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1906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docx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二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一

(导言、第一章)

一、填空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规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经济规律)。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3、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卓越人社区--J6、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

7、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货币的流通速度。

8、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2)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3)产品的社会化。

10、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二、名词解释

1、生产:

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生产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生产指生产的部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使用价值:

指物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通货紧缩:

是指纸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5、社会分工:

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社分分工有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之分。

三、单项选择题:

1、从劳动过程来看,进入汽车修配厂修理的汽车是(B)

A、运输工具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劳动产品

B、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统一体。

在这四个环节中(A)

A、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

卓越人社区--JB、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 

C、交换决定生产、分配、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

D、消费决定生产、分配、交换,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

3、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大原因是所有商品(C)

A、都具有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C、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D、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4、不同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是所有商品(C)

A、都具有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C、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D、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5、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C)

A、生产商品的两次不同劳动B、生产商品的两个劳动过程

C、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D、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7、如果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则(A)

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B、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上升

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D、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理增大

8、通货膨胀是指(D)

A、商品价值增大引起的价格提高

B、商品需求大于供给引起价格提高

C、社会需求量增加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

D、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9、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D)

A、商品的价格经常高于价值B、商品的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的价格经常与价值保持一致D、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社会分工是指(B)

A、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B、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C、企业内部的分工D、企业内部不同工种之间的劳动分工

四、多项选择题: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是(AB)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D、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

E、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2、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是(CD)

A、劳动力成为商品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C、社会分工D、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E、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下列有关商品价值的表述√的有(ABCDE)

A、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B、商品的价值是抽象劳动形成的

C、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D、商品的价值体现着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

E、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

4、货币的职能有(ABCDE)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E、世界货币

5、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主要因素有(AC)

A、社会的需求结构B、社会的供给结构

C、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D、社会的产业结构

E、物质财富分配方式

五、判断正误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资料生产。

(×)

卓越人社区--2、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性质,都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

(×)

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人们不能认识和利用它。

(×)

4、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5、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什么影响。

(×)、

xB

6、商品的价格同商品的价值成正比,同货币的价值成反比。

(√)

7、如果货币供应量超过或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局面。

(√)

8、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

9、生产社会化就是指生产的社会化。

(×)

10、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实现是依靠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来实现的。

(×)

六、简答题:

1、举例说明人们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会出现什么后果?

答:

(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

2、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还热心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答: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会增多,由于总价值量不变,从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变小。

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是就整个行业来说的。

 

(3)个别企业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在同一个行业内,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而使他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

  

(4)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额外收入,是一切商品生产者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

3、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的因素是什么?

说明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是如何实现的。

答:

(1)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

  

(2)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是社会的需求结构和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社会的需求结构。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社会需求的结构提出对各类产品及其数量的要求,也就是提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要求,从一个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如何分配于各个部门。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如何,主要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长度、劳动强度三个方面决定生产各种一定数量的产品需要多少劳动量。

它从另一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3)在商品经济条件中,社会劳动的分配有两种实现形式:

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

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七、论述题:

1、联系现实经济生活,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角度说明企业应当如何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答: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RHb'a'`#U`5M#DV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又是相互矛盾的。

对于商品的生产者来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价值,使用价值是他不需要的。

他必须实现商品的价值,使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得到补偿。

对于商品的需求者来说,有意义的则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他要得到使用价值,用于满足自己的需要。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表现为它们各自的实现都以对方的实现为前提:

一方面,如果商品不能交换到别人手中去实现使用价值,其价值就不能实现,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就不能得到补偿;另一方面,如果不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商品无法到达需要它的使用价值的人手中,使用价值就无法得到实现。

因此,作为商品生产者来说,必须生产出“价廉物美”的商品才能得到消费者的欢迎,所谓“价廉”就是指商品的价值,“物美”指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消费者都愿意购买质量信得过的产品,商品生产者首先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使消费者得到使用价值,用于满足自己的需要,才能受到消费者的承认和欢迎。

其次,商品生产者还要不断的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千方百计的降低产品生产的成本,从而使产品的价格降低,最达限度的使消费者得到实惠,商品的生产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2、运用货币流通规律来思考怎样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答:

(1)根据货币流通规律,货币的供应量应该等于流通中货币的需求量。

但是,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往往会出现纸币供应量不等于货币需求量的现象。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是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

(2)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的价格水平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

因此,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倾向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往往与政府紧缩银根、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未来经济预期不乐观宁愿保有货币而惜购惜投相联系。

通货紧缩会带来经济增长减慢,甚至导致萧条。

(3)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在经济生活中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首先,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紧缩社会总需求;其次,为克服短缺,恢复市场供求平衡,还应该注意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政治经济学》作业讲评二文章引用自:

(第二章至第四章)

一、填空题:

1、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称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之比称为利润率,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之比称为平均利润率。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是按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是按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3、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有: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4、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5、(用公式表示)简单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m)=IIc。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V+M/X)=II(C+△C)。

6、垄断价格就是成本价格与垄断利润之和。

7、利息率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取决于利润率,二是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8、资本主义地租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形式。

9、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直接扶持私人垄断资本,二是调节经济为资本运动创造条件。

10、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是调节货币供应量。

二、名词解释:

 

1、超额剩余价值:

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2、生产价格:

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3、资源配置:

指的是社会总资源在部门和地区的分配。

4、跨国公司:

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置分机构和子公司,从事世界规模的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垄断组织形式。

5、公开市场业务:

指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公开买卖的证券。

三、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C 5C 6C 7B  8D 9D10B

四、多项选择题:

1ACDE  2ABDE     3ABCE     4ABCDE       5CDE

五、判断正误题: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它一方面是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增值过程。

(√)

2、资本集中会引起社会资本的增大(×)

3、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与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相同的。

(×)

4、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能否正常进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

5、利润平均化是由部门内的竞争引起的。

(×)

6、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质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

(√)

7、从垄断价格的形成过程来看,它是由垄断组织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人为地制定出来的。

这意味着垄断资本家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

(×)

8、资产阶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中是可有可无的。

(×)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保证垄断资本不断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

10、金融寡头是垄断组织的指挥者和操纵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统治者。

(√)

六、简答题:

1、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是如何实现的?

答:

(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来追加生产资料,使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第一,第I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要大于两大部类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第二,第Ⅱ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要大于两大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家有购买能力消费需要之和。

(3)扩大再生产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概括起来要经过三个大的交换过程,即:

I(c+△c)通过第一类部内部的交换实现;

Ⅱ(v+△v+m/x)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实现;

I(v+△v+m/x)和Ⅱ(c+△c)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

(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I(v+△v+m/x)=Ⅱ(c+△c)

.gon-R?

pXL两个引申条件是:

I(c+v+m)=I(c+△c)+Ⅱ(c+△c)

!

eqrFK;dD(AⅡ(c+v+m)=I(v+△v+m/x)+Ⅱ(v+△v+m/x)

(5)上述条件表明,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2、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有哪些?

它们有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和起作用是什么?

答:

(1)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主要有五个:

资本主义企业、资本家阶级、雇佣劳动者阶层、中间阶级、资产阶级政府。

(2)五大主体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各自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

资本主义企业承包是从事生产、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活动的单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经济组织。

资本家阶级作为人格化的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集团、利益主体和生产经营的组织者。

垄断资本家阶级包括以下几个阶层:

食利者阶层、股票持有者阶层、经营者阶层、领导者阶层。

4]

雇佣劳动者阶层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阶层,他们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中间阶级是介于资本家阶级和雇佣工人阶级之间的一个阶级。

也称小资产阶级。

他们从事小规模的生产经营,对资本主义经济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现代资本主义政府,拥有各种形式的“国有”经济成分,并把国民收入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集中在自己手中,以实际的总资本家的身份,干预和调节全社会经济活动,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主体之一。

3、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市场经济模式有什么特征?

P92

答:

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模式就是在垄断竞争市场经济模式基础上,加上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全面干预经济。

这种模式牲是:

第一,社会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是垄断资本集团,市场经济运行中保留了垄断竞争模式的全部特征;第二,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全面干预的是名义上代表全社会、实际上是总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第三,出现了不以赢得为主要目标、而以支持私人垄断资本和以调节经济运行为已任的一定规模的国有经济成分;第四,在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上,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国家干预以不妨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为限。

七、论述题:

1、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对于当今的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应引起什么思考?

答:

(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价值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2)各个资本主义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3)在各个资本主义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4)相对剩余价值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普遍获得的。

(5)当今的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谁要想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谁就得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2、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和调节经济的?

这些调节手段对我们有借鉴作用吗?

答:

(1)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

(2)国家运用财政收入政策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第一,调节收入和财产分配的税收措施。

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制,高收入者纳税多,它可以起到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作用。

第二,对垄断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措施。

这一措施可以增加垄断资本积累,刺激经济增长。

第三,调整经济结构的税收优惠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扶持需要大力发展的部门和地区经济,抑制某些部门生产的增长。

第四,刺激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总量调节措施。

通过减税可以刺激积累增长、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通过增税,可以抑制投资和消费。

(3)财政支出政策主要包括三种措施:

第一,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这项措施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增减,从而调节市场。

第二,增减社会福利开支。

这项措施可以增减社会购买力。

第三,增减政府直接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津贴补助、各种价格补贴、各项事业费用开支等。

这项措施可以引起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或减少。

(4)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

当经济过热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

第一,从财政收入政策上,往往采取增税手段,抑制投资,减少个人收入从而减少个人消费,抑制需求膨胀。

第二,从财政支出政策上,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社会需求,从而把过热的经济降下来。

当经济不景气时,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

第一,从财政收入政策上,往往采取减免税等手段,刺激投资,增加个人收入从而刺激个人消费,扩张整个需求。

第二,从财政支出政策上,增加财政支出,直接扩大社会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复苏。

(5)货币政策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另一手段之一,其措施主要有: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奖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货款。

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货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货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货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

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

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它是中央银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7ht|-Eh?

WZ星魂论坛,免费资源,免费空间,休闲娱乐,美女图片,免费电影,免费软件下载,免费QQ,Q币,性感美眉,绝色、清纯、靓丽、火辣、性感、端庄、妩媚!

少女、少妇、模特、明星、白领丽人全包括!

网友自拍成人笑话,现代文学,恋爱笑话,名人笑话,愚人笑话,校园笑话玄幻小说,网络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

(6)这些调节手段对我们有借鉴作用。

6国家可以依靠控制着货币发行权和金融管理权的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节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最终影响企业、个人的经济活动,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