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3743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2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三单元单元写作小说2Word版含答案

单元写作学案

训练目标

 掌握改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结合本单元课文,按要求尝试改写小说。

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外经典小说,小说中那鲜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那特定的生活环境,历历在目;那震撼人心的悲喜命运,振聋发聩。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提倡写作要“有创新”,《考试说明》中的具体要求是: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在考场上,面对考题,如何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呢?

依托教材中的课文,紧扣特定的话题,给经典小说融入时鲜的内容,成功地改写经典小说实为创新作文的一条蹊径。

《箭锋上的友情》2006年,依托《三国演义》“借箭”情节、《不朽的昭君》和《站在项脊轩门口》2009年、《孙悟空的成才之道》2010年、《关羽之恨》2010年、《我想生活在唐代》2012年、《新编〈红楼梦〉大结局》和《宋江是个大忠臣》2013年,这些高考满分作文都是巧妙地依托了教材中的相关篇目,触发了新的构思而巧成佳作的。

技法指导

改写小说

——依托教材课文,创新写作思路

1.文本借鉴

依托教材课文,创新写作思路,在写作技法上一般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准确把握话题、课文、题目三者之间的关系

问题1 如果以“忠言逆耳”、“兼听则明”、“多一些虚心”、“态度决定一切”为话题(写作主题),写一篇文章,你能联想到哪些课文?

答:

 

 

 

 

 

问题2 联系给定的话题,根据《失街亭》的相关情节,想一想你准备拟定一个怎样的作文题目。

答:

 

 

(2)以话题作为文章的主旨,发挥合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改写成文

问题3 阅读下面故事新编类的作文选段,体会改写小说有哪些技巧。

选段一:

阿Q还算是有商业头脑的人,他看见未庄的男女洗头时都用一种粘稠的绿色的像鸟粪一样的东西在头上涂抹,一打听,才知道这叫洗发水。

阿Q于是发现了商机,赶紧注册了一家日用品公司,专门生产洗发水。

阿Q将厂房建在未庄旁边的未河边。

这未河原本清澈见底,鱼虾众多,谁知前几年假洋鬼子与赵太爷合伙办了一个造纸厂,废水全排到这河里。

现在河里鱼虾早已绝迹,河水也已变成了深绿色。

阿Q将厂址选在这里,就是为了就地取材,用这一池绿水作原料。

很快厂子建了起来。

阿Q雇了吴妈和小尼姑做工人,吴妈提水,小尼姑往水里掺洗衣粉,阿Q再往里面撒一些香料,这样洗发水就制成了。

阿Q不禁为自己的聪明而沾沾自喜。

阿Q又到外地去收购了一些洗发水瓶,然后将厂里生产的“产品”分装到瓶中,拿到外面去销售。

起初,阿Q的洗发水无人问津,产品严重积压。

阿Q于是又动起了脑筋。

阿Q到电视台去做了一个广告,宣称:

未庄Q公司生产的全新绿色瓶装“柔飘”,保证让您的秀发亮丽动人,乌黑飘逸。

广告的效应果然惊人。

很快,阿Q的产品就变得十分畅销了。

阿Q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谁知好景不长,没过几天,Q公司来了几个大盖帽,将厂房封了,还罚了阿Q20万,原因是阿Q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制作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违反了经商诚信原则。

(高考满分作文《阿Q新传》,话题:

诚信)

选段二:

窗外,寒虫轻鸣,阵阵凉风钻窗而进,万籁俱寂,更深露重。

兰芝被冷风吹醒,缓缓地抬起头,喃喃地说:

“仲卿,你现在怎么样?

恍惚间,兰芝看见仲卿手拿绳索,徘徊于梧桐树下,忽然,把绳索往树上一抛,随手打了个活套,仰望正堂,声泪俱下:

“娘,儿子不孝,只有留下您孤独在世,以泪度日了。

”说完,把头伸进绳套。

“仲卿啊,等等我,我愿与你同路。

”兰芝猛地惊醒,“霍”地站起来,回头瞥了一眼床上的新郎,苦笑了一下: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为情而死,苍天可鉴!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高考优秀作文《生死抉择》)

选段三:

安石三人不停地变换着位置,沉醉在洞中奇观中,流连忘返,嘘叹不已。

忽有一支火把熄灭,他们方才想起需要返程。

于是借着火光,慢慢地摸索着向洞外走去。

天色将晚,三人站在洞口,满脸惬意。

虽说他们的身上也都有一些划伤,但他们因终于到了褒禅山的尽头,看到了罕见的洞中奇景而高兴。

几日后,安石恰好遇到君圭、王回,就情不自禁地把再游褒禅山的经历告诉他俩,王回听完后面露惭色,感慨良久说:

“做事情要想成功,关键是要有个正确的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

”(高考优秀作文《再游褒禅山》)

答:

 

 

 

 

 

 

 

 

 

 

[素材链接]

“话题——课文——拟题”构思示意图

话 题

教材课文

拟定题目

①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②命运靠自己把握;

③屈从与抗争

《孔雀东南飞》

刘兰芝抗婚

①心灵的选择;②生死的价值

《孔雀东南飞》《我与地坛》

生死抉择

①虚荣;②代价;③一件小事影响了一生

《项链》《失街亭》

玛蒂尔德的忏悔兼听则生,

固执则亡

①挑战逆境;②笑对苦难

《项链》

玛蒂尔德的觉醒

①人生之理想;②生命的高度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执政

①心中有他人;②小家与大家;③面对“公”与“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阿Q正传》

杜甫造屋

阿Q开店

①呵护优势;②近利与远见;

③聪明与愚笨

《伤仲永》

方仲永的哀叹

①态度决定一切;②行动与结果

《游褒禅山记》

《为学》

《失街亭》

再游褒禅山

蜀之二僧

马谡的遗愿

2.技法总结

(1)明确写作话题的要求,寻找与话题相关联的课文篇目。

(2)从课文中找到和话题关联的触发点,拟定恰当的题目。

(3)以话题为主旨,借助联想想象,合理构思,连缀成文。

升格研讨

1.病例展示

 [原文呈现]

红楼选美记

①且说这天,怡红公子贾宝玉闲着无事,于是乎邀齐“海棠诗社”成员,请来琪官、柳湘莲一干人等为评委,凤姐为总监(主管经费开支),搞一个“大观园选美”活动。

②第一项为服装及容貌展示。

③大伙都拿出了看家本领。

宝姐姐微胖,不过她挺会掩饰,衣服以深色为主;黛玉则一袭长裙;不过,宝姐姐也一路慢慢行来尽显大家闺秀之本色;史湘云爱作男儿之扮。

评委们均赞叹不已,连老祖宗贾母也频频点头。

(1)第③段“老祖宗”的出现突兀吗?

应该怎么办?

(2)你觉得第③段对比赛人物形象的描写如何?

如何修改?

④其余人等如探春、香菱等也各有拿手。

⑤评委们低头评价、议论,然后打分。

(分数到最后才可以公布,看官们请多多包涵。

⑥第二项颇重要:

诗词歌赋等才艺表演。

⑦此项大家情知林、薛二位占着不少便宜,但也不愿落后,绞尽脑汁挥笔作文。

⑧林妹妹以《葬花词》使得大家有口皆碑。

宝钗的名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也令评委们微笑颔首。

至于湘云、探春啦,各有所长,尽显其能。

(3)第⑧段“使得大家有口皆碑”表述不准确,过于笼统。

⑨第三项、第四项……名目繁多,直评得评委们头皮发麻。

⑩最后,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啦!

选美大赛的成绩即将揭晓!

(4)第⑩段是否应交代宣布结果时众人的反应?

⑪怎么?

大家的总分全都相同?

那岂不是人人第一么?

⑫“不行不行,坚决不行!

”气得宝玉直跳,老祖宗一旁心疼不已。

⑬“重评!

重评!

”宝玉坚决要求再选一次。

⑭“再评也是这个样子。

”老祖宗道。

⑮宝玉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5)第⑮段中宝玉想了什么?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你能说出来吗?

⑯他迅速转身,与诸评委嘀咕了几句。

然后,他大声宣布:

⑰“林妹妹获得诗词奖第一,宝姐姐气质奖第一,湘云妹妹……第一,香菱……第一……”

⑱大家先是一怔,而后又会心地笑了,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2.升格路径

读罢此文,不能不为作者的大胆联想和想象而拍手称好。

时下流行选美,可是能把它和红楼诸女性联系起来的,天底下怕也寻不出几个来。

这还不算奇,最奇的是结果“总分全都相同”。

但在叙述中存在以下不足:

(1)叙述性太强,缺乏描写语句,人物形象不够鲜活。

例如“服装及容貌展示”环节。

写林黛玉《葬花词》时,“大家有口皆碑”的表述过于笼统,可增加些《葬花词》中的诗句,既可以丰富内容,又可以展示出自己平时积累古诗名句的功底。

还可以写写贾母的反应,从侧面体现出贾母对外孙女的疼爱。

(2)只注重了选美过程的推进,没有注意侧面的渲染烘托在选美中的作用。

例如老祖宗贾母的言行举止,在选美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和《红楼梦》中贾母的地位、身份相符合。

(3)部分细节描写过于简略。

如宣布结果时宝玉的诧异、不满、妥协,写得粗略,可以采用对话方式描写他与贾母的争论,这样会更符合选美比赛的情景。

(4)文章主旨表现得有些含糊不清。

是赞扬宝玉的圆滑灵活,还是赞美贾母的大智大悟?

