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2138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0000万吨年粗粉精制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介休市昌盛煤气化有限公司

10000吨/年粗酚精制加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介休市昌盛煤气化有限公司

10000吨/年粗粉精制加工项目

主办单位:

介休市昌盛煤气化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

民营企业

法人代表:

地址:

山西省介休市

1.2项目规模及范围

本项目拟以30万吨/煤焦油加工装置蒸馏得到的酚油以及轻油、萘油洗涤脱酚的酚盐等为原料,提取粗酚,对其进行精制得到酚、邻甲酚、间甲酚、混甲酚和混合二甲酚等产品。

其中公司30万吨/煤焦油装置可提供粗酚量3000吨左右,其余7000吨粗酚可通过外购的方式解决。

因此,拟定粗酚加工装置规模为10000吨/年。

本装置主要包括生产主装置、辅助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等

第二章 概述及市场分析

2.1概述及市场分析

粗酚是对煤焦油蒸馏得到的含酚馏份进行加工得到的,呈白色或无色,易潮解结晶,快状,带显著气味及尖锐灼烧味道,可溶于水,能溶于乙醇。

可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农药、工程塑料和染料中间体。

主要用于提取苯酚、邻甲酚、间对甲酚、二甲酚、3,5-二甲酚等,是高级绝缘漆的溶剂,也是塑料、医药、防霉剂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粗酚组成比较复杂,含有苯酚及甲酚类,甲酚包括一甲酚、二甲酚和三甲酚;一甲酚有邻甲酚、间甲酚和对甲酚;二甲酚有2,3-二甲酚、2,4-二甲酚、2,5-二甲酚、2,6-二甲酚、3,4-二甲酚、3,5-二甲酚,其中用量最大的是2,6-二甲酚;三甲酚主要包括2,3,6-三甲酚和2,4,6-三甲酚。

由于粗酚组成复杂,各组份之间沸点非常接近,对其进行加工分离工艺比较复杂。

目前我国粗酚的加工量还比较低,主要是从中分离出苯酚、间甲酚、邻甲酚等单组份以及混合甲酚、二甲酚。

1、苯酚

苯酚又名名石炭酸,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主要用于生产酚醛树脂、已内酰胺、双酚A、已二酸、烷基酚、苯胺、环氧树脂、聚碳酸酯、聚砜等,也可作为生产农药、医药、有机化工中间体和精细化学品等的原料。

近两年,我国苯酚的产生产发展较快,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量也不断增加。

1995年我国苯酚的产量只有11.24万吨,2000年产量达到24.94万吨,1995~2000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7.3%。

2005年产量为44.33万吨,同比增长约19.87%,装置开工率约为82.1%,2000~2005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2.19%。

尽管我国苯酚生产发展较快,但产量仍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每年都大量进口,1999年进口7.38万吨,2001年进口增长到20.53万吨,2003年进口量达到32.27万吨,200405年进口量分别为28和29万吨。

2003年我国苯酚表观消费量为61.41万吨,国内自给率48.85%。

2005年我国苯酚表观消费量为73.341万吨,比2004年增长12.93%,2000~2005年我国苯酚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6.38%。

根据我国双酚A、酚醛树脂、水杨酸、壬基酚等生产发展分析,预计2010年我国苯酚需求将达到95万吨

2、邻甲酚

目前我国内邻甲酚的生产方法是从煤焦油中分离回收,生产企业有:

上海焦化厂、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南京隆燕化工有限公司、上海梅山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化工实业分公司、马鞍山钢铁股分有限公司煤焦化公司和攀枝花钢铁集团煤化工公司,年产量在1000~1500吨,但质量较差,不能满足农药等有机合成的需要。

湖南化工研究院虽开发了由苯酚和甲醇合成邻甲酚的生产工艺,但由于副产品2,6-二甲酚的市场销路问题影响了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虽然2,6-二甲酚重新反应可生成邻甲酚,但经济上不可行,因此我国至今没有邻甲酚的工业化合成装置。

