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1535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docx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1.将晓:

天将要亮。

篱门:

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篱:

篱笆,用竹子、树枝等编成的围墙。

2.三万里河:

指黄河。

“三万里”形容它的长。

3.五千仞岳:

指西岳华山。

仞:

古代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五千仞,形容山非常高。

岳:

指西岳华山。

摩:

触摸。

4.遗民:

指沦陷在金人占领地区的宋朝百姓。

胡尘:

胡(金)人兵马践踏扬起的尘土。

5.王师:

指宋王朝的军队。

[简析]

南宋时期,金占领了中原地区。

爱国诗人陆游在山阴(今属浙江)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恢复统一。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①川:

平川,平地。

②子规:

布谷鸟。

才了:

刚刚做完。

了:

完结。

插田:

插种稻秧。

【译文】

漫山遍野,草木葱翠,绿色铺满山野。

平川上,稻田中波光闪闪,白晃晃地耀眼。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着。

四月里的乡村没有多少有空闲的人来欣赏这样的美景,才收拾完桑叶和蚕茧,又开始忙着插种稻秧了。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1.惠崇:

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

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

晓:

早晨。

  2.蒌蒿:

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

芦芽:

芦笋。

烹调河豚时,用蒌蒿和芦笋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

  3.河豚:

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

河豚欲上时:

河豚春天要从海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解说]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注释】

晓:

早晨。

净慈寺:

即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在杭州西湖南山区。

林子方:

作者的朋友。

毕竟:

到底。

四时:

指春夏秋冬,这里指除夏天之外的其他三个季节。

接天莲叶:

荷花无穷无尽,一望无际,与天相接。

别样:

不一样的,特别。

【译文】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它的风光美景与其他季节都不同。

一望无际的荷叶与天相接,无穷无尽的碧绿扑面而来;荷花与红日相互辉映,红得特别让人陶醉。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

【译文】

这首诗充满了边塞诗中不常见的和平宁静气氛;冰雪消融,胡地已是牧马的时节了。

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明月洒下一片清辉。

大地解冻,牧马晚归,暗示着边烽暂息。

在如此苍茫而又澄明的夜色中,从戍楼中传来熟悉的《梅花落》曲调。

风传笛曲,一夜之间传遍了关山。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唐】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译文】

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

青翠高耸的庐山,杂树丛生,云气缭绕。

远望瀑布,或为杂树遮断,或被云气掩住,不能看清全貌。

阳光照耀,远望瀑布,若彩虹当空,神采高瞻;天气晴朗,又似闻其响若风雨,声威远播。

庐山本属仙境,原本就有许多秀丽景色,而以瀑布最为特殊。

它与天空连成一气,真是天地和谐化成的精醇,境界何等恢弘阔大。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

古老的凤凰台上曾有凤凰翔集遨游;凤去台空唯有长江流水日日依旧。

东吴时代的宫苑杂草埋没了幽径;晋代的明媚望族也都成古墓荒丘。

高耸的三山有半截露出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二派支流。

只因为那些浮云遮蔽光辉的白日;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使人发愁?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

零丁洋:

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南的珠江口。

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

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辛苦:

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

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干戈寥(liáo)落:

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

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

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荒凉冷落。

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

四周星:

周星即岁星,四年。

  

雨打萍:

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身世”就是说人生经历  惶恐滩:

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

  零丁:

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

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

这里特指史册。

  留取丹心照汗青:

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

丹心:

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

因竹片水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

特指史册。

【译文】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

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如梦令

【南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常:

常常;时常。

溪亭:

临溪的亭子。

日暮:

太阳落山的时候。

  

沉醉:

陶醉。

 回舟:

乘船而归。

兴尽:

游兴得到满足。

误:

不小心。

  

藕花:

荷花。

争:

抢渡,加紧划船。

滩:

群。

鸥鹭:

水鸥和白鹭的总称。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迷醉那种快乐而不知道回来的路。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但是却错误地划进了莲花塘的深处。

怎样划出去,怎样划出去,抢着划呀,惊得这满滩的白鸥和白鹭,都飞起来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1、少府:

官名。

2、之:

到,往。

3、蜀州:

现在四川崇州。

也作蜀川。

4、城阙(quē):

帝王居住的城,这里指唐朝的京城长安。

阙,原意是宫门前的望楼。

5、辅:

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

6、三秦:

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

本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

7、风烟望五津:

“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

在风烟中。

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8、五津:

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

9、宦(huàn)游:

出外做官。

10、海内:

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11、天涯:

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12、比邻:

并邻,近邻13、无为:

不要。

14、歧路:

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5、沾巾:

泪水沾湿衣服。

意思是挥泪告别。

[千古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

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

[译文]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歧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

  1.钱塘湖:

杭州西湖的别称。

2.孤山寺:

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3.贾亭:

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4.初平:

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5.云脚:

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

这里指下垂的云彩。

6.暖树:

向阳的树。

7.乱花:

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8.没(mò):

隐没。

9.湖东:

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赏析]:

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

春的信息:

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

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

诗人

赞美西湖的春色,并且指出他最爱在白沙堤上行走。

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

满了柳树、桃树。

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

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

无限爱,你像在梦境、在仙境。

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

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水仙子

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

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

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说明】

写旅人的秋夜愁怀,情景交融。

起三句鼎足对,贴切自然,没有一点锻炼的痕迹,见出作者的功力。

【注释】

(1)一点芭蕉一点愁:

指雨点滴在芭蕉上的声音引人愁思。

三更归梦三更后:

夜半三更梦见回到了故乡,醒来时三更已过。

归梦:

梦归故乡。

(2)叹新丰逆旅淹留:

《太平乐府》作“叹新丰孤馆人留”,此据《中原音韵》改。

新丰逆旅淹留,说的是马周的事,见张可久《读史有感》注(4)〈醉乡中壮士磨跎:

《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得意时,住在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的旅舍里,主人不理他,他要了一斗八升的酒,独自喝起来。

壮士,指马周。

磨跎,消磨时间。

逆旅,旅舍。

(3)枕上十年事:

伏枕回忆往事。

(4)江南二老:

指家中父母。

〔赏析〕漂泊在外的游子,雨夜栖宿在旅馆,其心境该是何等凄凉。

归家的好梦似是被风雨声惊醒,于是便再也睡不着,万千思绪都到心头。

开头两句叠用数量词,如闻雨声嘀嗒,读来既抑扬顿挫,又把整个气氛渲染得十分浓厚,以下的一切都是在雨声中展开的。

本篇题为“夜雨”,实则写羁旅之愁苦。

 

答谢中书书(片段)

【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

颓:

坠落。

沈鳞:

潜游水中的鱼。

沈,同“沉”。

欲界:

佛教中三界之一。

即指人间。

三界为:

欲界(有淫欲、食欲);色界(无淫欲、食欲,但仍有形色之好和物质牵挂);无色界(摆脱一切形色、物质羁绊)。

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之意。

康乐:

谢灵运。

灵运袭封康乐公,性耽山水,故云。

与:

参与其间。

这里指欣赏。

【译文】:

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

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古代诗词名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待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古文名句

(一)

1.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守仁

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

古文名句

(二)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4.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韩非子.喻老》

 

三字经(节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於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於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对韵合璧

春对夏,秋对冬。

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

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注释】

1.冯妇:

人名,《孟子.尽心下》:

“晋人有冯妇者,善博虎,卒为善士。

” 

2.叶公:

《庄子》:

叶公子高好画龙,天龙闻而下窥,叶公惊走。

非好龙者,好似龙者也。

 

3.蛩(qióng):

音穷。

本作蛬,一名蟋蟀,一名促织,今通作蛩。

 

4.恰恰:

自然、和谐。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之六》诗: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5.雍雍:

和谐貌。

《诗经.邶风.郀有苦叶》: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

” 

6.秦岭云横: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7.巫山:

《广舆记》:

巫山在夔州府巫山县大江之滨,形如巫字,有二峰。

 

8.迢递:

遥远。

 9.嵯峨:

山高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