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2259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docx

处世十书02守弱学分析

守弱学

【西晋】杜预

卷一·敬强篇

本卷精要

·人世间的强弱之分,是天道中很正常的事

·生存的第一准则,是要有自知之明

·掩饰弱者身份的人,便会永远是弱者

·小人可以欺瞒上天,却躲避实际的灾祸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弱者,总是宠辱不惊

·由弱致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等待是必须的

【原文】

世之强弱,天之常焉。

【译文】

人世间的强弱之分,是天道中很正常的事。

【释评】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多看不惯的事,它却活生生存在着,一味地诅咒它绝非明智之举。

承认强弱之分、强弱之别,是正确认识自然、社会的首要前提,这样才能平心静气地面对由此引发的种种问题。

进而找到解决均根本之法。

相反顾客观现实、只知咒天骂地的人.只会让更加心浮气躁,无法安心做事,结果使自己变得“更弱”。

【原文】

强者为尊,不敬则殃。

【译文】

强者尊贵,不敬重它就会招来祸殃。

【释评】

强者是以其雄厚的实力做依托的,这是它傲视他人的本钱,不管人们是否情愿,这一点不能否认。

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强者尊贵,弱者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弱者硬要强出头,不肯暂时屈从,只能使自己更加不利了。

承认强者的地位并不是无能的表现,只有尊重现实,才能做到趋利避害,保存自身,以求将来的发展壮大。

【原文】

生之大道,乃自知也。

【译文】

生存的第一准则,是要有自知之明。

【释评】

不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是人们常犯的大错,由此而导致的后患是十分严重的。

特别是弱者,如果盲目自恃,势必要做出许多不切实际的事来,碰壁的结果就会一个接着一个,再无出头之日。

弱者并不是耻辱的代名词,只要敢于正视,勇于奋发,便不会永远是弱者。

相反,极力掩饰的弱者身份、爱慕虚荣,不自量力的人,到并没有来只能害了自己。

【原文】

君子不惧死,而畏无礼。

【译文】

君子不恐惧死亡,却害怕失去礼节。

【释评】

君子是最不怕强权的人物,他们总是在正义面前敢于坚持,勇于牺牲。

但君子的作为也不是一味蛮干的,不到最后关头,他们也不会轻易涉险。

强权的人物出于各种目的,对人们多有礼遇,尽管有时未必发自真心,在人看来还是难抵挡的。

人们以礼还礼,一方面不使矛盾激化,有助于事情得到妥善解决;另一方面不失去必要的礼节,这也是人们所追求的行为规范。

【原文】

小人可欺天,而避实祸。

【译文】

小人可以欺瞒上天,却躲避实际的灾祸。

【释评】

看似凶残、无所顾忌的小人,其实是很狡诈的。

他们欺弱怕硬,见风使舵,不为别的,只为保全自己,捞取实惠。

人们可以鄙视小人的劣行,但不能不承认:

小人能猖獗一时,令人头疼,靠的正是这种“看家本领”。

鸡蛋碰石头的事,还是尽量不做的好;无望的抗争,有时不如默默等待。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把迫在眉睫的灾祸消除,将来才能担起更大的责任。

【原文】

非敬,爱已矣。

【译文】

并不是真正地敬重强者,而是爱护自己。

【释评】

强者不一定是人们尊重的对象,用非法手段和非正义方式而致强的,人们只能鄙视他。

严峻的现实总是逼迫强者不得不向强者低头,这不是弱者的本意,强者没有理由为此沾沾自喜。

弱者是最需要自我爱护的,这是不刻不容缓的大事,容不得半点意气用事。

只要把敬强提高到爱护自己的高度,就没有什么忍受不了了,所以一个真正有智慧的弱者,总是宠辱不惊,少有雷霆之怒。

【原文】

智不代力,贤者不显其智。

【译文】

智慧不能代替实力,贤明的人不会显露他的智慧。

【释评】

一个富有智慧的人,人们可以尊敬他,但不一定会畏惧他。

特别在势利之人的眼里,他们只认权势,对学问之类的东西从来是不屑一顾的。

社会是复杂世俗的,只有智慧而没有实力同样会一事无成。

许多读书人不承认实力的重要而盲目自大,甚至目中无人,这是浅薄无知的表现。

和那些大德大贤相比,他们的锋芒毕露是导致他们挫折失败的一大成因。

【原文】

弱须待时,明者毋掩其弱。

【译文】

弱者需要等待时机,明智的人不可遮蔽他的弱小。

【释评】

千方百计掩饰自己的弱者身份是百害而无一益的。

冒充强者便要做许多力不从心的事,这也是弱者所难以承受的。

虚荣心人皆有之,但必须理性对待,不能让它将自己淹没。

否则,人就会变成一个狂人蠢汉,注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由弱致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等待刘必须的;以弱者的身份诚心对人,更容易打动他人。