邻甲酚用于生产农药除草剂2甲4氯、塑料加工的增塑剂、粘胶纤维的增塑剂和防腐剂等,还可用于生产树脂、抗氧剂、阻聚剂等。

我国二甲四氯(钠盐)的产量在6000吨左右,对邻甲酚的需求在3500吨左右。

邻甲酚可生产邻羟基苯甲醛和邻羟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醛可合成香料香兰素,邻羟基苯甲酸主要用于生产酸性媒介质漂蓝B(年产量200吨,需要邻甲酚100吨);由邻甲酚和甲醛制得的酚醛树脂可用于电子元件,特别是计算机元件中环氧模型化合物的固化剂;邻甲酚还可生产抗氧剂、阻聚剂等。

目前上述领域对邻甲酚的需求量在2500吨左右。

前我国邻甲酚的总需求量在6700吨左右。

由于产能不足需,每年都需从国外进口。

下表为我国邻甲酚的进出口情况:

我国二甲四氯的产量一直在稳步上升,预计今年的产量还将有所所增加,但增幅不会太大,以邻甲酚为原料生产的香料和染料也不会有太大增长。

但邻甲酚在其他方面的用量会大幅上升,如用于生产邻甲酚酚醛树脂方面及合成助剂方面。

预计2010年我国邻甲酚的需求量将达到11000吨左右。

3、间甲酚

间甲酚是合成农药、染料、橡胶、塑料、抗氧剂、医药、感光材料、维生素E及香料等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

目前我国主要的间甲酚生产装置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燕山石化三厂,该装置系1978年引进美国UOP公司和HERCULES公司开发的异丙基甲苯法生产间甲酚、对甲酚、丙酮及BHT产品工艺技术。

根据生产间甲酚与生产苯酚工艺相似的特点,1995年双成功地对间甲酚装置实施了改造,改造后装置生产苯酚丙酮的能力可达4.5万吨,同时仍具有回收间甲酚1.2万吨的生产能力。

由于生产间甲酚时副产对甲酚,而且比较难分离,加之苯酚丙酮市场一直较好,生产苯酚丙酮的效益大高于生产间甲酚,因此近年来该装置完全用于生产苯酚丙酮。

另外溧阳市溶剂厂、辽宁、庆阳等还有几家小的间甲酚生产装置,采用间甲苯按重氮化、水解技术,生产能力合计约为4000吨/年。

受间甲苯胺及该技术三废较大的制约,估计该技术无发展前景。

多年来由于国内间甲酚产量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每年需要进口,1998~2002年随着间甲酚市场需求量的发展,进口量逐年大幅度增长,但近两年随着国产间甲酚生产量的增长,进口量有所降低。

下表给出了近几年我国间甲酚的进口量(单位:

吨)。

间甲酚是合成维生素E用关键中间体—三甲基氢醌的重要原料,还可以以用于生产彩色胶片显影剂、合成树脂、粘合剂、灭癣三溴甲酚和一些新型的重要医药中间体。

2003年进口间甲酚5893吨,2004年进口量增至6372吨,比2003年增长8.1%,国内市场自供量不足50%。

2005年我国间甲酚的市场消费量约为13000吨,2010年我国生产合成维生素E需求间甲酚将达到1.5万吨,加上其他领域的需求量,2010年我国间甲间甲酚市场需求量将达到2.0万吨,从目前国内间甲酚供应量与2010年需求量来看,国内间甲酚生产有发展空间。

对煤焦油蒸馏得到的酚油进行加工不仅可得到多种酚类产品,在经济上获得一定的效益,也可进一步发展下游精细化工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价值。

目前国内比较成规模的煤焦油加工企业均对粗酚进行加工,主要是从中提取苯酚和邻甲酚;由于间(对)甲酚的沸点比较接近,大多数企业未对其进行分离,仅生产混合间对甲酚

目前国内有粗酚加工装置的企业主要有: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化工总厂、攀技花钢铁集团煤化工公司、上海焦化有限公司、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焦化有限公司、上海梅山化工公司、还有马钢、济钢、宣钢、太钢、本钢等。

第三章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3.1产品方案

参照国内现有粗酚加工装置,加工10000吨粗酚的大致产品方案见下表:

10000吨/年粗酚加工装置产品方案

序号

产品名称

产量(吨/年)

产品价格(元/吨)

