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0421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docx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和答案

抗微生物类药物试题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是(A)

A.苯唑西林B.氨苄西林C.阿莫西林D.羧苄西林E.哌拉西林

2.具有一定肾毒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D)

A.青霉素GB.耐酶青霉素类C.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

D.第一代头孢菌素类E.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3.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抗菌作用部位是(E)

A.二氢叶酸合成酶B.移位酶C.核蛋白50s亚基

D.二氢叶酸还原酶E.细菌细胞壁

4.头孢菌素类中有肾毒性的药物是(A)

A.头孢噻吩B.头孢呋辛C.头孢曲松D.头孢噻肟E.以上都不是

5.青霉素最常见和最应警惕的不良反应是(A)

A.过敏反应B.腹泻,恶心,呕吐C.听力减退

D.二重感染E.肝、肾损害

6.对青霉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应立即选用(A)

A.肾上腺素B.糖皮质激素C.青霉素酶D.苯海拉明E.苯巴比妥

7.青霉素类共同具有的特点是(E)

A.耐酸,口服有效B.耐β-内酰胺酶C.抗菌谱广

D.用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E.过敏反应及交叉过敏反应

8.抗绿脓杆菌最强的头孢菌素是(B)

A.头孢哌酮B.头孢他定C.头孢孟多

D.头孢噻吩E.头孢氨苄

9.青霉素治疗哪种疾病可引起赫氏反应(E)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C.大叶性肺炎D.气性坏疽E.梅毒

10.主要用于伤寒、副伤寒的青霉素类药物是(A)

A.氨苄西林B.双氯西林C.羧苄西林

D.苄星青霉素E.青霉素G

11.耐药性是指(A)

A.因连续用药,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

B.因连续用药,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C.病人对药物产生了精神依赖性

D.病人(畜)对药物产生了躯体依赖性

E.以上均不是

12.主要由于克拉维酸具有下列哪种特点使之与阿莫西林等配伍应用?

(B)

A.抗菌谱广B.是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

C.可与阿莫西林竞争肾小管分泌D.可使阿莫西林口服吸收更好

E.可使阿莫西林用量减少,毒性降低

13.头孢菌素类中肾毒性最大者是(B)

A.先锋霉素IB.先锋霉素ⅡC.先锋霉素Ⅳ

D.先锋霉素VE.以上都不是

14.头孢菌素中可供口服的是(C)

A.先锋霉素IB.先锋霉素ⅡC.先锋霉素Ⅳ

D.头孢唑啉E.以上都不是

15.常用头孢菌素类中半衰期最长的是(D)

A.先锋霉素IB.先锋霉素ⅡC.先锋霉素Ⅳ

D.先锋霉素VE.以上都不是

多选题:

1.β-内酰胺类包括(A、B、C、D)

A.青霉素类B.头孢菌素类C.头霉素类D.氨曲南E.多粘菌素类

2.头孢哌酮的特点是(B、C、D、E)

A.口服吸收良好B.胆汁中浓度最高C.可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D.可透过血脑屏障E.对绿脓杆菌的抗菌作用较强

3A.注意询问过敏史B.做皮肤过敏试验C.询问家属过敏史

D.做好抢救准备E.出现过敏性休克时首选肾上腺素

4.哌拉西林的抗菌作用特点为(A、B、C、D、E)

A.抗菌作用强B.不良反应少C.对绿脓杆菌敏感

D.对各种厌氧菌均敏感E.与氨基苷类合用有协同作用

5.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B、C、D、E)

A.抗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强B.对绿脓杆菌作用较强C.对β-内酰胺酶稳定D.可渗入脑脊液中E.对肾脏基本无毒性

6.抗绿脓杆菌的药物有(A、B、C、D、E)

A.磺苄西林B.替卡西林C.羧苄西林D.阿洛西林E.头孢哌酮

7.可用于肠杆菌科细菌所致尿路感染的药物是(B、C、D、E)

A.苯唑西林B.氨苄西林C.头孢唑啉D.头孢盂多E.头孢曲松

(二)、填空题:

1.影响胞浆膜通透性的抗菌药物均能使(胞浆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菌体内(蛋白质)、(核苷酸)、(氨基酸)、(磷脂)外漏而杀菌。

2.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化学结构中均具有(β-内酰胺环),是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综合而产生杀菌作用的靶位,也是(β-内酰胺酶)灭活抗生素的靶位。

3.青霉素G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无效,是由于不易透过(磷脂外膜),故青霉素G的抗菌谱是(窄谱)。

4.头孢菌素类的优点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β-内酰胺酶(稳定),与青霉素仅有(部分交叉)过敏反应。

5.广谱青霉素中(阿莫西林)和第一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氨苄)口服吸收良好。

6.青霉素必须临用前配制,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效价降低)和(诱发过敏)。

7.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克拉维酸)和(舒巴坦),它们与青霉素组成复方,其应用目的是(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

8.缓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三)、问答题:

1.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利弊?

