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112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docx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总复习

第壹部分细胞和生物大分子

第一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思考题:

1.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包括哪些?

答:

目镜,镜筒,载物台,物镜,聚光镜,光源。

***2***.新细胞学说的新概念是什么?

答:

1)壹切生命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病毒,类病毒除外).

──细胞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具有独立有序的自控代谢系统

──细胞是代谢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是生命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4)细胞具有遗传信息的全能性

──细胞是生命有机体遗传的基本单位

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

***3***.细胞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主要有哪些?

答:

元素组成:

C,H,O,N,P,S.Ca占细胞总重的99.35%Fe.Mn.Zn.Mo.Mg等是酶的辅助因子.分子组成:

水和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核苷酸和核酸.

第二章细胞的形态结构

思考题:

***1.***比较原核和真核细胞,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异同点?

特征

动物

植物

质体

无,异养营养

有,自养营养

细胞壁

有(纤维素,果胶质)

中央大液泡

有(代谢调节作用)

其他

中心体,分裂时的收缩环

胞间连丝,分裂时的细胞板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很小(1-10NM)

较大(10-100NM)

细胞核

无核膜(类核)

有核膜

遗传系统

DNA不和蛋白质结合,壹个细胞仅壹条DNA

DNA和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壹个细胞有多条染色体

细胞器

细胞分裂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为主

2.真核细胞中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答:

细胞器

•细胞质内含有壹些具有独立形态的结构,称为细胞器。

细胞器通过膜(细胞内膜)和周围环境分开,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

***

(1)***、内质网和核糖体

A、结构:

内质网是壹种互相连通的扁平囊泡构成的膜性管道系统。

B.功能:

①RER:

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和运输通道②SER:

脂肪和糖元的代谢

结构:

核糖体(ribosome)是由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略呈球形的颗粒状小体。

功能: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基地,有人把它比喻成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

(2)***、高尔基体

结构:

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通常定位于细胞核的壹侧,而在植物细胞中则常分散于整个细胞。

高尔基体的形态很典型,在电镜照片上很容易识别,它是由壹系列扁平小囊和小泡组成。

功能:

A、它参和分泌物的贮存、浓缩、集聚和运输作用,是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的加工和包装的场所。

B、此外,高尔基体仍能进行糖蛋白、糖脂、多糖等的生物合成。

C、植物细胞分裂时,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形成也和高尔基体的活动有关。

(3)、溶酶体

结构:

它是壹类由单层膜包围的且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小泡,直径在0.25-0.8um之间,其中水解酶有60多种。

这些酶能把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大分子分解成较小的分子,供细胞的物质合成或线粒体的氧化。

功能:

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溶解和消化从外溶入的颗粒和细胞本身产生的废弃成分。

因此,溶酶体被比喻成是细胞内的“酶仓库”和“消化系统”。

***(4)***、线粒体

结构:

在光学显微镜下,线粒体(mitochondria)呈颗粒状或短杆状,横径0.2-1um,长2-8um,相当于壹个细菌的大小。

线粒体的分布往往在细胞内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比较集中。

功能:

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贮存在糖类或脂质分子中的化学能,转变成细胞代谢中可直接利用的能量分子——腺苷三磷酸(ATP)

***(5)***、质体

质体(plastid),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分白色体、有色体和叶绿体三种。

线粒体mitochondrion,

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大多数动植物真核细胞都含有线粒体。

线粒体为棒状小粒,由内外膜和基质组成。

外膜包围着内膜,内膜部分曲折伸入基质使内外膜之间形成孔穴。

内膜为半透膜,只有部分小分子物质能够通过。

外膜通透性较大,分子量小于壹万的分子都能够通过。

线粒体功能:

线粒体含有多种酶系。

主要是呼吸链电子传递酶系、糖类分解氧化酶系、脂酸的氧化酶系、氧化磷酸化酶系、核酸合成酶系和蛋白质合成酶系等。

线粒体是进行生物代谢和能量转换最重要的场所。

(6)、微体

微体(microbody)是壹种特殊的细胞器。

直径约为0.5um,由单层膜包围,其内含有极细的颗粒状物质,中央常有壹高电子密度的核心结晶。

俩种类型:

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

•乙醛酸循环体(glyoxysome)。

(7)、液泡

结构:

液泡是植物细胞质中由单层膜包围的充满水溶液的囊泡。

功能:

液泡中的液体称为细胞液(cellsap),其中溶有无机盐、氨基酸、糖类以及各种色素,特别是花青素等。

此外,液泡仍是植物代谢废物贮存的场所,这些废物以晶体的状态沉积于液泡中。

(8)、细胞骨架

真核细胞内普遍存在的蛋白质纤维网络,维持细胞形态和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依其纤维的直径粗细、存在的位置及相关的功能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微管(microtubule)、

微丝(microfilament)

中间纤维(intermediatefilament

A、微管:

结构:

微管是中空长管状纤维

功能:

微管有支持的作用和运输的功能。

B、微丝:

结构:

微丝是实心纤维功能:

微丝和细胞的许多运动有关,如肌肉收缩、变形运动、细胞质流动、细胞分裂时的胞质分裂等。

C、中间纤维:

中间纤维是壹类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直径为8-10nm的纤维。

中间纤维的功能除了在细胞质中起支架作用,且和细胞核定位有关,同时,在细胞间或者组织中也起支架作用。

(9)、鞭毛、纤毛和中心粒

(10)、胞质溶胶

细胞质除了细胞器外的胶体部分,称为胞质溶胶。

胞质溶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胞质溶胶含有多种酶;

此外细胞的各种内含物,也都保存于胞质溶胶中。

胞质溶胶在细胞内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细胞核cellnucleus原核细胞的原始核无核膜和核仁,没有固定的形状,只有壹个含有DNA遗传信息的区域。

真核细胞含有固定形状的细胞核,它有核膜、核仁和组蛋白等,主要成分是DNA、RNA和有关的合成酶。

细胞核具有遗传信息的存储、复制和转录等功能。

3.构成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相互关系怎样?

镶嵌在磷脂分子中的蛋白质有那些结构特点?

答:

⒈膜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质,双分子层中的每壹个磷脂分子都能够自由地横向移动,其结果使脂双层具有流动性、弹性、高电阻性以及对于高极性分子的不通透性。

⒉膜蛋白为球蛋白,它埋在骨架中。

蛋白质分子能够从膜内外俩侧,部分嵌入,或穿透双分子层,或位于表面上。

这些蛋白质分子也能够在磷脂双分子层中作横向运动,因其和细胞内其它结构的联系,蛋白质分子移动性较差。

它们不参和膜的基质,而是赋予膜各种性能。

***真核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膜的定义***

***生物膜的结构***

***生物膜的功能***

***物质的跨膜运输(五种)***

第三章细胞代谢

思考题:

***1***.什么叫活化能?

酶的定义,特性是什么?

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是什么?

答:

活化能的定义为:

在壹定温度下壹克分子底物全部进入活化态所需要的能量.生物体内的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和高度专壹性的特殊蛋白质,所以酶被称为生物催化剂。

1.极高的催化效率.2.高度的特异性.3.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A、它能加速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且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

B、任何壹种酶,对于它所能催化的反应都有极强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决定着每壹个细胞在特定的时候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

C、酶之所以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是因为它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影响酶的活性因素有哪些?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2)、PH和盐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辅因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4)、酶的抑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

2.指出细胞呼吸各阶段反应发生在细胞的什么部分,各阶段合成ATP和NADH,CO2的数量是多少?

3.什么是光反应?

什么是暗反应(碳反应)?

二者有啥区别?

答:

光反应是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的、由光推动的光化学反应,在类囊体膜(光合膜)上进行,光反应中发生水的光解,O2的释放和ATP及仍原辅酶II(NATPH)的生成

暗反应是在暗处(也能够在光下)进行的、由壹系列酶催化的化学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利用光反应形成的ATP和NATPH,将CO2仍原为糖。

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当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分子吸收光能时,光反应就发生了(需要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的参和);碳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是不断消耗光反应形成的ATP和NADPH且固定CO2形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质的循环反应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

5.什么是C3和C4植物,试分析二者的异同点及和光呼吸的关系

***光反应和碳反应之间的关系***

底物水平磷酸化作用

氧化磷酸化作用

光合磷酸化作用

第二部分动物个体生物学

思考题:

;

1。

名词解释:

内环境,正,反馈,异养营养,营养素,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答:

反馈:

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主要调节机制。

正反馈:

反应的产品促进反应的进行。

异养营养:

摄取现有有机物的营养方式。

营养素:

异养生物从食物中所摄取的营养成分。

必需氨基酸:

动物体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和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必需脂肪酸:

壹些具有2个或2个之上的双键不饱和脂肪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如果不能从食物中供给,就会严重的引起动物性能下降。

生理机能紊乱或者缺乏症。

**细胞内消化:

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和海绵都是将食物颗粒吞入细胞之内进行消化的。

**细胞外消化:

能摄取较大食物颗粒,且能将食物在细胞外研碎,消化,分解,然后由细胞吸收。

***2***.什么是组织,器官和系统?

动物各组织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是什么?

