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2581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曲鉴赏.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曲鉴赏

高中语文小题集练——曲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题目。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

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

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

①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

那答,那边。

【小题1】“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题2】“玉箫寒、江上谁家?

”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普天乐

张养浩

楚《离骚》,谁能解?

就中之意,日月明白。

恨尚存,人何在?

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

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

(1)这首小令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概括。

(2)在小令中,作者对屈原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 重九

[元]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①?

【注】①“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

“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小题1】这首曲能够突出“重九”特点的意象有哪些?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小题2】这首曲包含多种情感,请结合全曲进行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正宫】鹦鹉曲·农夫渴雨

冯子振

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恼杀农夫。

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

【幺】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

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

【小题1】这首曲子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小题2】请简要分析“看一片闲云起处”中“闲”字的妙处。

5、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回答后面各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1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2。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1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2淀:

即蓝靛,蓝色染料。

【小题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小题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双调·得胜乐

白朴

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1)本元曲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有何作用?

(2)曲子的最后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沉醉东风·重九

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①?

【注】①“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

“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小题1】这首曲能够突出“重九”特点的意象有哪些?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小题2】这首曲包含多种情感,请结合全曲进行赏析。

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沉醉东风·重九

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①?

【注】①“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

“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小题1】这首曲能够突出“重九”特点的意象有哪些?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小题2】这首曲包含多种情感,请结合全曲进行赏析。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小题1】作者抓住哪些意象点染出怎样的画面?

“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

【小题2】这首小令的后三句与“问我归期未”是什么关系?

试从表现手法上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0、阅读下列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大德歌·秋

【元】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①陈抟:

五代、宋初的道士,曾在华山修道,相传他嗜睡,能入眠后百日不醒。

②蛩(qióng):

蟋蟀。

(1)此曲写闺怨,所盼之人未归,从秋景写起,又以秋景作结。

主要从哪个角度来描写景物?

其作用是什么?

(2)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闺怨”之情?

试举两种作简要分析。

11、诗歌鉴赏,完成题目

商调·黄莺儿赠燕

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

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

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

花口:

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成口张状,故称花口。

【小题1】“黄莺儿”是这首作品的         ,本首作品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其中之一是               。

【小题2】作品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

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

【中吕】普天乐   秋怀

(元)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

西风驿马,落月书灯。

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

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小题1】结合全曲,试简要概括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3分)

【小题2】用典是本曲突出特色,请举两例略作分析。

(3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完成后面的题。

[中吕]朝天曲

元张养浩

挂冠,弃官,偷走下连云栈①。

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杨岸。

满地白云,东风吹散,却遮了一半山。

严子陵②钓滩,韩元帅③将坛,那一个无忧患?

[注]①连云栈:

本指横贯秦岭的一条高与彩云相连的栈道,此处比喻宦途之险恶。

②严子陵:

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

③韩元帅:

指韩信。

西汉开国功臣,后被诱杀。

【小题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湖山佳处”两句用绚丽的语言描写了隐居地。

前面用三个短句造成急如流水的气势,到“湖山佳处”便如落深潭,突出了隐居的清静。

B.白云在天山,不说满天白云风吹散,却说“满地白云”,可见诗人隐居的这“屋两间”原正处在白云深处,仿佛白云正在脚下滚动。

C.结尾三句,把“严子陵钓滩”与“韩元帅将坛”拿来对比,让读者自己衡量判断孰安孰危,从而达到对宦途的否定和对隐居的赞颂。

D.写隐居之志,抒山林之情,是元曲中常见的内容,大多用曲折隐约之法,但此曲却一语道破,直迫鹄的,尖锐地指出宦途从政的危险。

【小题2】曲中“偷”字用得非常妙,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

【双调】折桂令·宣城怀古

【元】卢 挚

对江山吟断高斋,想甲第①名园,棠棣花开。

晓梦歌钟,高城草木,废沼荒台。

快吹尽陵峰暮霭,等麻姑②空翠飞来。

渺渺予怀,天淡云闲,万事浮埃。

【注】①甲第:

豪门贵族的宅第。

②麻姑:

据《神仙传》记载,她貌似十八九岁,而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

8.这首元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9.请简要赏析“快吹尽陵峰暮霭,等麻姑空翠飞来”这两句的妙处。

15、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文后各题。

正宫 塞鸿秋

薛昂夫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

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

   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

至今寂寞彭泽县。

中吕 山坡羊

薛昂夫

销金锅在,涌金门外,戗金船少欠西湖债。

列金钗,捧金台。

   黄金难买青春再,范蠡也曾金铸来。

金,安在哉?

人,安在哉?

【小题1】下列对两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鸿秋》前四句连用比喻,勾画出世人追名逐利直至老迈的可悲形象。

B.《塞鸿秋》中“至今寂寞彭泽县”一句,运用了陶渊明遭受贬谪的典故。

C.《山坡羊》结尾处连用两个反问句,引发世人对金钱与人生的深入思考。

D.两首元曲均为讽世之作,讽刺批判之余亦有忧时伤世之感,多有警策。

【小题2】下列诗句与“黄金难买青春再”含意最相当的一项是()

A.流光容易把人抛

B.花无再开日,人无再少年

C.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D.春如旧,人空瘦

【小题3】请简要概括《山坡羊》中连用八个“金”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1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中吕]普天乐·平沙落雁①

鲜于必仁

稻粱收,菰蒲秀②,山光凝暮,江影涵秋。

 潮平远水宽,天阔孤帆瘦。

雁阵惊寒埋云岫,下长空飞满沧州③。

 西风渡头,斜阳岸口,不尽诗愁。

①平沙落雁:

此为“潇湘八景”之第五首。

②菰(gū)蒲:

菰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

蒲亦是水生植物,即苇子,可以编席。

③ 沧州:

水边比较开阔的地方,常用指隐士住地。

【小题1】曲中“山光凝暮”和“雁阵惊寒”化用了谁的哪篇文章中的句子?

