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2070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docx

交通港站及枢纽复习资料

交通港站与枢纽

复习资料

1.交通枢纽规划是在经济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上级规划基础上进行的专门规划。

交通枢纽

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枢纽的总体布局规划和枢纽的规划设计两大部分。

2.交通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

的分析与发展预测,交通枢纽站布局优化、枢纽系统设计、社会经济评价、建设项目实施序列计划和资金筹措等工作。

3.了解——交通枢纽规划的基本原则:

1.充分考虑规划区域在全国

综合交通运输网中的地位。

2.引导需求。

3.适度超前。

4.强调多

交通方式的协调。

5.规划建设和管理运用并重。

6.满足规划区域总体规划原则。

4.客运站与城市道路的联系主要通过站前广场来实现,其布置方式

有以下几种:

1.广场位于城市道路尽端(集散能力小)。

2.广场

位于城市干道一侧(集散能力较大)。

3.与几条辐射道路相联系

的广场(集散能力大)。

4多广场与城市道路连接方式(集散能力最大)。

5.客运站的改造方式主要有1.原址扩建。

2.在不改动线路布局的前

提下,客运站选址另建。

3.迁址建站,拆除部分干扰严重的线路。

4.客运站连同线路一同外迁新建。

6.交通流就是行人、车船、货物的流动。

行人、车船、货物在研究

范围内流动的轨迹称之为交通流线。

7.交通流线按照流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1.行人(旅客)交通

流线。

根据旅客旅行目的、办理手续、客流性质不同可以分为进

站旅客流线、出站旅客流线、长途旅客流线、短途旅客流线、市

郊旅客流线、国内旅客流线、国际旅客流线、上行旅客流线、下行旅客流线等。

2.车船交通流线。

3.货物交通流线。

8.交通流线按照相互之间的影响和交叉干扰情况,可以分为四种形

式。

1.平行流线。

2.会合流线。

3.分歧流线。

4.交叉流线。

9.流线交叉点是枢纽路网中道路与道路、道路与铁路或道路与其他交通设施产生交叉的地点。

10.

在交通流线规划设计中,为了改进流线交叉的性质,减轻流

线交叉的负荷以及消除流线交叉所采取的种种措施,通称为交通流线交叉的疏解。

11.

疏解基本上可以分为1.时间疏解(铁路列车运行图的采用,

城市道路交通中的绿光带技术和理论,航空运输中同一航路飞机

飞行前后时间间隔的控制)。

2.平面交叉疏解。

又可分为

(1)平

面交通信号机控制方式。

(2)平面交叉点分散布置方式(如,在

城市两平面相交道口修建环岛)。

(3)平面交叉点增设通道方式。

3.立体交叉疏解。

立体交叉按交通功能区分为分离式立体交叉和互通式立体交叉。

12.

航路的飞行间隔标准是在空中交通管制中,为防止飞行冲突,

保证飞行安全和提高飞行空间和时间的利用率所制定的飞机与飞

机之间所保持的一种安全间隔,它是调度飞行活动的依据。

13.

飞行的安全高度是保证飞机不与地面障碍物相接的最低的飞

行高度。

航线飞行的安全高度,在平原地带应当高出航线两侧各

25km以内最高标高400m以上;在山岳地带应当高出航线两侧各25km以内最高标高600m以上。

14.

会让站设置在单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会车、让

车,尽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会让站应铺设到发线并设置通信、

信号设备及旅客乘降、办公房屋等设备。

布置图可分为1.横列式会让站。

2.纵列式会让站。

15.

越行站设置在双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同方向列车的越行,必

要时办理反方向列车的转线,也办理少量客、货运业务。

因此,

越行站应铺设到发线并设置通信、信号设备及旅客乘降、办公房屋等设备。

越行站一般应采用横列式布置。

16.