抛弃弱者的自卑和不玩弄小聪明,是弱者成功的第一步。

【原文】

奉强损之,以其自乱也。

【译文】

尊奉强者可以损害他,用这个方法能促其自我变乱。

【释评】

弱者敬强,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弱者制胜图强的需要。

对胜者的尊重奉迎,能极大满足强者的虚荣心,令其骄纵智昏渐渐走向荒唐。

无休止的恭维和赞颂,是弱者最好的护身符,能解除随时可能到来的凶险。

这种谋略看似无形,实有大效,只要贯彻到底,任何强者都难以相抗。

【原文】

示弱愚之,以其自谬焉。

【译文】

显现弱小可以愚弄强者,用这个方法能使其自生错误。

【释评】

弱者要战胜强敌,仅凭自身正确是远远不够的。

由于二者实力悬殊,这就要求弱者要用更多的智慧来削弱强敌,促其自我衰败。

无数的事实证明,弱者表示并不是自暴家丑,它可以让强敌减少戒心,进而在决策上产生错误,埋下隐患。

而强敌总有过于自信的心理,他们对此常常是疏于防范。

卷二·保愚篇

本卷精要

·聪不外露,愚宜外显

·愚以愚胜,是愚人成功的途径

·智计难以做到的事,愚笨却可以解决它

·虚心的人,才能领悟世事的真谛

·说自己聪明的人不要怕他,要怕说自己愚笨的人

·上位者不忌惮愚人,却忌惮聪明人

【原文】

人不知者多矣。

【译文】

人们不懂的事情太多了。

【释评】

人和自然社会相比,始终是渺小的。

在无穷奥妙的宇宙面前,人应该保持一种谦卑态度。

实际上,一个知识广博的人,他所知的也很有限,这就决定了人不能自持聪明傲视一切。

总有人处处显露精明,玩弄手段,他们自以为这才是聪明人的表现,也能得到更多我的实惠。

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真正的聪明人是勇于承认自己无知的。

【原文】

知之幸也,不知未咎。

【译文】

懂得的事情多是好事,不懂也不是坏事,

【释评】

聪明人以聪明自诩,愚人以愚钝自卑,其实是大可不必如此的。

事情有它的两面性,愚钝固然是一种缺憾,但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愚钝不会使人想入非非,也不会被人视为强敌。

以愚人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能减少人们的戒心和敌意,特别在自负多疑的当权者眼中,愚人往往最能得到他们的重用。

历史上许多人遭遇横祸,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愚钝不足。

【原文】

智以智取,智不及则乖。

【译文】

智者用其智计作为取胜之道,智计有失就会事与愿违。

【释评】

智计没有万全的,再高明智者也有失算的时候。

智者是痛苦的,他们整天盘算,用尽心机,孰不知有些事是人无法测度的。

更可怕的是,智者的自负往往使他们背上沉重的包袱,一旦遭受挫折,他们脆弱的心理便难以承受,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毁灭。

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世界里,一个智者如果心态不正,那他的命运注定是不妙的。

【原文】

愚以愚胜,愚有余则逮。

【译文】

愚人用其愚笨作为胜利之法,愚笨十足就能达到目的。

【释评】

愚笨的正面作用是人们最易忽视的,有时人们只想巧之又巧,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只要能达到目的,愚笨的东西也就不属于愚笨了。

历史上的许多成功者,他们并不聪明,相反却愚笨十足。

正因为其愚笨,他们不也投机取巧,韧劲不懈,十分执著,在许多聪明人看视的畏途上,硬生杀出一条血路。

其实,成功更偏爱愚人,成功最需要一种心无杂念的傻劲。

【原文】

智或难为,愚则克已,得无人者皆愚乎?

