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2283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docx

《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docx

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初稿

从叙事特征浅析民生新闻节目的易受性

近年,由一些南方广电媒体率先引发的民生新闻现象引起全国新闻界的关注,并被视为广播电视界冲出的一匹“黑马”。

至2004年6月,全国已有20多家省市广播电视机构开设了此类节目,其高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成为地方省市广播电视媒体市场突围的有效途径。

为什么民生新闻在与传统时政新闻的博弈中以纵向差异获得了领先优势?

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民生新闻独特的叙事特征。

一、“民生新闻”的定义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

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

“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目前,业界和学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且尚无定论。

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1.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2.民生新闻:

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

”民生新闻是亲民主题、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3.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

4.民生新闻是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与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

5.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

笔者认为,严格说来,“民生新闻”算不上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样式的科学概念。

传统新闻学领域对于新闻体裁样式的划分都是遵循着单一的标准,而民生新闻是一个由多种标准共同作用的划分结果。

比较之下,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即民生新闻是亲民主题、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二、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与叙事本质

民生新闻的内容首先应该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与民众主要提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基本而又具体的信息;二是精神层面,反映民众的精神状态、需求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比如民众的思想状况,他们的道德、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等。

民生新闻在我国最早发轫于报刊,电视民生新闻最早是从电视动态新闻中的社会新闻发展演变而来的,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演进为都市新闻。

民生新闻这种带有改革性质的电视新闻类型的兴起并不是偶然现象,它是在受众主体接受意识不断增强的前提下出现的,是民众情感宣泄的需求,也是群众对知情权和话语权的渴求。

它的民生意识、民生视角的亲民色彩为新闻实践输入了新鲜的血液。

民生新闻所带来的新闻传播理念的变化也形成一个新的“新闻叙事框架”,从根本上来说,民生新闻体现了叙事观念的全新转变,即人性化与人本特质。

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威尔博·施拉姆曾经指出:

“我们深深地需要一种附属感,要有一种属于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社会的感觉,感到在我们的周围环境和生活方式中有一定程度的稳定和亲近。

”[1](备注:

出处[1][美]威尔博·施拉姆.陈亮,周立方,李启传播学概论[M].北京:

新华出版社,1984.34.)

民生新闻的选材着眼点是本地域广大民众关注的、喜闻乐见的新闻,注重这些新闻题材能适应本地域广大民众的心理需求,能表达本地域广大民众生存状态的切身感受和情绪。

这要求民生新闻在价值取向上首先要选区本地域的新闻,然后要注意新闻与广大民众的密切相关性。

价值取向上的这种民众的接近性是民生新闻的一个重要的特质,也正是民生新闻吸引受众眼球的魅力所在。

三、民生新闻的叙事特征

1、叙事主题亲民化

老百姓是新闻的主角,栏目就是百姓的舞台。

电视民生新闻把镜头对准社区、街道、家庭、邻里,聚焦民众的日常生活,报道老百姓关心的“凡人小事”,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锁定他们的生存状况,反映他们的生存空间。

栏目给百姓一个话语空间,为他们说话,让他们说话。

有时还可以与百姓互动,把他们请进节目中来。

电视民生新闻将百姓作为新闻的主角,把话语权交给百姓,凸显了亲民特色,淡化了电视人身上的精英光环,让人觉得可近、可亲、可触,实现了电视的人性回归,较好地体现了新闻的受众本位主义。

民生新闻通过报道向观众提供具体、及时的信息,直接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微观性和具体性。

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受众期待电视媒体更加关注其生活状态,带来对其生活技能具有指导性的信息,而且能够反映观众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民情民意民声,架起电视、观众和政府部门三者之间的互通桥梁,从而解决百姓生活上的一些实际问题。

在电视民生新闻中,服务功能日益凸显。

2、叙事视角平民化

民生新闻在叙事视角上一改传统新闻中的精英叙事、权威叙事和专家叙事,把视角聚焦到平民身上,站在平民的立场,以一种普通人的价值取向来观察和思考问题,用一种平民的角度去体察和叙述平民百姓的生活。

