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3738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docx

商业银行经营学整理版复习进程

商业银行经营学

第1章导论

1、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业企业

(一)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

(二)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

(三)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2、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分业经营

3、分行制

分行制银行是指那些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以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4、持股公司制

持股公司制银行又叫集团制银行,即有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股若干独立的银行。

这些独立银行的业务和经营决策统属于股权公司控制

5、流动性

流动性目标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能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其他支付的需要。

所谓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

6、银行制度

商业银行制度,是一个国家用法律形式所确定的改过商业银行体系、结构及组成这一体系额原则的总和

7、什么是商业银行?

它有哪些功能?

(一)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业企业

(二)功能:

(1)信用中介(名词解释)

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2)支付中介(名词解释)

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资金等业务活动

(3)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及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他服务。

包括财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计算机服务、理财、金融衍生品交易等。

(4)信用创造

商业银行利用其可以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或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给量。

调节经济:

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之间的资金余缺,同时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其他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实现调节经济结构。

(5)调节经济

(6)风险管理

8、简述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

(1)商业银行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

(2)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3)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

(4)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5)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

9、简述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

(1)决策系统:

股东大会、董事会

(2)执行系统:

总经理(行长)、副总经理(副行长)及各业务职能部门

(3)监督系统:

监事会、董事会中的审计委员会、银行的稽查部门

(4)管理系统:

经营管理、资金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个人金融管理、国际业务管理

10、建立商业银行体系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为什么要确立这些原则

(1)基本原则

(1)有利于银行业竞争

(2)有利于保护银行体系的安全

(3)使银行保持适当的规模

11、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务为什么会发生大规模合并?

其意义何在

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的趋势的加强,各商业银行为了解决面临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与挑战并防范风险,不断扩大银行规模

12、商业银行经营原则有哪些?

如何贯彻这些原则

(1)安全性目标

安全性目标及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

(1)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

(2)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

(3)必须遵纪守法,合规经营

(2)流动性目标

流动性目标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能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其他支付的需要。

(1)所谓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

(2)银行为IE了保持清偿力,维护银行信誉,必须保持足够的流动性

(3)资产流动性高低取决于该资产的变现速度和变现成本

(3)盈利性目标

盈利性目标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实现赢利目标的途径

(1)尽量减少现金资产,扩大盈利性资产比重

(2)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更多的资金

(3)减少贷款和投资损失

(4)加强内部经济核算,提高银行员工工作效率,节约管理费用开支

(5)严格操作规程,完善监管机制,减少事故和差错,防止内部人员因违法、犯罪活动而造成银行重大损失

(四)为了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协调和统一,商业银行必须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强管理

13、为什么要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

如何改善这种监管

(1)原因

(1)有利于保护和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作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和保护存款人

(3)可以弥补银行财务信息公开程度不高的缺点,防止‘多米诺效应’

(2)改善银行内控机制

(1)明确改善银行内控机制的原则:

有效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

(2)提出建立银行内控机制的基本要素:

a、建立专职的组织机构

b、确立岗位职责

c、严格业务程序

d、确定检查标准

e、加强内部稽查

十四、商业银行的形成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企业存贷款业务,并且是以商品生产交易为基础而发放短期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银行。

产生途径:

1、从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过来。

2、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按资本主义原则,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而成。

十五、商业银行体系及主要类型

(一)按资本所有权划分

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企业集团所有的银行、股份公司制银行

(二)按业务覆盖地域划分

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和国际性银行

(三)按能否从事证券业务和其他业务划分

德国式全能银行、英国式全能银行和美国式职能银行

(四)按组织形式划分

单元制银行、分行制银行、持股公司制银行

 

第2章商业银行资本

1、外源资本

由外源资本渠道形成的盈余称为资本盈余。

(溢价+捐款)

2、内源资本

留存盈余俗称内源资本,它们属于权益资本范畴。

3、银行股本

普通股+优先股

4、债务资本

这类资本被银行列作补充资本,用来防止银行兑现危机,保证银行存户的利益。

也称后期偿付债务/次级债务。

(包括资本票据+债务)

