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256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6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

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汇总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工程地质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A)。

A碎屑结构B斑状结构C沉积结构D碎裂结构

2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强度降低的性质是指岩石的(B)。

A抗冻性B软化性C流变性D饱水率

3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原始产状应当是(D)。

A无法确定B倾斜的c垂直的D水平的

4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包括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和下列哪个图件(B)。

A钻孔分布图B地质柱状图C踏勘路线图D测点

5下列关于风化作用的叙述哪项正确(C)。

A温差风化属于化学风化作用B风化作用均会导致岩石成分的变化C风化作用随地表深度的加大而减弱D风化作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6.冲积土是由下列哪项地质作用形成的(C)。

雨、雪水的地质作用B洪流的地质作用C.河流的地质作用D风化作用

7.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可分为哪三种类型(C)。

A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B.裂隙水、潜水、承压水C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D孔隙水、岩溶水、承压水

8.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哪一项是正确的(C)。

A.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烈度也只有一个B.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一个

C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烈度可有多个D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

9.下列哪项不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B)。

A.可溶性岩石B岩石为软岩C.水是流动的D水具有侵蚀性

10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A)。

A.承受岩土和水压力B防止地下水渗入C.装饰洞室D辅助画岩灌浆

11.土洞是由以下何种地质作用造成的(B)A.生物作用B潜蚀作用C.搬运作用D风化作用

12.斜坡的破坏方式有滑坡和下列哪项?

(D)A.流动B松动C.流砂D崩塌

13.围岩应力重新分布是指(D)的重分布。

A.岩土原有应力B洞室衬砌应力C·地下水动水压力D洞窒围岩总应力

14.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为几种移动和几种变形?

(B)

A.两种移动两种变形B两种移动三种变形C.一种移动三种变形D三种移动一种变形

15.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测定地基土的哪方面内容?

(B)A抗剪切强度B重摩C.承载力D.压缩模量

二、判断1在改造地壳的过程中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使得地壳表面趋于平缓(√)

2根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可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软岩、极软岩四大类(×)

3地层单位包括宇、界、系、统、阶。

(√)

4与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晚。

(×)

5断层只能造成地层的缺失不能造成地层的重复。

(×)

6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

(×)

7地质图地层图例如果放在图的下方应按照自左至右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

8当洞室围岩很不稳定顶围塌落侧围易滑时可采用全断面开挖法。

(×)

9岩体结构类型不同则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不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也不同√

10岩土工程勘察中某岩土指标的标准值是指该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三、简答题1简述岩体结构类型及工程特性。

岩体结构类型主要划分为整体状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散体结构五类其工程特性主要为整体状结构岩体稳定可视为均质弹性各向同性体块状结构结构面互相牵制岩体基本稳定接近弹性各向同性体层状结构变形和强度受层面控制可视为各向异性弹塑性体稳定性较差碎裂状结构整体强度很低并受软弱结构面控制呈弹塑性体稳定性很差散体状结构完整性遭极大破坏稳定性极差接近松散体介质。

2什么是变质作用及其类型?

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四种类型。

3地质图的阅读步骤?

先看图和比例尺以了解地质图所表示的内容图幅的位置地点范围及其精度阅读图例了解图中有哪些地质时代的岩层及其新老关系分析地形地貌了解本区的地形起伏相对高差LljJIIJ游地貌特征等分析地层分布、产状及其和地形关系分析不同地质时代的分布规律岩性特征及新老接触关系了解区域地层的基本特点分析本地区地质构造形态。

最后综合分析各种地质现象之间的关系及规律性

4保障围岩稳定性的两种途径是什么?

