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3789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docx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

PVP-P(交联聚合物)

产品描述白色或近白色,具有吸湿性易流动的粉末,无臭或微臭,不溶于水、碱、酸及常用有机溶剂,具有很强的溶胀性能和与多类物质的络合能力。

因此,被认为是高档片剂药的首选崩解剂,特别适用于速溶,咀嚼类药片的配方。

已被收入美国药典28版,欧洲药典5.0版。

此外,食品级产品在啤酒饮料行业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化学名:

POLYVINYLPOLYPYRROLIDONE(简称PVP-P)

CAS号:

25249-54-1

化学结构:

包装:

20kg/纸板桶

应用:

1)饮料及酿酒行业:

PVPP是一种不溶性的、高分子量交联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

PVP-P可以非常安全高效的用于饮料及酿酒行业,因为:

• 完全不溶于啤酒(红酒,果汁等);

• 大幅度提高啤酒(红酒,果汁等)的货柜储藏时间;

• 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啤酒(红酒,果汁等);

• 改善口感的同时对啤酒(红酒,果汁等)的泡沫,风味等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 非常高效,操作简便而且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 与常规使用的硅胶相比,单位质量PVP-P的啤酒(红酒,果汁等)处理量更大;

2)医药行业:

PVPP作为崩解剂,具有十分优异的性质。

由于具有高溶胀压力,高毛细管活性以及显著的水合能力等综合性性质,PVPP极适合用作医药系统中的药片崩解剂。

PVPP和多元酚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可用于精制水溶性或含酒精的草药浸出物和酊剂,改善植物医药的稳定性。

已被收入美国药典28版,欧洲药典5.0版。

规格:

工业级

品名

PH值(1%水溶液)

残单,%

水含量,%

硫酸盐灰分,%

重金属,ppm

砷,ppm

锌,ppm

N,N-二乙烯基咪唑,ppm

水溶性物质,%

PVP-P

5.0-8.0

<0.1

<6

<0.4

<10

<3

<25

<2

<1.5

医药级

品名

级别

PH值(1%

水溶液)

残单

水含量,%

硫酸盐灰分,%

重金属,ppm

氮含量,%

醛,ppm

过氧化物,ppm

PVP-P

USP28th

5.0-8.0

<0.1%

<5

<0.4

<10

11.0-12.8

---

---

PVP-P

EP5.0

5.0-8.0

<10ppm

<5

<0.1

<10

11.0-12.8

<500

<400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

片剂稀释剂与吸收剂统称为填充剂或填料,凡主药剂量少于0.1g,或含浸膏量多,或浸膏吸潮性强而又粘性大时,需加稀释剂,以利于压片;若原料中含有较多的油类成分或挥发油时,需加入吸收剂。

不少填充剂具有粘合、崩解作用,但有时也会影响片剂的和崩解,选用时应根据药物和填充剂的特性而定,要做小试试验,放样时又要进行微调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片剂主要用辅料及用量:

1、淀粉稀释剂、吸收剂和崩解剂。

2、糊精糊精粘性比淀粉强的多,同样量的糊精,崩解时间要比淀粉慢6~7倍,也常用作稀释剂、吸收剂,一般不作为崩解剂来用。

3、糖粉为中药片剂使用最广泛的优良稀释剂,并有矫味和粘合作用,在口含片及咀嚼片中一般多用,在用作片剂吸释剂时由于粘度适中可塑性好,制粒时较易掌握,当片剂出现片面不光洁硬度不合格时,使用糖粉更佳。

但量应控制,会增加药片的引湿性。

4、碳酸钙及磷酸钙一般作为中药浸出物、油类吸收剂,但量不宜过多,压成片剂较硬。

5、微晶纤维素片剂常用辅料,兼具粘合、助流、崩解等作用,尤其适用与直接压片工艺,压制的片剂硬度好又易与崩解,一般不单独作为稀释剂,而作为稀释剂、黏合剂、崩解剂合用,是一种多功能的辅料。

6、常用润湿剂与黏合剂水、不同浓度的乙醇、淀粉浆(以10%最常用,一般为5%~30%之间)、糊精(一般中药片用10%的糊精与10%的淀粉合浆用)、糖粉、糖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聚维酮(PVP)

7、常用崩解剂干燥淀粉(一般用量5%~20%),使用前应以100~105℃干燥;羧甲基淀粉钠(CMS-Na);交联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泡腾崩解剂(碳酸钠和枸橼酸组成);表面活性剂(为崩解剂辅助剂,常用有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80等)。

