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范文之撤乡设镇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0315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范文之撤乡设镇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材料范文之撤乡设镇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材料范文之撤乡设镇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材料范文之撤乡设镇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材料范文之撤乡设镇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材料范文之撤乡设镇汇报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材料范文之撤乡设镇汇报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材料范文之撤乡设镇汇报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材料范文之撤乡设镇汇报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材料范文之撤乡设镇汇报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材料范文之撤乡设镇汇报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材料范文之撤乡设镇汇报材料.docx

《材料范文之撤乡设镇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范文之撤乡设镇汇报材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材料范文之撤乡设镇汇报材料.docx

材料范文之撤乡设镇汇报材料

撤乡设镇汇报材料

【篇一:

贾村乡撤乡建镇汇报材料】

夯基础优环境

全力开创贾村工作新局面

——贾村撤乡建镇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贾村乡党委政府欢迎各位领导前来检查指导贾村乡撤乡建镇工作。

下面我就贾村乡撤乡建镇工作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进行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贾村乡基本情况

贾村乡位于望都县城东南26公里处,乡政府驻地北贾村。

贾村建村始于宋代,贾姓农民移居此地,故称贾村。

随着人口的增加,明末清初,分为三个贾村,并按方位称北贾村、南贾村、西贾村三个村。

1984年撤公社建乡,因乡政府驻地贾村而命名为贾村乡。

辖13个行政村,一个自然村。

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4.53万亩,8727余户,3.63万人口,其中非农业人口4032人。

近几年来,贾村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民营经济突飞猛进,农业效益连年递增,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由于城乡建设发展和人口增加,政府所在地北贾村与南贾村、西贾村现已连成一片,总面积7.46平方公里,人口73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62人,流动人口2000多人,已成为我乡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商业中心。

2010年完成工农业产值36257万元,人均纯收入5457元。

我乡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主要经济产业为苗木种植、轴承加工、畜牧养殖,新型建材。

二、地理区位优势

贾村乡位于望都县城东南26公里处,地处望都、安国、清苑、

博野、定州等五县市交界处,望安公路穿境而过。

南距安国县城13公里,西南与定州重镇大辛庄镇仅4公里,北距京深高速仅20分钟车程。

得益于独特的地理区域,贾村乡自古即为五县人民经贸交往的枢纽之地。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经济贸易往来的增加,贾村乡作为五县交通枢纽之地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自身在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得到了繁荣发展,素有“望都县小金三角”之称。

2010年,贾村乡投资120万元,建成了望都县第一个乡级汽车站,车站辐射周边县区,班车往来频繁,运行以后,平均每10分钟一趟班车,来往穿梭于望都、安国、定州、博野县城,更有直达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班车,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三、突出的产业和经济优势

我乡坚持以构建区域特色乡镇、和谐文明乡镇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一轴两区”发展战略(“一轴”即在望安公路沿线积极发展工业及商贸流通、餐饮业;“两区”:

在我乡南部发展苗木及设施农业种植区,在中北部发展生猪、蛋鸡养殖区),进一步打造河北“万亩花卉苗木之乡”和“绿色生态食品”的品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工业带动作用突出,现有集体、个体和股份制企业630家,初步形成了以轴承制造和营销、生物燃油、化工、建材等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1、贾村商贸一条街项目:

沿望安公路两侧集中打造贾村商贸一条街,共占地25亩,商贸街门脸都高标准装修,共有140多个,投资近千万元,现今人财兴旺,生意兴隆。

2、轴承交易市场项目:

小寨子村的轴承交易市场占地80余亩,店铺林立,加工厂众多,仓储轴承品种丰富,年交易额达12亿元。

所生产的轴承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俄罗斯、中亚国家和南

亚部分国家和地区。

贾村在外轴承经销户549家,在成都有轴承销售一条街,商户大部分为贾村人;在昆明轴承销售市场出现了“贾村现象”;在北京、天津、兰州、太原等城市均有贾村大户经销商;贾村乡经销商代理的轴承运用在三峡水利枢纽、大亚湾核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