答:

合理地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可提高疗效,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发生,扩大抗菌谱,有利于治疗混合感染,降低单药剂量,减低毒性等。

不适当的联合用药也可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如二重感染,使细菌对更多药物产生耐药性,甚至造成拮抗作用,不必要的联合应用还造成药物浪费等。

2.对青霉素类过敏或耐药者是否可用头孢菌素类,为什么?

答: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应用头孢菌素类,但仍须注意,因有5%~10%的交叉过敏反应,其本身也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对青霉素耐药的菌株感染,换用头孢菌素类应有效,因后者对青霉素酶稳定。

3.依据β-内酰胺类药物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的作用选择性,可将药物分为哪些类型?

答:

共分六类:

I类:

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的窄谱抗生素,如青霉素G。

Ⅱ类:

能透过革兰氏阳性菌的胞壁粘膜层,对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透过性也良好,如氨苄西林等。

Ⅲ类:

易被革兰氏阳性菌胞外的β-内酰胺酶灭活,如青霉素类。

Ⅳ类:

对青霉素酶稳定,如异噁唑类青霉素。

V类:

对胞浆膜外间隙中有少量β-内酰胺酶的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如酰脲类青霉素。

Ⅵ类:

对β-内酰胺酶十分稳定,对胞浆膜外间隙有大量β-内酰胺酶的细菌有抗菌作用,如第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等。

4.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答:

产生β-内酰胺酶,使抗生素灭活;“牵制机制”:

大量的β-内酰胺酶迅速、牢固地与抗生素结合;染色体突变致使PBPS对抗生素的亲和力降低;细菌的胞壁或外膜的通透性改变;细菌缺少自溶酶。

5.青霉素与半合成青霉素的异同点。

答:

药动学方面,青霉素在脑膜炎时的脑脊液中可达有效浓度,与丙磺舒合用可延长半衰期。

半合成青霉素部分耐酸,口服吸收良好。

抗菌作用,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均有效,半合成的异噁唑类青霉素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有效,氨苄西林等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羧苄西林等对绿脓杆菌有效。

毒性低,均可产生过敏反应,且有完全交叉过敏反应。

6.青霉素产生过敏反应的致敏源是什么?

防治过敏性休克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

青霉素产生过敏反应的致敏源有青霉噻唑蛋白、青霉烯酸等降解产物和青霉素或6-APA高分子聚合物。

为防止发生过敏反应,应注意:

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中不稳定,易降解,应用时应新鲜配制以减少抗原性;应详细询问病史,做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素,必要时加用氢化可的松等药物及其他抢救措施。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一)、选择题:

单选题:

l.对氨基糖苷类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是(A)

A.各种厌氧菌B.大肠杆菌C.变形杆菌

D.金葡菌E.绿脓杆菌

2.首选庆大霉素的严重感染是(A)

A.严重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性败血症B.绿脓杆菌性心内膜炎

C.金葡菌感染D.结核性脑膜炎E.以上都不是

3.氨基糖苷类药物在体内分布浓度最高的部位是(C)

A.细胞内液B.血液C.肾脏皮质D.脑脊液E.结核病灶的空洞中

4.耳毒、肾毒最严重的氨基糖苷类药物是(E)

A.卡那霉素B.庆大霉素C.西索米星D.奈替米星E.新霉素

5.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呋塞米(B)

A.增加肾脏毒性B.增加耳毒性C.增强抗菌作用

D.可致呼吸抑制E.延缓耐药性发生

6.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骨骼肌松弛药(D)

A.增加肾脏毒性B.增加耳毒性C.扩大抗菌谱

D.可致呼吸抑制E.延缓耐药性发生

7.庆大霉素+青霉素G(C)

A.增加肾脏毒性B.增加耳毒性C.增强抗菌作用

D.延缓耐药性发生E.以上都不对

8.庆大霉素+多粘菌素(A)