8、常用润滑剂硬脂酸镁(用量一般为0.3%~1%)、滑石粉(用量一般为2%~5%)、硬脂酸(1%~5%)、常用水溶性润滑剂有硼酸、氯化钠、苯甲酸钠、醋酸钠、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等。

二、胶囊剂常用辅料及用量:

1、稀释剂与吸收剂淀粉、氧化镁、碳酸镁、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等。

2、润湿剂与黏合剂水、乙醇、淀粉浆、糖浆、液状石蜡等。

3、崩解剂干燥淀粉、羧甲基淀粉钠、泡腾崩解剂等。

4、助流剂与润滑剂微粉硅胶、滑石粉、硬脂酸镁等。

崩解剂还有很多更加优良的出现、如交联聚维酮(PVPP),还有超崩什么的,哈哈,我知道的就这些了,不好意思仲老师,希望对你有帮助。

浓缩丸估计年前是做不完了,原因很多,其中有出膏率过高,服用量过大等等原因,

 

片剂的常用辅料 

 

从总体上看,片剂是由两大类物质构成的,一类是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即主药),另一类是没有生理活性的一些物质,它们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

填充作用、粘合作用、崩解作用和润滑作用,有时,还起到着色作用、矫味作用以及美观作用等,在药剂学中,通常将这些物质总称为辅料(Excipients 或Adjuvants)。

根据它们所起作用的不同,常将辅料分成四大类。

  

(一)稀释剂(Diluents) 

 

稀释剂(或称为填充剂,Fil1ers)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常用的填充剂有淀粉类、糖类、纤维素类和无机盐类等;由压片工艺、制剂设备等因素所决定,片剂的直径一般不能小于6mm、片重多在100mg以上,如果片剂中的主药只有几毫克或几十毫克时,不加入适当的填充剂,将无法制成片剂,因此,稀释剂在这里起到了较为重要的、增加体积助其成型的作用。

  

1淀粉 

 

比较常用的是玉米淀粉,它的性质非常稳定,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价格也比较便宜,吸湿性小、外观色泽好,在实际生产中,常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混合使用,这是因为淀粉的可压性较差,若单独使用,会使压出的药片过于松散。

  

2糖粉 

 

糖粉系指结晶性蔗糖经低温干燥粉碎后而成的白色粉末,其优点在于粘合力强,可用来增加片剂的硬度,并使片剂的表面光滑美观,其缺点在于吸湿性较强,长期贮存,会使片剂的硬度过大,崩解或溶出困难,除口含片或可溶性片剂外,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糊精、淀粉配合使用。

  

3糊精 

 

糊精是淀粉水解中间产物的总称,其化学式为(C6H10O5)n•XH2O,其水溶物约为80%,在冷水中溶解较慢,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

习惯上亦称其为为高糊(高粘度糊精),即具有较强的粘结性,使用不当会使片面出现麻点、水印或造成片剂崩解或溶出迟缓;同理,在含量测定时如果不充分粉碎提取,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所以,很少单独大量使用糊精作为填充剂,常与糖粉、淀粉配合使用。

  

4乳糖 

 

乳糖是一种优良的片剂填充剂,由牛乳清中提取制得,在国外应用非常广泛,但因价格较贵,在国内应用的不多。

常用含有一分子水的结晶乳糖(即α-含水乳糖),无吸湿性,可压性好,性质稳定,与大多数药物不起化学反应,压成的药片光洁美观;由喷雾干燥法制得的乳糖为非结晶乳糖,其流动性、可压性良好,可供粉末直接压片使用。

  

5可压性淀粉 

 

亦称为预胶化淀粉(Pregelatinized starch),是新型的药用辅料,英、美、日及中国药典皆已收载,我国于1988年研制成功,现已大量供应市场。

国产可压性淀粉是部分预胶化的产品(全预胶化淀粉又称为α-淀粉),与国外Colorcon公司的Starch RX1500相当。

本品是多功能辅料,可作填充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自身润滑性和干粘合性,并有较好的崩解作用。

若用于粉末直接压片时,硬脂酸镁的用量不可超过0.5%,以免产生软化效应。

  

6微晶纤维素 

 

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MCC)是纤维素部分水解而制得的聚合度较小的结晶性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可压性,有较强的结合力,压成的片剂有较大有硬度,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粘合剂”使用。

