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2334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x

黑河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嫩江县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工作原则

1.5启动条件及灾害分级

2组织指挥体系

   2.1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

   2.2扑火指挥

3预警、监测、信息报告

   3.1火灾预防

   3.2火险预测预报

   3.3林火监测

   3.4信息报告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4.2响应措施

4.3县级层面应对工作

5扑火指挥与扑救措施

5.1组织指挥原则

5.2扑火原则

5.3供给原则

5.4扑救措施

5.5高危火险区扑火作战方案

5.6高保护价值森林与重要设施目标保护方案

5.7人工增雨方案

6后期处置

   6.1火灾评估

   6.2灾民安置

   6.3工作总结   

   6.4奖励与责任追究

6.5火案查处

7综合保障

7.1扑火前指保障

7.2火场应急通信保障

7.3储备物资保障

7.4资金保障

7.5技术保障

7.6培训演练

8附则

8.1预案管理

8.2高危火险区

8.3高保护价值森林

8.4重要设施目标

8.5奖励与责任追究

8.6应急支持保障部门的职责任务

8.7预案生效时间

嫩江县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建立健全应对重、特大森林火灾运行机制,规范处置行为,提高处置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处置行动,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意见》、《黑龙江省重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黑河市委、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决定》和《黑河市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嫩江县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工作。

1.4工作原则

1.4.1在县政府和县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领导下,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预案,在具体实施时,遵循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各项责任制。

1.4.2本预案涉及的县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本部门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落实各项支持保障措施,尽职尽责、积极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确保在处置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时做出快速应急反应。

1.4.3在处置各类森林火灾时,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保护森林资源的安全,把森林火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4.4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和森林经营单位不仅要落实预防森林火灾的各项措施,更要做好紧急应对突发重、特大森林火灾的思想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建立应对重、特大森林火灾的有效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1.5启动条件及灾害分级

1.5.1启动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经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批准,启动本预案。

⑴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⑵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重伤仍未扑灭明火;⑶威胁居民区和重要设施的森林火灾;⑷24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⑸在未开发原始林区发生的森林火灾;⑹在敏感时期和敏感地区发生的森林火灾;⑺需要省和国家支援扑救的森林火灾。

1.5.2灾害分级

按照受害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灾害分级标准按照《森林防火条例》执行。

2.组织指挥体系

预案启动后,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承担应急处置各类森林火灾的各项组织指挥工作。

各相关支持保障部门快速响应,按职责分工,配合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做好各阶段扑火救灾工作。

2.1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

2.1.1机构组成

总指挥:

王海东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

常务副总指挥:

张大力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

刘振秀县政府党组成员、林业局局长

副总指挥:

(按姓氏笔画为序)

邓斌县森林防火副总指挥

石长福县森林防火副总指挥

刘玉军县林业局副局长

孙永春县委办主任、县纪委副书记

监察局局长

苏钟平嫩江航站站长

张林县防火办副主任

张宏雷农垦九三管理局副局长

郑延国县政府党组成员、政府办主任

应急办主任(兼)

郭贵岭县森林防火副总指挥

防火办主任

夏杰县森林消防大队大队长

滕大鹏黑河市森警支队嫩江大队大队长

成员:

(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君县人民法院院长

王旭斌县公安交警大队大队长

王振祥县移动公司总经理

田波县气象局局长

刘国会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孙敏县卫生局局长

孙曰生县电业局局长

李军县水务局局长

李强县司法局局长

张林生嫩江航站副站长

张国华县林业局副局长

张鹏飞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任伟大中国联合通信嫩江分公司经理

罗永生县农业局局长

范开雷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范奉武县畜牧兽医局局长

赵映红农垦九三管理局林业局局长

姚瑜明县石油公司经理

郝冰县文化广电体育局局长

徐亦剑县财政局局长

高峰县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局长

韩守林县民政局局长

谢非县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

焦明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魏庆林县检察院检察长

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成立扑救协调组、通信联络组、后勤保障组、情况综合组、火案调查组、救护组和宣传报道组。

2.1.2职责:

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协调有关部门,调动扑火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协助各级人民政府扑灭森林火灾。

具体任务:

扑救协调组:

组长:

刘振秀 县政府党组成员、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

成员:

郭贵岭县防火办主任

田波县气象局局长

刘玉军县林业局副局长

张林县防火办副主任

负责协调组织扑火力量调用,落实扑救的具体措施;负责火场扑灭后的检查验收。

通信联络组:

组长:

刘玉军县林业局副局长

成员:

王振祥 移动通信公司嫩江分公司总经理

任伟大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嫩江分公司经理

李丹县防火办通信监测股股长

张路县防火办通信监测股通信技师

负责组建火场通讯网和报务工作,确保火场内外的通信通畅和报务工作落实。

后勤保障组:

组长:

徐亦剑县财政局局长

成员:

刘国会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王旭斌县交警大队大队长

姚瑜明县石油公司经理

姚树友县防火办后勤保障股股长

负责火场前线所需食品、装备、油料、机具等物资的储备、补充和调配。

情况综合组:

组长:

郭贵岭县防火办主任

成员:

张林县防火办副主任

赵言峰县防火办信息综合股股长

负责起草县政府、森防指防扑火命令、批示、指示并协调森防指成员单位;汇总防扑综合情况,上报阶段性火场扑火情况,同时负责前指文秘工作。

火案调查组:

组长:

高峰县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局长

成员:

魏庆林县检察院检察长

王君县人民法院院长

范德才县森林公安局局长

负责火案火因调查处理,提出对有关责任人、火案当事人的处理意见及前线指挥部安全保卫工作。

救护组:

组长:

韩守林县民政局局长

成员:

孙敏县卫生局局长

罗永生县农业局局长

负责伤病人员救护和协助安置灾民工作。

宣传报道组:

组长:

郝冰县文广局局长

成员:

孙登发县网络广播电视台台长

仲欣黑河日报社驻嫩江记者站站长

负责森林防火宣传和协助新闻媒体的报道工作。

2.2扑火指挥

2.2.1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由火灾发生地的防区前指负责指挥。

跨行政区、施业区界的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分别指挥。

2.2.2各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根据需要,在森林火灾现场适当位置成立前线指挥部。

必要时,县森防指总指挥率领副总指挥和相关的成员单位领导赶赴火场第一线,成立县森防指扑火前线总指挥部,设立相应的火场应急工作组。

2.2.3武警森林部队执行森林火灾扑救任务,接受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指挥。

2.2.4军队执行森林火灾扑救任务,依照《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的有关规定,接受前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3.预警、监测、信息报告

3.1.1火灾预防

预案启动后,全县各级森林防火部门应大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林区各林场、村屯、野外地营子、作业点不准生火做饭,不准进行农事用火;加强对高火险时段和危险区域检查监督,消除各类火险隐患;开设防火隔离带;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严防山火危及乡镇、村屯、林场以及重要设施等的安全,全面提高预防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

3.1.2火险预测预报

预案启动后,依据气象局短期气候预报,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分析各重点时期的森林火险形势,向全县发布火险形势宏观预测报告;县气象局、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依据天气预报信息,遇有高火险天气时,向全县发布高火险天气警报。

3.1.3林火监测

预案启动后,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利用省和国家卫星林火监测系统、高山了望系统、飞机巡护等多方面手段及时掌握热点变化情况,在森林火灾发生地利用飞机巡护、了望塔、地面巡护人员密切监视火场动态。

3.1.4信息报告

预案启动后,前指应于每日5时、14时通过电子文档形式向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报送火场综合情况,遇有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

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起草《火情动态》,于每日6时、15时,报送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及有关部门。

  出现森林火灾时,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接到火灾发生地报告后,立即如实向县委、县政府和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同时将情况通报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领导及有关部门,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根据森林火灾发展态势,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调整扑火组织指挥机构和力量。

火灾发生后,林场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并及时上报县森防指,县森防指统一调度命令,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集结优势兵力到达指定位置,进行扑救。

4.2响应措施

森林火灾发生后,各有关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组织采取以下措施:

4.2.1扑救火灾

火灾的组织扑救以武警森林部队、森林消防队等专业扑火力量为主,以当地林场半专业队为辅,就近用兵,重兵投入。

各扑火力量在前线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挥下,明确分工,落实扑救责任。

现场指挥员要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队伍行进、驻地选择和扑火作业时,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坚持以人为本,确保扑火人员安全。

不得动员残疾人、孕妇和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适宜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人员参加扑火工作。

4.2.2转移安置人员

各山区乡镇人民政府、林场应在林区居民点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保证居住地和重要设施安全;保证重要森林资源安全,尽量减少损失。

预先制定紧急疏散方案,落实责任人,明确安全撤离路线、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4.2.3救治伤员

因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时,森林火灾发生地乡镇政府和医疗单位要积极开展救治工作。

伤员由当医疗部门进行救治,必要时由县卫生局组织医疗专家派出卫生应急队伍赶赴火灾发生地,成立医疗点,实施现场救治。

4.2.4善后处置

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抚慰遇难者家属。

对因扑救森林火灾负伤、致残或者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县、乡人民政府给予医疗、抚恤。

4.2.5保护重要目标

当林区内和靠近林缘的设施重要目标和高保护价值森林受到火灾威胁时,迅速调集专业队伍,通过开设隔离带等手段,全力消除威胁,确保目标安全。

4.2.6维护社会治安

加强受火灾影响区域的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借机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为。

在金融单位、储备仓库等重要场所加强治安巡逻,维护社会稳定。

4.2.7发布信息

通过授权发布、发新闻稿、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和专业网站、官方微博等多种方式、途径,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向社会发布森林火灾和应对工作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发布内容包括起火时间、火灾地点、过火面积、损失情况、扑救过程和火案查处、责任追究情况等。

4.2.8火场清理

森林火灾扑灭后,继续组织扑火人员做好余火清理工作,划分责任区域,并留足够人员看守火场。

经检查验收,达到无火、无烟、无气后,扑火人员方可撤离。

4.2.9应急结束

在森林火灾全部扑灭、火场清理验收合格、次生灾害后果基本消除后,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并函告有关方面。

4.3县级层面应对工作

森林火灾发生后,根据火灾严重程度、火场发展态势和当地扑救情况,依据市级层面的应对工作动态,结合本县实际,设定县级层面的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四个响应等级。

4.3.1Ⅳ级响应

4.3.1.1启动条件

(1)发生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当日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

(2)发生在敏感时段、敏感地区,当日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

(3)同时发生2起以上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启动Ⅳ级响应。

4.3.2Ⅲ级响应

4.3.2.1启动条件

(1)森林火灾初判达到重大森林火灾;

(2)发生在敏感时段、敏感地区,24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

(3)高危火险区发生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启动Ⅲ级响应。

4.3.3Ⅱ级响应

4.3.3.1启动条件

(1)森林火灾初判达到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2)发生在敏感时段、敏感地区,48小时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火灾。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县森林防火办公室向总指挥报告情况并建议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4.3.4.Ⅰ级响应

4.3.4.1启动条件

(1)森林火灾已达到特别重大森林火灾,火势持续蔓延,过火面积超过1万公顷;

(2)国土安全和社会稳定受到严重威胁,有关行业遭受重创,经济损失特别巨大;

(3)发生森林火灾的县级人民政府已经没有能力和条件有效控制火场蔓延。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县政府草原防火指挥部向县委、县政府报告火情,并建议启动I级响应。

必要时,县政府直接决定启动Ⅰ级响应。

4.3.5响应措施

⑴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向总指挥报告情况并建议启动预案;

  ⑵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批准启动预案;

 ⑶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根据预案成立的各项工作组人员上岗到位;

  ⑷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向县委、县政府报告火情和预案启动情况;

  ⑸将火灾情况、启动预案事宜和各单位应承担的任务函告相关应急支持保障部门,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⑹召开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领导成员紧急会议,通报火情,确定扑火救灾方案,落实各应急支持保障部门职责;

