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0581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现代文拥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左传》的“闲笔"

“闲笔”不是游离于叙事主趙之外对无关紧要情节的描述,而是叙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左传》开启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笔法。

从《左传》中大量的细笔、趣笔、奇笔、保笔的运用上看,“闲笔”已经是春秋时期历史文学的历史转向,标志着一种自然轻松充满趣味的文学笔法的成熟。

《左传》叙事往往愈是紧张处,愈使用“闲笔”,以缓解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带来的某些精神压力,从而制造一种紧张与悠闲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

《左传》叙事常常在宏大处用“闲笔",由细殯的世俗生活,显现恢宏的政治主趙,从而组成巨细映衬、大小对比的叙事单元,表达一种小事件推动大历史的历史观念。

春秋人对优游闲暇从容不迫的审美精神有特别的喜資。

襄公二十四年晋楚棘率之役,晋人张骼、辅跞向楚军挑战,二人毫无畏惧,坐在战车上一面弹琴,一面冲入楚军阵营。

、这种从容镇定的悠闲,不仅表现在战场上的从容不迫,也转化为春秋文学的精神品格。

、“闲笔”写出了春秋人的精神世界,也表现了春秋文学的艺术品格,

“闲笔”往往描写的是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件,却具有叙事结构与主题的双重意义。

从结构上说,历史的发展过程总是起伏跌宕的,“闲笔”的加入更能揭示历史的真实,“闲笔”往往是“正笔”的有机构成,没有了“闲笔”,“正笔”也显得呆板僵滞,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而从主题上说,“闲笔”常常通过小事件、小情趣显示历史的大主题、大格局。

彻底说来,“闲笔”比“正笔"更突显了《左传》在文学史上的思想跨越和艺术进步。

《左传》常常在胤云教荡处宕开笔墨,写出一两件小事件、小情节,以小事件显示大历史发生的具体情景,以细微处展示大人物真实的心理动态。

《左传》定公十年,宋景公宠爱向魅,将公子地的四匹白马转送给向魃,引起公子地的不满,向魆准备逃亡,宋景公伤心欲绝,竞然“目尽肿”,一个细节写出了素公内心的无限悲伤,这是中国叙事文学第一次写出一个人双泪长流两目红肿的动人细节。

钱钟书《管锥编》有“一饭之恩仇”的论述,他指出,一饮一饭,分配不均,看似小事却往往引发政治的连环报复,甚至造成激烈的流血冲突、朝野动荡。

《左传》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件记载。

宜公四年,郑国大夫子宋、子家一起朝见,子宋以其“食指动”,预言此日“必尝异味”,而恰逢郑灵公烹制楚人送来的大鼋,两人相视而笑,郑灵公故意召见子宋而不分给他大鼋,子宋染指而出,两人最终杀死了郑灵公。

襄公二十八年记齐国“公膳日双鸿”,而饔人却将鸡更换成鶫子,街者又换掉鸭肉只送上肉汁残汤,这让子雅、子尾愤怒异常,从而导致齐国庆氏集团被逐事件的发生,而这场宫廷流血事件又恰恰改变了齐国的政治走向,致使陈氏家族在崔、庆之乱中渔翁得利,篡取了齐国的政权。

“细笔”不细,“闲笔”不闲,《左传》的眼光是独到的,宏大的历史往往从细微处走来,大历史常常是由一连串小事件构成的。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12月25日第13版)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左传》中“闲笔”涉及的小事件、小情节常在风云激荡处出现,看似无关紧要,却具有叙事结构与主题上的双重意义。

B.“正笔”的生命活力离不开“闲笔”,《左传》也正是借助“闲笔”才显示出其在文学史上的思想跨越和艺术进步。

C.“闲笔”往往是叙亊愈紧张出现的频率愈高,它的出现能使历史故亊的叙述张弛有度,制造出一种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

D.“闲笔”既是一种文学笔法,也是春秋文学艺术品格的体现,其某些叙述还能从细节处体现春秋人的精神世界、审美偏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对“闲笔”不闲、“细笔”不细的探讨,揭示了《左传》独到的眼光,也印证了细微处、小事件影响大历史的观点。