【译文】

智计有的难以做到的事,愚笨却可以解决它,这恐怕是人们都是愚人的缘故吧。

【释评】

在大千世界面前,人们所知不多,实不能用聪明来自喻。

把人看得愚笨一些,并没有坏处,这可以使人少些狂妄,多些敬畏顺应自然的大道。

过分推崇智计的人,不相信自然的力量,他们崇尚“人治”,膜拜“有为”,干下许多荒唐可笑的事,把局面搞得更糟。

老实说,在自然面前,没有一个聪明的人是真正聪明的,只有放下“自尊”、虚心好学的人,才能领悟世事的真谛。

【原文】

上不忌愚,忌异志也。

【译文】

当权者不忌惮愚人,而忌惮不忠的人。

【释评】

人的行为举止,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不从这方面考虑问题,就会失之片面,流于形式。

从这个角度看人们保愚的初衷,不难发现,历史上的封建当权者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私利,他们并不会像他们说的那样选贤任能、大公无私,只要对他们效忠,任何人都会位列朝班。

相反,那些有独立见解的贤人反被猜疑,往往成为当权者打压的对象。

【原文】

下不容诈,容有诚也。

【译文】

地位低的人不容纳奸诈之人,而容纳有诚信的人。

【释评】

与普通的人交往,老实诚信是最重要的,在他们眼里,显示聪明、讲究谋划的人是值得提防的,不能轻易相信。

当然,聪明并不等于奸诈,但外表愚厚的人还是更容易让人亲近,便能使所有人信服。

反之,用种种手段和高压措施都无法征服人心,终会徒劳无功的。

【原文】

上明而下愚,危亦安。

【译文】

上司精明下属愚笨,虽然危险但可以平安脱困。

【释评】

封建专制社会推崇愚民政策,当权者惟恐百姓聪明起来,不利于他们统治。

在对官员的任用上,当权者也不能人尽其才,把愚忠作为第一标准。

在当权者看来,只要自己精明就足够了,下面的人越是愚笨,就越容易控制和摆布,纵是有办事不利之弊,也可根绝犯上作乱的大祸。

由此,为臣者喜欢装聋作哑,只在愚忠上下功夫了。

【原文】

下聪而上昏,运必尽。

【译文】

下属聪明上司昏庸,好运一定会完结。

【释评】

昏庸无道的人并不是天生的弱智,他们有的甚至聪明绝顶,远过常人。

这样的人一旦身处高位,自高自大,又豪无约束,他们极易走向反面。

昏庸不是愚笨,它常常是聪明过头的表现,是失去理智的行为,尽管昏庸者从来不肯承认这一点。

服侍这样的“领导者”是凶险的,也是没有前途的,除非人们比他更昏庸。

【原文】

言智者莫畏,畏言愚也。

【译文】

说自己聪明的人不要怕他,要怕说自己愚笨的人。

【释评】

了解社会和懂得人生的人不会以聪明自居,这也是识人的一个重要标准。

把聪明挂在嘴边不是智者的行径,这样的人只是纸老虎,不值得人们用心对付他。

而言必称愚笨的人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们不以愚笨为耻,其见识就在常人之上了。

他们或是大智若愚,城府极深,或是甘为愚笨,不慕浮华,无论怎样,他们都是强有力的竞争者。

卷三·安贫篇

本卷精要

·困境催生邪念,遏止它才没有祸患

·穷不叫苦,富不贪恋,便离意识破天道不远了

·贵生败儿,贱出公卿

·上天不会亏待有仁心的人,要对此坚信不疑

·一肚子苦水的人,赢得不了别人的敬重

·懒惰是贫困的第一成因

【原文】

贫无所依,不争惟大。

【译文】

贫穷没有依靠,不争强好胜是最重要的。

【释评】

贫穷不是过错,但贫穷终是软弱无力的。

身陷贫穷的人要安守本分,争强好胜的事不可为之。

但凡争强好胜,终要以实力为后盾,这对贫穷者只会雪上加霜。

贫穷是弱者的特征之一,它决不是争胜的资本;以贫穷为由而到处伸手的人,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凶险。