中间站办理的作业主要有:

1.列车的通过、会让和越行。

双线铁路上还办理调整反方向运行列车的转线作业。

2.旅客乘降

和行包的收发与保管。

3.货物的承运、装卸、保管与交付。

4.摘挂列车向货场甩挂车辆的调车作业。

中间站应设有一下设备:

1.列车到发线和货物装卸线,必要时还

应设有调车用的牵出线和安全线;2.为旅客服务的站房、站台、

站台间的跨越设备和雨棚等;3.为货运服务的货物堆放场、货物

站台、仓库、雨棚、装卸设备及货运办公房屋等;4.信号及通信

设备;5.个别车站为机车整备、转向、给水作业而设置的有关设

备等;6.必要时还设有存车线和调车线。

17.

中间线一般采用横列式布置图。

分别为单、双线横列式中间

站布置图。

18.

区段站的作业:

1.客运业务。

2.货运业务。

3.运转业务。

4.

机车业务。

5.车辆业务。

19.

区段站的设备:

1客运业务设备。

主要有旅客站房、旅客站

台、雨棚及跨越线路设施等。

2货运业务设备。

主要指货场及其

有关设备,如装卸线、存车线、货物站台、仓库、雨棚、堆放场

及装卸机等。

3运转设备。

(1)供旅客列车使用的运转设备:

要有旅客列车到发线,必要时设客车车底停留线。

(2)供货物列

车使用的运转设备:

主要有货物列车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

机车走形线及机待线等。

4机务设备。

在机务段所在的区段站上,

如采用循环交路,在到发场或其附近,设有机车整备设备。

当采

用长交路轮承制时,可设机车运用段或机务换乘点。

5车辆设备。

主要有列车检修所、站修所。

在规模较大的区段站上还设有车辆段。

20.

区段站主要设备的相互位置及相互联系;1客运业务设备及

客运运转设备的配置,所有客运设备应设于靠城镇的一侧,以利

客运业务的组织及旅客出入车站。

2货运运转设备的配置,货物

列车到发线设在与旅客列车到发线相对应的正线的另一侧并于正

线接通,使列车到发有顺直及便捷的进路。

3机务设备的配置,

本务机车的换挂、出入段及整备是区段站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机务段应靠近到发场,并且要有便捷的通路,以利机车及时出入段。

21.

22.

区段站布置图——59页。

编组站的作业:

1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2无改编中转货物

列车作业。

3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4本站作业车的作业。

5机务作业。

6车辆检修作业。

7其他作业。

23.

编组站的设备:

1调车设备。

2行车设备。

3机务设备。

4车

辆设备。

5货运设备。

6其他设备。

24.

25.

编组站布置图——66页。

驼峰是指峰前到达场与调车场头部之间的部分线段。

它包括

推送部分、流放部分和封顶平台。

26.

27.

28.

客运站的作业:

1客运服务作业。

2客运业务。

3技术作业。

客运站的设备:

1站房。

2站场。

3站前广场。

客运站的布置图按线路配置的不同分为通过式、尽端式和混

合式三种。

29.

通过式客运站的优点是车站有两个咽喉区,能分别办理接发

车作业,减少旅客列车到发与车底取送和机车出入段之间的交叉

干扰,通过能力大,运营条件较好;通过式旅客列车到发线能接

入和通过较多方向的列车,除折角列车外,不必变更列车运行方

向,到发线使用机动灵活,互换性大;便于设计为跨线式高架候

车室,便于组织旅客进出站,缩短旅客进出站走行距离;旅客进

出站与行包搬运流线交叉干扰少。

其缺点是与城市干扰较大,由

于有两个咽喉区,站坪较尽端式长,占用城市用地要多。

30.

根据技术作业性质的不同,高速铁路车站可分为越行站、中

间站、始发终到站和通过站。

31.

32.

货运站按其工作性质分为装车站、卸车站和装卸站。

货运站按其办理货物的种类又可以分为综合性货运站和专业

性货运站。

33.

货运站也可按服务对象分为公共货运站、换装站、工业站和

港湾站。

34.

货运站主要办理一下作业:

1运转作业。

办理从编组站开来

的小运转列车或从衔接区间开来的直达列车的接车作业;安装卸

点选编车组、调送车组及安货位配置车辆;收集各装卸点装卸完

毕的车组,并在调车线上进行集结;编组小运转列车或直达列车,向编组站或衔接区间发车。

2货物作业。

35.