国外产品的商品名为Avicel,并根据粒径约不同有若干规格。

国产微晶纤维素已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种类也有待于丰富。

另外,片剂中含20%微晶纤维素时崩解较好。

  

7无机盐类 

 

主要是一些无机钙盐,如硫酸钙、磷酸氢钙及药用碳酸钙(由沉降法制得,又称为沉降碳酸钙)等。

其中硫酸钙较为常用,其性质稳定,无嗅无味,微溶于水,与多种药物均可配伍,制成的片剂外观光洁,硬度、崩解均好,对药物也无吸附作用。

在片剂辅料中常使用二水硫酸钙。

但应注意硫酸钙对某些主药(四环素类药物)的吸收有干扰,此时不宜使用。

  

8甘露醇 

 

甘露醇呈颗粒或粉末状,在口中溶解时吸热,因而有凉爽感,同时兼具一定的甜味,在口中无砂砾感,因此较适于制备咀嚼片,但价格稍贵,常与蔗糖配合使用。

  

(二)粘合剂(Adhesives) 

 

某些药物粉末本身具有粘性,只需加入适当的液体就可将其本身固有的粘性诱发出来,这时所加入的液体称为湿润剂(moistening agents);某些药物粉末本身不具有粘性或粘性较小,需要加入淀粉浆等粘性物质,才能使其粘合起来,这时所加入的粘性物质就称为粘合剂。

因为它们所起的主要作用实际上都是使药物粉末结合起来,所以也可以将上述的湿润剂和粘合剂总称为粘合剂。

  

1蒸馏水 

 

蒸馏水是一种湿润剂。

应用时,由于物料往往对水的吸收较快。

因此较易发生湿润不均匀的现象,最好采用低浓度的淀粉浆或乙醇代替,以克服上述不足。

  

2乙醇 

 

乙醇也是一种湿润剂。

可用于遇水易分解的药物,也可用于遇水粘性太大的药物。

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湿润后所产生的粘性降低,因此,醇的浓度要视原辅料的性质而定,一般为30%-70%。

中药浸膏片常用乙醇做湿润剂,但应注意迅速操作,以免乙醇挥发而产生强粘性团块。

  

3淀粉浆 

 

淀粉浆是片剂中最常用的粘合剂,常用8%~15%的浓度,并以10%淀粉浆最为常用;若物料可压性较差,可再适当提高淀粉浆的浓度到20%,相反,也可适当降低淀粉浆的浓度,如氢氧化铝片即用5%淀粉浆作粘合剂。

淀粉浆的制法主要有煮浆和冲浆两种方法,都是利用了淀粉能够糊化的性质。

所谓糊化(Gelatinization)是指淀粉受热后形成均匀糊状物的现象(玉米淀粉完全糊化的温度是77℃)。

糊化后,淀粉的粘度急剧增大,从而可以作为片剂的粘合剂使用。

具体说来,冲浆是将淀粉混悬于少量(1~1.5倍)水中,然后根据浓度要求冲入一定量的沸水,不断搅拌糊化而成;煮浆是将淀粉混悬于全部量的水中,在夹层容器中加热并不断搅拌(不宜用直火加热,以免焦化),直至糊化。

因为淀粉价廉易得且粘合性良好,所以凡在使用淀粉浆能够制粒并满足压片要求的情况下,大多数选用淀粉浆这种粘合剂。

  

4羧甲基纤维素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CMC-Na)是纤维素的羧甲基醚化物,不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煤;溶于水时,最初粒子表面膨化,然后水分慢慢地浸透到内部而成为透明的溶液,但需要的时间较长,最好在初步膨化和溶胀后加热至 60℃~70℃,可大大加快其溶解过程。

用作粘合剂的浓度一般为1%-2%,其粘性较强,常用于可压性较差的药物,但应注意是否造成片剂硬度过大或崩解超限。

  

5羟丙基纤维素 

 

羟丙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cellulose,HPC)是纤维素的羟丙基醚化物,含羟丙基53.4%~77.5%(其羟丙基含量为刚7%~19%的低取代物称为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即L-HPC,见崩解剂),其性状为白色粉末,易溶于冷水,加热至50℃发生胶化或溶胀现象;可溶于甲醇、乙醇、异丙醇和丙二醇中。

本品既可做湿法制粒的粘合剂,也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粘合剂。

  

