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1018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5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docx

安徽省合肥市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1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爱因斯坦说:

“伽利略(Galileogalilei,1564﹣1642)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在科学史上,伽利略享有“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奠基人”的美誉.根据你对物理学的学习和对伽利略的了解,他的物理思想方法的研究顺序是()

A.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

B.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

C.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

D.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

2.火车在铁路上运动,人坐在火车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人作参考系,大地是运动的,火车也是运动的

B.以人作参考系,火车是静止的,大地是运动的

C.以火车作参考系,人是运动的,大地是运动的

D.以大地作参考系,人是静止的,火车也是运动的

3.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航天飞机的轨道

B.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

C.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浆的转动情况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

4.小球从离地板5m高处落下,又被地板弹回,在离地板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A.7m,7mB.7m,3mC.5m,2mD.5m,3m

5.针对下面几种运动情景,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并选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长征二号火箭点火后即将升空

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④2018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100决赛中张培萌夺得冠军.

A.①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为零

B.②中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很快减为零,所以加速度很大

C.③中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D.④中张培萌率先冲过终点,所以和其他运动员相比经过终点时加速度一定最大

6.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点

B.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几何中心重合

C.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7.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的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10s内的位移为20m

B.第10s内的位移为2m

C.任意1s内的速度的增量都是0.1m/s

D.第6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0.2m

8.一质点静止在坐标0处,从t=0起开始出发,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2.5s内()

A.t=0.5s时离原点最远B.t=1s时离原点最远

C.t=1s时回到原点D.t=2s时回到原点

9.某人在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心电图仪卷动纸带的速度为1.5m/min,图中方格纸每小格长1mm,则此人的心率为()

A.80次/minB.70次/minC.60次/minD.50次/min

10.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已知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为x1和第7s内的位移为x2,则可求出物体的()

①加速度②t=7.5s时的速度③在t=0~t=3s内的位移④物体发生10m的位移所需时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4分,共8分,多选或错选给零分,漏选给2分,全对给4分)

1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初速度大小为v0,经过时间t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

A.v0t+

at2B.v0t﹣

at2C.

D.

at2

12.《简氏防务周刊》最近披露美国政府对阿富汗和伊拉克境内的“中国制穿甲弹”感到担忧,并正就此事与北京展开“交涉”.假设装甲运兵车的车壳由AB、BC两层紧密固定在一起的合金甲板组成,如图所示,甲板AB的长度是BC的三倍,一颗穿甲弹以初速度v0从A端射入甲板,并恰能从C端射出,用的时间为t,子弹在甲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变速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穿甲弹到B点的速度为

B.穿甲弹到B点的速度为

C.穿甲弹从A到B的时间为

D.穿甲弹从A到B的时间为

三、实验题(13题每空2分,其中作图4分,计18分;14题4分;共计22分)

13.(18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给出的器材中,已有部分选好了,请选出剩余所需要的器材

A、电磁打点计时器B、天平C、低压交流电源D、低压直流电源

E、细绳和纸带F、钩码和小车G、秒表H、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I、刻度尺

选出的器材有AEFH,还需要__________.

(2)某同学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A、换上纸带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接上低压交流电源;

C、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放开小车,再接通电源;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前端,绳跨过滑轮挂上砝码;把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并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应更正为__________;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__________(填步骤前的字母).

(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如图1所示是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情况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选定标有A﹣F的六个记数点,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图上没有画出).纸带旁边有一根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记数点间的距离,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A”记数点对齐

a、由图可读出记数点“B”与“C”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打下记数点“D”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__m/s.

(速度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b、以打B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v﹣t坐标系如图2所示,

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自己确定合理的标度);已知(vB=0.15m/s,vC=0.21m/s,vE=0.33m/s)

c、根据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

14.一根弹簧竖直悬挂10N的物体静止时总长30厘米,挂12N的物体静止时总长34厘米,上述操作没有超过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__N/m.

四、计算题(15,16每题8分,17,18每题12分,共计40分)

15.有些国家的交管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10m/s2)这一数值以警示后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的车辆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判断:

两辆摩托车以36km/h的速度相向而撞,碰撞时间为1.2×10﹣3s,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16.如图所示,物块A以初速度v0=10m/s沿水平面运动,由于摩擦力作用其加速度为

a=﹣2m/s2;小球B则在物块A的后面相距x0=7m处以速度v=4m/s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小球B追上物块A?

17.如图所示,直杆长L1=0.5m,圆筒高为L2=2.5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1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试求:

(取g=10m/s2,

=2.24)

(1)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的瞬时速度v1

(2)直杆从开始下落到其下端刚好进入圆筒时所用的时间t1

(3)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t.