答:

组织:

动物个体发育中细胞生长分化形成多种不同功能的细胞。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壹定的方式组成的结构和功能。

系统:

各种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的生命的同壹功能。

动物组织:

上次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A.上皮组织结构:

细胞紧密排列成层,覆盖在身体表面和体内各囊管腔的内表面。

功能:

保护,排泄,吸收,分泌,感觉,呼吸。

B.结缔组织:

多种细胞、细胞间质(包括基质和3种蛋白质纤维)。

功能:

连结、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物质运输。

疏松结缔组织:

广泛分布于各器官内部的间隙中,起着联络和固定的作用。

致密结缔组织:

纤维多而致密,坚韧有力但弹性小。

具有支持、连结和保护作用。

韧带和肌腱为典型。

C肌肉组织功能:

通过肌肉收缩而产生各种运动。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

功能:

神经细胞﹝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能力﹞。

神经胶质(对神经元起支持和保护,营养的功能)。

神经组织的功能:

是组成脑,脊椎以及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

它能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且能发出冲动联系骨骼肌和肌体内部的胀器协调活动.

3.人的消化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答: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从中摄取营养物质,且排泄食物残渣。

消化道的主要部分是口、舌、咽、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和肛门.口腔中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食物在口腔中主要进行机械性(物理性)消化,食物被分割、研碎、掺入唾液。

人有3对唾液腺,壹对为腮腺,另俩对为舌下腺和颌下腺。

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含唾液淀粉消化酶,可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咽部向下有俩条通道,壹条通向气管和肺,另壹条通向食管和胃。

吞咽时必须封闭通向气管的通道,将口腔中的食团挤入食管。

咀嚼和吞咽:

都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反射活动。

(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小肠、大肠(结肠)、直肠等部分,直肠开口于肛门。

管壁从内向外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层组成)食管:

没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但食管有壹种有特点的运动,即蠕动。

是食管出现的壹种收缩波,可将食管中的食团向胃的方向推移。

从口腔中吞咽的食团只需8-9秒就可经过食管到达胃。

除了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都有蠕动这种形式的运动。

食物进入胃后,壹方面混有唾液的食糜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继续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另壹方面食糜刺激胃的蠕动,蠕动波到幽门处形成最强的收缩。

再壹方面食糜仍刺激胃黏膜中的腺体分泌胃液进入胃腔。

有的胃腺能分泌胃液(HCL、胃蛋白酶原),后者被前者激活后形成胃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成多肽。

另壹种酶为凝乳酶。

结果每壹个蠕动波可将几毫升食糜挤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

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为3-4小时。

蛋白质被胃蛋白酶分解的产物多肽和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产生的双糖都不能被胃吸收。

食物的完全消化仍有待于小肠的作用。

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是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

小肠结构特点通过3种方式增大吸收的表面积:

•壹是小肠黏膜的环行皱褶

•二是黏膜形成的指状突起,成为绒毛;

•三是绒毛上的柱状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壹端细胞膜突起,形成很多微绒毛。

小肠的消化液主要来自于胰脏、小肠腺和小肠绒毛表面的上皮细胞。

A、胰脏和胰酶:

胰脏以胰液管和十二指肠相通,胰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胰液中仍含有消化核酸的酶。

另外,肝脏分泌的胆汁中的胆盐也能参和脂肪的水解。

B、小肠腺:

是分散在小肠绒毛基部的消化腺,能分泌消化蛋白质成单个氨基酸的酶和消化双糖糖的酶。

C、小肠上皮:

也能分泌二肽酶和水解双糖的酶。

(食物经过口腔、胃和小肠的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之后,大分子化为小分子,然后由小肠吸收。

单糖和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透过绒毛上皮进入血管中;脂类的消化产物甘油和脂肪酸则是通过绒毛上皮进入淋巴管中,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除有机食物外,小肠仍是各种无机盐类、维生素等的主要吸收器官。

)大肠主要由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直肠组成。

结肠介于盲肠和直肠之间,是大肠的主要部分。

结肠的功能:

A、从食糜中吸收水和各种电解质;B、贮存功能。

大肠不能吸收有机食物,只能吸收水分、无机盐类(主要是钠盐)和某些维生素。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等

(唾液腺包括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三部分。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人体内物质代谢和解毒的重要器官。