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中,记者通常不再像传统新闻那样,代表全景式的客观世界本身,而是站在民众的角度考虑,或作为事件的一份子参与其中,叙事角度上不再是宏观的,而是微观和具体的,从具体的事件入手进行叙述。

“民生新闻”说到底是一种视角,它摒弃了雾里云端的俯瞰,而选择了脚踏实地的平视。

当他们不再居高临下的时候,他们发现了已往许多视而不见的东西。

从柴米油盐到水电煤气,从头痛脑热到交通天气,它将平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囊括其中,自然更易于为平民受众群体所认知、接受。

3、叙事内容民情化

民生新闻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内容取向必然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最形象地概括了这一特点。

2003年“非典”事件触动了中国媒介的变革:

媒介话语权逐步下放,百姓对重大事件的知情权渐渐得以满足;一些媒体的平民意识开始大大加强,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受到重视。

一大批富有强烈责任感的新闻从业人员以极大的热情关注民生疾苦,反映百姓呼声。

贫困问题、住房问题、医疗改革、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可以看出,民生新闻的务实之处在于用受众中心替代了传媒中心。

“报道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新闻故事”成了江苏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基本口号。

在《南京零距离》栏目的一次内容分析显示,170条新闻报道中,党政新闻只有5条,负面和批评新闻多达93条。

正是更多地把百姓生活中的愿望、生活中的困难和他们的批评意见等民情作为反映的重点,才使该节目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缘”。

注重倾听百姓的心声,这种态度和姿态支撑着民生新闻的收视率。

为百姓排忧解难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主题,而这往往还需要“故事”的“续篇”,《南京零距离》的做法是,每期都会就一个热门话题在节目进行中征集观众的意见,并在节目结束时揭晓。

例如某次现场调查观众“长江大桥的收费站该不该拆?

”这一调查每个司机、每个市民,甚至外地人都很关心。

该频道收到1万多个热心观众的电话,足以说明观众的参与热情。

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为形成社会的舆论环境起到良好的作用。

4、叙事者身份平民化

电视新闻平民化往往被亲切地称作“老百姓自己的新闻”,这其中蕴含着新闻平民化贴近民众、服务民众的价值理念。

电视新闻平民化就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下,对于普通民众的社会生活投以热切的目光,它关注着老百姓的生活际遇与生存状态,在意他们在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带着人性化的思路贴近民众生活,用平等的眼光报道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

  可以说,“贴近民众”一直是新闻媒体向往的目标与努力的具体方向,而为什么在电视新闻平民化这里,节目理念才找到合适的节目形式,电视新闻才被老百姓真正看作自己的新闻?

这主要在于电视新闻平民化平视的拍摄角度、平民化的采访语式以及对民众疾苦感同身受的评点立场。

新闻关注着普通人,尤其是当下正进行着充满困厄、艰难社会实践的弱势群体,比如下岗职工、民工兄弟等等,平民化新闻以平等的拍摄角度塑造他们,让他们成为媒介呈现中的主体而不是被间离、被猎奇的“他者”形象。

  同时,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评点立场也是相当贴近观众,主持人往往以平民化的叙事者形象出现更能获得普通观众的认同感,比如《南京零距离》中的主持人孟非,他之所以被称作“市民的儿子”正是因为他带着满腔的热忱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对于老百姓的生活遭遇与冷暖辛酸感同身受,对于民众耿耿于怀的社会现象常有大胆的抨击,孟非在民生新闻节目中扮演的角色俨然从主持人转换成了生活中富有正义感的平民形象,叙述者角色的转换也更增加了节目信息的易接受度与激起群众共鸣的感染力。

所有的这些使民生新闻“零距离”地贴近民众,成为具有地缘特色和平民化色彩的公共空间与表达场域。

5、叙事语言口语化

有学者提出“电视是给人听的”,电视民生新闻采取了什么方法吸引受众的耳朵,并使受众长久地收看下去呢?