3、生物燃油生产项目:

河北中天明生物燃油有限公司总体规划年产生物柴油30万吨,总投资1200万美元,年产值人民币5亿元,年实现利税6000万元。

2010年又投资1000万元进行续建项目;现今已与天工开物生物燃油公司达成协议,准备投资3000万元进行c3、c4等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4、新型建材项目:

总投资500万元的南贾村新型砖厂一期建成投产,第一期投资300万元,年产水泥砖60万块,由于今年销售形势喜人,二期建设正在筹划中。

5、服装加工项目:

北贾村投资50万元、80万元兴建了两个服装加工厂,常年用工120余人;南韩庄投资80万元建成一家服装加工厂,与北京、天津、江苏、石家庄等地均有业务往来。

6、毛巾加工项目:

毛巾加工摊点35家,较好地解决了当地的剩余劳动力,为农民创收增加了有力途径。

在此基础上,采取面向全国,服务社会,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7、在农业上,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打造“一村一品、几村一品”为主线,已形成以新建安、西贾村、西新村为中心的花卉苗木种植区,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产销量占全县的80%以上。

2002年被河北省政府授予“河北省花卉苗木之乡”,2011年春,苗木种植达到15000余亩,按亩均效益10000元算,我乡人均增收近5000元;以望京牧业有限公司、东城养殖场为龙头企业的规模养殖和北柳絮、建安村部分农户散养为主的养殖区,年出栏

生猪3万头,占全县的25%以上;以东西新村蛋鸡养殖基地为依托规范蛋鸡养殖区,形成了1家10万只鸡场,3家2万只鸡场,存栏量占全县的60%以上;以王文百利番茄大棚为中心的设施农业发展区,年产百利番茄1200吨。

南韩庄、北柳絮、南贾村、北贾村、张过村等以种植优质小麦为主,年产优质小麦10000吨,为欧麦公司小麦深加工定向提供绿色生态粮源。

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文化教育设施完善:

继续实施教育强乡战略,全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全乡拥有中学一所,较高标准小学4所,幼儿园7所,2010年投资200万元的贾村乡中心校综合楼已投入使用,今年建成的建安村、西新村3座小学综合教学楼也将投入使用,充实了教师队伍,平稳完成了教育布局调整。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

全乡有综合文化站1个,农村书屋9个,村级文艺宣传队13个,村级活动场所13个,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十分丰富。

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发展。

贾村乡卫生院是条件优越的二级卫生院,设有妇儿科、内科、外科、妇幼防疫科等7个科室,投资150多万元购置、更新了医疗设备,能充分满足周围村民日常看病需要。

建有村级医疗室13个,基本解决了群众就医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具成效,我乡有2个省级文明生态村、5个市级文明生态村,南韩庄村新民居总投资200多万元,主体已全部竣工;同时,各村生活垃圾实现了集中化处理,做到定时倾倒,定点存放,专人处理,专车转运,保持了环境的整洁。

邮政电讯发展迅速:

投资200万元建成标准供电所一座,拥有10万千伏变电站一座,邮政服务综合楼一座。

移动、联通等服务设施齐全。

县直派出机构健全:

有望都县公安局贾村乡派出所(2009年投资180万元建成标准化办公楼一座,极大的改善了办公条件)、望都县土地局贾村乡土地所、贾村乡信用社。

计生工作全面提高:

投资35万元修建计生综合服务站,完成了人口控制出生指标。

民政工作引向深入:

建立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实施了“一卡通”工程。

“亲民爱民”活动中,我乡有64名群众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帮扶和救助。

以发放“一卡通”为契机,开展全乡贫困群体大排查活动,利用群众工作站进站日展开逐户走访,同时进行“一卡通”领办代办服务工作。

道路建设飞速发展:

贾村乡汽车站辐射周边县区,交通便利。

2009至2010年全乡共硬化路面8万多平方米,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主要公路两侧全部实现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23.6%。