社会是不利于穷人的,穷人需要百倍的清醒和十足的忍耐。

【原文】

困有心贼,抑之无恙。

【译文】

困境催生邪念,遏止它才没有祸患。

【释评】

身陷困境中的弱者孤立无援,很容易产生极端的想法。

他们处处受制,央告无门,一旦情绪失控,违法乱纪的事便在他们身上发生了。

在困境中不生邪念,不是圣贤难以做到,但压制自己的欲望,不让它泛滥成灾,有理智的人都能为之。

人不能随心所欲,宝贵之人不可,穷楞之人更为不许。

【原文】

不恶窘者,知天也。

【译文】

不憎恨窘境,就是通晓自然社会了。

【释评】

处在窘迫的逆境中,能否保持平和的心态,是衡量一个人见识高低的重要标准。

对窘境的本质认识,如果脱离了对自然社会的内在考究,终是模糊不清的。

天有阴晴雨雪,人有穷富高低,这是很自然的事,也是最真实的状况。

困窘的人们不该为此怨天尤人,满怀激愤。

其实,窘境最能磨练人的意志,它的积极作用应该是逼人奋进,进而走向坦途。

【原文】

惰以致贫,羞也。

【译文】

因为懒惰而导致贫穷,是羞愧的。

【释评】

贫穷有多种原因铸成,其中,最让人无法谅解的是懒惰造成的贫穷。

懒惰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注定要无所收获的。

人生在世,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天道酬勤,只有奋斗不息者才能位居人上。

不明白这个简单而朴实的道理,便会崇尚空谈异想天开,不务实事,其命运也就不得而知了。

这样的人如不及时反省,当是最可悲的。

【原文】

廉以不富,荣也。

【译文】

因为清廉而不富足,是荣耀的。

【释评】

贫穷是酸楚的,不安于贫穷的痛苦会更大、更深,特别对有职有权的官吏而言,他们如果不安于清贫,贪财羡富,那么势必会走上贪赃枉法的邪路,一旦身陷法网,等待他们的将是严惩。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为官不贪都是荣耀的,它的长远效益是敌视者无法预见的。

当官决不是个捞钱的职业,明智的人不会被铜臭熏倒。

【原文】

蹇以无货,嗟也。

【译文】

因为命运坎坷而穷困潦倒,是令人叹息的。

【释评】

才能不等于金钱,自古有大才而命运不济、衣食不周的人比比皆是,他们是令人叹息和同情的。

应该看到,富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不免贫困,如果不面对这个现实,人们难以静下心来做事。

对有人才能的人来说,命运的不分虽然残酷,但接受也是无可奈何的;逃避和抗拒也许更无出路,生存都要难以维系了。

【原文】

贵生败儿,贱出公卿。

【译文】

富贵之家多有不肖之子孙,贫寒之家常出高官显贵。

【释评】

穷富是不生根的,宝贵如浮云,贫寒如浮云,贫寒亦可待,人们对此要胀远的眼光。

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其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出身贫寒的人往往更有作为。

艰苦的环境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格,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催生了他们积极向上的雄心,而这是成功者不可或缺的。

相反,安逸舒适的生活常常使人失去危机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娇惯,只会加剧人的惰性和弱弱,这样的人经受不住风雨,更难当大任了。

【原文】

达无直友,难存管鲍。

【译文】

得志时没有正直的朋友,落难时却有管鲍之交。

【释评】

管鲍之交是比喻好友相互信任,不计得失,情谊深厚。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管鲍之交得志之人是得不到的,更是无法体会的。

一方面因为他们高高在上,人们只能仰视,无法真正做到平等交流;另一方面他们或多或少有自大的毛病,人们的真言他们很难听得入耳。

普通人之间的交往没有那么多顾忌,不掺杂任何功利的朋友才能结成生死之交。

【原文】

勿失仁者终富,天酬焉。

【译文】

不失去仁爱终究会富有,这来自于上天的酬报。

【释评】

贫穷之人无论如何艰难,仁爱之心是不可失去的。

有些人以贫穷为由,大肆作恶,这是人神共愤的事,是不会有善终的。

仁爱是富有的根茎特别在贫困状况下,仁爱更显得弥足珍贵,贫穷之人如果失去它,那么便失去了全部希望。

上天不会亏待有爱心的人,只要人们对此坚信不疑,做到持之以恒,开花结果的日子就不会远了。

【原文】

莫道苦者终盛,人敬矣。

【译文】

不诉说苦楚终究会兴盛,这源自于人们的敬爱。

【释评】

贫苦中的人切忌不耐苦楚,叫苦连天。

整日有一肚子苦水倒的人,赢得不了别人的敬重。

不以苦为苦。

任劳任怨,是人们应该有的正确态度,只在将之始终,别人才会因敬生爱,助其成事。

把痛苦压在心底,没有自信的人是做不到的;挺直腰杆面对挑战,最需要一种乐观精神。

自强先要自立,在任何时候都要做一条硬汉。

卷四·抑尊篇

本卷精要

·显现弱小可以愚弄强者

·尊奉强者可以损害他,用这个方法能促其自我变乱

·抓住强者弱点的弱者同样能取得胜利

·弱者自称尊贵,伤害便不远了

·君子尊而泽人,小人贵而害众

·无休止的恭维和赞颂,是腐蚀强者的利器

【原文】

尊者未必强,名实弗契也。

【译文】

地位高的人不一定是强者,名声和实际不是契合的。

【释评】

高高在上的人不要盲目以强者自居,一味以强者姿态出现,不肯放下身架,祸患就会潜伏了。

世上有很多名不符实的假象,尊贵的地位便是其一。

如果不顾实际状况、妄自托大,有名无实的他们是不堪一击的。

尊荣不可让人飘飘然,也不可使人无谦卑之心,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行事才能得体而无害。