朱增朴在《声像传播论》中曾指出,“电子媒介所运载的实际是一种口语化的新闻。

”口语、方言能使新闻通俗易懂、具体形象、简洁生动,能激发读者收看新闻的兴趣,牢牢吸引受众的视听,从而把有价值的新闻送入受众视野,完成新闻信息的价值实现。

电视民生新闻中,适度的口语和地域方言的使用无疑是一剂良方,大大地缩短了新闻与老百姓的距离。

、半口语化的叙述方式易于受众的“选择性接受”

对于习惯了念新闻的受众,说新闻的出现无疑让人感到新奇。

它一改传统播新闻的严谨、正襟危坐、字正腔圆,使人们在谈天说地中了解时事。

主持人的半口语化播报方式让观众耳目一新。

 什么是半口语化的叙述方式?

我认为,作为说新闻的特色的半口语化是介于播新闻与口播主持之间的新闻播报方式。

它弱化播新闻技巧中的节奏、停连、而强调交代出新闻的主旨,同时它又没有其它口语主持节目中的随意性和生活化,而是在保证新闻事实真实性的基础上亲切、自然、通俗的叙述新闻事实。

主持人与受众的距离因为“说”而拉得更近,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信息。

上海卫视的《上海早晨》、浙江卫视的《阳光直播室》及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等相继将新闻风格从播改到说,深受观众欢迎,充分证明了说新闻的魅力。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喜欢在平等的气氛中获取信息,说新闻的表达形式淡化了传媒高高在上的新闻形象,主持人把自己预先感知的消息自然亲切的说给大家听,将单向传播改为双向交流,易于受众与传媒的沟通,正是现在受众渴求的传播模式。

、民生新闻主持人风格倾向采、编、播合一

 作为“说”民生新闻的主持人,在语言处理上并不是简单地在新闻短语后加“了”、“么”、“呢”等语气助词,而是对新闻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处理,使“说”不仅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过程,更是一个编辑的过程。

主持人在节目中不仅要将新闻事件报道给观众,还要将内容转化为个人叙述,这个内容转化过程基于对主持人写作功底的要求,而在半口语传播中对新闻内容的选择又是对新闻的编辑过程。

这样,主持人不再是个简单的“传声筒”,而是对节目内容的选择、制作起了很大决策作用。

“说”的传播方式决定了节目本身的成败都系于主持人的身上,主持人具备一定的编采能力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必要条件。

所以,说新闻的主持人不但要口齿伶俐,还要有良好的新闻素质,在直播中要面对镜头侃侃而谈,这无疑提高了对主持人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

6、叙事语言的方言化与叙事内容的区域化倾向

、方言“说”新闻带来亲切感

新闻平民化常以其独特的“说新闻”的方式深入观众灵魂深处。

“说新闻”是“亲昵体裁”,能触及观众灵魂深处;方言播报是“自我认同的表现”。

与平面媒体相比,电视媒体通过动态画面的媒介能有效地消除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沟通”。

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在媒体与受众的沟通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电视媒体业界一直在强调电视民生新闻要“口语化”,为的就是尽可能拉近电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这种口语要求必须“得让九十岁的老奶奶也听得懂”。

这一点,在一些新闻栏目中得以实践,电视民生新闻让老百姓听起来不再像听“天书”、听“八股文”。

在这类节目中,凡是主持人无不是“说”的比“播”的好。

这种“说”不再是八股文式的书面语言,而是活生生、原汁原味的百姓语言,这种语言让老百姓听起来省事又感亲切,接受度自然飙升。

“说新闻”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杭州电视台推陈出新,方言播报就是一种新的形式。

主持人成了民间故事的说书人,语言的地域贴近性决定了它是“自我认同”的表现。

从原来的第三人称新闻叙事转变为第二人称叙事方式,使得电视与观众间的距离缩短,亲近性增强。

这种方式首推《阿六头说新闻》。

阿六用俗语、口语、歇后语、比喻等观众耳熟能详的语言作为播报新闻的主要语言,方言播报把原来不喜欢看电视新闻的老人也拉到了电视机前。

为了更贴近观众,配合方言的有效使用,阿六还煞费苦心。

有时候他穿上唐装,用八仙桌来营造“现场气氛”,播报的时候煞是兴奋,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也很丰富,当说到某居民家中地板发热的现象时,阿六就用手长按住桌面然后突然弹起做被烫伤的样子,接着用纯正的杭州话说到:

“地板为什么这么烫呢?

