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内部审计标准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4068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内部审计标准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内部审计标准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内部审计标准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内部审计标准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内部审计标准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内部审计标准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内部审计标准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内部审计标准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内部审计标准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内部审计标准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

《20内部审计标准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内部审计标准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内部审计标准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

b)调阅被审项目的档案资料;

c)了解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d)收集审计的相关会计报表、各种计划以及各种凭证、记录和文件;

e)了解公司财务相关人员的业务范围;

f)核对账目、复核总账各科目余额是否平衡;

g)抽查总账与报表、总账与明细账是否相符;

h)设置审计记录和审计用品。

4.1.2审计的进行阶段:

a)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决定审计范围和重点;

b)一般审计应从现金、银行存款的审计开始;

c)内部审计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做好各项审计的工作记录。

4.1.3审计的完成阶段:

a)内部审计员应系统的整理资料

b)核实审计结果

c)将审计主作按审计报告的内容顺序排列

d)进行审计总结。

4.2库存现金的审计。

4.2.1内部审计员原则上应根据现金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审计库存现金的完整性和现金收支业务是否合理、合法。

4.2,2库存现金实有数的审查:

a)内部审计员在审查现金实有数时,应出其不意、突击进行;

b)清点库存现金时,由出纳员先点、内部审计员复核,双方确认无误后,内部审计员应在“现金实际库存记录”上签字;

c)为确定现金的账面应存数,对手续完备并已实现收付的凭证,应请出纳员登记人账,结出清点日的实存余额;

d)经审计现金实存数时,发现有私人借条、收据、白条借款等,都不得抵充现金;

e)如经审计实存数多于账面数,应由公司财务部会计按《会计核算标准作业规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实存数少于账面数,应及时报经总经理批示后处理。

4.2.3库存现金收支业务的审计。

a)内部审计员应按下列程序审计现金的日常收支业务:

——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审查和核对

——将记账凭证与现金日记账进行审查和核对

——将现金日记账与现金`总账进行核对。

b)现金收支凭证的审计应注意:

——把自制的收款凭证(如发票、收据)的存根与现金日记账逐笔核对;

——自制付款凭证(如工资单、各种费用的支款单等)应审查其内容,看有无虚报、多报、重报等现象;

——审查有无不开收据而擅自收款,或没有有效的付款凭证而付款的现象。

c)内部审计员应将计账凭证与现金日记账逐笔核对;

——核查有无多记、少记、重记、漏记等错误现象;

——审查日记账是否每日结计余额,其间如出现红字余额,则表明有现金账实不符,或少记收人,或多记支出,或有账外现金等现象,内部审计员应查明原因;

——审查日记账每日余额是否超过银行核定的库存限额,超过部分有无及时解送银行;

——如长期超限额留存库存现金,应审查有无挪用公款或以白条抵库等违章行为。

4.2.4公司内部审计员在进行现金审计过程中应做好现金审计记录。

4.3银行存款的审计。

4,3.1内部审计员应以《现金管理标准作业规程》、《银行存款管理标准作业规程》及各项业务规定为审核依据。

4.3.2内部审计员应将公司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

a)先核对余额、后核对发生额,如余额不符,应由公司出纳员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

b)审计员应审查调节表的内容是否真实,并应到银行查明“未达账项”情况;

c)银行存款日记账、调节表和对账单应逐笔核对相符;

d)内部审计员在审计过程中应注意有无银行账上收付而公司账上无记录,如有应彻底查清公司财务是否有套取现金或其他舞弊行为。

4.3.3公司内部审计员在审计过程中如发现有下列现象,应审查公司财务是否有擅自出借银行账户行为:

a)不属于公司业务范围而发生的银行存款收支业务;

b)只记收付金额而无详细摘要,或故意模糊收付内容的账目记录;

c)一收一付数额相等而日期相差不远的账目记录;

d)对账单上有一收工付而银行存款日记账上无记录;

e)其他不合理现象。

4.3.4银行存款收付凭证的审查。

a)内部审计员在审查银行存款的支付时,应结合其他相关业务一起审查:

——如审查提款支付工资,应核查开出支票的金额与工资支付表是否相符;

——如审查支付购物品款,要与入库凭证相核对;

——其他相关的支付凭证的审查。

b)审查银行收款凭证时:

——应审查有无超过正常期限尚未收账,而被人从中挪用的;

——审查转账收款时,应查明转账与本公司业务是否有关;

——其他相关业务的审查。

4,3,5专用基金存款审查时应注意:

a)审查公司财务是否遵守专款专存、专款专用和先提后用的原则;

b)有无擅自截留利润,存入专用基金账户;

c)有无不正当的开支或挪作它用;

d)专用基金的应收款或暂付款是否及时清理、收回和转账。

4.3.6内部审计员应根据银行存款的实际审计情况做好银行存款的审计记录。

4.4往来账款的审计。

4.4.1内部审计员可以采用调查提纲的方式审查公司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认真执行。

4.4.2内部审计员在审计过程中应编制《往来账款分析表》(或称《应收、应付账款明细表》)。

以便核对《资产负债表》中所列的往来账款是否与总账、明细账的相应数额相符。

4.4.3如在往来账款的审计中出现应收类账户发生贷方余额、应付类账户发生借方余额的现象,应查究原因。

4.4.4如出现应收类账户有期初借方余额而没有本期发生额的现象,应审查不清理的原因、有无成为呆账的可能;