【原文】

霸者存其弱,胜败无常焉。

【译文】

称霸的人也有他的弱点,胜败没有固定的规律。

【释评】

世上没有绝对的强者,再强的人也不是无懈可击的。

站在商端的人倘若以为自己无敌于天下了,这本身就说明他对人与世界缺乏完整的认识。

人都是有弱点的,称王称霸的弱点只是不明显罢了。

胜败也不全是由强者操纵的,抓住强者弱点的弱者同样能取得胜利。

正因如此,有远见的强者永远不会高枕无忧,他们的危机感是很强烈的。

【原文】

弱不称尊,称必害。

【译文】

弱者不能自称尊贵,自称尊贵阳市一定会受到伤害。

【释评】

尊贵不是自封的,它虽然荣耀,但也暗藏杀机,没有实力的人不能随意染指它。

人的虚荣心使人目光向上,总有自不量力的人称尊道贵,极力抬高自己,这是很危险的。

尊贵人人欲得,树起了尊贵的大旗,就意味着要接受各方面的挑战,而弱者是经受不住冲刷的,只能沦为他人的祭品。

聪明的人会审时度势,利欲熏心的人才要自取其辱了。

【原文】

强勿逾礼,逾则寇。

【译文】

强者不能超越礼法,超越礼法就是贼寇了。

【释评】

在社会的框架内,任何人都不能无拘无束,强者也不能例外。

凭借实力和地位虽可以一时取胜,但难敌众谴责。

礼法是无形的,却是强大的,它是规范社会秩序的利器,蔑视它的人便会为人们所鄙弃,在为人人喊打的盗贼。

在这方面,向礼法低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挑战礼法的人也不是强悍便能做到,所有人都不可轻易犯险。

【原文】

不罪于下,祸寡也。

【译文】

对身份低微的人不轻易谴责,祸患就会减少了。

【释评】

强者有一种油然生的优越感,这表现在他们往往看不起身份低微的人,一有时机他们毫不客气地对他们大加声讨,滥施淫威。

强者常常把这视为威严的象征,其实这是他们自挖坟墓。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强者的盛气凌人常是弱者奋起的拼命的一个直接原因。

弱者也需要尊严和尊重,谁也不能漠视他们的存在。

【原文】

目无贵贱,君子也。

【译文】

眼里没有贵贱之别,是君子的行为。

【释评】

把人分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是很庸俗的,也是有偏见的。

人本无贵贱之分,持有这种观念才是对人的本质了解和真正尊重,君子的一切善行正是源于此节,他们拔开世俗的浮云,是人类的大智大勇者,眼里没有贵贱,才能做到位高而不骄,位卑而不耻,这是待人接物进入真诚的必由之路。

没有这种深刻认识和真情体验,人们但无法摆脱庸俗和势利,进入不了君子的行列。

【原文】

心系名列,小人也。

【译文】

心中只有名利二字,是小人的行径。

【释评】

作威作福的人是不会淡泊名利的,他们把名利视为养优处尊的资本,为此他们并不在意别人的痛苦和想法。

为名利而活的人是不会放弃任何机遇的,名利成了他们人生的最高追求,道德自然抛之于后,这是世上小人的共同特点。

如果一个人凡事只讲实惠、只讲利益,那么这个人的发展趋向就危险了,人们应该时刻提防他。

【原文】

君子尊而泽人,小人贵而害众。

【译文】

君子身处高位会造福世人,小人有权有势会危害百姓。

【释评】

官位是不能轻易授人的,这不是个荣辱的事,它关系着千百万民众的切身利益。

为官便会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阶梯,老百姓就要遭殃了。

为官不能计较个人的毁誉,在乎自己得失的人是不能为百姓造福的,这也是检验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之一。

