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326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化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宣化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宣化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宣化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宣化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宣化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宣化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宣化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

《宣化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化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宣化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

宣化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宣化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目标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

在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

我校按照开发校本课程的模式实践—评估—开发,学校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

目前,我校自主开发两个方向的校本课程,分别是:

首先,以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目的,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激励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创建良好的学校文化,打造书香校园为契机,根据《高台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工作安排,我们确立以《中华经典诵读》为主体的经典诵读课堂内校本课程。

其次,以体艺为突破口,建构适宜本校学生需求,充分体现师生特长、学校特色,以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为目标,在全校形成主动积极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养成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乐于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整体平衡、优势发展、卓越成长,身体、习惯、品质、心态、学识、才艺都得到和谐发展。

我们确立以艺体为辅助的课余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

吴斌

副组长:

闫康桑有

组员:

中心校区一线全体教师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一)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

故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慎重。

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诗文,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道选。

我们分别从校园经典、红色经典、国学经典三方面确定诵读内容。

1.校园经典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

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

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唐诗宋词作为诵读的首选。

选文时要根据各学段、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所侧重。

课程以唐诗为主体,宋词为辅。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备篇目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每学年选编16首诵读篇目。

低年级主选《课程标准》规定篇目,高年级可适当拓展选择范围。

内容包括诗文、注释、作者简介、译文、欣赏、练一练、背一背等。

2.红色经典

以革命红色经典诗词为主,结合我县西路军纪念馆题写的诗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每学年选编8首诵读篇目。

具体由各年级按照学生年龄的特点不同选择不同的红色经典诗文,每学年不少于8篇。

教材内容包括诗文或诗词、注释、作者简介、寓意、欣赏、练一练、背一背等。

3.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故事记述的都是古代名人大家的传统美德故事,无论是对学生文化素养的熏陶,还是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都意义重大,特别是广为流传的120个国学经典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而且很多故事都是《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内容的最好诠释,对学生深入理解相关国学内容亦可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根据要求每学年在国学经典故事中选编8个故事编入《中华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低年级以选编道理浅显的为主,注重良好品德奠基,随着年纪增高,逐渐加深。

至六年毕业,争取诵读完成40个国学故事。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选编内容,可灵活把握,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弟子规》作为一年级诵读篇目;《三字经》作为二年级诵读篇目;《百家姓》作为三年级诵读篇目;《千字文》作为四年级诵读篇目。

精选广泛流传的名篇名句,编入高年级《中华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五年级以选编《论语》为主,六年级以选编除《论语》以外的其他《四书五经》著作内容为主。

国学经典每学年不少于8篇。

教材内容包括原文、注释、译文、赏析、读解、练习、写一写、主题演讲、故事比赛等。

4.实施建议

低年级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主诵读为辅,高年级以学生自主诵读为主,教师讲解、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为辅。

利用主题班队会适时组织开展讲故事比赛。

在诵读前教师要利用语文课、自习课、活动课、主题班队会等多种形式,予以讲解,但不求明明白白,只知大概即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并以学生自主诵读为主。

(二)艺体校本课程

在教师中、学生中,通过对师生体艺兴趣及发展能力的调查,充分发挥教师资源,结合易于实施和普及的原则,确定了以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抖空竹、花样跳皮筋、乒乓球技法、多彩口风琴韵的开发和实践: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推广适合学生发展的技巧性健身项目。

书法、纸艺、器乐的开发和实践:

根据学校师资、学生特点,进行“纸艺的开发与实践”。

随着体艺校本课程的开发,围绕学校学生“整体平衡、优势发展、卓越成长”的培养目标,集中力量打造《童·趣》、《文·彰》两类校本课程,以主动参与、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

《童·趣》:

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以丰富的游戏、技巧技能活动为载体,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阳光一小时”活动,安全、有序、有效地设置和开展趣味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合作、快乐竞争、健康发展。

做到“三结合”室内与室外项目相结合,班级、年级项目相结合,大课间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如花样跳绳、花样跳皮筋、趣味抖空竹、多彩呼啦圈、乒乓球等。

《文·彰》:

开展以琴棋书画为载体的艺术教育,营造“经典诗文诵读”的良好氛围,积极开设地书字、软硬笔书法、纸艺、电子琴弹奏等课程,大力彰显艺术特色。

艺体校本课程实施对象将在我校1-6年级全体学生范围内开展。

四、实施途径

(一)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途径一:

课堂教学。

在每周规定的校本课堂上,本着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体差异性的原则,结合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灵活安排内容和教学过程。

途径二:

课前十分钟。

每天下午上课前及晚练前安排十到十五分钟,由班干部组织,老师督促,采用多种形式(可以采用集体、个人、领诵、齐诵、小组诵、男女诵等),进行本周内容的诵读。

途径三:

表演汇报。

利用大型节日或班队会的时间将诵读作为一种节目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表演。

比如安排“读书会”、“诵读会”等等,让每个学生有机会汇报展示自己的背诵、朗读才能。

(二)艺体校本课程

途径一:

课堂教学。

在音乐、体育、美术课中调适《毛笔字书写》《地书字技法》《纸艺》《多彩呼啦圈》等课程。

途径二:

课间活动。

充分利用每天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实施《童·趣》课程,如跳绳、抖空竹、乒乓球、跳皮筋……

途径三:

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时间统筹安排各类校本课程。

时间统一到每周三下午,由具体的负责教师进行授课指导。

途径四:

节日课程。

以学校体育运动会、艺术节、家长会为载体,以大、中型体育艺术比赛为契机,全面实践和展示体艺校本课程。

五、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以评价这种手段检验教师的课程实施情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评价内容

1.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态度及表现。

2.学生在本学期内所学校本课项目的成果。

3.教师实施课程情况评价。

(二)评价形式

1.学生自评:

学生自己对照参加本课程以来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评价。

2.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投入程度及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

教师可以用档案袋、成绩表等方式作简单记录。

3.学校评价:

学生对被评价者的表现给予合适的评价。

4.社会人士评价:

家长、社会对学生、教师及本课程实施成效作出评价。

(三)评价建议

1.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查方式,评价依据平时的记录和学生成果。

2.评价以激励为主,在确定学生等级时一般不设定不合格,而是分“优秀、良好、合格”等次。

3.学生成果展示注意多样性。

 

《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开发分工

中低年级(三、四年级):

组长:

闫康

组员:

张天存、张峰、丁长平、桑霞、徐慧茜、王多奇、殷莉君、殷朝珍、张艳萍

分工:

校园经典:

闫康张艳萍殷朝珍张峰

红色经典:

桑霞王多奇

国学经典:

殷莉君丁长平

排版、校正:

张天存徐慧茜

中高年级(五、六年级):

组长:

桑有

组员:

贺建英、闫振国、王天增、郑雪花、孙霞、黄翠霞、许国文、闫文山、谭建明

分工:

校园经典:

贺建英王天增闫文山许国文

红色经典:

孙霞谭建明

国学经典:

闫振国郑雪花

排版、订正:

桑有黄翠霞

4月10日前初稿完成

艺体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成员及活动时间安排表

序号

校本课程内容

参与教师

课程实施班级

统一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其它活动时间

1

抖空竹

闫康权海荣方自新闫振国

三年级

周三下午3:

20—4:

30

教学楼前

每天课外活动时间

2

纸工(折纸、剪纸)

徐慧茜谭建明闫文山

四年级1班

周三下午3:

20—4:

30

四年级1班教室

晚饭后时间及校本课程

3

乒乓球

吴斌王天增丁长平

六年级1班

周三下午3:

20—4:

30

教学楼北侧

课间活动及课外活动时间

4

地书字、硬笔书法

桑有宋枭王学军

六年级2班

周三下午3:

20—4:

30

旗台北侧六2班教室

晚饭后时间及校本课程

5

毛笔字

孙霞朱进荣桑霞贺建英

五年级

周三下午3:

20—4:

30

五年级教室

校本课程

6

多彩呼啦圈(口风琴)

张峰朱进荣殷丽君

一二年级

周三下午3:

20—4:

30

操场西

课间活动及课外活动时间

7

电子琴

张天存张凤娇

四年级2班

周三下午3:

20—4:

30

音乐教室门厅电钢

晚饭后时间与周一课外活动

备注

参与教师第一人为课程开发负责人,参与研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从网络等渠道加强学习,参与指导的教师自身基本功要过硬,各组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备好教案,记好活动记录,将教学中收集的课程开发的教学资料按语言文字格式编排好,学年末形成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