”这种有意无意的滑稽表演是对语言和肢体的自由操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贴近观众,并得到其认同。

、叙事内容注重挖掘区域文化资源赢得关注度、认同感

民生新闻的关注点应该建立在民众最感兴趣的话题上,最能让受众感兴趣的莫过于他们的身边之事也就是本地民生新闻。

对于观众来说,电视新闻平民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可以说,民生新闻对于地域性的强调已成为一种竞争性的策略与价值诉求:

以南京地区为例,从新闻栏目的名称上看,《直播南京》、《南京零距离》等等无一不是暗示地缘上的接近性;而这些栏目的广告口号:

如“南京人当然看《直播南京》”,“《南京零距离》见证南京变迁与发展的城市日记”等等则进一步彰显地域性的优势,通过对区域性地理文化资源的充分开掘与利用激发区域性受众的价值认同。

  电视新闻平民化不仅注重选择能展示当地风土人情的新闻场景,还对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历史性开掘,新闻的制作者深知“城市电视民生新闻要抓住观众,必须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的展示,其中既包括当地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也包括当地的民俗风情、审美情趣。

于是,当地的城市特色、市井人物、历史遗迹、地域性的历史掌故都成为可开采的文化资源,甚至在“地名”上都做足文章:

以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为例,它就以寻访南京老地名、重拾南京人的地名情结为由,制作了《乌衣巷》、《桃叶渡》、《三条营》、《白鹭洲》、《利济巷》、《石头城》等8集寻访南京老地名的节目,由老南京人的叙述和丰富的史料画面贯穿始终,力图唤起人们对特定历史阶段的地域文化印迹的联想与认同。

7、叙事方式重“展示”少“讲述”

越来越多的民生新闻节目中,叙事方式重“展示”少“讲述”,追求亲切、生动,注重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

我国传统而经典的新闻叙事,通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这种叙述方式保证了受众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所发生的信息,它不容忽视的一个缺点就是,叙事上难免生硬、冷冰冰,读者较难产生心理认同。

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倒金字塔结构”大多采用的是“讲述”的叙事方式,就好像在受众面前站着一位具有独立个性的叙述者。

在新闻等非虚构性叙事文本中,采用“讲述”的叙事方式,记者通常就是旗帜鲜明的讲述者,以全知全能的视角告诉读者发生的信息,其权威性和真实性不容质疑,大多用在一些权威的时政报道,以及目前大多数消息报道中。

讲述与展示,通常在叙述的一开始就确定下来了。

“记者获悉”、“据介绍”、“据了解”、“有关人士表示”、“知情人透露”等都非常明显地表明了是“讲述”的叙事方式。

近两年的民生新闻突破传统的叙事方式,通过较多运用直接引语和描写等手法,确保了新闻语言的生动,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原汁原味的故事,大大拉近了和读者的心理距离,在叙事方式上保证了民生新闻眼睛向下的民生本质。

民生新闻采用“展示”的叙事方式,记者隐藏在故事中人物和事件的背后,使读者几乎无法感知到他的存在。

这时记者不再是信息的强有力的传播者,说教的痕迹明显减弱,基本上由人物对话加上非常简练的描写与叙述报道构成某种戏剧性场面,给人以十分客观的印象,或者是通过人物的意识来反映事件,从而忽略叙述者的介入和评论。

在目前的民生新闻报道中,许多直接引语开始出现在新闻的重要部分,描写增多,给人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将人类永恒不变的情感因素再现,达到传受双方的情感互动,而这样的民生新闻报道也必会在受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激起广泛共鸣。

美国学者麦尔文·曼切尔在他的巨著《新闻报道与写作》中将人情味视为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要素。

他指出,弄明白报道是给人阅读的,记者就必须用这样的方式来报道事件,即用个人遭遇的戏剧性的情节来代替生硬的叙述。

民生新闻是给谁看的呢?