人的肝脏分左右二叶,位于腹腔中,左叶小右叶大,分泌物是胆汁。

可储存于胆囊中。

胰是重要的消化腺。

胃腺包括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

在胃粘膜内仍有许多重要的内分泌细胞。

小肠也有许多小腺体,分泌消化酶和粘液。

***1.小肠适于消化的主要特征:

(1)它是消化道中最长的壹段。

(2)其内有多种消化液(胰液、肠液和胆汁)。

•(3)小肠绒毛扩大了内表面积,使消化面积大。

2.小肠适于吸收的主要特征:

(1)小肠内表面积大:

有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

(2)小肠壁薄:

小肠绒毛壁仅壹层上皮细胞,使营养物质容易进入。

•(3)小肠绒毛内含大量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

第六章气体交换—呼吸

思考题:

1。

解释内呼吸和外呼吸。

答:

内呼吸是指内环境和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外呼吸是指细胞和外环境之间交换气体的过程,外呼吸壹般是通过专门的呼吸器官来实现的。

***2***。

简速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是如何进行的?

(呼吸的俩动作)

答:

A》胸式呼吸:

外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举,使胸廓扩张,吸入气体;外肋间肌舒张,肋骨下降,压缩胸廓,呼出气体。

B>腹式呼吸:

膈肌收缩,膈下降,使胸廓扩张,吸入气体;膈肌舒张,膈上升,压缩胸廓,呼出气体。

3。

简述机体在进行交换时肺换气和组织换气是如何进行的?

答:

A>肺换气时,流经肺泡周围的血液的O2分压低于肺泡气中的O2分压,肺泡气中的O2分子向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扩散,而血液中的CO2比肺泡气中的CO2分压高,血液中的CO2分子通过毛细血管向肺泡中扩散。

B>在组织部位,由于组织细胞在代谢中不断地利用O2且产生CO2,组织间隙液的O2分压低于动脉端毛细血管血液的O2分压,而CO2的分压较高,组织换气时,当动脉血流经组织毛细学管时,O2不断地扩散出毛细血管,CO2不断进入血管内。

***呼吸系统的结构***

***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第七章血液和循环

思考题:

***1***。

简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各自的功能。

答:

动脉:

﹝1﹞把血液从心脏引导到机体的各个部分。

﹝2﹞作为有弹性的血库调节血量和血压。

静脉:

﹝1﹞从身体的各部分的毛细血管将血液引导回心脏。

﹝2﹞静脉系统仍存在贮血库的作用。

﹝3﹞静脉内壁上仍有瓣膜可阻止血液逆流。

毛细血管:

﹝1﹞适应于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2﹞毛细血管具有很大的通透性,除蛋白质含量外。

2。

什么是体循环和肺循环?

答:

体循环:

血液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再由从左心室流出,经过肺以外的各种器官组织回到右心房。

肺循环:

血液从右心室流出经过肺回到左心房.

(冠状动脉循环P169)(三个循环各自的区别)

(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

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

***3***.简述血液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答:

血液分血浆和血细胞俩部分。

血浆占血液总量的55﹪,血细胞约占45﹪。

血浆的特点:

血浆略带黄色,微碱性(PH=7。

4),其中溶有多种物质,如无机盐离子、蛋白质及氨基酸、糖类、脂类、激素、固醇、抗体、维生素以及溶解的O2、CO2、N2等。

血细胞的特点:

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或凝细胞。

①红细胞的特点:

A.含有血红蛋白;其中含铁,可和氧结合。

B。

含有CACO3(碳酸酐)酶,有助于CO2的运输。

功能: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结构:

人的红细胞是俩凹的平扁盘状,直径约7μm-8μm,厚约1μm-2μm。

用同位素Fe标记骨髓中的红细胞,跟踪带有放射性的红细胞,就可查出这些红细胞的动向和寿命,人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d。

}

②白细胞的特点:

有核,不含血红蛋白,不能携带O2。

功能:

保护身体,使不受细菌和其他外物侵袭。

[颗粒白细胞和单核细胞都有吞噬功能。

嗜中性颗粒白细胞的寿命很短;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数目较少;单核细胞可进壹步特化而成为强大吞噬能力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员。

]

③血小板功能:

A。

它有活细胞的特性。

B。

主要在血凝结中起重要作用。

C。

它具有独立进行代谢活动的必要结构。

[血小板比较小,直径约3微米,球形或盘形。

血小板不是完整的细胞,是由壹种称为巨核细胞的表面脱落下来的碎片。

但它具有独立进行代谢活动的必要的结构,所以它有活细胞的特性。

]

