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4115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docx

九上表达技巧专项讲解含答案

个性化辅导教(学)案

备课时间:

09.17负责人签字:

上课时间:

姓名:

年级:

九年级(上)辅导科目:

语文教师:

王施展课时数:

2h

课题

表达技巧专项讲解

教学目标

1、了解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说明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含义及类别

2、区分并熟悉各种表达技巧的作用

3、学习表达技巧类阅读题的答题思路

重、难点

1、区分易混淆概念;

2、掌握表达技巧(效果)类阅读题的答题思路.

教学方法

①引导法②归纳法③合作交流

教法提示点拨

教学内容

表达技巧专项讲解

●知识点归纳●

1、了解表达技巧的概念及分类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表达文章的内容所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

一篇文章,为了能更好地表情达意,需运用恰当的表达技巧。

通常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等。

1、表达方式

(一)什么是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2)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具体在写作时时,时常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

(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补序。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作用是:

①能使文章(语言)更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②能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③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作用是:

①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②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③渲染气氛,显示行文格调,贯通文章意脉。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作用是:

①增强文章表达效果和说服力,提高战斗性;②明确文章主题,揭示蕴含的思想意义;③贯通文脉紧凑篇章结构。

⑤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一般说来,记叙文多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议论文多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文多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当然,表达方式的运用也不是绝对的,如记叙文里也可以使用少量议论或说明,议论文里同样也可以使用少量的叙述、描写或说明,说明文里也可以有叙述或描写。

至于杂文、游记、随笔等更细的分类文体,表达方式则更加灵活。

总之,表达方式的使用,一切服从文体和表现主题的需要。

●即时训练●

判断下列语句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传说古希腊音乐家佛士曾用这把七弦琴,弹奏出神妙的曲子,使森林里的野兽都陶醉了。

()

2.在这颗星的东边,白蒙蒙的一片,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

()

3.“天孙”私自下凡,和一个放牛郎结为夫妻,他们两个恩恩爱爱,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很幸福。

()

4.织女星以每秒14千米的速度移近太阳.()

5、一年夏天,我和妻坐着海轮,到了一个有名的岛上。

()

6、我指着海说:

“一来一去,来的时候凶猛;去的时候又多么平静啊!

一样的美。

”()

7、马克思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图书馆钻研,座位下的水门汀地面,竟然被磨掉一层。

()

8、这是怎样的一份情意呀!

()

9、前两天在虎门和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师生们座谈时,又谈到这一点,希望青年同志们能和松树一样,成为具有松树那样的风格,也就是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

10、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炼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以制松香松节油……()

11、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

()

12、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

2.表现手法

(一)什么是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

(二)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联想、想象: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

 

2、铺垫:

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

它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3、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耐人寻味。

 

4、对比(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

5、衬托(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

6、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作用:

前后对比,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7、(前后)照应: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

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作用:

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记叙文:

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

强化论点。

●散文:

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8、正侧描写: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作用: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9、虚实结合: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以实衬虚、以虚衬实,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作用是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突出主旨。

10、托物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托作者的主张、哲理,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11、直抒胸臆:

即景抒怀,直接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情感和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12、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13、融情于景:

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14、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

15、动静结合: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16、以静衬动:

突出了事物的动态(热闹、灵活、敏捷等)特征。

17、以动衬静:

突出环境静谧、安静、寂静的特点。

18、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19、白描:

不用华丽的辞藻,用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

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

20、开门见山:

文章开头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21、点面结合:

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个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二者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22、以小见大:

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活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

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

23、悬念:

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

24、伏笔:

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合的实际给予呼应,以收到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效果。

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现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

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

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

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等。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传统表现手法有:

“赋、比、兴”。

用现代的观点来说,主要的有三种:

比拟、夸张、借代等

(三)、表现手法与描写手法

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

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

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

A、借景抒情:

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作用:

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B、融情于景:

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C、直抒胸臆:

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D、用典:

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

A、托物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

(四)描写手法:

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1、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

语言描写作用:

1、刻画人物性格;2、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3、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4、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

心理描写作用:

1、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2、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3、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思想感情;4、深化作品主题。

肖像(外貌+神态)描写作用:

1、刻画人物性格;2、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3、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

动作描写作用:

1、显示人物内心世界。

例如:

蹑手蹑脚的走

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4、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

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作用:

使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生动

A、虚实结合: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B、动静结合: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3、修辞手法

(一)什么是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但它们之间区别很大。

修辞手法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引用、互文、婉曲、顶真、回环、通感等。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

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3.借代:

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4.夸张:

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5.对偶:

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6.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往往用排比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7.设问:

形式为自问自答。

作用是:

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

8.反问:

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4、篇章结构

(1)材料安排:

主次、详略、繁简。

(2)文章结构:

承上启下、设置悬念、照应、铺垫、衔接、伏笔、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

(3)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

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

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二、拓展延伸

●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

(1)什么是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引资料、画图表、类比、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

(二)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

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

通过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

把___××___和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打比方:

将__××__比作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摹状貌: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列图表:

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三)说明方式:

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平实说明:

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

生动说明:

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

●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

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一般只能在议论性文体中出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另外论证方法还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等。

论证方法:

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论证方式:

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立论:

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

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分类为: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

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三、课堂例题

例1:

试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例2:

(2018福建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22分)

好沉的一抔土

石英

①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是了。

②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

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

那是个盐碱沙荒、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③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意外地发现:

这里不仅地阔,而且土肥,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不腻而匀和;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

以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质,任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

④果然,在后首那块干松的地段,好一片秋禾!

风过时,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那千支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秋熟的图景。

⑤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

如此潮润的沃土,瞅着都会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被闲置的。

⑥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抔土来,觉得好沉重,真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

“你的手感不一样吧?