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以下两种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提高。

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后者主要是加固围岩。

5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主要包括的内容?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方面的内容包括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岩土指标的分析与选用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及其分析和论证工程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的预测疲监控、预防措施。

四、论述题(10分)分析地震效应。

答在地震作用影响下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

和破坏称为地震效应。

地震效应包括地震力

效应地震破裂效应地震液化效应和地震激

发地质灾害效应。

(1)地震力效应。

地震可使建筑物受到一种惯性力的作用当建筑物无法抵挡这种力的作用时建筑物将会发生变形、开裂、倒塌。

(2)地震破裂效应。

地震自震源处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于周围的岩土层中引起岩土层的振动当这种振动作用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石就产生突然破裂和位移形成断层和地裂隙引

(3)地震液化效应。

在饱和粉砂土中传播的地震波使得孔隙水压力不断升高土中有效应力减少甚至会使有效应力完全消失粉砂土形成流体形成砂土液化导致地基强度降低。

(4)地震能激发斜坡岩土体松动、失稳发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工程地质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震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和下列哪项(B)。

A.风化作用B.变质作用C.成岩作用D.沉积作用

2.在垂直压力作用下,岩石沿已有破裂面剪切滑动时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岩石的(D)。

A.抗拉强度B.抗切强度C.抗剪断强度D.抗剪强度

3.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为(C)。

A.无法确定B.上老下新C.上新下老D.同一时代

4.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C)。

A.正断层B.平推断层C.逆断层D.阶梯断层

5.下列哪项不是地质年代单位(D)。

A.宙B.代C.纪D.统

6.下列关于风化作用的叙述,哪项正确(C)。

A.风化作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B.风化作用均会导致岩石成分的变化

C.风化作用随距地表深度的加大而减弱D.温差风化属于化学风化作用

7.风的剥蚀作用有下列哪两种方式(A)。

A.吹扬作用和磨蚀作用B.吹扬作用和冲蚀作用C.溶蚀作用和磨蚀作用D.溶蚀作用和冲蚀作用

8.坡积土是有下列哪项地质作用形成的(B)。

A.风化作用B.雨、雪水的地质作用C.洪流的地质作用D.河流的地质作用

9.地下水按赋存条件的分类,不包括哪种类型地下水(C)。

A孔隙水B裂隙水C潜水D岩溶水

10.斜坡的变形方式有蠕动和下列哪种形式(C)。

A.崩塌B.滑动C.松动D.弯曲

11.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哪一个是正确的(C)。

A.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烈度也只有一个B.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一个

C.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但烈度可有多个D.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

12.土洞是由以下何种地质作用造成的(B)。

A.生物作用B潜蚀作用C搬运作用D.风化作用

13.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A)A.承受岩土和水压力B.防止地下水人渗C.装饰洞室D.辅助围岩灌浆

14.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B)。

A.1:

200~1:

1000B.1:

500~1:

2000C.1:

2000—1:

10000D.1:

5000~1:

50000

15.平板荷载试验可用于测定地基土的哪方面内容?

(C)A.抗剪强度B.重度C.承载力D,压缩模量

二、判断题1.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

(√)

2.根据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岩石按坚硬程度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和软岩四类。

(X)

3.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晚。

(X)

4.断层既可以造成地层的重复又可以造成地层的缺失。

(√)

5.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

(X)

6.冲积土是由河流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

7.利用潜水的等水位线图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但不能确定潜水的水力梯度。

(X)

8.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节理面属于构造结构面。

(X)

9.作用在洞室衬砌上的外水压力等于外水的全部水柱高度乘以水的重度。

(X)

10.勘察一般分为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阶段。

(X)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

1.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

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手段及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

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

(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

(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3.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4.选择洞轴线位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地形:

应注意利用地形、方便施工

(2)地层与岩性条件:

地层与岩性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洞室的稳定性(3)地质构造条件:

应考虑在大块而完整岩体中布置轴线;应注意分析洞轴线与岩层产状、褶皱地层的走向的关系(4)水文地质条件:

对隧洞沿线地下水分析其埋藏运动条件、类型及物理化学特性等情况。

5.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

通过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如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地层条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定等。

在此基础上,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和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工程、整治工程、土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

四、论述题(10分)分析褶皱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褶皱形成以后,使岩层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同时,在褶皱的转折端,一般张裂隙发育,岩层较破碎,在褶皱两翼,岩层中易产生剪裂隙。