(无机盐及其离子约占血浆总量的0.9%,其中2/3之上是盐类NaCl及其离子,仍有Ca2+、K+、Mg2+等,仍有HCO3-、HPO42-、H2PO4-、SO42-等,而以HCO3-为最多。

这些物质称为晶体物质。

晶体物质比较容易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晶体渗透压保持动态平衡。

血浆中的胶体物质是血浆蛋白:

①纤维蛋白质:

血浆中仅含0.2-0.4%,主要在血液凝固中起作用;②白蛋白(4%)和球蛋白(2%);③球蛋白中,有壹类γ-球蛋白,和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称为抗体。

由于血浆蛋白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所以对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也是稳定的。

4。

简述心动周期的过程。

壹次心博就是壹个心动周期。

在心动周期中,兴奋由右心房壁上的窦房结开始,壹方面向四周的心房肌传播,引起心房肌收缩,同时传到房室之间的房室结,引起房室结兴奋,使整个心房完全收缩,心房内压力升高,将血液全部注入心室,心房舒张。

接着兴奋通过房室束及其左右束支以及浦肯野氏纤维迅速传播到俩个心室的全部细胞,引起心室收缩。

心室内压力升高,血液向心房方向回流,推动房室瓣关闭。

当心室内压力继续升高超过动脉压力时,血液冲开动脉瓣,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

接着心室舒张,室内压降低,动脉瓣关闭。

当心室内压力低于心房内压力时,房室瓣开放,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

如此完成壹个心动周期。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5。

简述血液运输O2和CO2的过程。

第八章免疫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

抗体,干扰素,免疫应答,抗原,补体系统。

答:

抗原:

任何体外物质进入人或动物体内,能和抗体结合活和淋巴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引起人或动物的免疫反应。

干扰素:

是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所产生的能抵抗病毒感染的壹组蛋白质。

免疫应答:

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性反应。

补体系统:

在人体血液中有壹个复杂的具有酶活性的血浆蛋白系统。

抗体:

游离在血液、淋巴液等体液中的壹类特殊的球蛋白。

***2***。

简述人体对付病原体侵袭的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

答:

Ⅰ。

体表的屏障。

Ⅱ。

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

Ⅲ。

特异性反应,即免疫应答。

3。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有哪些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它们之间有什么下区别?

答:

类型: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

免疫应答有俩个特点:

壹是免疫学上的特殊性:

淋巴细胞识别且清除特定的病原体。

二是免疫学上的记忆。

4。

淋巴系统由哪些基本结构组成?

淋巴器官有哪些?

淋巴管和血管有何区别?

答:

淋巴系统包括分布广泛的各种淋巴管和淋巴器官。

淋巴器官包括骨髓、淋巴结、脾和胸腺以及扁桃体、阑尾。

***5***。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有何区别?

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答:

B细胞和T细胞的区别:

⑴B细胞是体液免疫的细胞,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细胞,在功能上互相支援;⑵俩细胞未活化时,形态基本相同,但表面蛋白不同;⑶俩种细胞受命不同,分布不同。

B细胞的功能:

它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T细胞的功能:

它能识别不同于自身的MHC(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体)。

第九章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思考题:

1.什么是体液调节及体液调节的必要性?

答:

体液渗透压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是非常必要的。

保持平衡的机制有2个:

①排泄,即把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②水盐平衡,即调节水量,使体液盐分浓度稳定.

2.简述哺乳动物肾的基本结构.

答:

从外到内可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皮质和髓质是肾单位所在的地方.

***3***.简述人体中尿的生成机制.

答:

(1)、超滤:

实验证明了肾小囊中的囊内液,也就是原尿,是血液的超滤液。

(2)、重吸收:

在近曲小管滤液中,约75%的钠离子,相应数量的水和壹些溶质;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几乎全部被重吸收。

(3)、分泌:

远曲小管等部位又将血浆中的壹些物质分泌到管腔中。

包括钾离子、氢离子、有机酸、有机碱和氨等;仍有壹些药物、毒物(杀虫药)等。

***肾的结构***

第十章神经系统

思考题:

***1***.简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答:

组成:

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功能:

①神经元:

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能力.②神经胶质细胞:

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和营养的功能.

***2***.什么是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

反射弧是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由感受器,效应器,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神经中枢组成.

***3***.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自功能.

答:

神经系统的组成:

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脑

.脊髓脊髓的功能之壹:

是传导感觉和运动的冲动;另壹功能:

是进行基本的反射活动。

).

第十二章激素—动物激素

思考题:

***1***.什么是激素及激素调节的壹般特点是什么?

内分泌系统是动物体内进行激素调节的所有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