18.一物体以4m/s的速度滑上光滑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途经A、B两点,已知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是B点时速度的2倍,由B点再经过0.5秒物体滑到顶点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AB=75cm,求:

(1)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及物体运动到B点的速度大小;

(2)斜面的长度;

(3)物体由底端D点滑到B点时所需要的时间.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爱因斯坦说:

“伽利略(Galileogalilei,1564﹣1642)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在科学史上,伽利略享有“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奠基人”的美誉.根据你对物理学的学习和对伽利略的了解,他的物理思想方法的研究顺序是()

A.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

B.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

C.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

D.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

【考点】物理学史.

【专题】归纳猜想题.

【分析】本题考查了正确的科学探索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及步骤①提出假说;②数学推理;③实验验证;④合理外推.

【解答】解:

本题反应了正确的科学探索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及步骤:

①为了解决物理问题提出假说,假说是否科学要看是否满足物理规律,故需要②数学推理,在数学上即理论上通过了,但物理是实验科学,所有的规律要经的起实验的验证,故③实验验证,但是该规律是否是普遍成立呢,故需要④合理外推.

【点评】处理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它的逻辑顺序,只要仔细考虑一下就能顺利解决.

2.火车在铁路上运动,人坐在火车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人作参考系,大地是运动的,火车也是运动的

B.以人作参考系,火车是静止的,大地是运动的

C.以火车作参考系,人是运动的,大地是运动的

D.以大地作参考系,人是静止的,火车也是运动的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专题】应用题;学科综合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

火车在铁路上运动,火车相对地面是运动的,而人坐在火车里,相对火车是静止的,

A、以人作参考系,大地是运动的,火车是静止的,故A错误,B正确;

C、以火车作参考系,人是静止的,大地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以大地作参考系,人是运动的,火车也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有两种方法:

①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②告诉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运动状态.此题全面地考查了这两方面.

3.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航天飞机的轨道

B.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

C.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浆的转动情况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

【考点】质点的认识.

【专题】定性思想;归谬反证法;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解答】解:

A、航天飞机的大小相对于地球来说是很小的,它的大小可以忽略,此时可以看成是质点;

B、火车的大小相对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来说是很小的,可以忽略,所以能够看成是质点;

C、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是飞机的转动情况时,是不能把它看成质点的,否则没有转动;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

本题选不能看成质点的,故选:

C.

【点评】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

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

4.小球从离地板5m高处落下,又被地板弹回,在离地板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A.7m,7mB.7m,3mC.5m,2mD.5m,3m

【考点】位移与路程.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移动,用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

【解答】解:

小球从离地板5m高处落下,通过的路程是5m,被地板弹回,在离地板2m高处被接住,通过的路程是2m,则小球通过的路程是7m.起点到终点的线段长度是3m,则位移大小是3m.

故选B

【点评】本题是常规题.对于位移,关键确定物体的起点与终点的位置,大小等于起点与终止的直线距离.

5.针对下面几种运动情景,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并选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长征二号火箭点火后即将升空

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④2018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100决赛中张培萌夺得冠军.

A.①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为零

B.②中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很快减为零,所以加速度很大

C.③中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D.④中张培萌率先冲过终点,所以和其他运动员相比经过终点时加速度一定最大

【考点】加速度;速度.

【分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变化快一定是加速度大,速度变化慢一定是加速度小.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系.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

【解答】解:

A、火箭点火启动时,初速度是v1为零,但是下一时刻速度v2不为零;因为a=

,所以加速不为零.故A错误;

B、轿车紧急刹车,说明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故B正确;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但是完全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也可以为零.故C错误;

D、和其他运动员相比经过终点时速度一定最大,但加速度不一定最大.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判断加速度的大小依据:

①速度变化快慢;②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大小;③速度的变化率.

6.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点

B.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几何中心重合

C.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考点】重心.

【分析】重心位置由两个因素决定:

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分析物体悬挂起来重心与绳子的延长线的关系.物体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任何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解答】解:

A、重心在效果上可以看作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集中点.故A错误.

B、任何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其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而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则不一定.故B错误.

C、物体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比如均匀圆环的重心在环外.故C错误.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集中点.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重心的理解能力,要紧紧抓住一般物体的重心与两个因素有关:

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7.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的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10s内的位移为20m

B.第10s内的位移为2m

C.任意1s内的速度的增量都是0.1m/s

D.第6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0.2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计算题;学科综合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关键在于合理选择规律解题,有时同一题目用不同规律都能解决,但是难易不同计算量不同.

【解答】解:

A、C、已知物体初速度等于零,第10s末的速度为2m/s

由v=v0+at

得:

a=0.2m/s2则任意1s内的速度的增量都是0.2m/s.