5、银行盈余

所有者权益/一级资本/核心资本+长期债务/二级资本/附属资本

6、储备金

为了应付未来回购、赎回资本债务或防止意外损失而建立的基金,包括放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和偿债基金等

7、核心资本

包括普通股、不可收回的优先股、资本盈余、留存收益、可转换的资本债券、各种补偿准备金。

8、附属资本

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贷款准备(长期次级债券在内的混合性债务工具)

9、银行资本充足性

是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

1)资本数量的充足性:

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

2)资本结构的合理性:

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需增资本的具体目的

10、风险加权资产

银行在风险权数给定的基础上,利用加权平均法,将各项资产的货币数额乘以其风险等级权数得到该项资产的风险加权数,然后得到的累加值即为银行表内风险加权资产

11、合并与收购

合并多家企业变成一家企业

收购一家企业通过购买目标企业的股票掌握目标企业的控股权

12、讨论银行资本的各种不同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一)股本:

普通股,优先股

(二)盈余:

资本盈余、留存盈余

(三)债务资本:

资本票据、债券

(四)其他来源:

储备金

13、为何《巴塞尔协议》有关资本规定对国际银行间的公平竞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重新界定了资本,将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2)将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分作五类。

3)历史性地将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资产纳入监督范围。

4)规定了总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不得低于8%

14、讨论现行的风险加权资本的要求

加权平均+表达式:

表内风险资产=∑表内资产值x风险权数

15、银行如何确定其资本金要求?

应考虑那些关键因素(了解)

分子对策:

尽量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量,改善和优化资本结构。

(一)内源资本策略:

减少股利分配。

(二)外源资本策略:

通过发行普通股、优先股等外源资本方法增加核心资本。

但核心资本已经占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会采取增加发行债务等方式获取附属资本。

分母对策:

优化资产结构,尽量降低风险权数高的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

具体例子:

压缩银行的资产规模、调整资产结

16、股利政策如何影响银行资本需求

普通股和优先股等外源资本融资方式会稀释银行的股东权益与每股净利益,并且,普通股和优先股是成本最高的资本来源。

17、如何看待银行间的并购行为

(1)追求银行发展

(2)追求协同效应

(3)管理层利益驱动

 

第三章

1、可用资金成本:

也称为银行的资金转移价格,指银行可用资金所应负担的全部成本。

它是确定银行营利性资产价格的基础,因而也是银行经营中资金成本分析的重点

2、边际存款成本:

是指银行增加最后一个单位存款所支付的成本。

=(新增利息+新增营业成本)/新增存款资金

3、自动转账存款:

在电话转账时,存户可通过电话,将其存在有息储蓄户上的存款随时转到无息的活期存款支票账户。

4、大面额存单:

又称大额存单,是银行负债证券化的产物,也是西方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短期债券筹集资金的主要形式。

大面额存单的特点是可以转让,并且有较高的利率,兼有活期存款流动性和定期存款营利性的优点。

5、再贴现回购协议:

是指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的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交易方式。

6、担保债券:

包括由第三方担保的债券和以发行者本身的财产作抵押的抵押担保债券

7、浮动利率债券:

在债券期限内,根据事先约定的时间间隔,按某种选定的市场利率进行利率调整的债券

8、付息金融债券:

在债券期限内每隔一定时间(半年或一年)支付一次利息的金融债券。

9、外国金融债券:

是指债券发行银行通过外国金融市场所在国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发行的以该国货币为面值的金融债券。

10、欧洲金融债券:

指债券发行银行通过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债券面值货币以外的国家发行并推销的债券。

11、简述存款创新的原则和存款商品的营销过程。

(一)存款工具创新的原则

1.规范性原则

2.效益性原则

多种存款品种的平均成本以不超过原有存款的平均成本为原则

3.连续性原则

4.社会性原则

(二)代表性的存款创新工具

1.活期存款工具的创新:

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超级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

2.定期存款创新工具:

可转让定期存单、货币市场存单、自动转账服务账户、协定账户

3.储蓄存款工具创新:

零续定期储蓄存款、联立定期储蓄、指数存款证、股金汇票账户、特种储蓄账户

十二、简述商业短期借款的渠道和管理重点

(一)同业借款/同业拆借:

指的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主要用于支持日常性资金周转,它是商业银行解决短期资金余缺、调剂法定准备金头寸而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

(二)向中央银行借款:

包括再贷款和再贴现。

再贷款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信用放款,也称直接借款;再贴现指经营票据贴现业务的商业银行将其买入的未到期的贴现汇票向中央银行再次申请贴现,也称间接借款。

(三)转贴现:

是指中央银行以外的投资人在二级市场上购进票据的行为。

(四)回购协议:

是指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的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买卖证券,以获得即使可用资金的交易方式。

(五)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欧洲货币市场不受任何国家的政府管制和纳税限制;存款利率较高,放款利率较低,存放款利差较小;欧洲货币市场资金调度灵活、手续简便、业务方式主要是凭信用等。

(六)大面额存单:

是银行负债化的产物,它的特点是可以转让,并且有较高的利率,兼有活期存款流动性和定期存款营利性的特点。

(七)同业存单:

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其投资和交易主体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类产品。

(八)管理重点

(1)主动把握期款期限和金额,有计划地把借款到期时间和金额分散化,以减少流动性需要过于集中的压力。

(2)尽量把借款到期时间和金额与存款的增长规律相协调,把借款控制在自身承受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争取利用存款的增长来解决一部分借款的流动性需要。

(3)通过多头拆借的办法将借款对象和金额分散化,力求形成一部分可以长期占用的借款余额。

(4)正确统计借款到期的时机和金额,以便做到事先筹措资金,满足短期借款的流动性需要。

十三、简述金融债券(长期借款)的种类及其经营要点

(一)一般性金融债券:

1)担保债权和信用债券:

担保债权包括由第三方担保的债券和以发行者本身的财产作抵押的抵押担保债券。

信用债券也称无担保债券,是完全由发行者本身信用为保证发行的债券。

2)固定利率债券(上升)和浮动利率债券(下降):

固定利率债券指的是在债券期限内利率固定不变,持券人到期收回本金,定期取的固定利息的一种债券。

浮动利率债券则是在债券期限内,根据实现约定的时间间隔,按某种选定的市场利率进行利率调整的债券。

3)普通金融债券、累进利率债券和贴现金融债券:

普通金融债券是定期存单式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期限通常在三年以上,利率固定,平价发行,不计复利;累计利率债券是浮动期限式的、利率和期限挂钩的债券,期限通常在3-5年,持有债券时可以在最短和最长期限内随时到发行银行对付,但不满一年的不能对付,利率采用累进式方法计算,投资期限越长利率越高;贴现金融债券,即贴水债券,是指银行在一定的时间和期限内按一定的贴现率以低于债券面额的价格折价发行的债券,不附有息票,到期按面额还本,其利息就是债券发行价格和票面价格的差额

4)一次性还本付息金融债券和付息金融债券:

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是期限在五年以内、利率固定、发行银行到期一次支付本息的金融债券。

付息金融债券指的是在债券期限内每隔一定时间支付一次利息的金融债

(二)资本性金融债券

1)次级债:

是指固定期限不低于五年,除非银行倒闭或清算,不用于弥补银行日常金融损失,且该项债券的索偿权排在存款和其他负债之后的商业银行长期债务。

(属于债券融资,针对机构投资者,对二级市场投资者影响不大)

2)混合债:

是针对巴塞尔协议对于混合(债务、股权)资本工具的要求而设计的一种债券形式,所募资金可计入银行附属资本。

(其有更强的资本属性,期限比次级长;混合债提高了银行抗风险能力,体现在利息递延和损失吸收)

3)可转化债券: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具有债权和期权的双重属性,其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还本付息;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

4)可分离债:

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三)国际金融债券

1)外国金融债券2)欧洲金融债券3)平行金融债券

金融债券的经营要点:

1)做好债券发行和资金使用的衔接工作

2)注重利率变化和货币选择

3)掌握好发行时机

4)研究投资者心理

十四、“对商业银行来说存款越多越好”,对吗?