货运站按其与枢纽内铁路线衔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尽端式

和通过式货运站两种。

36.

车场与货场横列的尽端式布置图的优点是站坪长度短,用地

经济。

搬运机具的走形跨越铁路线较少。

其缺点是转线、调车与取送作业都有折返行程,增加了车辆的行走距离。

37.

通过式货运站的优点是车站作业分别在两端咽喉进行,作业

能力较大。

其缺点是与城市干道交叉干扰大,且不易深入城市中心。

38.

换装站设在不同轨距铁路的接轨地点,是为了货物换装和旅

客换乘服务的车站。

换装站按其设置的地点和负担的作业性质分为过境换装站和国内换装站。

39.

40.

换装站的作业:

1旅客列车作业。

2货物列车作业。

国内换装站设在国内两种不同轨距铁路的衔接地点,主要办

理不同轨距列车到发、调车和取送作业。

货运作业只办理货物的

换装以及当地货物的装卸。

对于旅客列车,一般只办理旅客换装的作业。

41.

工业站是设在工业企业专用铁道的接轨点或铁路枢纽内的工

业区附近,主要为工业企业外部运输服务的车站。

42.

港湾站是专为港口服务的车站,办理列车的到发、解编及向

港区车场或装卸地点取送车辆等作业。

43.

44.

45.

港湾站按其主要车厂的位置分为横列式和混合式两种。

地铁和轻轨车站站台有侧式、岛式和混合式三种布置形式。

换乘方式:

1站台直接换乘。

2站厅换乘。

3通道换乘。

4站

外换乘方式。

5组合式换成。

46.

汽车客运站一般由站前广场、站房和站内停车场三部分组成。

站房是客运站的主体,通常由售票处、候车厅、行包房、站台、服务设施、行政办公用房及私助人员食宿用房等组成。

47.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亦称高峰期客流量,是指一年中旅客发送

量偏高期间内,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48.

当前,我国汽车运输企业的货运站,大致可分为零担货运站、

集装箱货运站和整车货运站三类。

49.

零担货运站:

这是以专门经营零担货物运输为主的汽车站,

简称零担站。

凡一批货物托运的重量、体积或性质在3t一下或

不满一整车装运时,该批货物成为零担货物。

零担货运站特点是:

1站务作业计划性差。

2站务工作量大而复杂。

3建站条件要求较高。

4设备条件要求高。

50.

集装箱货运站:

这是以主要承担集装箱中转运输任务为主的

货运站,又称集装箱公路中转站。

51.

零担货运站由站房、仓库、货棚、装卸场、停车场及生产辅

助设施等组成。

52.

车辆停发方式通常有三种,前两种进出车位的方式统称尽头

式,第三种统称贯通式——130页。

53.

按车辆纵轴线与通道中心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分为:

1平行式。

2垂直式。

3斜置式。

54.

55.

港口主要包括水域和陆域两部分。

港口水域是指与船舶进出港、停靠及港口作业相关的水上区

域,其主要设施一般包括航道、港池、锚地、传播掉头水域和码头前水域,防护建筑物及导航、助航标志设施等。

56.

港口陆域是指从事与港口功能相关服务的陆上区域,其主要

设施包括各种生产设施,即码头、仓库、堆场、铁路、公路、港区道路、装卸机械和运输机械等。

57.

港口的分类方法:

1按港口用途分类有商港、工业港、军港、

渔港、旅游港和避风港。

2按港口所在的地理位置分类有海港、

河口港、河港和水库港。

3按港口所在地自然条件分类有天然港

和人工港。

4按港口的层次地位分类有航运中心港、主枢纽港、地区性枢纽港、地区性重要港口和其他中小港口。

58.

吞吐量是指一年间经由水运输出、输入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

的货物总量称为港口吞吐量,单位为t。

吞吐量是确定港口规模的决定性指标,对于港口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59.