是贬斥各种比赛过程的是非不分,还是赞叹参赛选手各怀其才?

可以借贾母之口,画龙点睛,揭示文章的主旨,引发读者的反思:

平日里我们评价别人的时候,标准是不是只有一个?

用同一把高考的尺子来衡量一个个鲜活的学生,对吗?

[升格佳作]

红楼选美记

且说这天,怡红公子贾宝玉闲着无事,于是乎邀齐“海棠诗社”成员,请来琪官、柳湘莲一干人等为评委,凤姐为总监(主管经费开支),老祖宗当顾问,搞一个“大观园选美”活动。

第一项为服装及容貌展示。

大伙都拿出了看家本领。

宝姐姐微胖,不过她挺会掩饰,衣服以深色为主,长袖飘飘,显示了她的雍容华贵。

黛玉则一袭长裙,手持淑女扇,作西子捧心状,赢得了大家的阵阵喝彩与掌声。

不过,宝姐姐也不甘示弱,一路慢慢行来尽显大家闺秀之本色。

史湘云爱作男儿之扮,穿上宝玉的行头简直像与宝玉从一个模子里脱出来似的,一脸英气,雄姿勃发。

评委们均赞叹不已,连老祖宗也频频点头。

其余人等如探春、香菱等也各有拿手。

另据可靠消息,选手们此次耗去之脂粉钱为数较少。

可能大家对自己的容貌都很自信吧。

评委们低头评价、议论,然后打分。

(分数到最后才可以公布,看官们请多多包涵。

第二项颇重要:

诗词歌赋等才艺表演。

此项大家情知林、薛二位占着不少便宜,但也不愿落后,绞尽脑汁挥笔作文。

林妹妹一首《葬花词》让大家动容,“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听得老祖宗也流下了眼泪,多次用手帕轻拭眼窝的泪水。

宝钗的名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也令评委们微笑颔首。

至于湘云、探春啦,各有所长,尽显其能。

第三项、第四项……名目繁多,直评得评委们头皮发麻、眼皮发沉、心里发慌。

最后,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啦!

选美大赛的成绩即将揭晓!

在场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

参赛选手、评委、顾问,一个一个瞪大了眼睛,屏住呼吸,眼睛直瞅着大赛主席贾宝玉。

怎么?

大家的总分全都相同?

那岂不是人人第一么?

宝玉看到评选结果后,小声对老祖宗贾母嘀咕道。

“不行不行,坚决不行!

”气得宝玉直跳,老祖宗一旁心疼不已。

“重评!

重评!

”宝玉坚决要求再选一次。

“再评也是这个样子。

”老祖宗微微一笑,轻轻拍着宝玉的肩膀,安慰道。

宝玉疑惑:

“原因何在?

“其实大观园里的孩子都有过人之处,从不同的角度看,个个都能得第一。

怡红公子,结果可不是唯一的。

为什么我们非得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出高下优劣呢?

宝玉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他迅速转身,与诸评委嘀咕了几句。

然后,他大声宣布:

“林妹妹获得诗词奖第一,宝姐姐气质奖第一,湘云妹妹……第一,香菱……第一……”

大家先是一怔,而后又会心地笑了,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实战演练

一、片段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失街亭》中写道:

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

孔明大哭不已。

蒋琬问曰:

“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

”孔明曰:

“吾非为马谡而哭。

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

”大小将士,无不流涕。

请把这个情节扩展一下,写一段“将士齐哭”的场面。

(300字左右)

答:

 

 

 

 

 

 

 

 

 

 

 

二、整篇训练

借鉴本单元的课文或相关的经典名著,选取适当的角度,以“态度决定命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说。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提醒:

完成作业 单元检测卷(三)

答案精析

技法指导

问题1 《失街亭》中的马谡固执狂妄,不听劝告,致使兵败被斩。

问题2 马谡的悔过书(或“兼听则生,固执则亡”)

问题3 改写小说,就其构思方式总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细节扩展法

传统名著的成名要素中,有时可能就是一个精彩的细节描写,倘若据此进行合理的扩展,便又是一个生动的故事,甚至是一篇绝妙的佳作。

如选段二。

②情节续写法

名著深刻的思想性常常令人回味无穷,因为令人回味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而根据原作人物的性格或原作情节的可能性发展方向,设计出精彩的另样续写,也不失为一种创新技法。

