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2046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docx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

地  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中,弧线①—N—②为某经线圈中的一段,其中N为北极点,阴影为晨昏圈平面,甲乙两点纬度值相同。

据此回答1,2题。

1.此图所示日期可能是(  )

A.7月上旬B.1月上旬

C.12月上旬D.6月下旬

2.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0°B.20°

C.40°D.30°

读图2,回答3~4题。

3.冬至日,若甲地比乙地的白昼短98分钟,则地方时甲地比乙地(  )

A.日落早98分钟

B.日出晚69分钟

C.日出晚29分钟

D.日落早49分钟

4.夏至日,关于太阳方位和日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太阳高度最高时,乙地的太阳在西南方向

B.乙地太阳高度最高时,甲地的日影朝东北

C.甲乙两地正午时,太阳都在当地正南方向

D.乙地上午的日影朝西南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类地质作用。

据此回答第5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石英岩属于乙类岩石

B.甲、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并含有化石

C.褶皱形成与①有关

D.②③④属于外力作用

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热力原因形成的。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自由大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成为谷风;夜间由于山坡上辐射冷却,使邻近地面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变大,因而流入谷底,成为山风。

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四幅图中,能准确表示山风的是(  )

7.山谷风能对农业产生有利的影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谷风能提高坡面温度,使果树发芽、开花和结果提早

B.谷风能向坡面输送水汽,易成云致雨,利于农作物生长

C.山风能降低坡面温度,利于植物体营养物质的积累

D.山谷风能缩小坡面气温日较差,有利于喜温作物生长

下图为中国陆地四季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8.③地区的四季类型是(  )

A.全年皆冬B.长夏无冬,秋去春来

C.长冬无夏,春秋相连D.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9.关于“四季如春”地区的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冬季因纬度低而温暖

②夏季因海拔低而凉爽

③冬季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影响小

④受季风影响强烈,气温变化幅度小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③D.①②③④

下图为某地气压场分布图(单位:

百帕),读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戊地天气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暖锋 ④冷锋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11.有关图中四地天气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

A.丙地风向为东北风B.乙地气温较高

C.丁地风速最大D.甲地气压最低

下图为圈层间的主要水分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圈层分别为(  )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13.有关水循环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能量

B.径流是海洋和陆地水分联系的唯一途径

C.降雪形成的冰川将成为岩石圈的组成部分

D.降水成为地表或地下径流,参与岩石圈的改造

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流河。

黑河下游地区的居延海,曾是西北最大的

湖泊之一,孕育了古居延文明。

近年来,居廷海急剧萎缩干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读图,回答14,15题。

14.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B.地下水

C.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D.居延海的湖泊水

15.造成居延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B.居延海地区载畜量减少

C.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增加

D.居延海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增加

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甲山A坡缺失2自然带的原因是(  )

A.纬度偏高,热量不足B.降水少

C.历史上人类的破坏D.光照不足

17.乙山雪线D坡比C坡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低B.降水多

C.光照足D.风力弱

下表为我国2006年3省(或直辖市、自治区)人口数据,据此回答18,19题。

省(或直辖市、自治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总人口(万)

7.47‰

5.89‰

1.58‰

1815

11.59‰

6.27‰

5.32‰

9392

17.4‰

5.7‰

11.7‰

281

18.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带

B.乙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模式

C.丙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带

D.甲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

19.乙丙人口大量迁往甲的主要原因(  )

A.甲地劳动力素质低B.甲地环境质量高

C.甲地就业机会多D.甲地大量矿产资源待开发

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比较常见:

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据此回答20,21题。

20.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

A.城市化水平高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小D.经济发展水平快

21.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图1为大陆西岸虚拟地形图,M河的径流有明显季节变化;图2为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变化图。

据此回答22~25题。

图1

 

图1

 

22.属于该地的优势农产品是(  )

A.水稻、茶叶B.橄榄、油棕

C.葡萄、柑橘D.牛奶、乳酪

23.下列区域具有图9中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图1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4.19世纪初期,该地区钢铁工业宜布局在(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25.20世纪中后期,该地区钢铁工业向甲城发展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当地煤铁资源可能枯竭

B.原工业地环境污染严重

C.靠近港口,方便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

D.甲城水能资源丰富,提供充足动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本卷共5小题,总分50分。

26.下图为爱尔兰城市瓦伦西亚(51°56′N,10°15′W)和俄罗斯城市伊尔库次克(52°16′N,104°19′E)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分析下列问题。

(10分)

瓦伦西亚

 

伊尔库次克

 

(1)与伊尔库次克相比,填表描述瓦伦西亚的气候特点及主要形成因素。

(9分)