60.

港口腹地是指港口货物吞吐和旅客集散所及的地区范围。

港口规划在层次范围内可分为港口布局规划、港口总体规划、

港口港区规划三个层次。

61.

港口布局规划是根据国家或地区资源、生产力布局和港口自

身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对港口的建设地点、类型、规模及

建设地点做出的宏观安排,以充分满足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需求。

62.

港口总体规划是对一个具体港口建设发展的总体安排,是解

决今后一定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和分期、分阶段的发展计划。

63.

港口水域设施包括港池、航道、锚地、回旋水域、防波堤以

及导航设施等。

64.

锚地是指专供船舶停泊或进行水上装卸作业的水域。

锚地按

功能和位置可分为港外锚地和港内锚地。

65.

防波堤是用来抵御港外波浪侵袭,兼做防沙减淤作用的外海

水工建筑物。

66.

港口导航设施包含内容较为广泛,大致分为常规、电子和卫

星导助航设施。

67.

设置航标的目的在于表明航道的界限,针对暗藏的危险障碍

物,如岩礁、浅滩、拦门沙和航道弯端等。

68.

了解——航标包括以下多种类型:

1用于表示航道和港口水

域中通航部分外廓线的浮标和固定标;2设立在岸上搭架结构上

的导标,用以引导船舶通过航道和港口口门;3灯塔,用以引导

远处船舶接近港口,或用以指示礁石、浅滩等危及航行的障碍物;

4设置于防波堤堤头、码头、系船墩和其他突出于航行水域中的

建筑物上的灯标,用以表明这些建筑物的外廓边界;5灯船和灯塔的作业基本相同,只是用于难以建立灯塔的地方。

69.

港口在平面上大致有如下几种基本布置形式:

1依自然地形

的布置形式。

2填筑式的布置形式。

3挖入式布置形式。

70.

了解——码头平面布置形式:

1顺岸式布置。

2突堤式布置。

3挖入式布置。

4防波堤内侧布置。

5岛式或开敞式布置。

71.

为了完成货物在铁路网与港口之间的转运,一个完整的港口

铁路系统应由港口车站、分区车场及货物装卸线等三部分组成。

72.

港口铁路按其各部分的配置不同,可分为横列式、纵列式和

混合式三类。

73.

机场主要有飞行区、地面运输区和候机楼三部分组成。

机场

还可分为空侧和陆侧两部分。

候机楼是这两部分的分界处。

74.

飞行区等级用两部分组成的编码来表示,第一部分是数字,

表示飞机性能所相应的跑道性能和障碍物的限制。

第二部分是字

母,表示飞机的尺寸所要求的跑道和滑行道的宽度。

75.

76.

起飞长度要考虑三种情况:

正常起飞、继续起飞和终端起飞。

跑道方位以跑道磁方向角度表示,由北顺时针转动为正,如

首都机场的两条跑道方位均为179º~359º。

跑道号按照跑道中心线的磁方向以10º为单位,四舍五入用两位数表示。

77.

跑道的布置形式有单条跑道、平行跑道、交叉跑道和开口V

形跑道等基本构型组成。

由于交叉跑道的相互干扰大,容量偏低,所以应尽量避免采用。

78.

跑道的附属区域:

1跑道道肩。

2跑道安全带。

3净空区。

道道肩的作用在于保护道面边缘。

跑道安全带的作用是在跑道的

四周划出一定的区域来保障飞机在意外情况下冲出跑道时的安全,

分为侧安全带和道端安全带。

净空区作用在于飞机可在其上空进行一部分起始爬升,并达到安全高度(10.7m)。

79.

滑行道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从跑道到候机楼区的通道,使已着

陆的飞机迅速离开跑道,不与起飞滑跑的飞机相干扰,并尽量避免延误随即到来的飞机着陆。

80.

81.

在滑行道转弯处,它的宽度要根据飞机的性能适当加宽。

必须对机场附近沿起降航线一定范围内的空域提出要求,也

就是净空要求,保证在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的的高度飞行时不能有

地面的障碍物来妨碍导航和飞行,这个区域称为机场净空区或进近区。

82.