1

苯酚

2800

10000

2

邻甲酚

1100

16000

3

间甲酚

3200

35000

4

混合甲酚

561

10000

5

二甲酚

495

16000

6

酚渣燃料油

1844

1800

合计

10000吨

3.2生产规模

原料粗酚单套装置年加工量为10000吨,年操作天数为330天,8000小时。

企业员工共计150人,其中管理人员18人。

第四章主要原料物料消耗

4.1主要原材料需求量

本装置所需原料这煤焦油蒸馏得到的酚油以及轻油、萘油洗涤脱酚的酚盐,可由30万吨/煤焦油加工装置(或外购)供应。

此外,年需焦炉气(CO2含量天15~20%)5400万立方米。

需10~15%氢氧化钠3600吨(折百)

4.2 燃料及公用工程需求量

名称及规格

单位

时耗

年耗

新鲜水

M3

3.1

2.4万

循环水

M3

540

432万

KWh

600

480万

蒸汽(2.5MPa)

t

7

5.6万

氮气(0.4MPa)

Nm3

24

19.2万

第五章工艺技术方案

5.1、馏分洗涤

由于酚类化合物带有酚羟基,具有弱酸性,能同碱反应生成酚钠盐,因而可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将酚从焦油馏分中萃取出来。

工业上粗酚的提取都是采用10%~15%的NaOH水溶液洗涤焦油馏分而得到粗酚。

理论上每千克粗酚需用100%NaOH0.4千克,实际上生产中性酚钠只需0.36kg。

碱洗过程中得到的中性酚钠,游离碱小于1.5%,含酚20%~25%。

馏分洗涤工艺有间歇洗涤和连续洗涤两种工艺。

间歇洗涤采用分批在反应器内处理馏分,工艺操作灵活方便,洗涤次数和反应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因而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均采用间歇洗涤工艺。

连续洗涤工艺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而且是采用酸碱交替洗涤,以脱除馏分中酚类和盐类化合物,但相对间歇洗涤工艺,其酸碱耗量稍高。

根据装置原料供应情况和工艺技术特点,本方案采用间歇式洗涤工艺,

5.2、 酚钠溶液净化

碱洗脱酚后得到中性酚钠溶液,经酚钠精制以洗去含量约1~3%的中性油、萘和吡啶碱等杂质。

酚钠精制工艺有蒸吹法和轻油洗净法,一般采用蒸吹法。

中性酚钠溶液依次与脱油塔底约110℃的净酚钠和塔顶约100℃的馏出物换热到案90℃,进入第一层淋降板,经过汽提从塔底得到净酚钠。

塔底净酚钠与原料粗酚钠换热后,温度为70℃,泵入净酚钠槽,作为酚钠分解的原料。

经与中性酚钠换热后的塔顶馏出物进入冷凝器,冷凝液流入分离槽进行油水分离。

脱油塔需要的热量由重沸器循环加热塔底油供给,热源为蒸汽。

为了吹出油分离槽油水分离的效果,可将密度较小的焦油轻油加入吹出油中,并用泵进行由吹出油槽到油水分离槽的循环,当分离效果较差时,还可以直接向油水分离槽加入新轻油,以改善油水分离效果。

酚钠溶液经蒸吹净化后,送往下一步分解工序。

5.3、酚钠分解

酚钠盐属于强碱弱酸盐,可以通过采用比酚酸性强的酸将其分解,工业上一般采用硫酸分解法和二氧化碳分解法。

硫酸分解法得到和产品不易磺化,反应不激烈,分解完全,烟雾逸出较少,操作环境较好。

但设备与管道腐蚀严重,且硫酸钠废水处理困难。

二氧化碳分解法无废液排放,碱液可循环使用,只是工艺路线较长,相对于硫酸法较烦琐。

由于二氧化碳可由焦炉烟道气或石灰窑中获得,也可从高炉煤气燃烧的废气中获得。

为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本项目推荐采用二氧化碳分解法,分解率高(可到95%左右),产生的碳酸钠溶液可用于焦油蒸馏装置。

来自上步工序的净酚钠盐进入气泡分解塔中与二氧化碳气体并流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粗酚和碳酸钠。