B.文章分述了春秋人对优游闲暇从容不迫的审美精神的喜爱,闲笔对于结构和主题的意义以及闲笔对于揭示人物心理的作用。

C.文章围绕美学效果和文学价值这两个方面,列举相应的事例,逐层递进地论证了“闲笔”是叙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D.文章由钱钟书《管锥篇》关于“一饭之恩仇”的论述,引出了《左传》中类似事件的记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左传》描写的晋楚棘泽之役中,晋人张骼、辅跞坐在战车上一面弹琴,一面冲人楚军阵营的情景,在对紧张战_的描述中传递出悠闲轻松的意味。

B.仅用“目尽肿”这一个细节便展现出宋景公的伤心欲绝,可见《左传HI于从细微处展示人物的心理,这也是中国叙事文学中首次出现的动人细节。

C.文章依据《左传》中细笔、趣笔、奇笔、偶笔的大童运用,推论出“闲笔”这一文学概念的出现可提前到春秋时期。

D.齐国“公滕”上双鸡被替、只送上肉汁残汤之事,激起了大臣的愤怒并最终导致齐国易主。

这足见小事件能够直接改变国家的政治走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的昂贵的腿

【德国】伯尔

这下子我就业在望了。

他们寄了一张明信片给我,叫我到局里去一趟,我便遵命前往,局里的人既亲切又和气,他们拿出我的档案卡片,说了一声:

“呣”。

我也回了声:

“呣。

",

“哪一条腿?

”有一个官员问道。

“右腿。

“整条腿?

“整条。

“呣,”他又哼了一声,开始查阅各种各样的单子。

我总算可以坐下来了。

他终于翻出一张单予,看来正是他所要找的。

他说,我看这里有适合您干的事,一件美差。

您可以坐着干„到共和广场上一个公共扃所里去擦皮鞋。

您看怎么样啊?

“我不会擦皮鞋,我一向因为皮鞋擦不亮,引得大家侧目相看。

“您可以学嘛,”他说,“什么亨情都可以学会的。

天下事难不倒德国人。

您只要同意,可以免费上一期学习班。

“呣,我哼了一声。

“那么同意了?

“不,”我说我不干,我要求提高我的抚恤金。

“您疯啦。

”他回答时语气跃亲切又温和。

“我没疯,谁也赔不起我的腿,我连多卖些烟都不行,他们现在制造了种种麻烦。

那个人把身子往后仰,一直靠到椅子背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亲爱的朋友啊,”他感慨地说,“您这条腿可真叫贵得要命。

我知道您今年二十九岁,身体很好,除了这条腿以外没有一点毛病。

您可以活到七十岁。

请您算一算,每月七十马克抚恤金,一年十二个月,那就是四十一乘十二乘七十。

您算一下,不计利息就要多少钱。

您不要以为只有您去掉了一条腿,看来能够长寿的也不仅仅是您一个。

现在您还要提高抚恤金呐!

对不起,您真是疯了。

“先生,”我说,我也照样往椅子背上一靠,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看您大大低估了我的腿的代价。

我的腿要昂贵得多,这是一条非常昂贵的腿。

还得说一下,我不仅身体健康,而且很遺撼,头脑也很健全。

请您注意

“我的时间很紧。

“请您注意!

”我说,“我丢了这条腿,救了好些人的命,他们至今还在领取优厚的退休金。

“当时情况是这样的:

我单枪匹马埋伏在前沿某个地方,奉命注意敌人何时来到,这样就可以让别人及时溜掉_,后面司令部己经在打点东西,他们既不愿意砲得太早,也不愿意溜得太晚。

原先我们是两个人在前沿,但是耶一个被敌人打死了,他不必再花费你们的.钱。

他虽然已经结婚成家,但是您别怕,他的妻子身体健康,可以干活。

那个人的性命可其便宜。

他当兵才四个星期,所以只花了你们一张通知阵亡的明信片和一点点口粮的钱。

他在那个时候算得上是个男敢的士兵,他至少是真正给敌人打死的。

后来就只剩我一个人在那里,并且害怕起来,天很冷,我也想溜之大吉,嘿,我正要溜的时候,突然……。

“我的时间很紧。

”那个人说着,开始找他的铅笔。

“不,请您听下去,”我说,“现在刚刚讲到有意思的地方。

正当我要灌的时候,我的腿出了问题,我只得躺在那里。

我想,既然溜不掉了,就把情况向后面报告吧,我报告了敌人的动静,他们就全都逃跑了,规规矩矩地一级跟着一级。

先是师部,然后是团部,再后是营部,依此类推,始终规规矩矩地一级跟着一级溜走,只有一件混账事,那就是他们忘了把我带走,您懂吗?

