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3473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0 20世纪5.docx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第八章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课练2020世纪5

课练20 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双基达标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广东深圳一调,30)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

没收地主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

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

这说明当时的政策是(  )

A.联合地主阶级B.消灭私有制

C.搞合作化经营D.保护工商业

2.(2017·湖南十三校二联,30)“改变了几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

”这场运动(  )

A.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D.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右图是“一五”计划期间画家朱宣咸的作品《报喜——庆祝公私合营》。

图片反映了(  )

A.国家对工商业改造的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

B.国家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取得阶段性胜利

C.当时个人崇拜已经非常突出

D.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4.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

由此可见,这个报告(  )

A.有效纠正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B.全面总结了“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C.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D.是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

5.(2017·山西太原二模,30)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有50个,中部地区有32个,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35个,但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均是空白。

这反映了(  )

A.便于苏联就近对中国援助B.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C.东南地区的工业体系完善D.加强中国工业实力的要求

6.1953年起,我国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下表中“二五”计划与“三五”计划出现间隔的主要原因是(  )

1953~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8~1962年

第二个五年计划

1966~1970年

第三个五年计划

1971~1975年

第四个五年计划

A.开展“大跃进”运动B.发生了较严重的经济困难

C.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D.着力推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7.1956年中共“八大”肯定了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即国家与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个体经营、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作为补充。

这说明中共“八大”(  )

A.已经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

B.是建设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

C.认识到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8.(2017·江西九校联考)一位英国记者在中国某地参观后说:

“这里草草建成了4个奇形怪状的鼓风炉……人们有的用筐抬矿石,有的给炉子添火……不过,在我看来从炉底掏出的成品,看上去和从炉顶倒进去的原料一模一样,没有变化。

”他描述的是(  )

A.“一五”计划的成果B.“大跃进”运动的表现

C.人民公社的特征D.手工业合作化产物

9.(2017·菏泽一模)电视剧《老农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由于男劳力全被召去炼铁,眼见地里丰收的地瓜没人收,牛大胆说顾不了了,先让女劳力在地头挖坑把地瓜埋地里,等上面检查完了再说,然而检查通过后,地瓜却烂在了地里。

故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10.中国在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经济的绝对产量和政府的税收、征购都上升了,而学者黄宗智却将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经济状态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

这说明这一时期(  )

A.劳动生产率没有得到提高B.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

C.政治运动干扰了农业生产D.农业生产制约了工业发展

1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现过在两年多时间内2600万人浩浩荡荡从城市退回农村的逆城市化现象。

导致该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C.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D.中西部三线建设的需要

12.从1966年到1976年这10年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1%,虽然大大低于1952年至1966年的平均水平,而且隐藏着危机,但总算有所增长。

这说明“文化大革命”时期(  )

A.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巨大B.政治运动没有影响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慢于三大改造时期D.受政治运动影响,经济发展放缓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发展情况

年份(年)

粮食总产量(万吨)

棉花总产量(万吨)

比上一年增长(%)

上交农业税(亿元)

粮食

棉花

1950

13213

69.2

16.7

55.9

19.1

1951

14369

103.1

8.7

9

21.69

1952

16390

130.4

14.1

26.5

27.03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三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说:

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说明农业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国家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9分)

(2)根据材料二及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8分)

(3)材料三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

结果如何?

(8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为1950~1980年主要年份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比重表。

年份

中国总人口(万人)

中国城镇人口(万人)

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世界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

1950

55196

6169

11.2

28.8

1960

66207

13073

19.7

33.9

1970

82992

14424

17.4

37.5

1980

98705

19140

19.4

38.2

——改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上表反映了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变化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12分)

 

[练高考—找规律]

1.(2016·课标Ⅱ,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

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2.(2015·课标Ⅰ,31)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3.(2014·课标Ⅰ,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4.(2014·课标Ⅱ,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练模拟—明趋势]

5.(2017·福州质检)下面是一幅漫画,其描绘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

A.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民族企业中

B.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公私合营企业中

C.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国营企业中

D.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中外合资企业中

6.(2017·四川成都三诊,31)据统计,1949年至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增加五倍多。

这一现象(  )

A.反映了土改进程的曲折性B.促使中国共产党加快农业合作化

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D.说明农村城镇化效果显著

7.(2017·广东广州一模,31)1953年4月政务院发出通知,禁止农民随意(或经农村基层政府介绍)流入城市寻找工作,城市公私企业非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自行招雇农民工。