由于褶皱构造中存在着不同的裂隙,导致岩层的完整体受到破坏,因此,褶皱区岩层的强度及稳定性较之原有岩层有所降低。

另外由于转折端更易遭受风和作用的影响,因此,工程应避免布置在转折端。

褶皱两翼,岩层均为单斜岩层,如果在褶皱两翼开挖形成边坡,可能导致边坡产生顺层滑动。

因此在两翼布设工程应尽量使开挖形成边坡的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相反;如果边坡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一致,应使边坡的倾角小于岩层倾角,否则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工程地质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计30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内力地质作用(C)A地壳运动B地震作用C剥蚀作用D变质作用

2根据岩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层与黏土层相

比其隔水性(A)。

A差B相同C好D不能确定

3岩层在空间的位置由以下何种要素确定(D)。

A地壳运动B地形地貌C走向和倾斜D走向、倾向、倾角

4背斜表现为(B)。

A核部为新地层两翼对称出现老地层B核部为老地层两翼对称出现新地层C向下的弯曲D与弯曲方向无关

5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与在干燥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的值称为岩石的(D)。

A饱水系数B渗透系数C吸水系数D软化系数

6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D)。

A钻孔分布图、平面图、柱状图B钻孔分布图、剖面图和柱状图C钻孔分布图、平面图和剖面图D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

7残积土是由下列哪项地质作用形成的(A)。

A风化作用B雨、雪水的地质作用C洪流的地质作用D河流的地质作用

8河流的地质作用一般表现为(D)。

·

A侵蚀、沉积B沉积、搬运C侵蚀、搬运D侵蚀、沉积、搬运

9地下水中含有多种气体成分常见的有02、

CO2、H2S和(B)。

ACOBN2CS02DH2

10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A)。

A下降B上升C不变D不能确定11根(C)。

A基本烈度B设计烈度C场地烈度D工程烈度

12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为几种移动和几种变形(B)。

A两种移动两种变形B两种移动三种变形C一种移动三种变形D三种移动一种变形

13土洞的形成是由以下何项造成的(C)。

A搬运作用B生物作用C潜蚀作用D地震作用

14围岩应力重新分布是指(D)的重分布。

A岩土原有应力B洞室衬砌应力C地下水动水压力D洞室围岩总应力

15野外工程地质测绘的方法不包括下列哪种方法(A)。

A实验法B路线穿越法C界线追索法D布点法

二、16·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即矿物的解理。

(√)

17·地质年代单位有宇、界、系、统、阶。

(×)

18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强度降低的性质即岩石的抗冻性。

(×)

19组成褶皱的岩层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即枢纽。

(√)

20残积土是未经搬运的由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

(√)

21承压水的承压水位与埋藏深度一致。

(×)

22按滑动的力学性质滑坡可分为牵引式滑坡和推动式滑坡两种类型。

(√)

23‘旱岩压力的大小与岩土的物理性质、岩体结构、支护结构有关与支护时间无

24·洪积土的特征是物质大小混杂分选性差颗粒多带有棱角。

(√)

25·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综合分析确定(√)

三、26叙述张节理的主要特征。

产状不很稳定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延展均不远节理面粗糙不平擦痕不发育节理两壁裂开距离较大且裂缝的宽度变化也较大节理内常充填有呈脉状的方解石、石英以及松散或已胶结的黏性土和岩屑等当张节理发育于碎屑岩中时常绕过较大的碎屑或砾石’而不是切穿砾石张节理一般发育稀疏节理间的距离较大分布不均匀。

27岩石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岩石坚硬程度类型有哪些?

岩石的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根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将岩石分为5大类分别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

28简叙各褶曲要素。

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

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

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

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29残积土的成因及其特征?

岩石风化后产生的碎屑物质被风和降水带走一部分其余都残留在原地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称为残积土。

残积土主要分布在岩石暴露于地表而受到强烈风化作用的山区、丘陵及剥蚀平原。

残积土从上到下沿地表向深处颗粒由细变粗。

一般不具层理碎块呈棱角状土质不均具有较大孔隙厚度在山坡顶部较薄

30·应根据什么原则采取防止土体渗透破坏的措旋?