A.增加肾脏毒性B.增加耳毒性C.扩大抗菌谱

D.增加神经肌肉阻断作用E.延缓耐药性发生

9.关于多粘菌素B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D)

A.用于淋球菌感染B.对各种厌氧菌均有效C.是鼠疫首选药D.局部用于烧伤绿脓杆菌感染E.以上都不对

10.大观霉素的特点是(A)

A.对淋球菌抗菌活性高B.是鼠疫的首选药C.是军团菌病的首选药D.抗各种厌氧菌E.以上都不对

11.氨基糖苷类药物中,耳和肾毒性最小的是(B)

A.庆大霉素B.卡那霉素C.新霉素D.丁胺卡那霉素E.链霉素

12.指出下列应用错误的是(D)

A.布氏杆菌病可选择链霉素与四环素合用

B.细菌性心内膜炎首选链霉素加青霉素合用

C.结核病选用链霉素时应加用其他抗结核药

D.绿脓杆菌感染首选卡那霉素,鼠疫首选链霉素

E.绿脓杆菌感染常选庆大霉素与羧苄西林合用

多选题:

1.妥布霉素的特点是(A、B、C、D、E)

A.主要作用于绿脓杆菌性心内膜炎

B.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不作首选药物

C.对葡萄球菌敏感D.耳毒性,肾毒性较庆大霉素轻

E.与青霉素合用于铜绿单胞菌所致感染

2.阿米卡星的抗菌作用及应用是(A、B、D、E)

A.抗菌谱最广的氨基糖苷类药物B.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较强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敏感D.对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钝化酶稳定E.可用于对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菌体感染

3.阿米替星的特点是(B、C、)

A.毒性最低B.是氨基糖苷类抗菌谱最广者

C.对肠道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钝化酶稳定

D.细胞内浓度高E.首选用于尿路及肺部感染等

(二)、填空题:

1.庆大霉素的不良反应有(前庭功能损害),但较链霉素少见,而(肾毒性)则较多见。

2.氨基糖苷类对各种(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对厌氧菌及肠球菌产生(耐药性)。

3.链霉素过敏性休克发作时,首选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

4.氨基糖苷类的毒性反应有(耳毒性),(肾毒性)和(肌松作)。

三、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立克次体感染首选抗菌药物是(B)

A.磺胺甲噁唑B.四环素C.链霉素D.庆大霉素E.多粘菌素

2.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是(B)

A.氯霉素B.四环素C.青霉素D.土霉素E.异烟肼

3.下述四环素类抗生素中,哪种药物抗菌作用最强(D)

A.四环素B.土霉素C.多西环素D.米诺环素E.美他环素

4.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是(D)

A.多西环素B.四环素C.链霉素D.氯霉素E.青霉素

5.急慢性骨髓炎患者最好选用(B)

A.金霉素B.林可霉素C.四环素D.土霉素E.乙酰螺旋霉素

6.胆道感染可选用(A)

A.四环素B.金霉素C.氯霉素D.异烟肼E.妥布霉素

7.下列哪个药对军团病疗效好?

(C)

A.土霉素B.强力霉素C.红霉素D.四环素E.麦迪霉素

8.选出一类抗菌谱最广的抗生素(D)

A.氨基糖苷类B.大环内酯类C.青霉素类D.四环素类E.头孢菌素类

多选题:

1.可能引起二重感染的药物是(A、B、C、D)

A.四环素B.多西环素C.氯霉素D.青霉素E.土霉素

(二)、填空题:

1.四环素为(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恙虫病)、(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

2.氯霉素对(伤寒)、(副伤寒)、(立克次体病)有特效。

(三)、问答题:

3.四环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

答:

胃肠道反应;二重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对骨及牙生长的影响,表现为牙釉质发育不全、黄色沉积,引起畸形或生长抑制;长期大量口服或静脉注射可引起严重肝损害;过敏反应。

4.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

答:

是长效、高效半合成四环素;抗菌谱和四环素相似,但抗菌作用最强;用于尿路感染、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脓皮病、骨髓炎等。

四、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下述哪类细菌无效(D)

A.革兰氏阳性球、杆菌B.革兰氏阴性球菌C.大肠杆菌、变形杆菌D.军团菌E.衣原体和支原体

2.对金葡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选用的药物是(C)