反之应付类账户则应查清是否因资金周转困难而长期占用他人资金。

4.4.5如出现应收类账户期初有借方余额,本期还有借方发生额,说明被占用的资金有增无减,应查明原因尽早追回;

反之,应付类账户则说明占用了债权方的资金,应查明既无偿还还有增加的原因。

4.4.6根据《往来账款分析表》所列的情况,可将往来账款划分为四种:

a)正常的债权、债务;

b)尚未采取追还或偿付措施的应收应付款;

c)有待解决的应收应付款;

d)超过起诉时效的债务或已成为呆账的应收账款。

4.4.7内部审计员应督促公司财务部根据四种情况分别采取清理措施:

a)凡长期未清理的款项应作坏账处理

b)对以费用项目转销的款项,应审查其处理经过,查明有无贪污舞弊等非法行为。

4.4.8内部审计员对暂收、暂付款,应查明有无作为截留税利或其他行为。

4.4.9内部审计员应在往来账款审计完毕时,根据审计实际情况做好往来账款的审计记录。

4.5工资发放的审计。

4.5.1内部审计员在进行工资发放的审计时应注意下列舞弊现象:

a)利用职工调离和招用临时工虚报冒领;

b)故意在工资结算单中多列总数;

c)有意多扣款或扣款不人账;

d)挪用工资;

4.5.2要审计是否有上述现象,内部审计员应审查工资结算单的应付、代扣款和实发工资。

4.5.3如工资项目中含有经常性奖金,应按月审核,检查有无擅自巧立名目、滥发现象。

4.5.4应审查工资单的审核、审批手续是否完整。

4.5.5内部审计员在进行工资发放的审计过程中,应做好工资发放审计记录。

4.6物品的审计。

4.6.1公司内部审计员应审查公司物品的各项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4.6.2公司内部审计员应采用突击抽查法,将应查物品从明细账或《物品余额表》中的库存量和余额填入《物品盘点表》中账面数。

4.6.3再在实存数栏内填人实盘数。

4.6.4《物品盘点表》由仓管员签名确认后,将盘查情况记入物料用品的审计记录中。

4.6.5公司内部审计员应采用递查法来进行物品核算的审计。

4.6.6对物品的实物、明细账和原始凭证的审查,应采用抽查的方法,即:

抽查实物、对账、查账、抽查凭证。

4.6.7审计时:

a)应将《物品余额表》与有关的总账的余额相核对;

b)各类物品明细账的余额与有关的总账的余额相核对;

c)抽查并核对物品余额的合计数;

d)如在对账、查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应抽查原始凭证。

4.6.8内部审计员对物品采购过程审计,应注意以下现象:

a)低价套购高价贩卖;

b)以废充好,以旧充新;

c)提运购进物晶途中盗卖,按损失报账;

d)内部管理人员利用管理职权,私自领用物品;

4.6.9如经审计出现上述现象,应采用内查外调的方法查明原因,并在物品审计记录上做好审计记录。

4.7固定资产的审计。

4.7.1内部审计员应先审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4.7.2内部审计员应在审查固定资产账、卡、日录的余额是否相符,变动记录是否齐全,并到分管部门查阅卡片、目录、技术档案,并与固定资产账上记录相核对。

4.7.3按固定资产的型号和存放地点逐一点数:

a)组织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对贵重家具和电视机等搬动方便的固定资产应采取实物盘存法盘点;

b)对于体积重大的机器,可采用抽样检查法。

4.7.4核点时应注意有无附属设备,盘点结束后应填《固定资产账实盘存对比表》。

4.7.5盘点结束后,审计固定资产的账目:

a)以固定资产余额表同总账相核对,视其余额是否相符;

b)以余额表核对固定资产明细卡或明细账的实物量;

c)以固定资产账、卡核对实物;

d)根据账、卡上的发放记录,审阅固定资产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

e)查阅相关的审批资料。

4.7.6内部审计员对固定资产利用状况的审计,可通过下列计算公式来核查:

a)审计固定资产组成是否合理:

固定资产组成的比重=某一类固定资产原值/全部固定资产原值×

100%

b)审计固定资产完好程度和损耗程度:

设备完好率=主要设各完好台数/全部主要设各总台数×

c)审计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和设各管理水平:

固定资产损耗率累计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原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d)审计固定资产利用效率:

设各利用率实际使用的设各台数/全部设各总台数×

1CXl%分配固定资产提供的利润额=利润总额/全部固定资产平均占用总值×

10O%

4.7.7内部审计员应在审计过程中做好固定资产审计记录。

4.8公司内部审计员在审计结束后,应根据上述各项的审计资料编制审计报告表,报审计负责人或总经理。

4.9审计资料的保管。

公司内部审计资料由内部审计员在每次审计后整理归档,在审计部或财务部加密长期保存。

4.10内部审计情浼作为公司内部审计蛊绩效考许幽依据之一。

5记录

6相关支持文件

6.3《会计核算标准作业规程》。

6.2《现金管理标准作业规程》。

6.3《银行存款管理标准作业规程》。

6.4《固定资产管理标准作业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