结果应符合GB/T2951.31-2008第8章要求。

低温性能试验结果应符合GB/T2951.14-2008第8章的要求。

热冲击试验(抗开裂)结果应符合GB/T2951.31-2008第9章要求。

三、验收规则

产品应由制造商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方可出厂。

每个出厂的包装件上应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产品应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验收。

抽样检查应在每批同一型号及规格的电缆段上进行,抽样试验的数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无协议时可按“抽取样品数量表”进行试验。

检测样品单位内的光纤特性时,待测光纤数应按光单元内的光纤数和“样品单位内的光纤抽样表”规定来确定。

这些待测光纤应在随机的原则下分布于不同的松套管和各不同颜色。

抽检项目的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应加倍取样进行第二次试验。

仍不合格时,应100%进行检验。

抽取样品数量

电缆长度/km

样品数

2<L≤10

1

10<L≤20

2

20<L≤30

3

余类推

余类推

样品单位内的光纤抽样

光纤性能

最少抽测比例

最少抽测数

尺寸参数

5%

4

模场直径

5%

4

截止波长

5%

4

中心波长下衰减系数

100%

全部

波长附加衰减

5%

4

衰减不均匀性

10%

6

色散

5%

4

四、包装、运输和储存

OPLC应妥善包装在符合JB/T8137-1999规定要求的电缆盘上交货。

OPLC端头应可靠密封,伸出盘外的缆端头应加保护罩,伸出的长度应不小于1000mm。

重量不超过80kg的短段电缆,可以成圈包装。

成盘电缆的电缆盘外侧及成圈电缆的附加标签应标明:

a)制造厂名或商标;

b)电缆型号和规格;

c)长度,m;

d)毛重,kg;

e)制造日期:

年月;

f)表示电缆盘正确滚动方向的符号;

g)产品执行标准。

运输和储存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缆应避免露天存放,电缆盘不允许平放;

b)运输中严禁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严禁机械损伤电缆;

c)吊装包装件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

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应放稳,并用合适方法固定,防止互撞或翻倒。

电缆安装时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见下表。

电缆安装时的最小弯曲半径

项目

电缆类型

无铠装

有铠装

安装时的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15D

20D

靠近连接盒和终端的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10D

15D

注:

D为电缆外径。

五、技术服务

1.卖方应根据买方的要求,向买方提供全面、有效、及时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2.卖方应提供“724”的技术服务。

3.卖方应在建议书中详细说明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的范围和程度。

4.在全系统设备安装和调试期间,买方有权派出技术人员参加,卖方有义务对其进行指导。

5.卖方应提供技术服务流程,技术服务内容和价格清单,若保修期内与保修期外不同,则应分别列出。

6.在合同签订后的适当时候,将召开一个双方参加的工程联络会,检查在技术配合、双方执行合同方面的进展情况,并解决预料之外问题。

联络会时间、地点待定,卖方可在进度安排中提出建议。

六、技术培训

1.卖方应对2位买方人员进行现场技术培训,使买方人员达到能独立进行管理、维护测试和故障处理等工作,以便卖方所提供的设备能够正常、安全的运行。

七、技术文件

1.卖方提供的书面技术资料应能满足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管理、运营及维护有关的全套文件。

卖方提供的技术文件至少应包括:

i.说明文件。

ii.技术手册(安装、操作、维护、故障排除等)。

iii.提供详细的工程日志。

iv.卖方应在规范书中列出提供的书面技术资料详细清单。

v.提供基于业务开放和日常维护的规范操作说明。

八、到货要求

按照如下格式承诺对山东移动的供货能力:

接到供货通知后两周内的供货能力单位(公里)

九、其它

卖方应对本次工程中所推荐的产品在电信行业内的应用情况以及在中国移动内的案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包括客户名称,数量、规格、型号、应用场景,合同签订的时间,施工方式等。

十、应答要求

请就以上要求进行点对点应答,对不满足项或部分满足项单独补充一章进行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