是广大民众,它的立足点就是受众中心,受众本位,它的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等都要求记者必须把新闻事件带到活生生的生活中去,在叙事时必须注重可看性、亲切感,注重拉近和观众的心理距离。

相比之下,“展示”与描述对象的距离比较近,所传达的信息多,记者隐藏在报道中,看起来更加可亲可感,更具现场感,增强了观众的情感知觉,与民生新闻的民生本质一脉相承。

8、叙事话语权的让渡与叙事话语霸权的摒弃

、民生新闻叙事话语权的让渡

大量的事实表明,我国政府各级部门的工作职责正在由“为民做主”向“让民做主”平稳过渡;与之相应,中国媒体也开始由“代民说话”变为“让民说话”“请民说话”。

身处媒体前沿的电视人,只要能对这一点保持清醒的头脑,便能找到符合大众口味的民生新闻应有的味道。

电视新闻属于一种传播媒介,传播的是电视新闻话语。

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构成一种关系,电视新闻采制者与被采制者也构成一种关系,这些关系的揭示就是一种叙事角度。

以往的电视新闻传播的主角是媒介的从业人员,而受众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接受状态,普通百姓基本没有机会上镜头发表意见,行使话语权。

电视民生新闻通过传播状态的改变,促使传播关系的变革,从而使普通的百姓有了新闻的话语权。

这种权利的让渡更体现了一种民主文化的发展,群众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获得了平等的话语权,而百姓自己在镜头前述说,不仅仅是个人的意见,更多是代表群体的声音,必然会吸引整个群体的关注。

[2]【备注:

出处[2]方永明.电视民生新闻兴起的背景分析[J].传播学论坛,2004,(7)】

、民生新闻对叙述话语霸权的摒弃

新闻传播媒介以其独特的优势,无可争议地赢得了舆论监督主体的社会地位。

它可以广泛地,适时地反映社会公众的意见,形成社会舆论,为社会公众针对当前现实问题行使舆论监督权力,提供了公开的论坛。

时下我们总能听到一些民生新闻类节目主持人极尽煽情式的语言,往往试图激起公众对新闻事件当事人憎恨或者同情一类的情绪;甚至有时会采取“炒作”的方式,即由诸多媒体联手对事件作片面的分析宣传,有意无意地压制相反意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媒体审判”。

它其实是对日常法律工作的一种干扰,其社会危害不容低估。

尤其是当全民的情绪被煽动之后,人们容易因为一时的狂热与亢奋而丧失理智与基本的判断,历史上由于舆论压力而导致的错案冤案屡见不鲜。

而某些地方出现的“有委屈找媒体”的理念,更是当今民生新闻作为媒介生态失衡所产生一种不正常和不正确现象的真实写照。

毫无疑问,在民生新闻中,主持人对新闻的评点是发挥舆论监督职能的重要表现形式。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评点立场只有贴近观众,才能唤起他们的共鸣,引起他们的关注。

电视民生新闻“零距离”地贴近民众,成为当地百姓心目中的“舆论尖兵”,但由于主持人的评论本身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有的受新闻时效性的制约,无法进行深人的剖析;有的受主持人视角的限制,不能面面俱到。

因此,主持人的点评要注意评论的“度”,使之恰到好处。

这里的“度”,是指主持民生新闻节目时一则不要轻率地点评;二是即使点评也要恰当、有根据,不要没有边际、过多地引申或与文章原意不符。

评论应当是从新闻事实中得出的,要忠实于客观事实,不能随意添油加醋,更不能歪曲原意。

江苏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主持人孟非在谈到自己的主持风格“旧渐钝化,评点少了”的问题时说,主持人应时常提醒自己,尽量避免话语霸权的产生,“你可以在节目里骂人,但骂的同时是否想过被骂的人并没有平等的机会反驳,那么评论的公正性何在呢?

