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1160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9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x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

第6篇钢结构工程

16钢网架整体提升法安装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跨度网架的重型屋盖系统周边支承或点支承网架的安装。

17材料要求

18网架安装前,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对管、球加工的质量进行成品件验收,对超出允许偏差的零部件进行处理。

19网架结构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应检查其出厂合格证,扭矩系数或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是否齐全,并按规定作紧固轴力或扭矩系数复验。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分规格、数量配套供应到现场。

20网架结构安装前应对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进行检查,各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验报告及中文标志等。

对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

21主要施工材料是扣件式钢骨脚手架作拼装支架的材料选择。

(1)扣件的铸件材料应采用GB94400中所规定的力学性能不低于KTH330—08牌号的可锻铸铁或GB11352中ZG230—450铸钢件制作。

扣件和底座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13—1995标准。

(2)钢管应采用GB669中的08F、08、10F、10、15F、15、20钢和GB700中Q195、Q215、Q235等级为A、B的钢(沸腾钢、镇静钢)制造。

常用钢管规格ф48﹡3.5。

22钢绞线:

(EVRONRM138-79)标准,Φ15.24高强度低松弛钢铰线。

16.1.6提升杆采用45#钢。

23主要机具

见表16.2。

表16.2

序号

名称

规格

用途

1

交流弧焊机

42KVA

焊接球节点与杆件焊接

2

直流弧焊机

28KW

碳弧气刨修补焊缝

3

小气泵

配合碳弧气刨用

4

拔杆及附属设备

根据网架重量而定

爬升法用拔杆代替柱支承结构

5

穿心式千斤顶

40t,100t,200t

提升牵引设备数量按网架重量而定

6

锚具

DVM-15

固定锚、锚板和夹片

7

油泵

额定高压260MPa

给千斤顶供油的泵

8

控制房

2×2.4×2.3m

分主控制房,从控制房

9

提升附属设备

10

砂轮

ф100~200

打磨测量

11

全站仪

轴线测量

12

经纬仪

轴线测量

13

水平仪

标高测量

14

钢尺

30~50m

测量

15

拉力计

10kg

测量

16

液晶测厚仪

空心球壁厚测量

17

液晶温度计

焊接预热温度

18

烤枪

焊接预热

19

气割工具

24作业条件

25根据正式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已审批。

26对使用的各种测量仪器及钢尺进行计量检验复验。

27根据土建提供的纵横轴线和水准点,进行验线有关技术问题处理完毕。

28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划分:

材料堆放区、杆件制作区、拼装区、堆放区,构件按吊装顺序进场。

29场地要平整夯实、并设排水沟。

30在制作区、拼装区、安装区设置足够的电源。

31设安装操作平台,及控制防平台,并检查牢固情况。

32检查成品件、零部件、几何尺寸、编号、数量(包括加工的附属零件)。

33做好有关测试及安全、消防准备工作。

34对参与网架提升的工作人员和安装人员(测工、电焊工、指挥工等)要持证上岗。

35提升阶段网架支承情况不变,对利用的结构柱一般情况不需要加固,如果柱顶上做出牛腿或采用拔杆(放提升设备或提升锚点),需验算结构柱稳定性,如果不够,对柱或拔杆采取稳定措施,如缆风等。

36将网架屋面板、防水层、天棚、采暖通风及电气设备等全部或部分在地面及最有利的高度上进行施工。

37单提网架法和网架爬升法,都需要在原有柱顶上接钢柱约2~3m,并加悬挑牛腿,可放提升锚点。

38单提网架法的操作平台放在接高钢柱上,网架爬升法的操作平台放在网架上弦平面上。

39放好网架支座处的轴线及标高。

40升梁抬网法网架支座应搁置在圈梁中部,升网滑模法网架支座应搁置在柱顶上,单提网架法、网架爬升法网架支座可搁置在圈梁中部或柱顶上。

41网架结构在地面就位拼好,检查验收完毕,其他附属结构及设备安装完毕,并通过验收。

42承重柱(包括接高钢柱)或拔杆立好(包括缆风)经检查合格,(主要稳定性)。

43提升系统就位,检查无误。

44提升过程结构上障碍物清除。

45核实网架高空就位补安装的杆件、规格、数量(包括部分量体裁衣杆件)