6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 

 

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Methylcellulose,MC;Ethylcellulose,EC)分别是纤维素的甲基或乙基醚化物,含甲氧基26.0%~33.0%或乙氧基44.0%~51.0%。

其中,甲基纤维素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形成粘稠的胶体溶液而作为粘合剂使用,但应注意:

当蔗糖或电解质达一定浓度时本品会析出沉淀。

乙基纤维素不溶于水,在乙醇等有机溶媒中的溶解度较大,并根据其浓度的不同产生不同强度的粘性,可用其乙醇溶液作为对水敏感的药物的粘合剂,但应注意本品的粘性较强且在胃肠液中不溶解,会对片剂的崩解及药物的释放产生阻滞作用。

目前,常利用乙基纤维素的这一特性,将其用于缓、控释制剂中(骨架型或膜控释型)。

  

7羟丙甲纤维素 

 

羟丙甲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 cellulose,HPMC)是一种最为常用的薄膜衣材料,因其溶于冷水成为粘性溶液,故亦常用其2%~5%的溶液作为粘合剂使用。

制备HPMC水溶液时,最好先将HPMC加入到总体积1/5~l/3的热水(80℃~90℃)中,充分分散与水化,然后在冷却条件下,不断搅拌,加冷水至总体积。

本品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但溶于10%~80%的乙醇溶液或甲醇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液。

  

8其它粘合剂 

 

5%~20%的明胶溶液,50%~70%的蔗糖溶液,3%~5%的聚乙烯毗咯烷酮(PVP)的水溶液或醇溶液,可用于那些可压性很差的药物,但应注意:

这些粘合剂粘性很大,制成的片剂较硬,稍稍过量就会造成片剂的崩解超限。

  

(三)崩解剂(Disintegrants) 

 

崩解剂是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裂碎成细小颗粒的物质,除了缓(控)释片以及某些特殊用途的片剂以外,一般的片剂中都应加入崩解剂。

由于它们具有很强的吸水膨胀性,能够瓦解片剂的结合力,使片剂从一个整体的片状物裂碎成许多细小的颗粒,实现片剂的崩解,所以十分有利于片剂中主药的溶解和吸收。

  

1干淀粉 

 

干淀粉是一种最为经典的崩解剂,含水量在8%以下,吸水性较强且有一定的膨胀性,较适用于水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的片剂,但对易溶性药物的崩解作用较差,这是因为易溶性药物遇水溶解产生浓度差,使片剂外面的水不易通过溶液层面透入到片剂的内部,阻碍了片剂内部淀粉的吸水膨胀。

在生产中,一般采用外加法、内加法或“内外加法”来达到预期的崩解效果。

所谓外加法,就是将淀粉置于100℃~105℃条件下干燥lh,压片之前加入到干颗粒中,因此,片剂的崩解将发生在颗粒之间;内加法就是在制粒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淀粉,因此,片剂的崩解将发生在颗粒内部。

显然,内加一部分淀粉,然后再外加一部分淀粉的“内外加法”,可以使片剂的崩解既发生在颗粒内部又发生在颗粒之间,从而达到良好的崩解效果,通常外加崩解剂量占崩解剂总量的25%~50%,内加崩解剂量占崩解剂总量的75%~50%(崩解剂总量一般为片重的5%~20%)。

  

2羧甲基淀粉钠 

 

羧甲基淀粉钠(Carboxymethyl starch sodium,CMS-Na)是一种白色无定形的粉末,吸水膨胀作用非常显著,吸水后可膨胀至原体积的300倍(有时出现轻微的胶粘作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崩解剂,价格亦较低,其用量一般为1%~6%(国外产品的商品名为“Primojel”)。

  

3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这是国内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崩解剂。

由于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和孔隙度,所以它有很好的吸水速度和吸水量,其吸水膨胀率在500%~700%(取代基占10%~15%时),崩解后的颗粒也较细小,故而很利于药物的溶出。

一般用量为2%~5%。

  

4交联聚乙烯比咯烷酮 

 

交联聚乙烯比咯烷酮(Cross-linked polyvinyl pyrrolidone,亦称交联PVP)是白色、流动性良好的粉末;在水、有机溶媒及强酸强碱溶液中均不溶解,但在水中迅速溶胀但不会出现高粘度的凝胶层,因而其崩解性能十分优越,已为英美等国药典所收载,国产品现已研制成功。