5.4、粗酚预处理

主要是脱水脱渣,其目的是为了缩短精馏时间和避免高沸点树脂状物热聚合。

粗酚置入脱水釜内,在常压下用蒸汽间接加热脱水,脱出的酚水经冷凝冷却和油水分离后,继续加热进行脱渣操作,直至苯酚、甲酚、二甲酚全部馏出为止。

馏出的馏分作为精馏原料。

5.5、  粗酚精馏

精馏分常压精馏和减压精馏,粗酚精馏有间歇精馏和连续精馏。

为防止粗酚在高温下分解和高沸点酚的聚合结渣,本方案选用粗酚间歇减压精馏工艺,以降低热量消耗、防止酚聚合、提高产品质量。

脱水脱渣后的粗酚,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提炼得苯酚、间甲酚、邻甲酚和混二甲酚等产品

第六章国内外生产技术分析对比与现状

6.1国内外生产技术分析对比

目前世界上,除了天然分离法之外,生产邻甲酚的方法,主要有气相苯酚甲基化法和邻氯甲苯水解法;生产间甲酚的方法,主要有异丙基甲苯氧化法、邻氯甲苯水解法和间甲苯胺重氮化法。

天然分离法、异丙基甲苯氧化法生产甲酚的利润空间都不大,国内企业对气相苯酚甲基化法、异丙基甲苯氧化法的技术难点还不一定完全解决。

虽然有单位研究苯酚甲基化法和引进异丙基甲苯氧化法生产装置,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在没有企业使用苯酚甲基化法和异丙基甲苯氧化法生产甲酚。

间甲苯胺重氮化法生产间甲酚污染严重,成本偏高,虽然目前国内有几家企业采用该法生产,但不是长久之计。

连续化高温高压下水解氯甲苯的方法,设备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投资多,国内也没有企业使用该法生产。

6.2国内外生产技术现状

近年来,我国对氯甲苯产量猛增,而副产邻氯甲苯用途不大,滞销导致价格非常低廉。

国内有许多科研机构进行邻氯甲苯水解生成邻、间甲酚技术的开发,同时也有一些企业求购水解技术,但至今未见工业生产的报道。

这一方面说明化学工业界及研究机构认为该工艺路线可行,另一方面也说明该工艺技术难度很大。

我们经过两年多的研究,经过数百次试验,终于研制出理想的水解催化剂,并找到合适的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和反应物配比。

该工艺具有原料易得且价廉、工艺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产物容易分离、产品质量好、产品收率高、生产成本低、利润率高、无废气和废固弃物排放、废液污染小且易环保处理等优点,副产物均可回收使用,真正做到绿色化工工艺。

世界上邻甲酚和间甲酚生产主要集中在工业发达国家,采用天然分离法的公司有:

美国的Merisol公司、StimsomLumber公司、法国Huiles公司、德国Ruetgerswerke公司、荷兰Cindu化学公司、瑞士SchweizercscheTeerindustrie公司、英国CoaliteFuclsandchemicals公司、捷克Chemopertrol公司等。

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甲酚的主要公司有: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Merisol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瓦克公司、拜耳所属的Lanxess公司、URBK公司、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荷兰通用电气公司、英国合成化学公司、日本三菱石化、旭化成和三井东压公司等。

由于甲酚有多种异构体,而且各公司产品重点不同,生产工艺均联产其它产品,加之有些公司将产量作为商业机密,因此全球甲酚总产量难以做准确统计,具体异构体更难以准确统计。

据估计,现在全球甲酚总生产能为35万多吨,仅Merosol公司就年产11万多吨。

全球邻甲酚产量有5万多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采用苯酚甲基化方法年产邻甲酚超过10000吨,Merisol公司在2001年同样采用苯酚甲基化方法生产邻甲酚就达到18000吨。

间甲酚的全球产量也在5万吨左右,全球间甲酚市场增加超过GDP的增长。

 Merisol公司的间甲酚占到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并有世界上最大的间甲酚工厂。

随着甲酚需求的增加,Merisol公司投资4000万美元,扩增甲酚业务,在南非和美国都新增装置,并实现现代化改造,其中间甲酚在2007年将扩产20%,并新建一个间甲酚工厂,德国Lanxess公司在2007年也将扩产间甲酚15%。

