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3616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一)找出每个词汇的正确含义

1.内生变量-----B

 

2.基础货币-----C

 

3.外生变量-----D

 

4.派生存款-----A

 

5.现金漏损率-----G

 

6.原始存款-----E

 

7.货币乘数----H

 

8.存款货币----I

 

9.货币供给-----F

 

10.存款派生倍数----E

 含  义

a.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b.在经济体系内部由诸多纯粹经济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变量。

 

c.处于流通领域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d.在经济体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

 

e.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f.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

 

g.现金漏损额与银行存款总额的比率。

 

h.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i.总存款与原始存款之间的比率

 

j.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二)填空

 

1.各国中央银行都以______流动性______作为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标准。

 

2.人们日常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一般都是___名义________货币供给。

 

3.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来间接调控___货币供应量_________。

 

4.再贴现率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______借款成本______也随之提高。

 

5.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___放款能力_________降低。

6.再贴现政策主要通过____利率________机制间接地发挥作用。

 

7.通货存款比例取决于______居民企业______的持币行为。

 

8.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两个环节构成:

_基础货币_____和___货币乘数____。

 

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的准货币包括___定期存款______、__储蓄存款_______和_____外币存款_____。

 

10.实际货币供给是指剔除____物价________影响因素的货币存量。

 

(三)单项选择

 

1.在市场经济中,下列属于外生变量的是(B)。

 

A.价格B.基础货币

 

C.利率D.汇率

 

2.作用力度最强的货币政策工具是(D)。

 

A.公开市场业务B.再贴现率

 

C.流动性比率          D.法定存款准备率

 

3.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借款成本而发挥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B)。

 

A.公开市场业务B.再贴现率

 

C.流动性比率D.法定存款准备率

 

4.通过影响商业银行放款能力来发挥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D)。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率

 

C.流动性比率D.法定存款准备率

 

5.对于通货,各国的解释一致是指(C)。

 

A.活期存款B.支票存款

 

C.银行券D.世界货币

 

6.一般情况下通货比率与收入的变动成(B)。

 

A.正向B.反向

 

C.同比例变化D.两者无关

 

7.我国取消贷款规模管理是在(C)。

 

A.1994年B.1996年

 

C.1998年D.1999年

 

(四)多项选择

 

1.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使货币乘数发生变化(ABCDE)。

 

A.流通中现金增加B.居民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变化

 

C.商业银行变动超额准备金D.通货-存款比率改变

 

E.准备-存款比率改变

 

2.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BDE)。

 

A.窗口指导B.公开市场业务

 

C.道义劝告D.存款准备金政策

 

E.再贴现政策

 

3.下列哪些属于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BCDE)。

 

A.央行购买办公用楼B.央行购买外汇、黄金

 

C.央行购买政府债券D.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和再贴现

 

E.央行购买金融债券

 

4.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BD)环节构成。

 

A.货币供应量B.基础货币

 

C.利率             D.货币乘数

 

E.再贴现率

 

5.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增加或减少(CD)。

 

A.商业银行资本金        B.商业银行借款成本

 

C.商业银行准备金        D.流通中现金

 

E.流通中商业票据

 

6.影响通货存款比率的因素有(AB)。

 

A.个人行为B.企业行为

 

C.中央银行D.商业银行

 

E.政府

 

7.影响准备存款比例的因素有(BCD)。

 

A.个人行为           B.企业行为

 

C.中央银行           D.商业银行

 

E.政府

 

8.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时的制约因素有(ABCD)。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提现率

 

C.超额准备金率         D.现金漏损率

 

E.再贴现率

 

(五)判断并改错

 

1.原始存款就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

 ×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2.准货币相当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外汇存款之和。

 ×准货币相当于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外汇存款之和。

3.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行为所决定。

 ×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以及企业居民的行为共同作用来决定。

4.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

 对

5.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础货币的。

 ×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购买或出售债券增加或减少流通中的现金或银行的准备金,来调控基础货币的。

6.再贴现政策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资本金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

 ×再贴现政策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

7.存款准备率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础货币的。

 ×存款准备率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放款能力来调控基础货币的。

8.当外汇市场上供给增加时,会产生外汇升值的压力也即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为保持外汇供求平衡,中国人民银行将向市场投放按汇率计算相应数量的基础货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用的“货币”,其口径相当于使用的M1。

 

9.货币当局可以直接调控货币供给数量。

 ×货币当局不能直接调控货币供给量,只能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间接调控货币供给量。

10.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由库存现金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所组成。

 对

(六)简答

 

1.简述货币乘数和存款扩张倍数的联系与区别。

 

(1)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存款扩张倍数又称存款乘数,是指总存款(或银行资产总额)与原始存款之间的比率。

(2)货币乘数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相同点为:

二者都是用以阐明现代信用货币具有扩张性的特点。

(3)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两点:

一是货币乘数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分子分母构成不同,货币乘数是以货币供应量为分子、以基础货币为分母的比值;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以总存款为分子、以原始存款为分母的比值。

二是分析的角度和着力说明的问题不同,货币乘数是从中央银行的角度进行的宏观分析,关注的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全社会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进行的微观分析,主要揭示了银行体系是如何通过吸收原始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转账结算等信用活动创造出数倍存款货币的。

2.你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为什么?

 

(1)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与此相对应的是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

(2)在不兑现信用货币条件下,由于基础货币都是由中央银行投放的,货币乘数也在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之下,因此,中央银行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进行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政策所左右,这说明货币供应量存在着较强的外生性。

但这种外生性又不是绝对的,因为货币供应量除受中央银行控制外,还要受经济生活中其他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因而货币供应量又具有一定的内生性质。

(3)事实上,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非此即彼”的逻辑进行判断。

同时,货币供给的可控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决定货币供给可控性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与能力在不断变化。

因此,问题的答案也在随着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发生变化。

3.“货币乘数必然大于1。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还是不能确定?

为什么?

 

(1)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它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上式中,C为现金,D为存款货币,R为存款准备金,C/D即为通货存款比率,R/D即为准备金存款比率。

(2)由上面货币乘数的公式可以看出,只要R<D,则m就大于1。

因为各国均实行的是部分准备金制度,所以R<D,货币乘数大于1。

只有当R=D时,货币乘数才       可能等于1。

4.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国工商银行出售100万元的国债,这对基础货币有何影响?

 1)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2)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国工商银行出售100万元国债,则工商银行在人民银行的存款相应减少100万元,也就是工商银行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减少了100万元。

这将直接减少基础货币的数量,即基础货币减少100万元。

5.你认为除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有没有货币创造的功能?

为什么?

 1)商业银行进行货币创造的两个必备条件是:

可以经营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在这两种业务的不断循环进行下才能够进行货币创造。

不能从事存款业务,则货币创造无从产生;不能从事贷款业务,则无从向社会公众提供存款的资金渠道。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其它金融机构虽具有筹集资金和资金运用的业务,但均不能经营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不具备货币创造的条件,从而没有货币创造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