我认为以上观点是错误的。

尽管存款的多少是一家银行规模和实力的标志,但从科学的角度研究,存款越多越好的观念是值得商榷的。

1)从宏观上看,一国存款的供给总量主要取决于该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存款总量的增减也取决于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变化。

无论是企业存款还是储蓄存款,在总量上都客观存在一个正常状态下的适度问题。

如因企业资金占用过多、增长过猛、消费者供应不足,或因金融资产种类少,个人投资渠道缺乏而导致的储蓄存款急剧增加,就有可能使存款成为“笼中虎”,埋下冲击市场、物价的隐患。

2)从银行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一家银行的存款量,应限制在其贷款的可发放程度及吸收存款的成本和管理负担之承受能力的范围内。

3)商业银行的存款并不是越多越好,其存款规模应当控制在一定的指标之内,银行应该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主动负债,从而实现盈利性的目标。

十五、银行资本充足性的测定

(一)测定指标

1、资本与存款比率

2、资本与总资产比率

3、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

(二)测定方法

1、分类比率法

2、综合分析法

3、《巴塞尔协议》方法

十六、论述:

创新型负债,及其为什么发展,联系我国实际阐述不同时期对负债的管理。

(一)存款工具创新的原则

1、规范性原则

2、效益性原则

3、连续性原则

4、社会性原则

(二)活期存款工具创新

1、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2、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三)定期存款工具创新

1、可转让定期存单

2、货币市场存单

3、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4、协定账户

(四)储蓄存款工具创新

1、零续定期储蓄存款

2、联立定期储蓄

3、指数存款证

4、股金汇票账户

5、特种储蓄存款

(五)发展的原因:

在存款利率受管制的情况下,面临金融市场其他金融工具的严峻挑战,银行存款有大量流失的危险。

商业银行要扩大存款争取客户,就必须不断创新存款工具,以优质、方便、灵活的服务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迎接挑战

(六)经营管理:

1、银行存款的经营管理

1)银行主动负债的积极经营与提高银行存款稳定性的策略

2)存款成本管理

3)银行存款的营销与定价

2、短期借款的经营管理

1)时机选择

2)规模控制

3)结构确定

 

第四章(概念,了解)

一、现金资产:

是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

二、库存现金:

是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

三、超额准备金:

广义的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扣除法定准备金以后的余额,即商业银行可用资金;

狭义的超额准备金是指在存款准备金账户中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

四、资金头寸:

商业银行能够运用的资金。

它包括时点头寸和时期头寸两种。

时点头寸是指银行在某一时点上的可用资金,而时期头寸则是指银行在某一时期内的可用资金。

五、基础头寸:

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

六、可用头寸:

是指商业银行可以动用的全部可用资金,包括基础头寸和银行存放同业的存款。

实际上包括可应付客户提存和满足债权债务清偿需要的头寸。

七、可贷头寸:

商业银行可以用来发放贷款和进行新的投资的资金,它是形成银行盈利资产的基础,从数量上看,可贷头寸等于全部可用头寸减去规定限额的支付准备金之差。

八、现金资产管理原则

银行现金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在保证经营过程中流动性需要的前提下,将持有现金资产的机会成本降到最低程度。

1、总量适度原则

2、适时调节原则

3、安全保障原则

 

第五章

1、贷款政策:

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使用的一种借贷行为

2、贷款利率:

是一定时期客户向贷款人支付的贷款利息与贷款本金之比率

3、贷款承诺费:

是银行对已承诺贷给顾客而顾客又没有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

4、补偿余额:

应银行要求,借款人保持在银行的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和低利率定期存款

5、信用贷款:

银行完全凭借借款人的良好信用而无须提供任何财产抵押或第三者担保而发放的贷款

6、担保贷款:

在对借款人进行信用分析后,如果借款人不符合发放信用贷款的条件,银行可对其发放担保贷款。

通常在以下情况下,银行应要求借款人提供贷款担保:

①借款人的负债率较高,表明其财力脆弱;②借款人没有建立起令人满意的、稳定的收益记录;③借款人发行的股票未能销售出去;④借款人是新客户;⑤借款人的经营环境

恶化;⑥贷款的期限很长,等。

7、保证贷款:

银行根据担保法中的保证方式向借款人发放的贷款。

其中,保证是指保证人与银行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或承担责任的行为。

8、抵押贷款:

银行以抵押方式作担保而发放的贷款,就是抵押贷款。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抵押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券的担保

9、质押贷款:

贷款人按《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为质押物发放的贷款

10、抵押率:

又称“垫头”,是抵押贷款本金利率之和与抵押物估价值之比。

11、票据贴现:

是一种以票据所有权的有偿转让为前提的约期性资金融通

12、消费者贷款:

是指银行以消费者个人为对象,以个人消费为用途而发放的贷款。

13、住房按揭贷款:

由楼宇的购买者在支付一定的购房款(通常占总购房贷的30%~40%)后,不足部分向银行申请贷款,以向卖房者(通常是发展商)付清全部放款,是目前我国银行发放的一种主要的消费者贷款

14、信用分析:

是对债务人的道德品格、资本实力、还款能力、担保及环境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是否给予贷款及相应的贷款条件。

15、现金流量:

是指现金的流出和流入量的总称

16、不良贷款:

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包括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17、关注贷款:

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没有问题,但潜在的问题如果发展下去将会影响贷款的偿还

18、次级贷款:

指缺陷已很明显的贷款。

正常经营收入已不足以保证还款,需要通过出售、变卖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

19、可疑贷款:

指已肯定要发生一定损失的贷款。

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押物处理和诉讼未决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还不能确定。

20、审贷分离:

所谓审贷分离制度是指按照横向制衡和纵向制约的原则,将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调查、审查、审核及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责进行科学分解,由不同层次和不同部门承担,并规范各个相关责任者的行为,实现信贷部门相互制约的制度。

21、银行授信管理:

广义授信是指银行从事客户调查、业务受理、分析评价、授信决策与实施、授信后管理与问题授信等各项授信活动。

狭义授信是指银行对其业务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所辖服务区及其客户所规定的内部控制信用高限额度

22、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制定贷款政策应考虑哪些因素?

贷款政策是指商业银行指导和规范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和。

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由于其经营品种、方式、规模、所处市场环境不同而有差别,但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贷款业务发展战略:

银行贷款政策首先应当明确银行的发展战略,包括开展业务应当遵循的原则、银行希望开展业务的行业和区域、希望开展业务的品种和希望达到的规模和速度。

2)贷款工作规程及权限划分:

贷款工作流程是指贷款业务操作的规范化的程序,包括贷前的推销、调查及信用分析阶段;银行接受贷款申请以后的评估、审查及贷款发放阶段;借款发放以后的监督检查、风险监测及贷款本息收回。

贷款审批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贷款的分级审批制度

3)贷款的规模和比率控制:

判断是否合理可以用一些指标来衡量,比如贷款/存款比率;贷款/资本比率;单个企业贷款比率;中长期贷款比率。

4)贷款种类及地区。

5)贷款的担保:

明确担保的方式;规定抵押品的鉴定、评估方法和程序;确定贷款与抵押品价值的比率、贷款与质押品价值的比率;确定担保人的资格和还款能力的评估方法与程序等。

6)贷款定价:

银行贷款的价格一般包括贷款利率、贷款补偿性余额(回存余额)和对某些贷款收取的费用。

7)贷款档案管理政策:

应该包含贷款档案的结构、保管责任人、保管地点、存档、借阅、检查制度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