瓦伦西亚

特点

形成因子

气温

降水

(2)与瓦伦西亚相比,伊尔库次克的气候有较强的________特点。

(1分)

27.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等高线图,A,B,C为不同地形单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说明该地区地形特点。

(4分)

 

(2)简析B地形单元的成因。

(2分)

 

(3)简述C地形单元重要自然地理意义。

(4分)

 

28.右图为世界某区域沿海,完成下列问题。

(8分)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1)在图中直线上画出洋流方向。

(2分)

 

(2)图中西海岸洋面经常出现大雾天气,试分析原因。

(6分)

 

29.下表为浙江省强烈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数据表(km2),下图为浙江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年份

杭州

宁波

温州

嘉兴

湖州

绍兴

金华

衢州

舟山

台州

丽水

1987

192.50

40.00

275.00

0

7.50

72.50

152.50

287.50

0

55.00

2.50

1997

434.68

84.18

476.6

0.44

34.22

99.12

209.00

183.89

139.96

112.50

420.33

2000

210.58

60.53

238.55

2.40

18.44

52.68

105.68

88.08

18.37

89.41

271.34

(1)据表,关于浙江省水土流失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东部比西部严重B.北部比南部严重

C.湖州波动幅度最小D.丽水波动幅度最大

(2)与1987年相比,2000年强烈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总体呈________趋势。

(2分)

 

(3)简述嘉兴市强烈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小的主要原因。

(2分)

 

(4)浙江省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

(4分)

 

30.下图为我国东南某沿海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2分)

(1)说明图中“局部地区等地租线向外凸出”的含义及原因。

(4分)

 

(2)简析海港选址在N地而不在M地的原因。

(4分)

 

(3)该城市规划在A,B,C,D四地中选建一化工小区,应选择何地,请说明理由。

(4分)

 

参考答案

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

地  理

1.A 解析:

由题图可知,N为北极点,此时出现极昼现象,应为北半球夏季,B,C错误。

甲、乙两地纬度值相同,甲的太阳高度为10°,乙的太阳高度为30°,即甲、乙两地与极点的纬度间隔为10°,故①地与极点的纬度间隔为20°,则①地处于70°N,此时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故此时应为7月上旬,故A正确。

2.C 解析:

由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0°N纬线上(极点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等),①地的地理纬度为70°N,根据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可知,H=90°-(70°-20°)=40°,故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0°,答案为C。

3.B 解析:

甲地比乙地的白昼短98分钟,可知甲地日出到12时的时间比乙地短49分钟,甲在乙地西侧,且甲乙经度间隔5°,即甲地地方时比乙地晚20分钟,综合分析可判断甲地比乙地日出地方时晚69分钟。

4.D 解析:

甲地太阳高度最高是正午12时(当地地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乙地地方时应为12时20分,太阳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A错误;乙地太阳高度最高是正午12时(当地地方时),太阳直射20°N,甲地的地方时为11时40分,太阳位于甲地东南方向,其日影应朝向西北,B错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乙地正午时太阳位于其正北方,C错误;夏季时,北半球各地日出东北方,则上午日影朝向西南,D正确。

5.A 解析:

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故丙是岩浆岩,②是冷却凝固作用;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①为固结成岩作用,甲为沉积岩;根据箭头指向可判断,乙为变质岩,④为变质作用,③为高温熔融作用。

石英岩属于变质岩,是由石英砂岩或其他硅质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A正确;沉积岩有层理构造而岩浆岩没有,B错;①是沉积物沉积过程,与褶皱没有关联性,C错误;变质作用与高温熔融作用都是内力作用,D错误。

6.B 解析:

山风是指夜间山顶的冷空气向谷底流动的现象,据此可判断A,D错误;山坡辐射冷却速度快,故相同高度的山坡空气温度低于山谷的空气温度,故等温线在山谷地区向上弯曲,答案应为B。

7.D 解析:

谷风将山谷温度较高的气流带到山坡,温度升高,使果树发芽开花期提前,A正确;谷底易发育河流,水汽充沛,吹谷风时,水汽易冷凝成云致雨,对坡面作物生长有利,B正确;山风出现于夜间,从山顶吹向山谷,降低坡面温度,减弱呼吸作用,有利于植物养分的积累,C正确;白天的谷风使坡面温度升高,夜晚的山风使坡面温度降低,故山谷风能扩大坡面温差,有利于作物的生长,D错误。

8.C 解析:

由图可知,③地区主要分布在纬度高和海拔高的地区,气候寒冷,符合“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的特征,故答案选C。

9.C 解析:

由图可知,“四季如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区,冬季因纬度低而温暖,故①正确;夏季因海拔高而凉爽,故②错;冬季受北部高大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较小,故③正确;受季风影响强烈,气温变化幅度大,故④错。