  ⑺森林火灾发生地成立前线指挥部,并根据火表情况在各战区成立分前线指挥部;

  ⑻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根据火情情况向森林火灾发生地派出县级前线指挥部;

  ⑼根据森林火灾发生地及前线指挥部请示,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向森林火灾发生地派出增援兵力;

  ⑽根据森林火灾发生地及前线指挥部请示,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向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请示调用直升飞机增援和补充扑火物资、机具;

  ⑾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协调气象部门制定人工影响天气方案,适时组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⑿应急结束。

5.扑火指挥与扑救措施

5.1组织指挥原则

5.1.1扑救森林火灾由县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参加扑火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前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各级领导靠前指挥,随着火情趋于严重,扑火前线指挥部的级别随之提高,人员组成相应调整,但要坚持由上到下的逐级指挥体系。

根据火场情况划分战区后,各分指挥部按照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可以全权负责本战区的组织指挥。

武警森林部队在执行灭火任务时,在县政府扑火前线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部队的组织指挥工作。

5.2扑火原则

5.2.1保证安全

保证人员安全,既要避免林区群众伤亡,又要避免扑救林火人员伤亡;保证居住地和重要设施安全;保证重要森林资源安全,尽量减少损失。

5.2.2科学扑救

在扑火战略上采取“围、阻、打、清”相结合,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在扑火战术上,采用整体围控、各个歼灭,重兵扑救、彻底清除,阻隔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减少森林资源损失。

5.2.3合理用兵

在扑火力量使用上,坚持以专业力量为主,其他经过训练或有组织的非专业力量为辅。

5.2.4落实责任

采取分段包干、明确责任,落实扑救、清理、看守分段包干责任制。

5.2.5网格化原则

根据地理因素,依托公路、河流、耕地、生物防火阻隔带等阻隔系统,将全县防火区域划分16个网格区,使之形成若干个相对封闭的隔离圈,隔离圈和扑火通道形成网格化,实现火情的有效隔离、快速进入火场和科学扑火的目的。

5.2.6统一指挥

各参战队伍必须统一由县政府扑火前线总指挥部调动,必须坚决执行县政府扑火前线总指挥部的作战意图,必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5.3供给原则

扑救森林火灾时,增援队伍途中的交通和生活供给保障由增援单位自己承担,到达火场后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负责综合保障。

5.4扑救措施及保障储备

5.4.1扑火力量的组织

发生火情后,火灾的组织扑救应当以武警森林部队、森林消防队等专业扑火力量为主,以林场具有扑火常识且经过专业训练的半专业队为辅,必要时可动员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机关干部预备队和群众等非专业力量参加扑救工作。

5.4.2扑火队伍的组成

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投入扑火队伍共1683人。

其中第一梯队由武警嫩江森林大队170人和专业扑火队伍463人组成,共633人;第二梯队由各林场、乡镇、农场、厂矿半专业扑火队及机关预备队组成,共1050人。

5.4.3各防区兵力的分配

5.4.3.1北部防区570人,灭火机212台

第一梯队由森警75人和专业扑火队伍224人组成,共299人。

第二梯队由半专业扑火队伍371人组成。

5.4.3.2中部防区256人,灭火机150台。

第一梯队由专业扑火队伍84人组成。

第二梯队由半专业扑火队伍172人组成。

5.4.3.3东南防区411人,灭火机167台。

第一梯队由森警75人和专业扑火队伍140人组成,共215人。

第二梯队由半专业扑火队伍196人组成。

浅山区林场、专业队机降中队、森警大队驻地、机关预备队共446人,灭火机37台作为全县机动部队。

5.4.4应急保障储备

共储备油料30吨、灭火机100台、扑火服500套、手持对讲机20部、车载电台20部、扑火食品1000公斤、专项经费50万元。

并协调嫩江县道路运输管理站组织40辆公汽作为扑火运兵车,支援各防区扑火救灾做准备。

5.4.5其他储备

2处移动航站:

卧都河移动航站、白云移动航站。

  2个野外直升机加油点:

卧都河林场、白云林场。

8个机降点:

新民(1262210/493020)、霍龙门(1254655/494930)、白云岱(1261330/490940)、中央站(1255810/504515)、大治(1254300/500915)、麦海(1263000/491230)、嘎拉山(1260340/505410)、卧都河(1254900/503220);

26座了望观测塔。

5.5高危火险区扑火作战方案

5.5.1全县森林火灾高危火险区共有2处:

卧都河(北部防区)、麦海(东南防区)。

5.5.2在扑火指挥过程中,通过空中侦察,全面掌握火场外围火线位置和周围地形、地貌和社会环境,充分依托河流、湖泊、水库、道路等自然阻隔带,首先制定全面围控火场的战略方案。

其次,根据森林类型、天气情况和火行为特点,分析火场发展态势规律,部署直接灭火围打的防线,选择时机扑灭明火。

5.5.3如果已经形成大范围树冠火或者火场有大范围失控的危险时,应选择依托位置果断采取“以火攻火”的手段,组织专业队伍及时点烧阻隔带。

5.5.4针对每个高危火险区的情况,县森防指制定针对性的扑火预案,在扑火方案示意图上标注交通系统、阻隔系统、灭火资源等基础信息;标注直接灭火围打防线部署方案;标注间接围控火场战略方案。

5.6高保护价值森林与重要设施目标保护方案

5.6.1高保护价值森林与重要设施目标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主要采取开设阻隔带、清除障碍物、应急取水、局部交通管制等应急措施实施保护。

5.6.2加油站、供电线路、重要仓库、炸药库、变电所等重要设施目标周围应急开设的阻隔带必须达到200米宽,必要时应果断采取“以火攻火”的手段提前阻隔火势蔓延。

5.7人工增雨方案

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及时向县气象局通报火场位置、火场范围和火场蔓延趋势等信息,县气象局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必要时应向火场派出携带移动监测设备的相关服务人员,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6.后期处置

6.1火灾评估

森林火灾扑灭后,县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对森林火灾发生时间、地点、原因、肇事者、扑火物资消耗及因灾受害森林面积和蓄积、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并要写出调查评估报告,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

6.2灾民安置

县乡两级民政部门应当设立灾民安置场所和救灾物资供应站,做好灾民安置和救灾款物接收、发放工作,确保灾民基本生活。

受火灾影响地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人员救助、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因处置森林火灾引起的矛盾和纠纷。

6.3工作总结

县乡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当对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应急工作及时进行总结,找出预防、预测、预警和处置环节中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和落实改进措施。

需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的,应当及时组织修订,提高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对责任事故,必须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6.4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扑火工作中贡献突出需要奖励的单位和个人,参照相关规定执行;对在扑火工作中牺牲人员需追认为烈士的,依据国家相关规定由民政部门办理;对火灾肇事者的责任追究,由司法部门依法审理;对火灾事故行政责任和领导责任的追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6.5火案查处

由县公安局和林业公安分局负责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

7综合保障

7.1扑火前指保障

扑大火时,县森防指的扑火前线总指挥部应根据火场地理位置,依托林场、乡镇、居民点和移动航站、临时航站,选择环境安全、交通便利、通信畅通的地方设立扑火指挥场所。

县森防指应提供基本保障包括:

标绘火场侦察态势图;标注扑火力量分布图;提供火场实况照片和录像;提供通信设施和网络办公保障;提供向导、通信人员、扑火指挥图、GPS等人员和装备;保障指挥员食宿。

7.2火场应急通信保障

建立市、县、林场与火场的森林防火通信网络和火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配备与扑火需要相适应的通信设备和通信指挥车。

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卫星电话、移动手机、无线电台及互联网等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社会基础通信设施的作用,为扑火工作提供通信与信息保障。

依据省、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网站和卫星林火监测云图、火情调度等信息,为扑火指挥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支持。

7.3储备物资保障

县森林防火指挥根据全县辖区的森林防火任务,建立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所需的扑火机具和扑火装备。

7.4资金保障

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工作所需资金,实行县、乡镇和林业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