  

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roscarmellose sodium,CCNa是交联化的纤维素羧甲基醚(大约有70%的羧基为钠盐型),由于交联键的存在,故不溶于水,但能吸收数倍于本身重量的水而膨胀,所以具有较好的崩解作用;当与羧甲基淀粉钠合用时,崩解效果更好,但与干淀粉合用时崩解作用会降低。

  

(四)润滑剂(Lubricants) 

在药剂学中,润滑剂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助流剂、抗粘剂和(狭义)润滑剂的总称,其中:

①助流剂(Glidants)是降低颗粒之间摩擦力从而改善粉末流动性的物质;②抗粘剂(Antiadherent)是防止原辅料粘着于冲头表面的物质;③(狭义)润滑剂是降低药片与冲模孔壁之间摩擦力的物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润滑剂。

因此,一种理想的润滑剂应该兼具上述助流、抗粘和润滑三种作用,但在目前现有的润滑剂中,尚没有这种理想的润滑剂,它们往往在某一个或某两个方面有较好的性能,但其它作用则相对较差。

按照习惯的分类方法,一般将具有上述任何一种作用的辅料都统称为润滑剂。

  

l硬脂酸镁 

 

硬脂酸镁为疏水性润滑剂,易与颗粒混匀,压片后片面光滑美观,应用最广。

用量一般为0.1%~1%,用量过大时,由于其疏水性,会造成片剂的崩解(或溶出)迟缓。

另外,本品不宜用于乙酸水杨酸、某些抗生素药物及多数有机碱盐类药物的片剂。

  

2微粉硅胶 

 

微粉硅胶(Aerosil)为优良的片剂助流剂,可用作粉末直接压片的助流剂。

其性状为轻质白色无水粉末,无臭无味,比表面积大,常用量为0.1%~0.3%,但因其价格较贵,在国内的应用尚不够广泛。

  

1滑石粉 

 

滑石粉主要作为助流剂使用,它可将颗粒表面的凹陷处填满补平,减低颗粒表面的粗糙性,从前达到降低颗粒间的摩擦力、改善颗粒流动往的目的(但应注意:

由于压片过程中的机械震动,会使之与颗粒相分离),常用量一般为0.1%~3%,最多不要超过5%。

  

2氢化植物油 

 

本品以喷雾干燥法制得,是一种润滑性能良好的润滑剂。

应用时,将其溶于轻质液体石蜡或己烷中,然后将此溶液喷干颗粒上,以利于均匀分布(若以己烷为溶剂,可在喷雾后采用减压的方法除去己烷)。

  

3聚乙二醇类与月挂醇硫酸镁 

 

二者皆为水溶性滑润剂的典型代表。

前者主要使用聚乙二醇4000和6000(皆可溶于水),制得的片剂崩解溶出不受影响且得到澄明的溶液;后者为目前正在开发的新型水溶性润滑剂。

 

 

除了上述四大辅料以外,片剂中还加入一些着色剂、矫味剂等辅料以改善口味和外观,但无论加入何种辅料,都应符合药用的要求,都不能与主药发生反应,也不应妨碍主药的溶出和吸收。

目前已知乳糖能降低戊巴比妥、安体舒通的吸收,淀粉能延缓水杨酸钠的吸收,碳酸钙能影响四环素类药物的吸收。

因此,应当根据主药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结合具体的生产工艺,通过体内外实验,选用适当的辅料.

 

辅料在软胶囊剂型中的应用

软胶囊剂系指将一定量药物、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辅料密封于球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的软质囊材中制成的剂型 。

其多用于非水溶性、对光敏感、遇湿热不稳定、易氧化和挥发性的药物,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软胶囊剂多是将药物溶解、混悬或乳化在溶剂中,使其成为均匀一致的溶液后作为内容物填充在胶囊中的,每粒胶囊所含药物误差小,重量差异仅在2%左右。

一些具不良嗅味的中药提取液,制成软胶囊后可明显改善气味,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辅料一般分为赋形剂和附加剂两大类,赋形剂作为药物载体主要是赋予软胶囊一定的形态与结构;附加剂主要用以保持药物与软胶囊剂型的质量稳定性。

辅料是构成软胶囊剂型的必要辅助成分,对软胶囊剂型的生产、应用及药物疗效的发挥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成型和稳定、成品的质量标准和药代动力学特征等都密切相关。