我国天然提取甲酚的主要生产企业有:

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化学公司、首钢焦化厂、马钢焦化厂、南京梅山钢铁公司焦化厂、本溪钢铁公司化工厂、上海焦化厂、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哈尔滨市依兰中太化工有限公司等。

前几年,由于天然提取法受资源和产品质量影响,尤其是下游精细化学品对专一的异构体需求强劲,而且质量要求苛刻,因此天然法生产能力不断萎缩。

在1999年,我国天然法产能有5500吨/年,但产量仅有887吨,开工率为16.13%。

这几年,由于甲酚需求旺盛,同时我国钢铁产量大幅增长,煤焦油的产量也快速增加,国内天然法分离的产量有所增加,目前出售的国产邻甲酚和间对混甲酚绝大多数为天然法生产,但产量仍然不大。

目前国内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化学合成邻甲酚的生产装置,湖南化工研究院计划采用该院自行开发的苯酚甲基化技术建设邻甲酚生产装置,但至今没有付诸实施。

多年前,北京燕山石化曾花费3000多万美元,从美国引进年产12000吨异丙基甲苯氧化法生产间甲酚装置,由于种种原因,现已改成生产苯酚的装置,已不生产间甲酚。

因此国内也没有大规模(500

吨以上)生产间甲酚的装置。

由于间甲酚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国内有些企业采用间甲苯胺重没化法生产间甲酚。

间甲酚净价约3.6万/吨,间甲胺净价约2.4万/吨,得率80%左右,生产总成本约3.3万/吨,还是有些利润,但利润率不高。

该方法工艺复杂,污染严重,不能大规模长期生产,但生产厂家较多,主要厂家有辽阳市庆阳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江苏省溧阳市诚兴化工有限公司等,国内总产量有数千吨。

但随着环保的严格要求,产量会逐步下降。

2006年邻甲酚净价一直在2万/吨以下,邻甲胺净价约1.3万/吨,如采用邻甲胺重氮化法生产邻甲酚的成本高于产品售价。

最近邻甲酚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已达到2.3万以上,如果长期维持这个价格,有些企业也可能会采用重氮化法生产邻甲酚。

但与重氮化生产间甲酚一样,也存在污染严重、利润空间不大等问题。

第七章产品的销售及价格情况

7.1销售情况:

对比国内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我国邻甲酚和间甲

酚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每年要大量进口。

我国邻甲酚进口情况如下:

2000年,1476吨;2001年,3134吨;2002年,5057吨;2004年,5184吨;2006年,7600多吨。

邻甲酚的进口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且上升速度较快,相反出口很少,几乎为零,说明我国对邻甲酚的需求旺盛。

间甲酚进口情况如下:

2000年,3856吨;2001年,4109吨;2002年,6631吨;2004年,6371吨;2006年,6000吨左右,略有减少。

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采用间甲苯胺重氮化方法生产间甲酚,年产量有数千吨。

7.2价格情况:

邻甲酚和间甲酚的价格基本上是逐年上涨,略有

波动。

2005年德国Lanxess公司的邻甲酚价格上涨了10%,2006年

又涨8%。

国内价格也在上涨,2005年初,邻甲酚的价格1.4万/

吨左右,年底在1.7万/吨左右,2006年初,邻甲酚的价格1.8万

/吨左右,年底在1.9万/吨左右,2007年初则涨到2.3-2.6万/

吨,涨幅较大。

这一方面是受原材料价格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

全球包括我国邻甲酚下游产品发展迅速,对其需求强劲。

间甲酚2005

年的价格在3.5—3.6万/吨,2006年全年的价格都在3.7万/

吨以上,2007年初报价在3.5-3.7万/吨之间,略有下跌,

主要是国际上几家大公司扩产,而我国有些企业又采用重氮化法生产

间甲酚,总产量增长,因此短期内间甲酚价格不大可能大幅上涨,但

也不会大幅下跌。

因为国外生产间甲酚的成本较高,目前售价每公斤

4.34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33.9元,加上运费和关税,到中

国每吨价格将在3.5万以上。

而国内企业重氮化法生产成本也高如

果价格过低,则要亏本。

(2007.9间甲酚价格又涨至3.9万/吨)