他们跑得太仓皇。

真是件混账事情,要不是我丢了这条腿,他们全都没命了……一级一级数下去,全都得完蛋,那您就不必给他们退休金了。

好,您算算看,我的腿值多少钱。

那位才五十二岁,四十八岁,五十岁,他们个个没有一点毛病,身体健康,头脑健全.他们那种军事生活使得他们至少可以像兴登堡一样活到八十岁。

您计算一下:

一百六十马克乘十二乘三十,完全可以估计他们平均还要活三十年,您看对吗?

所以,我的腿成了一条贵得吓人的腿,成了一条我所能想象的最最昂责的腿,您看是不是?

“您其疯啦。

”那个人说。

“没有,”我回答说,“我没有疯。

对不起,我身体健康,头脑健全,遗撼的是,我在这条腿出毛病前两分钟没被打死。

那样的话,就可以节省好多钱啦。

“您到底接受这项差使不?

”那个人问道。

“不。

”我说完就走了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围绕安置局工作人员给我介绍工作展开,局里的人“既亲切又和气”,回答时“既亲切又温和”,他们尊重“我”,希望能切实地帮助到“我”。

B.文中的“我”是一个在战争中参与作战,导致伤残,战后却得不到公正对待的小人物。

C.小说中“我”详细描述自己伤腿的经过,意在讽刺当时社会上那些养尊处优的人内心丑陋,作风官僚。

D.文章中对“昂贵的腿”有几次计算,伯尔在平静的叙述中揭示了德国社会的病态。

5.小说多次提到局里官员“您疯啦”、“您真疯啦”这样的话语,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请概括说明。

(5分)

6.这篇小说在故亊叙述方面有哪些特点?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列7-9小题。

材料一:

汉字起源于模仿自然、图画纪事、表情达意的需要,并形成_了别具特色的符号系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国各地乡音不同,但书面语言相同,这有效促进了不同地域思想文化交流和国家政令杨通。

汉字的相对稳定,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独特贡献。

汉宇具有象形与表意的特点,在表达人文精神以及人与物关系方面简明扼要。

即使时过境迁,后来者在阅读古符时同样可以由文辞而把握其智慧,将积累的优秀文明成果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摘编自《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底蘊》,2016年9月2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最近,浙江卫视《汉字风云会》在众多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位列卫祝综艺节目关注度排行前茅,受到很多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关注。

《汉字风云会》的选手以小学五年级左右的孩子为主,所涉内容大多是常用字词。

这些并不冷僻的字词成年人也容易弄错,因此很有普及价值。

节目聚焦低年龄葫娃、表農全家庭范围的收视群体。

饭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收看节目,学习汉字,走很溫馨的预设场景。

普及汉字的正确写法,让人们在一笔一画中抚摸汉字的体溫,把汉字写得方方正正,既是保证汉字书写规范的现实需求,也是捍卫汉字文化纯粹性的重大问题,

(摘编自《在一笔一画中抚摸汉字的体温》,2017年8月6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联合国“中文日”日前在日内瓦万国宫隆重举行。

今年的“中文日”活动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

正如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俞建华大使在中文日开幕式上致辞所言,“中文日”活动每年在万国宫举办,不仅体现了联合国对汉字和中华文化的重视,也是联合国致力于加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写照。

相对于其他语言的活动日,联合国“中文日”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团积极参与,主动合作,这为活动日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保障,其次,作为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中唯一的形意文字、非字母文字,中文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悠久历史,令活动的麥与者产生巨大的兴趣,甚至渴望了解和学习。

再次,中文的书法艺术独树一帜,艺术魅力非凡。

(摘编自《用汉字讲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故事》,2018年5月2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电子设备在较大范围内长时间使用,手写汉字场景不断减少,直接导致汉字渐渐疏于书写练习;同时,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拼音输入法应用较多,对字形识记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当问及忘字错字的原因,最多可选3项的情况下,认为原因是曰常书写较少,疏于练巧的占82.4%,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等的占52.0?