A.阿莫西林B.红霉素C.头孢曲松D.克林霉素E.乙酰螺旋霉素

3.林可霉素类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B)

A.过敏性休克B.肾功能损害C.永久性耳聋

D.胆汁淤积性黄疸E.伪膜性肠炎

4.可引起肝损害的大环内酯药物是(A)

A.吉他霉素B.乙酰螺旋霉素C.乙琥红霉素D.麦迪霉素E.交沙霉素

多选题:

1.阿奇霉素的特点是(ABCDE)

A.不易被胃酸破坏B.生物利用度高C.半衰期2d~3d

D.不良反应较红霉素轻E.对肺炎支原体,是同类中作用最强者

2.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特点是(ABCE)

A.抗菌谱窄B.口服均可吸收C.药物间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性D.易透过血脑屏障E.主要经肝脏代谢,胆汁排泄

3.林可霉素类抗菌谱包括(ABCDE)

A.耐青金葡菌B.白喉杆菌C.链球菌

D.人型支原体E.厌氧脆弱拟杆菌

(二)、填空题:

1.杆菌肽抗菌谱类似于(青霉素G),抗菌机理是(抑制细胞壁合成),不易发生耐药性,与其他抗生素也无交叉耐药性。

(三)、问答题:

2.治疗哪些感染性疾病时,临床首选红霉素?

答:

军团病、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白喉带菌者、耐青霉素G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严重感染等。

五、化学合成抗菌药: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D)

A.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B.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C.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D.抑制细菌DNA回旋酶E.以上都不是

2.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喹诺酮类药物是(C)

A.依诺沙星B.氧氟沙星C.环丙沙星D.吡哌酸E.洛美沙星

3.可作为二线治疗结核病的喹诺酮类药物是(B)

A.诺氟沙星B.氧氟沙星C.依诺沙星D.环丙沙星E.吡哌酸

4.环丙沙星的抗菌作用特点是(A)

A.体外抗菌作用最强B.对厌氧菌有效C.血药浓度高D.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敏感E.以上都不是

5.下列哪一种喹诺酮类药物比较适用于肺部感染?

(B)

A.诺氟沙星B.氧氟沙星C.依诺沙星D.培氟沙星E.吡哌酸

6.氧氟沙星的特点是(A)

A.抗菌活性强B.抗菌活性弱C.血药浓度低D.作用短暂E.以上都不是

多选题:

7.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是(A、B、C、D、E)

A.抗菌谱广B.口服易吸收C.适用于呼吸系统感染

D.不良反应较少E.抗菌作用强于第一、二代药物

8.下列哪些药物具有抗绿脓杆菌的作用(B、D、E)

A.诺氟沙星B.氧氟沙星C.依诺沙星D.环丙沙星E.磺胺嘧啶银

9.下列哪些是环丙沙星的特点(A、B、C、D、E)

A.对军团菌有效B.体外抗菌活性强C.体内分布广泛D.抗菌谱广E.可治疗耐青霉素的淋球菌感染

10.氟喹诺酮类药物适用于(A、B、C、D、E)

A.呼吸道感染B.淋病C.尿路感染

D.骨、关节感染E.皮肤软组织感染

(二)、填空题:

1.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DNA回旋酶),从而阻碍细菌(DNA)的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

2.喹诺酮类应避免与(抗酸剂)合用,以免产生螯合物而影响吸收,喹诺酮还可抑制(茶碱)和(咖啡因)代谢,应避免合用。

(三)、问答题:

3.氟喹诺酮类药物有哪些主要临床应用?

答:

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淋病及G-杆菌所致各种感染,骨、关节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4.氟喹诺酮类药物有哪些药理学共同特点?

答:

抗菌谱广,尤其对G-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与其他抗菌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适用于呼吸道、尿路及骨、关节、皮肤等感染;不良反应少。

六、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仅对浅表真菌感染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是(B)

A.制霉菌素B.灰黄霉素C.两性霉素BD.克霉唑E.酮康唑

2.静脉滴注时常见寒颤、高热、呕吐的药物是(B)

A.灰黄霉素B.两性霉素BC.制霉菌素D.克霉唑E.氟胞嘧啶

3.对浅表和深部真菌都有较好疗效的药物是(A)

A.氟康唑B.灰黄霉素C.两性霉素BD.制霉菌素E.氟胞嘧啶

4.下列药物中不良反应最小的是(D)