这一规定(  )

A.不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反映了优先发展农业的基本国策

C.造成了工业化建设的劳动力短缺D.体现了国家对国民经济实施计划调控

8.(2017·南京、盐城一模)下表反映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得知(  )

 行业

项目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率(%)

4.5

12.8

25.4

1953年农轻重比重(%)

52.8

29.6

17.6

1957年农轻重比重(%)

43.5

29.2

27.3

A.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9.(2017·聊城一模)《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

……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直接因素是(  )

A.土地改革的进行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D.人民公社的建立

10.(2017·广西适应性测试)195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特别指明,要使“小生产也绝种”。

为达到此目的,对小农经济予以种种打击和限制,甚至上升到阶级斗争的高度。

这反映出当时经济建设(  )

A.不符合中国的时代发展要求B.出现了“左”倾急躁情绪

C.对农民利益没有予以考虑D.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11.(2017·甘肃河西五市第二次联考)三大改造完成后,陈云指出:

“……节制资本,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副作用。

特别是1953年以后,对工业实行统购包销,商业自上而下派货,农产品独家收购,市场管理很严格,带来了消极因素。

主要是产品品种减少,质量下降。

”依据材料可知(  )

A.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机已成熟

B.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全面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社会主义改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12.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这改变了“五四宪法”关于居民“自由居住和迁徙”的规定。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大跃进”的进行

C.工业化的发展D.国民经济的调整

13.(2017·湖北武汉四调,31)1956年,中共领导人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刘少奇指出:

“我们国家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有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我看不可怕,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补充嘛!

”这表明当时中国(  )

A.深受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影响B.尚未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灵活务实D.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14.(2017·福建质检,31)1961年,陈云通过对青浦县的实地调研,向中央递交了《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种双季稻不如种蚕豆和单季稻》《按中央规定留足自留地》等报告。

这次调研活动(  )

A.纠正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偏差B.响应了经济战线“大跃进”的号召

C.体现了对人民公社会化运动的反思D.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展

15.(2017·天津十二区县一模,8)下图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产值变化曲线图,其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哪个领域的产值(  )

A.轻工业、农业、重工业B.重工业、轻工业、农业

C.农业、重工业、轻工业D.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6.(2017·枣庄二模)中共中央在一份报告中指出:

“明年一方面必须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必须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使我们逐步掌握主动。

”此举表明中央力图(  )

A.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B.调整国民经济

C.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D.深化经济改革

17.(2017·广西模拟)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下图为中国(1952~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导致图中城市化率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农村大发展B.三年经济困难,人口大量减少

C.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练纠错—提知能]

易错点1 不能准确把握“过渡时期”这一概念及其重大表现

18.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

A.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灶

C.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D.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三个面向

易错点2 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左”倾错误认识不清

19.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

“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

”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易错点3 对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认识不清

20.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

“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

”,此首山歌(  )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课练20 20世纪50~70年代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双基达标 课时作业]

1.D 从材料信息看,当时的土改政策在消灭地主阶级时,采取了保护工商业的政策,故D项正确,A项错误。

根据“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可知当时并未消灭私有制,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搞合作经营,排除C项。

2.C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新中国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有力地支持了工业化的开展,故选C项。

平均地权是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该思想并未实行,故A项错误;B项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影响,排除;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D项错误。

3.B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图中看不出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高级形式,故A项不正确;从图中可知国家对私有制改造取得阶段性胜利,B项正确;C项与题意无关,并且当时并没有出现严重的个人崇拜现象;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D项错误。

4.D 本题考查中共“八大”。

人民公社化运动从1958年开始,而中共“八大”是在1956年召开的,所以这个报告不可能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在1957年结束,所以中共“八大”报告不可能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进行全面总结,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不是中共“八大”,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中共“八大”主要论述了“自由市场”和“国家市场”的关系,提出将有计划地组织部分自由市场,这实际上是有意识地要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这是对苏联的斯大林模式的反思,故D项正确。

5.B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朝鲜战争的发生使中国更加感到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从材料信息看,“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多集中于东北、中西部地区,沿海许多地区为空白,这主要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选B项。