防止土体渗透破坏的原则一是改变渗流的动力条件使其实际水力梯度减小到允许

的程度二是改善岩土性质增强其抗渗能力。

具体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性状来具体处理。

四、论述题(10分)31·如何确定沉积岩的相对地质年代?

答岩石(体)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何依据地层层序律、生物演化律以及地质体之间的

接触关系三种方法。

(1)地层层序律:

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原始产状应当是水平的或近似水平的并且先形成的岩层在下面后形成的岩层在上面。

(2)生物演化律:

由于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化的。

故可根

据岩层中保存的生物化石来判断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

(3)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

根据沉积岩层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判断。

与不整合面上底

砾岩岩性相同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早。

另外与角度不整合面产状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晚。

如果岩层与岩浆岩为沉积接触则沉积岩形成较晚如果岩层与岩浆岩为侵入接触则沉积岩形成时间较早。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工程地质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A)。

  

A.剥蚀作用B.岩浆作用  C.地质作用D.地壳运动  

2.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不属于外圈的是(D)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地核  

3.关于沉积岩形成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A风化剥蚀阶段、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B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  

C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风化剥蚀阶段D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搬运阶段、风化剥蚀阶 

4.压力等于零时的抗剪断强度称为(B)。

A.抗拉强度B.抗切强度C.抗剪强度D.抗压强度  

5下列关于褶皱不正确的(A)A褶皱构造使同一岩层产生明显的错动B褶皱核部为新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  

C.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  D.褶皱使岩层产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  

6.随着距地表深度的不断加大,风化作用的程度(C)A不发生变化B越来越强C越来越弱D无法判断  

7.河流的地质作用一般表现为(D)。

A.侵蚀、沉积B.沉积搬运C.侵蚀搬运D.侵蚀、沉积、搬运

9.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A)。

A.下降B.上升 C.不变D.不能确定  

10.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正确的是(C)。

  

A.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B.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一个  

C.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可有多个 D.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  

11.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为(B)。

  

A.两种移动,两种变形B.两种移动,三种变形C.一种移动,三种变形D.三种移动,一种变形  

12.按结构成因,结构面分为原生、构造、次生结构面,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所产生的破裂面指的是B。

 A.原生结构面B.构造结构面  C.次生结构面D.节理面  

13.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A)A承受岩土和水压力B防止地下水人渗C装饰洞室D辅助围岩灌浆  

14.在地下洞室的围岩分类中,RQD表示(B)A岩石质量B岩石质量指标C岩体质量D岩体质量指标  

15.回转钻探不适宜于的土层是(D)。

 .粘性土B.粉土C.砂土D.砾石土  

二、判断题1.地壳是莫霍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

(√)  

2.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

(X)  

3.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

(X)  

4.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

(√)  

5.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各种地质条件的图件。

(√)  

6.根据地面残积土的成分不可以推测出下卧基岩的种类。

(X)  

7.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完整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表面的重力水即包气带水。

(X)  

8.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场地烈度。

(√)  

9.围岩压力的大小与岩土的物理性质、岩体结构、支护结构有关,与支护时间无关。

(X)  

10.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综合分析确定。

(√)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  

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要点: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2.简叙各褶曲要素。

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

翼:

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

转折端:

从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

枢纽:

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轴面:

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3.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各自反映了哪些内容?

 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

平面图是反映一表地质条件的图。

是最基本的图件。

地质剖面图是配合平面图,反映一些重要部位的地质条件,它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现象的反映比平面图更清晰、更直观。

柱状图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各地质年代的地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的图件。

 

4.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5.保障围岩稳定性的两种途径是什么?

  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以下两种:

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提高。

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后者主要是加固围。

 

四、论述题(10分)  

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

要点:

(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

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  

(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

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工程地质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计30分) 1.内力地质作用不包括(    )。

 

  A.地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