如选段三。

③人物重组法

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性格各异,精彩纷呈。

把小说中的人物置于新的生活环境中,赋予新的观念、新的言行,使文章具有了极广阔的背景,主题也有了深度。

但此类改编的故事情节,一定要切合现实内容。

如选段一。

④立意翻新法

不拘泥于对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的盖棺定论,而从另一个角度对其进行重新评价,也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当然这须顾及新评价的可能性、科学性和社会认同性。

如对《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有同学重新设计,写出来的她虽也有虚荣的一面,但更有坚强的性格,她能冷静面对沉重的债务,能勇敢挑战十年的辛苦,终于在挑战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并由此开始了她新的人生旅程。

实战演练

一、

略。

二、

审题导引

(1)审要求:

A.显性要求:

借鉴本单元的课文或相关的经典名著,选取适当的角度;写作话题——态度决定命运;文体——小说。

B.隐性要求:

符合小说的写作要求及文体特征。

(2)审(标题)内涵:

话题“态度决定命运”是一个主谓句,其中“态度”、“命运”均包含正反两个方面的含义:

正确的态度决定好的命运,错误的态度决定悲剧的命运。

立意时要体现这两个方面的内涵。

另外要把小说中人物的处世“态度”当作写作的重点。

(3)审提示(材料提示语):

“选取适当的角度”实际上就是在熟知本单元的课文或相关的经典名著的基础上,找出和“态度决定命运”相吻的情节,运用改写、扩写、续写的技法,通过虚构能体现话题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

参考例文

马谡的遗愿

却说马谡被斩,因牵挂其家小安危,阴魂不散,遂于一月明风轻之夜,驾阴风旋至家中,幻化为人形,落至庭院之中,缓步移至窗前,轻叩窗棂,曰:

“夫人睡否?

吾乃汝夫马谡也。

谡妻闻声,怵然惊起,泪流满面,啜泣须臾,隔窗而叹,曰:

“夫君,妾听丞相传言,知汝因触犯军法被斩,不知今日还有何事前来相托?

谡喟然长叹,曰:

“吾与汝乃两世之人,不便相见。

吾已归西,无奈心中挂念家小,又恐汝及家人不明真相,结怨于丞相,故特来告之,让吾九泉之下亦瞑目心甘也。

谡妻潸然泪下,微叹曰:

“妾自嫁汝,心愿已足也。

孰料汝竟以固执狂妄难听忠告而自毁其命。

君英年早逝,留下妾孤身处世,甚是悲惨。

谡怅然曰:

“街亭失守,皆吾之咎也,与他人无关。

吾悔不听副将王平苦谏,自以为熟读兵书,身经百战,恃才放狂,视他人为草芥,置王平恳请于不顾,亦不把丞相之叮嘱置于心上,死搬兵书,采用置之死地而后生之计,急于求胜,而忽略汲水之道,于司马懿留有可乘之机。

谡妻闻之愈悲泣曰:

“吾素知汝本性,尝数劝君要广开言路,察纳雅言,身为率兵之将,万不可逞强好胜,遇事要唯丞相之意是尊,多与诸将商榷,虚心好学,方可成就一番伟业,也不辱汝之才干。

今已如此,悔之何用?

留吾母子孤独于世,复依何人?

谡望月长叹,泪湿衣襟,曰:

“吾死不足惜也,吾之今日,皆由错误态度所致,咎由自取。

前有赵奢之子赵括之训也,今有马谡兵败被杀之戒,惟愿世人诫之勿忘。

吾更深恐吾之子再效其父之为,重蹈吾之覆辙也。

谡妻拭目嘘吁,良久,抚窗望谡曰:

“夫君,妾虽妇人,亦知育子之重。

妾当不负汝之重托,视育子为生之要事,申之以处世为人之道,时时以汝之例来训之、警之,令其虚怀若谷,修身养性,以期成为将帅之材。

再有丞相亦信守诺言,将我等视为亲人,禄粮按月供给,生计无虑,夫君于九泉下宜当瞑目也。

谡闻此言,如释重负,坦然曰:

“吾妻贤能,吾虽不能与汝相厮相亲,然吾子幸有其良母,吾死亦足矣。

告吾子慎记:

人之为事,态度决定命运。

态度正而事成,态度误而事败。

罪夫去也。

”言罢,遂化为一阵轻风,飘然消失。

点评

 本文紧扣主题“态度决定命运”展开情节,构思新颖独特。

依托《失街亭》一文,重新构思组材,以文言小说的形式,叙述了马谡死后阴魂与妻子相会的情景。

正反两方面对比描写,彰显主题。

马谡因采取错误的态度导致街亭失守而悔恨自责,从反面阐述了主题;马谡的妻子对丈夫平时的告诫以及对子女的教育,从正面阐述了主题。

文章结尾再次强化主题,呼应题目,小说结构圆合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