从中国工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可知A项表述片面,排除。

C项与史实不符。

无论布局在中国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加强中国工业实力,故D项与逻辑不符。

6.C 开展“大跃进”运动是在1958年,属于“二五”计划期间,A项错误;“二五”计划期间出现了较严重的经济困难,B项错误;针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从1960年开始着手纠正“左”倾错误,1964年调整任务基本结束,经济有较大恢复,故C项正确;“二五”计划期间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D项错误。

7.D A项不符合历史事实,B项不符合题意,C项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的内容;肯定陈云的思想是中共“八大”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正确经济决策的体现,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答案为D项。

8.B 由材料“人们有的用筐抬矿石,有的给炉子添火”“从炉底掏出的成品,看上去和从炉顶倒进去的原料一模一样”等信息可知,该英国记者描述的是“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时的情形,故A项错误,B项正确;人民公社是在农村实行高度公有化和平均主义的表现,故C项错误;手工业合作化是手工业由私有到公有的变化,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9.B 依据材料中“老农民”“在地头挖坑把地瓜埋地里”的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虽与农业生产有关,但与合作化运动的宗旨相违背,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男劳力全被召去炼铁”“上面检查”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大跃进”运动,故B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与大炼钢铁是两回事,故C项错误;“文化大革命”中不会出现“男劳力全被召去炼铁”的特殊现象,故D项错误。

10.A 材料中提及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经济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可见这一时期劳动生产效率低,A项正确。

这一时期的农业经济“绝对产量和政府的税收、征购都上升了”,可见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C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此时的中国,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D项表述有误,排除。

11.B 我国1968年开展上山下乡运动,大量城市青年走向农村,故答案为B项;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是城市人口小规模地退回农村,三线建设推进了城市化发展,故排除C、D两项,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2.D 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发展。

材料不能说明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巨大,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经济发展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并非没有影响,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经济有所增长,但不能说明经济发展慢于三大改造时期,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受政治运动影响,经济发展放缓,故D项正确。

13.

(1)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

原因:

新中国的成立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影响:

农业的发展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9分)

(2)原因:

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8分)

(3)开展“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

结果:

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浪费了人力和资源,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8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程的识记及阅读理解能力。

(1)问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增长较快,原因应结合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2)问,根据材料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原因。

第(3)问,根据时间“1958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4.示例1 趋势:

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呈增长态势,1960~1970年曾发生逆转。

(4分)

理由 增长的因素:

对实现工业化的国策的执行;计划经济的执行;工业化进程加快;“三线”建设的促进。

(4分,任答两点即可)逆转的因素:

经济上的“左”倾错误;“文革”初期的严重冲击;国际环境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的调整。

(4分,任答两点即可)

示例2 趋势:

1950~1980年世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4分)理由: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早已实现工业化;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普遍开启本国工业化进程;现代化模式多样化;美苏“冷战”下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科技革命的推动;二战后机制化、制度化的国际经济体系的影响;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任答4点即可,8分)

示例3 趋势:

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分)理由:

中国工业化起点低;全国范围内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政府控制严密、计划性强;忽略市场导向作用;受错误的经济政策的影响;政局不稳定;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大陆乡村都市化模式存在缺陷。

(任答4点即可,8分)

解析:

趋势1由“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从11.2%提升到19.4%得出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呈增长态势;由19.7%到17.4%得出1960~1970年发生逆转。

“理由”结合所学知识,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国际环境等角度回答。

趋势2由“世界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从28.8%到38.2%得出,1950~1980年世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理由”结合所学知识,从该时期政治、经济、科技等角度回答。

趋势3由19.4%、38.2%对比可以得出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理由”结合所学知识,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等角度回答。

[加餐练]

[练高考—找规律]

1.A 据题干材料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的投资额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说明当时我国集中一切财力、物力优先发展重工业,致力于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故A项正确。

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信息仅涉及基本建设内部投资比重的变化,未涉及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增加或减少,故C项错误;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2.A 由图中信息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钢、生铁和发电量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美、英两国,这是由于中国原有工业基础薄弱.迫切需要改变工业落后面貌而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符合题意。

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排除C项;B、D两项与史实不符。

3.B 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发达、粮食相对短缺时期的产物。

实行该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可以集中有限的粮食以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故选B项。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粮食计划供应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此时国家并未出现“灾害”,排除C项;1952年底.我国国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