人们对“提笔忘字”现象有着不同的态度。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我国各地乡音不同,这有效促进了不同地域思想文化交流和国家政令畅通。

B.多样化的需要促进汉宇的形成和发展,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有利于优秀文明成果代代相传。

C.每一种语言在联合国都有自己的语言活动日,但相对于其他语言的活动日,联合国中文日有其独特之处。

D.根据相关调査统计,可知人们巳意识到“提笔忘字”对汉字推广和文化传承均有负面影响,因此“提笔忘宇”现象应引起社会髙度重视。

E.捍卫汉宇的文化纯粹性有一定的难度,但人们并不大认同汉宇书写困难,而认为“提笔忘字”是社会发展必然带来的结果。

9.如何通过重视汉字来树立我国文化自信?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左鼎,字周器,永新人。

正统七年进士。

明年,都御史王文以御史多阙,请会吏部于进士选补。

帝从之。

尚书王直考鼎及白圭等十余人,晓谙料名,皆授御史。

而鼎得南京。

寻改北,巡按山西。

时英宗北狩,兵荒洊臻①,请蠲②太原诸府税粮,以苏其困。

也先请和,抗言不可。

寻以山东、河南饥,遣鼎巡视,民赖以安。

律,官吏故勘平人致死者抵罪,时以给事中于泰言,悉得宽贳③。

鼎言:

“小民无知,情贷可也。

官吏深文巧诋,与故杀何异?

法者,天下之公,不可意为轻重。

”自是论如律。

景泰四年,疏言:

“巡按所系尤重,毋使初任之员,漫然尝试。

其余百执事,皆当慎择而久任之。

”帝颇嘉纳。

未几,复言:

“国家承平数十年,公私之积未充。

臣请痛抑末技,严禁游惰,使归南亩,裁冗员以省虚糜,开屯田而实边,料士伍而纾饷④。

专以务农重粟为本,而躬行节俭以先之,然后可牟民而裕国也。

”章下户部,尚书金濂请解职,帝不许。

鼎言亦不尽行。

逾月以灾异借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苘宜黜罢其尤用清政本帝善其言,下诏甄别,而大臣辞职并慰留。

给事中林聪请明谕鼎等指实勅奏,鼎、聪等乃共论吏部尚书何文渊、刑部尚书俞士悦、工部侍郎张敏、通政使李锯不职状。

锯罢,文渊致仕。

鼎居官清勤,卓有声誉。

御史练纲以敢言名,而鼎尤善为幸奏。

京师语曰:

“左鼎手,练纲口。

”自公卿以下咸惮之,鼎出为广东右参政。

会英宗复位,以郭登言,召为左佥都御史。

逾年卒。

(节选自《明史•左鼎传》)

【注】①洊臻(jianzhen):

接连来到。

②蠲(juan):

除去,免除„③贳(shi):

赦免。

④纾饷(shuxiang):

纾,缓解;饷,军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逾月/以灾异偕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回/宜黜罢其/尤用淸政本

B.逾月/以灾异/偕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回/宜黜罢其/尤用淸政本

C.逾月/以灾异偕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回/宜軸罢其尤用淸政本

D.逾月/以灾异/偕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回/宜黜罢其尤/用淸政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狩"是指到北方狩猎,这里是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辞。

B.“府”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称,明淸时期二级行政区划,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

C.“执事”在文中是指办事的官吏,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的用法相同。

D.“屯田”指政府组织人员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军屯、民屯等类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鼎情系民生,心系百姓。

连年兵荒,他上书请求减免税收,以缓解百姓的困苦|他还亲自巡视察看灾情,使百姓能够安定下来。

B.左鼎忠于朝廷,建言献策。

他建议谨慎选择官员,重视农业生产,裁减冗杂人员,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显示出卓越的政治才能。

C.左鼎光明正大,耿直磊落。

也先求和,他直言进谏。

林聪请求他实名弹劾奸恶的官员,他接受这一请求,整肃了官场的不良风气。

D.左鼎熟知刑律,秉公执法,还善写奏章。

在京城,和练纲享有“左鼎手,练纲口”的美誉,公卿以下都忌惮他。

13.把文中圆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小民无知,情贷可也。

官吏深文巧诋,与故杀何异?