地名设置齐全。

以地名清理规范工作为契机,全乡13个村完成了农村地名专项规划,并按国家标准安装了村标、街路牌、户牌,地名标志设置齐全。

市场建设已具规模:

全乡共有集贸市场、综合市场4处,涉及瓜果蔬菜、服装、建材等。

社会稳定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平安乡镇建设,由于工作突出,我乡被保定市委评为2005—2008年度市级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奥运、国庆安保期间,全乡没有发生一起赴市以上信访案件,获得奥运、国庆安保两个“市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全乡现有各类工商企业630家,各类产品满足了市场需求,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动了我乡及周边地区工农业的快速发展,这样解决了周边3700余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经乡党委、政府的充分调查、论证,多方面地征求意见,贾村乡撤乡设镇是可行的。

我们本着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健全功

【篇二:

撤乡建镇情况汇报】

户部寨乡撤乡建镇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濮阳县户部寨乡委员会

濮阳县户部寨乡人民政府

(2011年3月4日)

户部寨乡位于濮阳县境东部,距县城区28公里,乡域面积

69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总人口5.1万,其中乡政府驻地

(含户部寨村、教育、工业区务工)居住人口8360人。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户部寨乡历届党政班子团结

带领淳朴厚实的户部寨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全乡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为户部寨

的发展蓄积了能量,已经成为濮阳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

极。

2010年,全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33亿元,企业入库税

金212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19.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5250元。

近一年多来,户部寨乡在市县民政部门指导下,将工作的

着力点和落脚点全部放在与撤乡建镇打基础的工作上。

下面,

就撤乡建镇这项工作,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倾力培育基础产业。

户部寨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年

提高。

全乡现有耕地62000余亩,优质小麦种植实现全覆盖,

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保持稳中有增;林下经济和畜牧生产长足

发展,形成了以路网、河网为主体的生态林网框架,规模生猪、

肉鸡养殖存栏分别为9000头、132万只;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张堂、双屯、田楼三个设施农业示范园建设争分夺秒。

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劳务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户部寨乡工业企业、民营经济发展迅速。

户部寨工业区自2004年始就被确定为县级工业区,以精细化工和电光源生产为发展方向,努力打造全国精细化工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全国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电光源生产基地。

至2010年底,区内精细化工企业5家,主导产品硫化促进剂40多个品种,已成为国内橡胶促进剂生产规模较大、品种最全的生产区域之一;玻璃制品和电光源企业7家,年产玻璃管8万吨,圣诞灯泡设备1000套,年设计生产能力300亿粒。

区内有濮阳市首家中日合资企业--蔚林大内化工有限公司,拥有3.5亿元固定资产,2010年产值达到7.8亿元,出口创汇居濮阳市前列。

鉴于户部寨乡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去年4月份,濮阳市委、市政府为落实省委提出的“四个重在”的总体要求和“三区带动”的发展战略,已批准户部寨精细化工园区为市级专业园区,并报省发改委备案管理,提升了户部寨工业区的对外形象。

二、全力推进基础建设。

户部寨乡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全乡47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油(水泥)路,85%的村通公交车,90%以上的农户用上自来水,100%的农户通电,通讯信号覆盖全乡,农户通讯普及率达80%,47

个行

政村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远程教育网络。

文化教育方面,各村建有文化大院,全乡两所中学,成建制小学12所,幼儿园6所。

卫生体系健全,有乡级卫生院一所,占地4200平方米,医护人员38人,设置科室14个,病床35张,村村建成标准化卫生室一所。

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乡参合率达100%。

民政工作成效显著,全乡2063人农村低保和248人五保对象全部得到有效救助。

2007年新建敬老院,配备了健身器材和娱乐设施,目前五保对象入住率60%。

积极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参保比率70%。

三、大力打造集镇建设。

乡政府驻地户部寨集镇发展已具规模。

集镇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

街区服务功能齐全,街面店铺林立。

集镇区有大型集贸市场一座,文化活动中心一处。

已建成“三纵两横”主干道,总长6.8公里,硬化率达100%。

大力促进街区的给排水管网建设,投资120万元打深水井一处,自来水普及率达100%,雨污水排放管网覆盖面积达到100%。

强化集镇精细化管理,安装路灯280余盏,植景观树300棵,铺设花砖2500平方米。

建成专业的城管、环卫队和固定垃圾填埋场,对街区的卫生进行全日制保洁,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重视环保和绿化工作,街区绿化总面积达到33000多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平方米。