A.克霉唑B.咪康唑C.酮康唑D.氟康唑E.以上都不是

5.金刚烷胺能特异性地抑制哪种病毒感染(A)

A.亚洲甲-Ⅱ型流感病毒B.乙型流感病毒C.麻疹病毒D.腮腺炎病毒E.单纯疱疹病毒

6.兼有抗震颤麻痹作用的抗病毒药是(E)

A.碘苷B.阿昔洛韦C.阿糖腺苷

D.利巴韦林E.金刚烷胺

7.全身应用毒性大,限于短期局部应用的药物是(B)

A.金刚烷胺B.碘苷C.阿昔洛韦D.阿糖腺苷E.利巴韦林

8.对甲癣必须口服才有效的药是(D)

A.酮康唑B.两性霉素BC.克霉唑

D.灰黄霉素E.以上都不是

9.两性霉素B的抗真菌作用特点是(A)

A.广谱抗真菌药,对阴道滴虫也有效,因毒性较大,主要供外用B.为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C.抗浅表真菌药,外用有效D.抗浅表真菌药,治疗头癣效果最佳,口服有效E.以上都不是

10.灰黄霉素的抗真菌作用特点是(D)

A.广谱抗真菌药,对阴道滴虫也有效,因毒性较大,主要供外用B.为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C.抗浅表真菌药,外用有效D.抗浅表真菌药,治疗头癣效果最佳,口服有效E.以上都不是

11.金刚烷胺预防亚洲甲型流感病毒的原因是(D)

A.阻止病毒外壳蛋白质生成B.阻止病毒体释放C.干扰核酸的合成D.干扰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并抑制其复制

E.引起细胞内溶酶体释放,使感染细胞溶解

12.碘苷主要用于(C)

A.结核病B.抗疟疾C.DNA病毒感染D.白色念珠菌感染E.G+菌感染

13.不良反应最小的咪唑类抗真菌药是(D)

A.克霉唑B.咪康唑C.酮康唑

D.氟康唑E.以上都不是

14.两性霉素B的应用注意点不包括(D)

A.静脉滴注液应新鲜配制B.静滴前常服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C.静滴液内加小量糖皮质激素D.避光静注

E.定期检查血钾、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

15.下列哪种药物与两性霉素B合用可减少复发率?

(E)

A.酮康唑B.灰黄霉素C.阿昔洛维D.制霉菌素E.5-氟胞嘧啶

多选题:

1.抗病毒药包括(A、B、C、D、E)

A.金刚烷胺B.阿昔洛韦C.齐多夫定D.阿糖腺苷E.利巴韦林

2.两性霉素B对下列哪些真菌有效(A、B、C、E)

A.新型隐球菌B.白色念珠菌C.皮炎芽生菌

D.小孢子菌属E.组织胞浆菌

3.灰黄霉素可用于哪些癣病的治疗(A、B、C、D)

A.头癣B.体癣C.股癣

D.甲癣E.牛皮癣

(二)、填空题:

1.制霉菌素局部用药,对(口腔)、(皮肤)、(粘膜)念珠菌病有效。

2.克霉唑的不良反应多见,目前仅局部用于治疗(浅部真菌)病或皮肤粘膜的(念珠菌)感染。

3.咪康唑静脉给药用于治疗(多种深部真菌感染),局部用药治疗(皮肤粘膜真菌感染)。

4.氟康唑主要用于(念珠菌病)和(隐球菌病)的治疗。

5.阿昔洛韦是(伐昔洛韦)在体内的水解产物,抑制病毒(DNA多聚酶)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6.碘苷对(急性疱疹性角膜炎)疗效较好,对(深层基质)感染无效。

(三)、问答题:

1.咪唑类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

答:

选择性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的14-α-去甲基酶,抑制麦角固醇合成,膜通透性增加。

2.氟胞嘧啶抗真菌的作用机制。

答:

氟胞嘧啶在真菌体内转换为氟尿嘧啶,替代尿嘧啶进入DNA分子中而抑制核酸合成。

3.简述常用抗病毒药的主要临床应用。

答:

阿昔洛韦:

防治单纯疱疹病毒的皮肤或粘膜感染和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也用于乙肝。

三氮唑核苷:

对流感、腺病毒肺炎、疱疹、麻疹、流行性出血热及甲型肺炎皆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金刚烷胺:

主要用于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感染。

碘苷:

用于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角膜炎及其他疱疹性眼病。

吗啉胍:

国内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及麻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