随着我国农药和维生素的产量不断增大,且大量出口,对邻甲酚和间甲酚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大。

国际上对邻甲酚和间甲酚的需求也很强劲,产能在扩大,价格在上涨,如果我们的工艺先进,产品质量好,成本低,具有国际竞争力,也有良好的出口前景。

 

第八章设备、辅助设备及公用工程

8.1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8.2因为工厂建在化工开发区,电、蒸汽、水由开发区管线供应,

企业不需要购置电力变压器、锅炉等。

但为了省电,可购置电力变压

器。

8.3仓储包括原材料储罐、产成品库房。

8.4化验室及分析仪器。

8.5办公室及办公设施。

8.6其它辅助生产设施。

8.7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8.8占地面积60亩

第九章环境保护

9.1污水处理:

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氯化钠、甲酚的污水,国内

已有成熟的处理类似污水的环保技术。

我们自行设计的环保处理方案

更加合理,更加环境友好。

方案如下:

污水经初步处理后,可回收甲

酚,再进一步处理,得到的氯化钠水溶液可直接用于氯碱工业,无废

水排放。

9.2本项目无废气、无废固弃物。

9.3废液处理:

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少量蒸馏残液,残液为有机化

合物,可加到环保焚化炉中燃烧。

第十章安全评估和劳动防护

10.1本项目使用的主要原料液碱(液体氢氧化钠)和硫酸有强腐蚀

性,不易燃、不易爆,属于化学工业中最常用化学品;邻氯甲苯酚易燃、有毒,根据国标《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15098—94)》,属于Ⅲ类易燃品和Ⅲ类毒害品;

本项目的产品邻甲酚和间甲酚是非易燃化学品,但是可燃化学

品;根据国标《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15098—94)》,邻甲酚和间甲酚也属于Ⅲ类毒害品。

一般来说,危险性较小的化学品属Ⅲ类,本项目所使用和产出的有机化学品均属Ⅲ类,而所使用和产出的有机和无机化学品都为国内外大量生产和使用的化学品,对于使用和管理这些化学品,国家有完整、有效的法规,只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化学品生产、运输、包装、存储等规定,完全可以防止爆炸、失火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10.2本项目的生产过程中,反应、中和、蒸馏工艺均不剧烈,不会

产生大量热量和气体,不会有爆炸、失火的危险。

10.3职工使用化学品时,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10.4生产时,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减少化学品挥发,并检测车

间空气中化学品浓度,保持车间通风,保证化学品浓度低于国家标准,

防止工人中毒。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

1.主要生产装置1,640万

2.附助生产装置1,000万

3.安装费100万

4.土建费560万

5.征地费1200万

6.其它费用500万

小计:

5,000万

7.流动资金2,000万

共计:

7,000万

 

第十二章效益分析

1.原料成本(含税)11457元/吨

2.能耗(含税)3000元/吨

3.折旧(以5-10年折完)800元/吨

4.工资及统筹           720元/吨

(150人×4000元/月×12÷10000)

5.运输费(含税)200元/吨

6.环保治理费300元/吨

7.财务费用—

(流动资金2000万,自筹)

8.销售费用200元/吨

9.办公费用100元/吨

10.维修费用

前三年100元/吨

三年后300元/吨

11.销售价格(市场较低价,含税)29000元/吨

12.产品销售收入(不含税)24,786万元/年

13.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2,101万元/年

14.销售税金及附加231万元/年

15.总成本费用(前三年)14,764万元/年

16.利润总额9,790万元/年

17.所得税(25%)2,447万元/年

18.净利润7,343万元/年

19.投资收益率183.58%

20.投资回收期(不含建设期)0.55年

说明:

1.生产1吨甲酚即生产0.5吨邻甲酚和0.5吨间甲酚。

2.目前99%邻甲酚价格在2.3万/吨以上,间甲酚价格在3.5万/吨以上,取最低价的平均值2.9万/吨作为甲酚销售价。

第十三章  风险评估及防范对策

13.1本项目所生产的邻甲酚和间甲酚,全球需求增长较快,正因为

如此,国内外有些企业可能会扩大产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

跌。

评估:

由于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