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41829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7.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

第一章中国历史概述,作者:

zexsaqiu,第一节中国发展简史,一、原始社会时期我国最早出现的人类:

云南元谋人,170万年前旧石器、用火。

直立猿人:

陕西蓝田人,80万年北京猿人,4050万年,具备人体结构的基本特征,制造石器、木器、骨器,有语言产生。

现代人代表:

北京山顶洞人,1.8万年,骨针,人工取火,有原始宗教观念。

六七千年以前,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集体劳动、生产资料共有,细石器时代,磨制石器,陶器。

典型的代表为河南仰韶文化和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氏族。

仰韶文化:

黄河流域,原始农业,兼营家畜饲养河姆渡文化:

长江流域,水稻,母系氏族社会,仰韶-龙山文化时期的粟、稻遗存与土地利用的区域分异,江苏母系氏族社会的文化遗存,下草湾人石器文化:

泗洪县境内,距今70万年以前。

汤山猿人:

南京江宁区,距今50万年以前,骨耜,河姆渡文化遗址,父系氏族社会,距今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男子处支配地位生活手段为渔猎和采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制陶工艺提高,有陶轮。

晚期有贫富差距代表文化遗存有河南龙山文化、江苏青莲岗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

红陶鬹,河南荥阳大汶口文化遗址,江苏父系氏族时期文化,青莲岗文化:

6000年北阴阳营文化:

6000年良渚文化:

37005000年时期文化,三皇五帝,三皇:

伏羲、女娲、神农女娲和伏羲氏均为“人首蛇身”,结为夫妻繁衍后代,是“龙的传人”的源头五帝:

伏羲、炎帝、黄帝、尧、舜尧舜禹时期,部落首领是通过“禅让”的方式产生的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炎帝与黄帝,二、夏、商、周奴隶社会,1、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7世纪,禹建夏朝,定都阳城(登封),桀亡国。

沿用阴历,区别一年四季,农耕季节变化。

铸鼎、兵器,夏朝疆域图,2、商朝,甲骨文,也叫卜辞,有文字记载,刻在龟甲与兽骨上。

金文,又称钟鼎文,刻在青铜器上的铭辞。

商晚期青铜器代表:

司母戊大方鼎,重875公斤。

酿酒、饮酒采用十进位,用一、二百、千、万记数定都:

殷,商朝疆域图,商在公元前1600年灭夏出现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司母戊大方鼎,3、周朝,公元前11世纪中叶公元前221年分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发源与渭水流域,西周,定都:

镐京分封制,包括同姓国和异姓国,有1000多个有宗法制度祖先崇拜,制定礼(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制度)刑井田制度手工业出现“百工”国人与野人周、召共和公元前771年,犬戎破镐京,纪年开始周平王迁都洛阳,东周开始。

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朝,共近八百年的历史,以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东周,春秋得名于鲁国的史书春秋战国得名于战国策春秋时有100多国家,起作用的有十几个国家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王、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公元前403年,晋国分裂为韩、赵、魏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铁器广泛使用,铁耕、牛耕大兴水利工程:

吴王夫差开掘的邗沟、秦国李冰父子的都江堰。

韩国的郑国渠。

盐业:

齐、燕的海盐,魏的池盐。

商业城市:

齐之临淄、赵之邯郸、魏之大梁、楚之郢。

孔子整理诗经、尚书,撰编年史的春秋弟子编论语孟轲的孟子,道家的创始人李耳老子(道德经)、战国时庄周的庄子、墨翟的墨子韩非的韩非子,孙武的孙子兵法、孙膑的孙膑兵法屈原以楚辞著称的诗人,离骚天问。

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科技成就测定冬至、夏至的日期春秋中有哈雷慧星的记载战国时的二十四节气最早的天文著作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扁鹊:

四诊法鲁班:

木匠的祖师爷乐师:

余伯牙围棋高手:

奕秋,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皇权至上,改“王”为“皇帝”三公九卿制度,推行郡县制度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定都咸阳,小篆用笔纯净、圆润、笔画均匀、结体规范、大小划一。

统一货币:

圆形方空半两钱,统一文字:

小篆,二、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立郡县,集皇权,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和车轨。

修建万里长城公元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灭亡。

西汉(公元前20624),文景之治:

休养生息汉武帝时期:

推恩令,五铢钱,尊儒农业的耦耕(二牛抬杠)王莽:

新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张衡:

浑天仪、地动仪我国最早的医书:

黄帝内经国家最早学府:

太学佛教在西汉晚期传入中国,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

东汉(25220),设置西域都护府蔡伦的造纸术张衡:

浑天仪、地动仪我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

神农本草经医圣:

张仲景,伤寒卒病论唯物论者王充:

论衡班固,断代史,汉书China是印度梵文“秦地”的简化音。

汉武大帝,西汉景帝刘启,西汉文帝刘恒,楚汉之争开始,刘邦胜出,建立了西汉。

西汉文景之治,班固(公元后3292年)东汉史学家。

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西汉之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东汉之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东汉蔡伦造纸术,张衡,浑天仪,地动仪,三国,曹丕建立魏国(220265)刘备建立蜀汉政权(221263)孙权在建邺称帝,号:

吴(229280)魏马钧发明浇灌工具翻车,扩大屯田规模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康泰、朱应出使南海诸国。

三国分布疆域图,三国鼎立,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曹操,刘备,孙权,三国鼎立,西晋与东晋,西晋(265316)东晋(317420),司马睿在建康立东晋,北方为十六国,南朝(420589)东晋将领刘裕建宋,后来的萧道成的齐、萧衍的梁、陈霸先的陈,合称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南朝无神论者范缜神灭论东晋法显是第一个到印度取经的人,著有佛国论,北魏孝文帝(鲜卑)迁都洛阳与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梁昭明太子萧统召集著名学者编著的昭明文选,是先秦以来精彩文章的总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有图和图,隋唐时期封建社会走向繁荣和成熟的时期,隋朝,定都长安,前后历经两帝:

隋文帝和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隋(581618),建三省六部制,大举科举,给较多人以入仕机会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全长2500公里。

唐朝(618907),623年,唐统一中国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唐三彩:

以黄、绿、赭三色为主纸张:

宣州、益州李春的赵州桥(安济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桥。

日本人研究的唐疆域图,国家编定的药典唐本草药王孙思邈,千金药方千金翼方茶圣陆羽,茶经,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白居易韩愈、柳宗元诗著名的散文家,韩愈居“唐宋八大家”之首隋展子虔的游春图诗最早的山水画。

史学家刘知几-史通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杜佑通典,第一部分门别类记载历史典章制度的新体制的新体例史书。

阎立本擅长政治人物画,代表作步辇图,吴道子所画人物衣带飘拂若动,人称“吴带当风”,有“画圣”之誉,五代十国(907960)北宋(9601127),960年,赵匡胤陈桥驿兵变,在开封建宋。

916年,契丹族建契丹国(辽)1038年,党项族建西夏国澶渊之盟,通过朝贡的方式,赢得安定。

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安1271年,元攻占临安,868年印刷的金刚经卷册史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纪年的雕版印刷品天文学家僧人一行大衍历第一次测算出子午线的长度。

水稻北移,成主要粮食作物蚕桑是主要副业宋元时期,制船、陶瓷、纺织、造纸得到大发展。

官窑:

钧窑、汝窑、定窑、越窑、哥窑、景德镇窑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乌泥泾被”远近闻名打破“坊”的限制,有夜市、早市、瓦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交钞宋发明指南针毕升的活字印刷术,1279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元史地理志“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明(13681644),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制,地方行政方面设布政使司,掌管地方民政、财政锦衣卫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成为永乐大帝北修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利玛窦最早将孔子及儒家思想介绍到西方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公开物,17世纪中国的工艺百科全书,郑和航海图,清(16361911),1636,皇太极改国号大清,1644年入关。

1684年,清攻入台湾,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和烟草18401919,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摊丁入亩詹天佑设计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冯如在1910年,设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

严复天演论1905年,第一部影片,定军山,民国以来,竺可桢在20世纪20年代,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毛以升设计了我国第一座近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矛盾:

子夜、林家铺子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第二节中国历史常识,一、国号名称的主要由来根据原来的部族名确定国名如商、周、秦商:

契是商部族的始祖,曾居于商(河南商丘),所以在灭夏以后以“商”为国名。

周:

因太王居于岐山下的周原,所以武王克殷后,以“周”为国名;秦:

上古皋陶的后裔非子善于驯马,被周孝王封为秦地首领。

后来,非子后裔秦庄公屡立大功,其子秦襄公又因讨伐西戎、保护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被封诸侯。

发迹地,如汉,封爵,晋,隋、唐、魏吉祥文义,元世祖忽必烈采纳汉族官僚刘秉忠的建议,改国号为“元”,他是根据易经的乾、彖中“大哉乾元”的含义取意。

建立者的姓氏,陈,南朝陈霸先社会上流传的口号,明,“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同音通假,清(后金)的金政权所在地,蜀、吴,二、帝王皇族、皇戚称谓1、王,天子“王”源自于原始社会,夏商周的最高统治者称“王”,诸侯国君主称“王”。

“天子”源于西周,后皇帝称为“天子”2、皇帝皇帝:

秦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称“始皇”,后代君主沿用。

太上皇:

皇帝父亲的尊称3、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嫔妃太皇太后:

皇帝的祖母皇后:

皇帝的正妻皇太后:

皇帝的母亲嫔妃:

皇帝诸妾德通称,清代的后宫制度,皇后、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六宫。

4、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子:

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

皇太孙:

由皇帝册立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5、公主、驸马公主:

皇帝的女儿长公主:

汉代皇帝的姊妹大长公主:

皇帝的姑母驸马:

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额驸:

清代皇帝的女婿,三、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1、谥号概念:

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照其生平事迹进行评价后,给与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始于西周属于表扬的有:

文、武、景、烈、昭、穆、英、成、康等贬义的有;炀、厉、灵、幽等同情的有:

哀、怀、愍、悼等谥号多为一字,不单独使用,或为全称的组成部分,或与庙号结合。

2、庙号帝王死后,其继承者立庙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为庙号。

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称做“太祖”“世祖”“高祖”,其后的嗣君为“宗”。

如汉高祖,明太祖、明成祖,清太祖、清世祖、清圣祖3、尊号帝后在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的称号即为尊号,或“徽号”如“太上皇”、“皇太后”4、全称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乾隆皇帝:

高宗法天隆运至城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5、年号皇帝登基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

始于西汉武帝即位之年,“建元”(公元前140年)改元:

新君即位的次年改用新年号早期皇帝年号更改频繁,遇重大事件往往改年号。

如武则天用17个年号。

明清时期多为一个。

6、陵号封建皇帝陵寝的名字叫陵号始于西汉,如汉阳陵、汉茂陵、明孝陵等,四、天干、地支,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

天干地质合称,组合60对成一个周期,用于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

五、年、月、日、辰及其记录方法,1、年:

古人测得365.25日为一个太阳年。

干支纪年帝号与皇帝年号纪年皇帝年号纪年2、月:

合朔周期的时间为29.53日干支纪月:

夏历以正月为“寅”,丑为十二月,闰月不设干支纪月每月第一日为“朔”,十五日为“望”,上半月初七、初八为“上弦”,下半月的二十二或二十三为“下弦”每月分为三旬,十天为一旬,上、中、下旬3、日:

一昼夜为一日干支纪月实行于商代,两个月为59天,如正月初一为甲子,三月初一为癸亥4、辰古代一日分为十二个辰,时辰,用十二地支纪时,每个时辰2个小时,六、四时、节(气)1、四时,又称“四季”春:

正月、二月、三月,夏:

四六月,秋:

七九月,冬:

十十二月各月都有孟、仲、季之称2、24节气七、生肖十二属相起源于战国,东汉有明确记载以十二地支配十二动物: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八、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开始于隋朝1、童试:

功名的起点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次考试。

考生称“童生”院试合格者称“秀才”入泮:

考中的秀才2、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省城举行,又称“秋闱”考取者称“举人”解元:

第一名,3、会试乡试的次年三月在京城举行,“春闱”参试者为各省举人考中者称“贡试”(中式进士)会元(会魁):

考试第一名4、殿试“廷试”,皇帝亲自主持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进士”成绩分三甲一甲:

三名,称“三鼎甲”,赐进士及第,状元(殿元)、榜眼、探花二甲:

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出身”三甲:

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连中三元:

连中解元、会元、状元,九、四书五经、三纲五常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

仁、义、礼、智、信,十、避讳,不直接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

凡遇到和君主长辈名字相同的字,用改字或缺笔的方法来回避。

国讳、公讳:

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名是当朝的国讳。

刘秀,将“秀才”改“茂才”;唐太宗李世民,将“观世音”改“观音”孔丘之名唐代以后各朝均避讳家讳、私讳:

长上之名始于周代、行于秦汉、盛于隋唐、严于两宋、苛于清代,民国后废除。

十一、姓、氏、名、字、号1、姓:

在中国古代早期是一个氏族的号,早期贵族有姓,平民无姓黄帝姬;炎帝姜;太皡风;少皡嬴;夏族姒;商族才;周族姬2、氏姓的分支,姓下分氏,氏得名有:

以封地名为氏,蔡、蒋、霍以居住地为氏,如西门,东郭等以官职为氏,司马、乐正等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

孔战国后人们往往以氏为姓,汉代统称姓。

3、名、字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起名男子20举行成人礼时,女子15岁举行许嫁礼时取字。

屈平,字原孔丘,字仲尼字前的“伯、仲、叔、季”表示排行4、号取号风尚盛行于唐以后的宋,几乎文人都有自己的号号属于自取,字数较自由陆游号“放翁”,李白“青莲居士”,陶潜“五柳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