【原文】

至善无迹,然惠存也。

【译文】

最大的善行是没有痕迹的,但它的恩惠却是实实在在的。

【释评】

地位高的人偏爱为自己树碑立传,如果抱着这一目的做些善事,他们是很难如愿的。

善是发乎内心的,夹杂功利的行善不会打动人心,也不可能持久。

人们是不可愚弄的,崇高的名望金钱换取不来。

倘若一个人因行善而抱怨没有回报,他就注定是个急功好利的人了,并不值得人们对他感恩戴德。

【原文】

至尊无威,然心慑耳。

【译文】

最高贵的人没有威仪,但他能让人心悦诚服。

【释评】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搪”,试图凭借威仪吓人的都是小鬼之类,他们的实质是空虚的。

装腔作势、派头十足往往是小人得志时的模样,正人君子是不屑为之的。

摆出一副高不可攀的架式,不但抬高不了自己,而且只会暴露出小人面孔令人生厌。

人们永远喜欢接近平易随和的领导者,领导者的朴实无华最能征服人心,赢得声望。

卷五·守卑篇

本卷精要

·人卑莫僭,赢马勿驰

·草木同时衰败,他们都有茂盛的时候

·如果想做一个可笑的浅陋都,那就夸夸其谈吧

·达官贵人不是可以亲近的人,离开他们可远离羞辱

·气节是弱者的青山

【原文】

人卑莫僭,赢马勿驰

【译文】

地位低的人不要冒用地位高的人的名号行事,瘦弱的马不要拼命奔跑。

【释评】

总有人喜欢牛大旗做虎皮,作为向上爬的台阶,他们都是不甘寂寞的卑微者。

上进心不能用作贱自己来体现,也不能靠虚张声势来支撑,如果自不量力地拔高自己,那么正如瘦马狂奔一样,终会倒毙的。

一个人不能自己讨厌自己,即使地位再低,也不能失去自信和自我欣赏,正所谓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美处,换个角度看问题,答案就大不相同了。

【原文】

草木同衰,咸存其荣。

【译文】

草木同时衰败,它们都有茂盛的时候。

【释评】

常言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无论尊卑贵贱,人生都是极短暂的。

所有的生命都是美丽的,只要珍惜所有,每个生命的价值都不可替代。

和生命的意义相比,人们实在不该为自己的卑微而类恼,小人物同样可以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抛弃自卑则是成功者的首要前提。

【原文】

君不正臣谲,君之过也。

【译文】

君子不公正致使臣子欺诈他,这是君主的过错。

【释评】

封建喜专制的时代君主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不容许有任何的侵犯和不敬,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做臣子的只能对君主绝对服从,否则便是一条死路。

面对残忍不正的君主,做臣子的为了迎合他,不搞些欺诈恐怕是难以做到的,这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保身立命的手段。

道德的力量在君臣之间是脆弱的,过度相信它的臣子都难逃厄运。

【原文】

上无私下谠,上之功也。

【译文】

上司没有私心才能使下属对他直言,这是上司的功德。

【释评】

存有私心的领导者是无法让下属信服的,他们任人惟亲,赏罚不明,一旦沦为孤家寡人,他们没有任何理由怪罪下属。

相反,正直无私的领导者和下属患难与共,下属便会把他视为知已,全心为领导者着想,直言也就不在话下了。

能使下属忠诚敢言的领导者才是最成功的,他们让下属发挥出他们的全部聪明与才智,事业兴旺便有了根本保障。

【原文】

功过由人,尊卑守序。

【译文】

功过是由人来决定的,尊卑是靠秩序来维护的。

【释评】

专制集权的封建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个人的命运掌握在统治者手中,他们可以信口雌黄,随意加人功过;封建等级制度格外森严,卑微者纵是忠心为国,也不能对尊者有所侵犯,否则便会受到口诛笔伐,严惩不贷。

如此情势,身居下位的人有太多的无奈,他们的选择是有限的。

和仁人志士相比,大多数的人沧为平庸,他们的心境应该得到人们的谅解,而过多地指责他们也是失之公允的。

【原文】

卑不弄权,轻焉。

【译文】

卑微的人不要玩弄权力,因为人们轻视他。

【释评】

历史上有很多窃取权力的人,他们不在其位而握其权,这些人尽管光一时,但结局多是惨淡的。

权力需要正当的名义来执掌,超越了正常途径,即使抓住了权力,也会为人轻视,终会失去。

在这一点上,卑微的人要经得住诱惑,纵然权力就在眼前,也不能轻易捞取,否则,等待他的只是一场富贵梦而已,早晚要破灭的。

【原文】

宠不树敌,绝焉。

【译文】

受宠信的人不要树立强敌,因为这是一条绝路。

【释评】

强敌的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