停机坪是指在陆地机场上划定的一块供飞机上下旅客、装卸

货物和邮件、加油、停放或维修之用的用地。

83.

旅客登记方式有三种:

在站坪上步行、通过登机桥、用车辆

运送。

84.

按照旅客流量的不同,登机机坪的布局可以有多种形式:

1

单线式。

2车辆运送式。

3卫星厅式。

4指廓式。

85.

地面运输区包括两个部分:

空港进入通道和空港停车场及内

部道路。

86.

空港进入通道的功能是把机场和附近城市连接起来,将旅客

和货邮及时运进或运出空港。

87.

88.

小型站房布局通常采用候车与营业合一的综合候车室形式。

大、中型以上站房一般应具有以下二类房屋:

1客运用房。

客运用房由候车部分、营业部分、交通联系部分三部分组成。

2

技术办公房屋。

包括运转室、信号楼、站长室、广播室、电视监督室、公安室以及各生产办公室等。

89.

候车室是旅客候车和排队检票进站的场所,占用站房的面积

最大。

90.

了解——候车室的布置方式可分为集中候车方式、分线候车

方式和纵向分线候车方式。

91.

站前广场由站房平台、旅客车站专用场地、公交站点、停车

场、综合服务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组成。

92.

货物场库的功能:

1货物的集散功能。

2调节与缓冲功能。

3

实施货运作业的功能。

4储存功能。

93.

货物场库的类型:

货物场库按建筑特征可分为堆货场、货棚、

仓库、货囤、储罐、筒仓等。

堆货场按其水平面的高度可分为平货位堆货场和低货位堆火场。

94.

货物站台可分为普通货物站台和高站台。

普通货物站台又可

分为侧式站台、端式站台和综合式站台。

高站台可分为平顶式高站台、滑坡式高站台和跨线漏斗式高站台。

95.

仓库按层数可分为单层仓库、双层仓库和多层仓库。

跨线仓

库的优点是在库内作业,不仅改善了装卸工人的劳动条件,并可以保证在雨雪天不中断装卸作业,并使货物免受湿损。

96.

97.

场库的可用堆存面积是指实际能用于堆货的地面面积。

场库面积利用率是在扣除了一系列不能用于堆存的面积后,

可用于堆存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

98.

99.

100.

货物积攒因素即货物的体积与重量只比。

堆存的每票零星货物之间和周围留出的空间称为亏仓。

各货区的相互位置应根据货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布置,一般可

按下列要求考虑:

1成件包装货区应远离散堆装货区,以避免被

散堆装货物灰尘污染,其位置最好设在货场上风方向和靠近城市

一侧。

这样,有利于货场环境的美化,也符合整洁的要求。

2集

装箱货区应靠近长大笨重货区,以便共同使用装卸机械,提供装

卸机械的使用效率。

3散堆装货区最好布置在货场的下风方向及

远离市区的一侧,应和成件包装货区保持相当的间隔距离。

4危

险货物和牲畜货区应根据消防安全规则及卫生防疫规定,布置在远离其他货区的地方。

101.

铁路枢纽是路网上具有客流、货流、车流相互交流的三个以

上铁路方向的交汇处或铁路与港口、工矿企业专用铁道的衔接地

点,由若干专用车站和连接这些车站的联络线、迂回线、进出站

线路及其他分界点等技术设备所构成的综合体。

铁路枢纽的主要

作用是使纵横交错的铁路线相互沟通,形成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并在枢纽内集中配置众多线路、车站、机务段、车辆段、供电段、

跨线疏解设施及通信信号设备;其中心任务是合理使用各种技术

设备,顺利完成大量客流、货流和车流的集散与中转工作,高效

率的办理各种列车的到发和通过、车辆的改编和输送、客车车底

的整备,以及对旅客的优质服务于对货物的承运、交付、换装等作业。

102.

设施布局往往涉及枢纽内车站,如技术站、货运站、客运站

等的数量及分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