物体前10s内的位移,由

得x=10m故A错误,C错误;

B、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的速度为2m/s,所以第10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2m/s,位移小于2m,故B错误.

D、第6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

△x=aT2=0.2×12=0.2m,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注意: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时,经常会遇到未知量较多的情况,解题时大胆假设未知量,特别是加速度;解题过程要小心求证,不要因为简单计算丢分.

8.一质点静止在坐标0处,从t=0起开始出发,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2.5s内()

A.t=0.5s时离原点最远B.t=1s时离原点最远

C.t=1s时回到原点D.t=2s时回到原点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速度时间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解答】解:

A、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1s时图线围成的面积最大,离原点最远.故A错误,B正确.

C、t=2s时,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0,则位移为零,回到原点.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9.某人在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心电图仪卷动纸带的速度为1.5m/min,图中方格纸每小格长1mm,则此人的心率为()

A.80次/minB.70次/minC.60次/minD.50次/min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由图读出相邻峰值之间的距离,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出时间,再求解人的心率.

【解答】解:

设心动周期为T.

由图读出相邻峰值之间的距离S=25mm=0.025m,则T=

=

s=1s

所以人的心率为f=

=1次/s=60次/min

故选C

【点评】本题是生活中的问题,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际是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的简单运动.

10.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已知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为x1和第7s内的位移为x2,则可求出物体的()

①加速度②t=7.5s时的速度③在t=0~t=3s内的位移④物体发生10m的位移所需时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计算题;学科综合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6.5s的瞬时速度和7.5s时的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初速度.

【解答】解:

①根据△x=aT2,得:

得,加速度a=

=

②已知物体在第7s内的位移为x2,则第6.5s是瞬时速度等于第7s内的平均速度,则t=7.5s时的速度:

.可以求出.

③根据△x=aT2,第2s内的位移:

=

第1s内的位移:

=

在t=0~t=3s内的位移:

x=s1+s2+x1,可以求出.

④由于不知道x1和x2的具体数据,所以不能求出位移是10m所需的时间.

故选:

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4分,共8分,多选或错选给零分,漏选给2分,全对给4分)

1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初速度大小为v0,经过时间t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

A.v0t+

at2B.v0t﹣

at2C.

D.

at2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由平均速度求出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s;也可以运用位移公式求解;还可以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求解.

【解答】解:

AB、由题意,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a,时间为t,加速度为﹣a,则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

s=v0t﹣

at2,故A错误,B正确.

C、由题,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0,则平均速度为

=

=

所以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s=

t=

t,故C正确.

D、此运动可看出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s=

at2,故D正确.

故选:

BCD.

【点评】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较多,要根据题设条件灵活选择公式求解.要知道公式s=

中不涉及加速度.

12.《简氏防务周刊》最近披露美国政府对阿富汗和伊拉克境内的“中国制穿甲弹”感到担忧,并正就此事与北京展开“交涉”.假设装甲运兵车的车壳由AB、BC两层紧密固定在一起的合金甲板组成,如图所示,甲板AB的长度是BC的三倍,一颗穿甲弹以初速度v0从A端射入甲板,并恰能从C端射出,用的时间为t,子弹在甲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变速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穿甲弹到B点的速度为

B.穿甲弹到B点的速度为

C.穿甲弹从A到B的时间为

D.穿甲弹从A到B的时间为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出穿甲弹到B点的速度,结合平均速度的推论求出穿甲弹从A到B的时间.

【解答】解:

A、设总长度为L,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

,联立两式解得

.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平均速度推论,L=

,联立两式解得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

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三、实验题(13题每空2分,其中作图4分,计18分;14题4分;共计22分)

13.(18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给出的器材中,已有部分选好了,请选出剩余所需要的器材

A、电磁打点计时器B、天平C、低压交流电源D、低压直流电源

E、细绳和纸带F、钩码和小车G、秒表H、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I、刻度尺

选出的器材有AEFH,还需要C、I.

(2)某同学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A、换上纸带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接上低压交流电源;

C、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放开小车,再接通电源;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前端,绳跨过滑轮挂上砝码;把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并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C应更正为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BECDA(填步骤前的字母).

(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如图1所示是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情况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选定标有A﹣F的六个记数点,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图上没有画出).纸带旁边有一根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记数点间的距离,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A”记数点对齐

a、由图可读出记数点“B”与“C”之间的距离为1.85cm

打下记数点“D”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0.25m/s.

(速度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b、以打B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v﹣t坐标系如图2所示,

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自己确定合理的标度);已知(vB=0.15m/s,vC=0.21m/s,vE=0.33m/s)

c、根据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0.5m/s2.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专题】实验题;定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