(5分)

(2)专以务农重粟为本,而躬行节俭以先之,然后可阜民而裕国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4〜15题。

夜行

吴兆骞①

惊沙莽莽飒风飙,赤烧连天夜气遍。

雪岭三更人尚猎,冰河四月冻初消。

客同属国②思传雁,地是阴山学射雕。

忽忆吴越歌吹地,杨花搂阁玉聰骄。

【注】①吴兆骞:

淸初诗人。

字汉槎,号季子,吴江松陵镇(今属江苏苏州)人。

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号。

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宁古塔二十三年,②属国:

指汉朝的苏武,被扣匈奴十九年,获释归国后曾任典属国。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歌的第一联紧紧围绕“夜行”展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边地夜行所见景物的特点。

B.“惊沙”“飒风飙”突出了关外的特点,“赤烧连天”是指烧野草的火焰在远处与天边相连。

C.颈联写三更雪岭尚有人打猎,冰河四月才开始解冻,对比中写出了当地的生活习性和物候特征。

D.颈联运用苏武的典故,表达了对边地的热爱之情;“学射雕”一事可以看出诗人身处困境依然乐观向上,没被命运击倒。

E.整首诗既有三更雪岭、四月冰河的寒冷,漫天飞沙、野火劲烧的苍凉,又有大漠阴山的雄浑壮阔,全诗语言委婉沉郁。

15.本诗的最后两句广受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C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用侧面描写的方法烘托

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和容貌的美丽。

(2)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3)《马说》中韩愈同情那些不遇伯乐而辱没于仆役手中的千里马,它们最后只能落得“,”的结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众多电商执着于价格战,并且乐此不疲,这是在重复实体商业走过的老路,缺乏营销模式创新,发展潜伏着危机。

②这尊佛像几经周折,终于回到了故乡。

消息传杨开去,一时间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大家扶老携幼,都来望尘而拜,以表达自己的虔诚。

③他们只关注自我感受而漠视规则约束,只强调个体价值而忽略奉献精神,高尚精神在这些人的观念里已经是大音希声了。

④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⑤直到17世纪,数学的观念才从座里士多德描绘的思维框架中跳出,解析几何、微积分从费马、笛•卡尔、牛顿们高速运转的大脑中脱颖而出。

⑥2017诺贝尔文学奖花落0裔英g)作家名魚二糸D其作品以巨大的情感力,发掘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黑洞,含蕴丰富,金相玉质,给读者别样精彩的感受。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如何让农耕文化的精华成为构建新时代农村文明的底色,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值得深人研究的课题。

B.2月20日,罗马机场的一段即兴“快闪”,不少中国人热泪盈眶:

当天,航班延误,人心焦虑时,上海交响乐团演奏家们拿起乐器演奏了《我的祖国》。

C.国家从降低企业负担,提髙重点群体待遇,减轻个人税负、居住、就医、消费成本,增加民生收入等方面着手,努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D.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出口额,去年超过了480亿人民币,中国其他的任何文化产业从未达到过这个高度,是整个创意产业的最强的主力军。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请柬:

新居落成,明日乔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B.贺信:

近日闻尊夫妇喜添千金,弄璋之庆,遥以致贺.

C.短信:

冒昧唐突干请,所恳之事,务必慨允,不胜感激。

D.介绍信:

兹介绍我校王强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诗与禅,一属文学,一属宗教。

诗帮助人认识世界和人生;禅引导人否认客观世界的真实性,泯灭人生的意义。

因此,①。

然而,诗和禅都需要敏悦的内心体验,都追求言外之意,这又使它们②,禅宗在唐代确立后,诗人们谈禅、参禅,在诗中有意无意地表现了禅理和禅趣,并且思考客观世界和人生的真实性与意义价值,而禅师也在诗中③,于是,诗和禅就建立了联系。

21.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规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个人心中都要有自己做人的底线,在小人橫行、阿谀麥承之成盛行的北宋官场里,周敦政坚守良知,洁身自好,最终流芳莨世。

当然,盲目地遵守规則也不行。

比如,长辈命令你去做坏事,你就不能盲目遵从。

①“做人的底线”不能等同规则。

前者是可以主观选择的,后者是强制的.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马克思的座右铭:

怀疑一切。

胡适:

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北大林建华校长:

焦虑和质择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三人的观点,你更赞同谁的?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