因此,答案选C。

10.A 解析:

根据风向向左偏判断可知,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半球,则戊处北侧为暖空气。

由图中风向可知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且雨区在锋前,故可判断为暖锋。

11.B 解析:

该图为南半球锋面气旋,气流顺时针辐合,丙位于气旋西侧,应为偏南风,A错;四地中乙地纬度最低,故气温较高,B正确;四地相比,乙地的等压线最密,风速最大,C错;该天气系统为气旋,越接近中心,气压越低,D错。

12.A 解析:

甲、乙、丙三个圈层通过蒸发、蒸腾作用将水汽输送到大气圈,故甲为大气圈;通过蒸腾作用和大气圈的降水作用推断乙为生物圈;通过径流、下渗判断丙为岩石圈,则丁为水圈。

13.D 解析:

太阳辐射是水循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A错;海洋和陆地可以通过径流河、水汽输送联系在一起,B错;冰川是水的固态储存形式,C错;降水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径流,下渗形成地下径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参与了岩石固的改造,D正确。

14.C 解析:

据材料可知,黑河是内流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15.C 解析:

由题可知,居延海位于黑河下游,湖水的来源主要是黑河,其面积缩小的原因是黑河流域用水量增加,使注入湖泊的河水减少,西北地区农业类型为灌溉农业,农业需要大量引水灌溉。

故选C项。

16.B 解析:

根据迎风坡雪线分布海拔比较低,可知B坡降水多,A坡降水少,再根据植被类型判断,森林分布区的降水比较多,A坡降水少,再根据植被类型判断,森林分布区的降水比较多,草甸分布区的降水相对比较少。

综上所述,判断甲山A坡缺失云杉群带是由降水少所致。

17.B 解析:

乙山雪线D坡比C坡低,主要是由于D处位于山地迎风坡,水汽充足,降水量多。

18.D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甲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故其人口增长为“低—低—低”模式,D正确;通过甲的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判断甲位于我国的东部经济带,A错;乙出生率较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B错;丙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可推断丙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故C错。

19.C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位于东部经济带,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对乙丙两地有较大的吸引力。

20.C 解析:

城市化的特点之一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城市建筑物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向外扩展,说明土地对城市的发展制约作用小,三个国家均为地广人稀,由此可推断影响这三个国家扩容模式的直接原因是人口密度小。

21.C 解析:

我国城市发展如果采用“外延式”,水平方向上城市扩张会占用大量的耕地,而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地矛盾尖锐,易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故选C。

A,B,D三项主要体现在城市规模无限制扩大对城市中心区的影响,与题意不符。

22.C 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位于纬度40°附近的大陆西岸,且M河的径流有明显季节变化,可推断该地区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经济作物主要有葡萄、橄榄、无花果、柑橘等,故答案选C。

23.A 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图1为地中海气候区,农业地域类型为地中海式农业,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美国加利福尼亚中南部、南美智利中部、南非好望角地区及澳大利亚东南和西南部。

①为澳大利亚西南部,②为南非,③为美国中东部,③为法国,故答案为A。

24.C 解析:

由图2可知,19世纪初期,每炼1吨钢所需煤的数量多,即煤炭在工业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故应靠近煤炭产地,即图中丙处,故答案选C。

25.D 解析:

煤铁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长期的开采可能枯竭,钢铁工业可能被迫转移,A正确;钢铁工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原工业地可能因污染严重而被迫转移,B正确;甲处临海,便于原料的运输,C正确;钢铁工业不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D错。

26.

(1)(每点1分)

瓦伦西亚

特点

形成因子

气温

气温年较差小

气温最热月和最冷月温度滞后1个月

海陆位置

降水

降水更多

降水季节分布更均匀

冬季降水偏多

海陆位置(距海近)、北大西洋暖流、西风

(2)大陆性(1分)

27.

(1)南北两侧高、中间低(1分);北侧是(黄土)高原(1分)、中间是东西延伸的(渭河)谷地(1分)、南侧是东西延伸的(秦岭)山地(1分)。

(2)断层下陷(地堑)(1分);流水堆积(1分)

(3)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分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半润湿区和湿润区分界线;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水岭;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分界线等(4分,每点2分,写出2个即可)

28.

(1)见右图(2分)

(2)副高控制风力小(2分);海洋水汽比较充足(2分);寒流流经(2分)。

29.

(1)D(2分)

(2)上升(2分)

(3)地形平坦(2分)

(4)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等);工程措施(护坡工程等)(言之有理即可,各2分,共4分)

30.

(1)地租偏向(2分),交通便捷(2分)

(2)(等深线密集)海水深(2分);土地廉价(2分)

(3)D地 海陆交通便利(2分);位于盛行风向的垂直的郊外。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