46操作工艺

47一般规定:

1提升设备布置与负荷能力。

网架整体提升,一般采用小机群(电动螺杆升板机,液压滑模千斤顶等),其布置原则是:

(1)网架提升时受力情况应尽量与设计受力情况接近;

(2)每个提升设备所受荷载尽可能接近;

(3)提升设备的负荷能力应按额定能力乘以折减系数,电动螺杆升板机为0.7-0.8;穿心式液压千斤顶为0.5-0.6。

升板机的折减系数主要考虑其安全使用性能,该机不宜负荷过大。

该类液压千斤顶在液压管道及接头等较有把握时可适当提高负荷。

但该类千斤顶的冲程非恒值,负荷大时冲程就小,负荷小时冲程就大,故使用时应注意使各千斤顶负荷接近,以利于同步提升。

2网架提升的同步控制。

网架提升过程中,各吊点间的同步差,将影响升板机等提升设备和网架杆件的受力状况,测定和控制提升中的同步差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措施。

网架规程中规定当用升板机时,允许升差值为相邻提升点距离的1/400。

且不大于15mm;当穿心式液压千斤顶时,为相邻提升点距离的1/250,且不大于25mm。

这主要是由设备性能决定的,因升板机的同步性能较穿心式液压千斤顶好。

选用设备时应注意,刚度大的网架形式不宜用穿心式液压千斤顶提升。

由于各点提升差引起的内力值,可通过计算求得。

3柱的稳定问题。

当网架采用整体提升法施工时,应使下部结构在网架提升时已形成稳定的框架体系,否则应对独立柱进行稳定性验算,如稳定性不够,则应采取措施加固。

一般可采取下列措施:

(1)网架四角沿轴线方向每角拉二根缆风绳,以承受风力,减少柱子的水平荷载。

缆风绳应以能抗7级风设计,平时放松,当风力超过5级时拉紧。

(2)各柱间设置两道水平支撑与设计中的柱间支撑联系,以减少柱的计算长度。

当采用升网滑模法施工时,当滑出模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C10级以上后紧接着安装水平支撑,以确保柱子的稳定性。

(3)当升网滑模时,可适当提高混凝土标号,控制滑升速度,不宜过快。

应使新浇混凝土强度较快达到C10级。

48工艺流程(以液压穿心式千斤顶放在柱顶上整体提升法为例)

 

 

操作过程如下:

1设备布置:

提升设备布置依钢结构吊点位置而定,最简单的方案是按永久支承位置设置吊点。

2结构设计:

根据提升总重量,计算出每个柱顶受力,确定主要提升设备千斤顶吨位和钢绞线的断面、根数选择,相应设计出提升设备柱顶几何尺寸。

3主要关键问题。

(1)钢柱增加高度为2m,钢绞线提升最后长度为10m是最佳长度。

(2)两侧柱顶提升受力后,通过计算水平位移在允许规范之内

(3)主桁架下弦吊点处加横向支撑,以增强主桁架端连接板的抗扭刚度。

(4)工作锚是第二安全保险装置,安置工作锚位置的钢结构应加强。

(5)框架边柱顶吊装孔与主桁架端部吊装孔最大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并应采取多方面可靠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6)由于主桁架端部两侧距钢框架劲性钢柱只40mm,所以主桁架制作长度偏差必须控制在±20mm内。

主桁架端部提升线路无障碍物。

4千斤顶安装。

(1)千斤顶的安装主要要求承座平面斜度≯3/1000,没有自动调整弧形支座时就在≯1/1000。

(2)油管接口和各电器接口朝向安装,其位置是有方向性的。

5穿钢绞线。

穿钢绞线有上穿法和下穿法两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6梳理和导向。

提升和爬升不同,要对千斤顶提起的钢绞线进行梳理导向,让其自由排出不受力,在不考虑再利用的情况下,可随时割断。

考虑再次利用钢铰线,该工程做了梳理架,梳理架用角钢在钢柱上焊接梳理盘,以保证此盘以下钢绞线不受弯曲,保证上锚开起自由。

梳理盘距千斤顶顶部伸出最高位置500mm(千斤顶伸出300mm)。

也就是千斤顶缩回时,顶部距梳理盘800mm,考虑到排出的钢绞线置于单侧,在排出方向加了支撑,以保证梳理加稳定。

试提升前检查:

(1)钢绞线穿绕有无错孔、打绕现象,可用肉眼观察,每转60°是一列,穿线无误的千斤顶整束钢绞线,上下排列整齐能清晰看到缝隙。

(2)固定锚具与构件的贴实情况,固定锚下预留线头约300mm。

(3)安全锚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4)钢构件与钢绞线在提升过程中有无干涉物和干涉位置,发现及时处理,在提升钢结构时无绑扎不牢物品。

7提升过程:

(1)提升过程示意图(如图16.4.2)

①穿心式液压千斤顶②上部夹具③上部锚具④下部夹具⑤下部锚具

⑥千斤顶支撑钢柱悬臂⑦提升钢绞线⑧被提升钢结构⑨下部固定锚

(2)操作要点。

①提升钢结构8由下部锚具5锚固,并由提升钢绞线7悬挂,下部夹具4已卡紧。

②千斤顶1顶升,使被提升钢结构由上部锚具3承受,下部夹具4打开,使钢绞线自由通过下部锚具5滑动。

被提升钢结构每小时提升2.5-3m左右。

③在千斤顶顶升后,将被提升钢结构由下部锚具5承受,而上部锚具3自由沿钢绞线滑下。

8下降过程。

下降过程操作要点,同提升过程,只是顺序相反,被提升钢结构在千斤顶回油时降下。

(1)第一次就位——提升到平均设计标高值:

整个钢结构提升接近设计高500mm时,在各点组织人员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数据操作,测出并确定平均值。

因为该工程八个支座标高并不相同,当个别千斤顶达到就位高度,即将个别泵组关机,使整个系统不能操作时,再采用单台手动调整,监测系统应力。

整个钢结构达到平均设计标高值后,安装焊接钢牛腿。

(2)第二次就位——整体钢结构放在钢牛腿上:

上锚松升缸200mm左右,紧上锚继续升缸500mm左右,开下锚,安全锚打开。

下锚打开和安全锚垫起后,缩缸,直至钢绞线松弛。

安全锚回位,处于顶升状态进(锚板固定螺栓上加垫管,防止抽钢绞线时,将未抽动的钢绞线孔夹片松开),上锚打开。

此时可以松动固定锚板螺栓,取下锚片压板,依次拆下夹片,抽取钢绞线,然后将锚具、锚片、压板、夹片组装好。

此时钢结构八个支座已全部落在钢牛腿上。

49液压千斤顶爬升法工艺流程:

 

图16.4.3液压千斤爬升法工艺流程

操作工艺如下:

1网架地面制作与拼装:

网架的制作与拼装分二步进行:

(1)第一步:

工厂制作,即在工厂进行全部杆件和节点的制作,并拼装成小单元后运至现场。

(2)第二步:

现场组装,即在组装平台按合理的顺序进行组装,组装时要求全部杆件与节点用螺栓或点焊固定。

(3)组装后并经检查校正后方可焊接,焊接时宜从网架中央节点开始,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最后的焊接网架支座节点。

2爬升工序:

整个爬升过程分试爬、正式爬升和就位爬升三步。

(1)试爬:

根据结构特点确定合理的试爬高度,一般为离地面500mm。

等网架爬至试爬高度后,检查其变形和液压爬升系统、安装屋面系统,并检修爬道,必要时对支承柱进行加固处理。

(2)正式爬升:

试爬检查就绪后,可按设计要求进行爬升,爬升速度宜控制在1-3m/h左右。

(3)就位爬升:

就位爬升前应逐一检查液压设备、调整支座水平高差和校正吊杆垂直度,确认无误后即可按设计要求安装就位。

3网架水平高差及垂直控制。

(1)网架水平高差控制:

网架平稳上升是保证网架整体爬升质量的关键,因此安装前必须对千斤顶进行检查和同步试验。

另外,由于各支座的负载不均、各千斤顶的行程和回油下滑量不一,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局部调整。

实践证明,爬升施工时宜每爬升25cm即对网架水平高差调整一次。

(2)网架垂直偏差控制:

由于吊杆自由长度大,网架爬升时左右摆明显、支座节点板有靠柱现象,在柱两侧支座节点板上安装一对限位小滑轮,以控制其垂直偏差。

实践证明,只要吊杆位置安装正确,支承柱表面平滑,网架在轻微摆动状态爬升时不会出现卡柱现象。

50升网滑模工艺流程:

 

操作工艺如下:

1“体外滑模”施工,也是升网滑模法。

由于网架支座较大,滑模所采用的提升架和千斤顶无法设置在柱内,只能放柱子外,这就形成全部“体外滑模”施工,因此“体外滑柱顶网”施工的群柱稳定性,就成为本工程滑模施工的重要问题。

2滑模同步提升难度大。

因为网架整体提升时,要求各个支承点在提升过程中不能出现较大高差。

3市内浇混凝土一般采用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受混凝土运输时间的长短而不同,有大有小,对工程滑模施工也是一个难点。

4施工通道及操作平台的布置:

利用网架自身结构,在四周铺上钢脚手板及成为施工通道。

将柱子外两滑模的提升架加以连接再放上脚手板,即做成操作平台。

这些施工通道和操作平台均随着柱子的滑升而一起上升。

5千斤顶选择及油路布置:

为使网架平稳上升,要求千斤顶尽量同步。

因此,在选用千斤顶时要求其液压行程误差都控制在0.5mm以内,且每台千斤顶所承受的荷载尽量接近。

具体数量根据每根柱子的支座反力、活载、自重及摩擦力等来确定。

油路布置:

根据千斤顶布置的实际情况将油路分为几组,每组千斤顶的数量尽量相等,控制柜放在网架下中间位置的地面上,几组主油管的长度能满足千斤顶提升至最高处时的使用要求。

6同步提升措施:

(1)在千斤顶选用时,要求对其液压行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行程误差控制在0.5mm内。

(2)每台千斤顶通过调整针形阀作上升速度快慢调整,使每台千斤顶的爬升速度相近。

(3)千斤顶顶升的高差,通过每台的限位环进行统一高度控制,正常限位高度一般为300mm。

(4)当每一柱子上两个提升架的千斤顶产生高差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7防止网架偏移措施。

(1)避免千斤顶打滑。

施工前,要保证支承杆插正。

施工过程中发现千斤顶打滑现象,要及时通过顶部的松卡装置进行支承杆垂直的调整。

(2)保证支承杆稳定性。

每滑一段(800mm)就对支承杆加固一道,确保其稳定性。

8几项关键技术问题。

(1)提升设备布置及负载能力

①网架提升时受力情况尽量与设计受力情况接近。

②每个提升设备所受荷载尽可能接近,以利于同步提升。

③提升设备的负载能力应按额定能力乘以折减系数,电动螺杆生板机为0.7—0.8,穿心式千斤顶为0.5—0.6。

(2)网架提升的同步控制。

网架提升过程中,各节点的同步差将会影响提升设备和网架杆件受力情况。

因此测定和控制提升中的同步差,是保证网架安装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措施。

当用升板机时,允许升差值为相邻提升点距离的1/400,且不大于15mm;当用穿心式液压千斤顶时,为相邻提升点距离的1/250,且不大于25mm。

由于各提升差对网架受力情况引起的内力值有时会出现反号情况,因此必须通过计算,如有拉杆变压杆的失稳情况,要妥善采取加固措施。

(3)柱的稳定问题:

采用提升时,应对下部结构(框架结构或独立柱)进行稳定性验算,如稳定性不够则应采取相应措施。

①网架四角沿轴线方向每角拉二根缆风绳承受风力,减少柱子水平荷载。

缆风绳按能抗七级风设计,平时放松,当风力超过五级时应停止提升,将缆风绳拉紧。

②各柱间设置水平支撑与设计中的柱间支撑联系,以减小柱子的计算长度。

采用滑柱顶网法时,当滑出模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C10级以上后,应紧接着安装水平支撑,以确保柱子的稳定性。

③滑柱顶网时,可适当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控制滑升速度不宜过快,应使新浇的混凝土强度较快达到C10级。

51质量标准

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52成品保护

53对高强度螺栓、焊条及焊丝等,应放在库房的货架上,以防变潮。

54不得对已安装完毕的网架结构上任意堆放物品,以防集中荷载压坏结构杆件。

55已检测合格的焊缝及时补刷底漆保护。

56对成品的面漆和防火涂料不得磕碰。

57应注意的问题

58技术质量:

1根据网架节点形式、提升设备能力、现场条件、多方论证优化方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体提升方案中的具体方案。

2根据提升设备负荷能力进行合理布置。

3网架提升过程中,各节点同步差值应控制在规范之内。

4对承重柱应进行稳定性计算。

5采用升网滑模法工艺时,当滑出模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C10级以上后,紧接着安装水平支撑,以确保柱子的稳定性。

6网架总拼及屋面完成后,应分别测量其挠度值,且所测定的挠度值不应超过相应设计值的1.15倍。

59安全措施。

1设备安全措施:

(1)钢绞线承重系统增设了多到锚具,如安全锚、天锚。

(2)每台提升油缸上装有液压锁,以防油管破裂,重物下坠。

(3)液压和电控系统采用连锁设计,以保证提升系统由于误操作带来的后果。

(4)控制系统具有异常自动停机、断电保护等功能。

2现场安全措施:

(1)钢绞线在安装时,地面应划分安全区,以避免重物坠落,造成人员伤亡。

(2)在提升过程中,应指定专人观察地锚、安全锚、油缸、钢绞线等的工作情况。

若有异常,直接报告控制中心。

(3)施工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网架结构的变形情况。

(4)提升过程中,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

(5)被提升网架上,严禁浮放其他物品,以防提升过程掉下伤人。

(6)被提升网架与结构物相接触导向滑道外,不能有凸出障碍物,以防提升过程啃住,出安全事故。

60钢网架整体顶升法安装

本章试用于大跨度网架的重型屋盖系统支点较少的点支撑网架的整体顶升法安装。

17.1材料要求

61网架安装前,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对管、球加工的质量进行成品件验收,对超出允许偏差的零部件进行处理。

62网架结构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应检查其出厂合格证,扭矩系数或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是否齐全,并按规定作紧固轴力或扭矩系数复验。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分规格、数量配套供应到现场。

63网架结构安装前应对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进行检查,各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验报告及中文标记等。

对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

64主要施工材料是扣件式钢骨脚手架作拼装支架的材料选择。

1扣件的铸件材料应采用GB94400中所规定的力学性能不低于KTH330—08牌号的可锻铸铁或GB11352中ZG230—450铸钢件制作。

扣件和底座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13—1995标准。

2钢管应采用GB669中的08F、08、10F、10、15F、15、20钢和GB700中Q195、Q215、Q235等级为A、B的钢(沸腾钢、镇静钢)制造。

常用钢管规格ф48﹡3.5

65顶升支架或枕木的材料应符合有关标准。

66导向滑道一般用园钢、槽钢、角钢和缆风用的钢丝缆风应符合有关标准。

67主要机具

见表17.2。

表17.2主要机具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用途

1

交流弧焊机

42KVA

焊接球节点与杆件焊接

2

直流弧焊机

28KW

碳弧气刨修补焊缝

3

小气泵

配合碳弧气刨用

4

砂轮

φ100~120

打磨焊缝

5

全站仪

轴线测量

6

经纬仪

轴线测量

7

水平仪

标高测量

8

钢尺

30~50m

测量

9

拉力计

10kg

测量

10

液晶测厚仪

空心球壁厚测量

11

液晶温度计

焊接预热温度

12

烤枪

焊接预热

13

气割工具

14

千斤顶

根据网架重量而定

顶升网架

15

油泵

顶升网架

16

控制柜

控制

17

专用支架

顶升支架

18

导向轮

导向系统

19

顶升附属设备

顶升系统

68作业条件

69根据正式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已审批。

70对使用的各种测量仪器及钢尺进行计量检验复验。

71根据土建提供的纵横轴线和水准点进行验线有关技术问题处理完毕。

72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划分:

材料堆放区、杆件制作区、拼装区、堆放区,构件按吊装顺序进场。

73场地要平整夯实、并设排水沟。

74在制作区、拼装区、安装区设置足够的电源。

75搭好操作平台,并检查牢固情况。

76将柱顶纵横轴线及标高测量好。

77检查成品件、零部件、几何尺寸、编号、数量(包括加工的附属部件)。

78做好有关测试及安全、消防准备工作。

79对参与网架安装人员如测工、电焊工、起重机司机、指挥工等要持证上岗。

80网架结构在地面就位拼好,检查验收完毕,其他附属结构及设备安装完毕,并通过验收。

81用原有结构柱作为顶升支架,或另设专门顶升支架进行稳定性计算,如果不够进行加固或采取缆风措施,经检查合格。

82选好和做好枕木垛,支搭牢固,做为千斤顶支座,验收合格。

83根据顶升设备能力,将屋面结构及电气通风设备,在地面安装完毕验收合格。

84顶升行程路线,安装好导向措施,以防网架顶升过程中网架偏转。

85操作工艺

86

工艺流程:

纵横轴线标高测量

顶升系统全面检查

(千斤顶、油路、泵、缆风、

顶升支架、导向滑道设置)

用结构柱做顶升支架进行

稳定性计算

 

87操作工艺:

1一般要求。

(1)顶升的同步控制及垂直上升。

网架整体顶升时必须严格保持同步,如各支点间产生升差会造成下列的影响。

①造成杆件内力和柱顶压力的变化,其影响程度与网架结构形成、顶升支点的间距、升差的大小等有关。

网架规程中规定千斤顶负荷折减系数取0.4-0.6。

网架整体顶升时,各顶升点的允许差值为各顶升支柱间距的1/1000,且不大于30mm。

②造成网架的偏移。

A由于顶升时升差值的影响,会引起结构杆件和千斤顶受力不均而造成危害。

控制提升高差更重要的是为了减少网架的偏移。

B影响网架偏移的主要因素是顶升时不同步造成的,其次是柱子的刚度。

因此,在操作上应严格控制各顶升点的同步上升是积极的措施。

即应以预防为主的观点,尽量减少这种偏移。

C设置导轨很为重要。

导轨角钢与支座板间空隙为20mm,即顶升过程中不允许网架偏移20mm。

D纠偏方法可以把千斤顶斜或人为造成反向升差,或将千斤顶平放,水平支顶网架支座。

由于以上两点理由,网架顶升时应控制网架的同步上升,升差值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柱子稳定

当利用结构柱作为顶升的支承结构时,应注意柱子在顶升过程中的稳定性。

①应验算柱子在施工过程中承受风力及垂直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

②并采取措施保证柱子在施工期间的稳定性。

③及时连接上柱间支撑、钢格构柱的缀板;当为钢筋混凝土柱时,如沿柱高度有框架梁及连系梁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④网架顶升时遇到上述情况,均应停止顶升,待柱的连系结构施工完毕,并达到要求强度后再继续顶升。

2顶升过程。

从开始顶升到最后就位,可归纳为三种程序,即初始顶升程序、正常顶升程序和最终就位程序。

其中反复循环最多的是正常顶升程序,另外两种都只有一个循环,每完成一个循环,屋盖就升高了800mm。

(1)正常顶升程序。

上、下小梁互相垂直,并相差一个步距。

十字梁底面与下小梁相互垂直,并相差一个步距。

十字梁底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