辅料在软胶囊剂型中的应用简述如下软胶囊剂系指将一定量药物、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辅料密封于球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的软质囊材中制成的剂型。

其多用于非水溶性、对光敏感、遇湿热不稳定、易氧化和挥发性的药物,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软胶囊剂多是将药物溶解、混悬或乳化在溶剂中,使其成为均匀一致的溶液后作为内容物填充在胶囊中的,每粒胶囊所含药物误差小,重量差异仅在2%左右。

一些具不良嗅味的中药提取液,制成软胶囊后可明显改善气味,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

辅料一般分为赋形剂和附加剂两大类,赋形剂作为药物载体主要是赋予软胶囊一定的形态与结构;附加剂主要用以保持药物与软胶囊剂型的质量稳定性。

辅料是构成软胶囊剂型的必要辅助成分,对软胶囊剂型的生产、应用及药物疗效的发挥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成型和稳定、成品的质量标准和药代动力学特征等都密切相关。

辅料在软胶囊剂型中的应用简述如下:

1分散剂

分散剂即分散介质,可使药物均匀地分布在基质内部,保证其含量准确和制剂稳定性,从而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性。

聚乙二醇类󰀁主要包括PEG-400和PEG-6000,常用量为1~15%。

前者为无色、微有恶臭、澄明的粘稠液体,具微吸湿性。

后者则是乳白色、无臭、蜡状硬固体或片状。

二者均为水溶性药物的分散介质,尤其适于中药软胶囊和速效软胶囊󰀂4 。

以PEG-400作分散剂制成的软胶囊,由于其干燥过程比较快,所以必须恰当掌握干燥时间。

时间过长会使囊壳破裂;时间太短,由于软胶囊内液体含水,则导致贮存期内软胶囊渗漏󰀂5 。

另外,PEG-400对囊壳有硬化作用,加入5%~10%甘油或丙二醇可使硬度降低,改善聚乙二醇对胶壳的吸水作用󰀂6 。

将药物溶解在PEG中制成软胶囊给药,起到很好的稀释作用,如硝苯地平胶囊,每囊仅含主药5mg,剂量小,PEG-400因其能与之混溶,稀释主药后制成溶液后成囊,保证了其含量的准确性 。

植物油󰀁用于脂溶性药物,常用10%~30%油蜡混合物,一般处方为;氢化大豆油1份,黄蜡1份,短链植物油(熔点33~38℃)4份。

油量的多少要通过实验比较加以确定,油量多触变值低,流动性好,但易于渗漏;油量少,稳定性好,但流动性差,不易压丸。

油类能增加甾体药物的溶解度,低粘度的油类可增加胶囊内容物的流动性。

一般提取物与基质的比例介于1:

1~1:

1.2之间 。

2增塑剂

凡能使聚合物材料增加塑性的物质统称为增塑剂,它们通常是沸点高、较难挥发的液体或低熔点的固体。

加入增塑剂的目的在于增加软胶囊的可塑性,保证软胶囊制品的良好涂展性;长期保持其硬度,使其不易变形。

另外研究表明:

增塑剂的组成对软胶囊内液体#微粘度∃的影响很大,能影响物质的迁移󰀂11 。

通过测定胶囊的硬度和可塑性可以观察到,增塑剂的效果依赖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降低及其对明胶结构的影响 。

甘油研究表明:

在37℃人工胃液中,当转速为100rpm,USPB型明胶制得的软胶囊制剂,明胶和甘油的比例介于1.2~2.0:

1时,甘油作为增塑剂对溶出速度几乎无影响󰀂13 。

另外,甘油作增塑剂时,即使扩散通道被一些固体颗粒阻塞,或使所填充的液体粘度增加,甘油仍足以使乙醇在其中扩散 。

甘油能形成一稳定的热可逆性凝胶钢络,因而最适于用作软胶囊的增塑剂 。

多元醇:

常用木糖醇、山梨醇、氢化玉米浆。

多元醇代替甘油作增塑剂,乙醇的迁移可被明显抑制。

原因在于甘油和乙醇能完全混溶,而这些多元醇在乙醇中微溶。

由于氧气对以甘油为增塑剂的胶囊壳的穿透力比其他的要强,因而使用山梨醇等多元醇作增塑剂能降低氧的穿透力,从而防止囊壳过快老化 。

山梨醇的增塑效果和可配伍性随着氢化的低聚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