”孟非认为,主持人需要有质疑的能力,但切忌矫枉过正,把新闻推向另一个反面。

“媒体不能一味地迎合公众对媒体力量和娱乐性的需要,所以现在的节目里我谨守‘尽量多评论普遍的现象,少批评具体的单位和人’的原则。

”现在,他更加注意“多提疑问,少下结论”。

孟非说得好,主持人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了解节目的定位,清楚媒介所扮演的角色。

大众传播媒介是一个舆论工具,它不是权力机关,也不是具体的职能部门,而主持人更不是包打天下的英雄好汉。

那种指望纯粹依靠揭露性、批评性报道一鸣惊人的轰动效应,是一条十分危险的新闻歧途,它将使节目陷人大而无当的泥潭,不但观众的麻烦事无法解决,自身的节目也将引火烧身,麻烦不断。

既然主持人点评的适度与否关系到舆论的导向,关系到新闻报道的效果,也关系到自身的长治久安。

因此,舆论监督的“度”和分寸感的准确把握就显得十分重要。

主持人的一切宣传报道要服从大局,以大局为重;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批评报道为辅的原则;要事实确凿,观点正确,公正平衡,遵纪守法,与人为善,立足于帮助;要有头有尾,既反映被批评对象的认识,也反映有关部门的处理结果;要学会“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总之,主持人叙事、评点要讲究社会责任,要注意报道艺术,要有积极的社会效果,而不要走向话语霸权的误区。

9、叙事中的人性回归

社会环境变了,文化条件变了,越来越多的人观看电视节目由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等重大社会历史课题转为关注与自身的生存状况息息相关的微观问题。

陕西电视台2002年开播的《诉说》即是这样一个栏目。

该栏目宣称:

“以人文关怀的理念,新颖独特的视角,架设与平民沟通的平台。

心理透视作为栏目关注对象,我们将着力营造一个倾诉的空间。

通过邀请平民走进演播室,讲述心里话,消除内心积虑、生活中的不快,以诉说的方式进行沟通,将心理作为切入点,找出隐藏在心理背后的社会诱因。

消除人际交往隔膜,建立相互关爱的人际关系。

”可以想见,当摄像机镜头最初对准某个平民百姓的时候,他心中的那个“我”将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难道我真的成了节目的主角?

”细心的观众从电视民生新闻中人称习惯的变化已窥得端倪:

平民在电视民生新闻中不再是“他”或“她”,而变成了“你”,甚至变成了“我”。

当媒体开始关注每一个“我”时,受众们的自我意识也开始觉醒,更多的人性化要素也开始主导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

老百姓喜爱民生新闻,并不是如对综艺类节目那样,完全是出于对自己精神的放松和娱乐,而是在节目中真切感受民生新闻对自身的关注,是感动于那份亲切。

北京台《第七日》曾做过一期关于北京市民超市抢油风波的新闻。

市民为了购买超市打析的食用油,不仅从凌晨四点开始就在超市门口排队,而且还发生了血战。

主持人对此现象的评述不是指责老百姓为了贪图小便宜而大打出手,而是从那些抢油老百姓的切身角度出发来分析。

为什么大冬天凌晨四点就在超市门外排队买油?

那是仅仅的几元钱对这些老百姓来说是有分量的,他们的生活不如意,必须在意这些点滴的节省。

主持人在评述中找到的是老百性生活的困窘,讲出的是超市故意炒作的不纯动机。

这正如于丹教授所说过的:

“《第七日》起到了很好的精神按摩的作用,人们需要这样一个心灵的教堂,平良百姓之间用温情互相映照和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