“天阔孤帆瘦”中的“瘦”字用得精妙传神,请简要分析。

(5分)

【小题2】这首散曲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简要分析。

(6分)

17、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后面各题。

沉醉东风·渔父

白 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1)下列对这首小令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选用“黄”“白”“绿”“红”这样色彩鲜明的字眼,展现了渔父生活环境的优美,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

B.小令中的渔父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能以在秋江上自在来去、心地单纯的白鹭沙鸥为友,让人感到其心灵世界的洁净美好。

C.“烟波钓叟”就是诗人在这首小令中着力表现的渔父,因为渔父不识字,没文化,所以在万户侯面前骄傲不起来。

D.这首小令语言平实自然,风格清新质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像白鹭沙鸥那样生活自由自在、行动无拘无束的渔父形象。

(2)与“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所表现的意境相近的两项是(  )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

D.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杜牧《怅诗》)

E.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天净沙·秋》)

(3)有人认为,“钓叟”是小令作者白朴用以自比的形象,这和下面“链接材料”中柳宗元以“蓑笠翁”自比是一样的。

请问:

我们可以从“钓叟”和“蓑笠翁”身上看到两作者怎样的相同情怀与不同情怀?

【链接材料】

江 雪注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

本诗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所作。

(4)这首小令的作者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有人为另外三大家中的一位编了一则谜语,谜面是:

“自称铜豌豆,刚硬不一般,剧中诉冤情,雪下六月天。

”谜底是       。

18、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漸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

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

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

指初开的花。

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小题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做简要分析。

【小题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

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

19、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小梁州·秋

贯云石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

金风荡,飘动桂枝香。

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

湖水清,江潮漾。

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小题1】这支曲子前五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这支描写秋景的曲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2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折桂令·九日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①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②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强整:

勉强整理。

②翠袖:

和下文的“玉手”皆指歌女。

【小题1】此曲题目“九日”指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从曲子中找出相关词语作说明。

【小题2】这首曲子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3】结合全曲,简要分析“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作用。

21、阅读下列的元曲,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飐,爱杀江南。

【小题1】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是如何表达的?

                                     

【小题2】请赏析此小令在写景上的表现手法。

                                     

2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中吕·普天乐

[元]张养浩

楚《离骚》,谁能解?

就中之意,日月明白。

恨尚存,人何在?

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

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

【小题1】作者是如何评价屈原和《离骚》的?

【小题2】如何理解曲终“其乐无涯”的真正含义?

23、阅读《窦娥冤》片段,完成后面题目。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

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

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

(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小题1】对【耍孩儿】这支曲子里引用古代神话“苌弘化碧”“望帝啼鹃”的作用,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窦娥宁死不屈、自信清白的坚强性格。

B.表现窦娥追求自由、向往自由、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内心世界。

C.表现窦娥不甘心含冤死去,坚信自己所蒙受的冤屈不会在世上泯灭。

D.表现窦娥要像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一样,把自己天大的委屈昭告于世。

【小题2】下面对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血溅白练,这桩誓愿是希望到刑场上围观的人群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B.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宁死不屈的反抗性格。

C.三桩誓愿也表现了当时人民仇恨罪恶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

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乐观态度。

2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无名氏

为浮生两鬓白,观镜里朱颜迈。

忙辞了白象简①,紧纳了金鱼带②。

绿柳倚门栽,金菊映篱开。

爱的是流水清如玉,那里想侯门深似海。

幽哉,袖拂白云外。

彭泽,清闲归去来。

【注】①白象简:

官员上朝时携带的笏扳。

②金鱼带:

即金鱼袋,唐制,二品以上官员佩金鱼袋。

【小题1】上片中的“忙”“紧”二字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小题2】作者在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来间接抒发情感的?

请简要分析。

2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小题1】请简析这首小令的艺术表现手法。

【小题2】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换,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

请分析这首小令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了什么样的主旨的?

2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村居

曹德

茅舍宽如钓舟,老夫闲似沙鸥。

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但开樽沉醉方休。

江糯吹香满穗秋,又打够重阳酿酒。

【小题1】请简析前两句中“宽”和“闲”所蕴含的意思。

【小题2】“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但开樽沉醉方休。

”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7、古代诗歌阅读

[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小题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

“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

(5分)

【小题2】这首小令的后三句与“问我归期未”是什么关系?

试从表现手法上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28、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江天暮雪

[元]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小题1】本诗传神地绘出了一幅潇湘江上暮天雪景图。

诗人是怎样表现暮天雪景的?

(4分)

【小题2】诗中渔翁的形象有何特点?

请简要分析。

29、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中吕】普天乐

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

数枝红杏,闹出墙围。

院宇深,秋千系。

好雨初晴东郊媚。

看儿孙月下扶犁。

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小题1】这首元曲写的是什么季节?

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来?

【小题2】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概括。

3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各题。

【双调】水仙子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

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

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小题1】诗中的"孤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结合全曲概要分析。

(5分)

【小题2】赏析结尾句“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的妙处。

(6分)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