”我们的老向导、四十年的治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来了,接着他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

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甘,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户。

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能不重?

⑦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还是哲理上的深远含义?

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诸种情味,羼和着千年万载艰辛的汗珠。

经过漫长历史淘滤,轻浮的、劣质的分子被冲出河口,混杂于海水中;能够落下来的便执著地痴恋于河口,不肯随波逐流。

这些分子多是精华,它们当然最凝重。

⑧这土,攥在手里是无声的,我却觉得它储留、凝结着我们这个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

太遥远的且不说,七十多年前,就有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哭泣,更有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雄浑声浪……

⑨我更深深感悟到:

我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抔普通的土,一时竟合不得扔弃它——它值得我珍惜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

这时我不仅觉得它的分量沉重,而且攥得好苦!

⑩但不论是何种滋味,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

现在,我闻到的是风赠秋熟的醇香;眼前,是驰向海口的两栖机动勘测船。

王总兴致勃勃地向我透露:

三年以内就将结束这里“有水无航,有油无厂,有口无港”的局面。

“到那时,你再来看!

⑪他的语气是那么坚定,那么充满信心;不需怀疑,他过去四十年间的治黄成绩就是金质“信用卡”。

⑫至此,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

土,被攥成紧紧的一团,我随手把它揉碎,轻松地撒开去,土星儿均匀地铺在地面上,幻觉中,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新洲远景图……

(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我”对黄河口的土的情感为行文线索,思路清晰。

B.第⑥段王总诗意的话语,丰富了“我”对黄河口土的认识。

C.文章使用“闻”“捧”“攥”等词语,写出“我”爱土成性。

D.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议论,语言朴素,充满哲理。

11.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1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6分)

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1)赏析画线句子:

(3分)

(2)赏析加点词语:

(3分)

13.第⑨段写“我”将土“攥得好苦”,第⑫段写“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我”心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3分)

14.作者为什么认为黄河口的土“好沉”?

请简要分析。

(6分)

 

◆即时演练◆

(2018河北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回忆齐白石先生

①我从小学戏,没有读过书。

一九五○年与书香门第的后生吴祖光结婚。

后来,我成为齐白石老先生的干女儿。

齐老常常手把手教我画画,他还教导我:

“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是一样:

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②我因演出繁忙,不可能在画画上画出成绩来。

但我在演戏上,是遵照齐老的教导做的,在舞台上我挺胸抬头唱戏,面向观众。

我演的节目,创造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争取自由、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的古今女性。

如《刘巧儿》中的刘巧儿,《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等。

放开手画画,挺起胸唱戏,这是我向齐老学画得到的最珍贵的启示。

③有一天,裱画家刘金涛陪我去齐老家学画画,恰好齐老一人在家。

金涛兄说:

“今天齐老可要好好教干女儿画画了。

”齐老让金涛铺好纸,高兴地把我叫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支笔:

“来吧,画一张。

”我心想:

“做艺术家就不能退后,这也算是第一课。

”于是我接过笔,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个小兔。

齐老高兴得像孩子:

“好!

好!

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

”稍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

“我是看看凤霞有没有胆子。

画画的敢甩笔杆子,当伙计的敢端盘子,唱曲的敢扣弦子,当裁缝的敢下剪子。

凤霞有胆子,有艺术家的气魄!

④齐老是很重情义的。

记得他过九十大寿,我跟金涛兄去给他拜寿,他领着我来到后院,我看到北面墙上有个小洞,里边有一个牌位,写着“贤妻宝珠灵位”。

齐老默默鞠躬,我当然也照着做了。

齐老严肃地指着灵位说:

“这是你娘的灵位,我每天都要来看她,她跟我只是受罪了,没有享过福。

”齐老说着眼睛湿润了。

我感觉到齐老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平时几乎不流露。

⑤齐老对看门的老尹很严格,可是也不亏待他。

齐老说:

“对佣人要宽厚,有好处。

”老尹为人善良,老是拿着笤帚不停地打扫。

齐老不给他工钱,每月给他画张画,有时为了奖励,给他多画一张,老尹就知足了。

因此,祖光去齐老家,老尹总喜欢挽着祖光,去他的小门房看看齐老给他的画,他手里真有好画。

祖光从老尹手里买了不少画。

老尹对金涛说:

“吴先生大方,我说多少钱从不少给,有时多给了还不让我找钱。

”齐老不只对老尹这样,无论对谁,都一律同等对待。

⑥齐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他当木工时的朴素习惯。

有一次,金涛和我陪齐老吃饭,一位梳着圆头的女佣人为老人端上一些饭菜,一盘豆豉辣椒,一碗腊肉素白菜汤,都是些小盘小碗。

金涛兄吃完,小声对我说:

“我没有吃饱。

”但我吃了两碗饭,喝了一碗汤,急着要看齐老画画。

齐老对秘书武大姐和我说:

“你们就是不考虑金涛是爱吃的人,我的小女儿凤霞吃什么都行,今天金涛肯定没吃好,下次请您去曲园吃。

⑦齐老有很多学生,老人画画时大家都围在一边看,老人一声不响门头画。

可是在大家不在的时候,他就边画边传授我如何用笔,如何调色,如何心里要有实物,手上才能疏能跑车、密不透风,画出实物的神采来,画得不像不要紧,可以定要神似。

他还说:

“你毕竟不是在照相,你是根据实物,经过你的画笔,再创造出你所想象的神采,这才叫艺术品的神韵,原封不动画出的桃子是匠气作品,要琢磨怎样画活了,看着已像离开了纸。

⑧也真是这样,看看齐老画的一篮子桃子:

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