集镇作为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除党委、政府外,还设有中学、中心小学、幼儿园、卫生院、供电所、信用社、派出所、广播电视站、文化站、邮政

所、移动和联通通信营业部等管理服务部门。

在户部寨乡总体规划(2010--2025)中,户部寨集镇已经和户部寨专业园区连为一体。

四、户部寨撤乡建镇发展远景可观。

根据规划,我们发展的目标是:

1、扩大镇区规模,使镇区生活、服务功能同户部寨精细化工园区同步、协调发展。

2、发掘精细化工和电光源产业的潜力,把户部寨建设成全省精细化工生产基地之一,全市重要的电光源生产基地。

3、依托濮范公路布局“物流边贸服务区”,将商贸职能扩大到鲁西地区。

4、优化城镇生态环境,加强清碱沟、张村沟等“生物运动通廊”水系建设。

5、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并为城镇居民创造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方便的现代宜居环境。

撤乡建镇是全乡的大事,多年企盼,从历史沿革来看,户部寨的地名和地理位置未曾有过变化,沿用原名原地顺应历史,合乎民情民意。

所以镇名仍以“户部寨”为名,镇政府仍设在乡政府所在地户部寨。

如获批准,全乡广大干群有决心、有能力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强力推进、稳步实施、圆满完成撤乡建镇工作。

【篇三:

罗山县铁铺乡撤乡建镇工作汇报材料】

罗山县铁铺乡撤乡建镇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罗山县铁铺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于加强集镇化建设,完善集镇配套功能,强化集镇综合贸易,突出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真抓实干,扎实推进,使集镇框架不断拉大,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集镇实力不断提升,商贸活力不断增强,集镇规划和基础

设施建设已具规模,街道宽敞整洁亮丽如新;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日益完善,已达到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畅化、美化的目标;社会、经济、文化等工作也很具特色,撤乡建镇的条件已经成熟。

现将撤乡建镇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罗山县铁铺乡位于县城西南部,地处大别山区,淮河主要支流九龙河上游,南与湖北省大悟县交界,西与信阳鸡公山风景区为邻,北与罗山县灵山风景区接壤,其东北为我县彭新镇、山店乡,距县城52公里,境内四周山峦起伏,九龙河上游五条支流交汇于蔡楼集镇。

古之义阳三关之一的九里关;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著名的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均座落与此,是罗山往返西南的重要门户。

全乡总面积127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09个村民组,总人口近2万人。

乡政府驻地人口5185人,固定商户620多户,流动商户230多户。

全乡生态公益林总面积12.8万亩,

森林覆盖率79%,是一个生态林业大乡。

近年来,铁铺乡先后被省命名为省级卫生乡镇、省级文明村镇、省级生态乡镇、省清洁家园行动先进村镇等称号。

国家aaa级红色旅游景区,全市文明乡镇、平安乡镇。

文化底蕴深厚。

铁铺乡建制于1975年,属革命苏区。

这里是豫南地区的历史名镇、商贸名镇、军事名镇、文化名镇、教育名镇。

乡域内历史古村落、明清古建筑群、历史名胜九里关和非物质传统文化比较集中,较完整地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

其中,历史名胜义阳三关九里关位于铁铺乡境内,以关隘文化为主题,形成“九里关、关天下”,更有“河南南,湖北北,雄关九里”千古绝对脍炙人口。

红二十万军军部旧址何氏祠和医院旧址何家大院建于明代,距今600年历史。

其中,何家大院为徽派建筑,何氏祠是一座仿宫廷建筑的小四合院,二进屋16间房屋,这种建筑风格在长江以北、黄河以南极为罕见。

区位条件优越。

我乡地处豫鄂两省边界,京港澳高速灵山互通式立交连通涩何旅游公路,李灵路直达107国道,s339红色旅游公路东达新县,南入湖北大悟县,北连南信叶公路,是罗山贯通豫鄂及西南区域的重要门户。

旅游资源富集。

铁铺乡红色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现有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及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和韭菜崖医院。

其中,何家冲作为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成为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红色圣地,供人们怀念、瞻仰、接受红色教育。

1996年,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何氏祠、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集结地标志—白果树、红二十五军医院旧址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红军碾、纪念碑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被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党和国家领导李先念、徐向前、刘华清、程子华、郭述申、刘震等领导同志为纪念碑亲笔题词。

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30条主要红色旅游线路的重要景点之一,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铁铺乡境内山峦起伏,奇峰耸立,林茂谷幽,清泉潺潺,美景天成。

历史名胜九里关历经风雨沧桑,于1969年截南北关口,建成今天的九里湖,5000亩水面如明珠般镶嵌在群山翠林之中,因连接湖岸中有一岛,形似飞落湖中的大雁,故当地人称九里落雁湖,青山与绿岛,浮沉不定,如一幅幅泼墨山水画;全国林业绿化千佳村—北安山原始森林参天蔽日,飞瀑白龙潭深不见底,自然风光秀丽旖旎,可谓一步一画,步步皆景。

铁铺乡还有寓含动人故事传说的六斗尖、王坟顶、韭菜崖、擂鼓台、观阵山、睡美人等奇山秀水。

生态资源良好。

全乡森林覆盖率79%,以阔叶林、原始次森林和松、杉、栗、竹为主的森林资源丰富,乡域范围内无任何工矿污染企业和污染源,处处青山绿水,林海绵延,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丰富,是都市人向往的天然氧吧。

同时,

铁铺乡具有宜人的气候资源,我乡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光照较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相对湿度和昼夜温差较大。

是最适宜人居住和养生的绝佳场所。

二、所做的工作

铁铺乡党委、政府站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把撤乡建镇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撤乡建镇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明确责任,搞好宣传发动,为撤乡建镇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第一,成立组织。

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廖伟任组长、乡长陈家春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撤乡建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做到有牌子、有房子、有人员、有分工,为撤乡建镇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第二,搞好宣传发动。

在今年初的经济工作会上,乡党委、政府提出“实施撤乡建镇,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明确撤乡建镇的目的、意义,并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等宣传舆论工具,深入乡村进行广泛宣传发动,统一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

第三,加大协调力度,争取各方支持。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会研究铁铺乡撤乡建镇工作,并与上级部门加强沟通,县交通局、发改委、扶贫办等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县民政局的领导多次到我乡检查指导

撤乡建镇工作,并详细听取了关于撤乡建镇工作情况的汇报,在给予了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乡党委、政府都逐一进行了落实。

第四,保证经费供给。

乡党委、政府将撤乡建镇作为2011年一项中心工作来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有始有终的正常开展,一次性解决办公经费10万元。

二是认真调研,科学实施。

注重抓好撤乡建镇的总体规划和前期调研,邀请湖北省武汉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帮助制定了城镇体系规划,在此基础上,乡党政班子成员通过有序组织,召开村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等,广泛听取意见,并多次进行实地调研,从铁铺未来发展的角度,对撤乡建镇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论证,并制定了《铁铺乡撤乡建镇实施方案》,明确撤乡建镇工作的指导思想、组织原则、操作方法和具体步骤,确保撤乡建镇工作的科学性和撤建工作的有序运作、稳步推进。

三是规范操作,确保合法。

在撤乡建镇过程中,铁铺乡并不急于求成,也没有简化相关程序,而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依法运作,分步实施。

先征得本乡人大代表同意的前提下,召开人大主席团会议,对撤乡建镇工作进行投票表决,在表决获得通过后,向县政府提出撤乡建镇的请示,县政府向县人大报告,在征得县人大通过后,再向市政府提出将铁铺乡改为铁铺镇的请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