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3790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docx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生态史观解析版

生态史观

【概念内涵】

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

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

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

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

【主要内容】

(1)从纵向看:

在渔猎时代,人类数量有限,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对自然的影响(保护和破坏)都十分有限。

在农业时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首先是地表),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在未来时代(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

(2)从横向看,:

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资源(江河湖海等)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

【关键词】

温室效应、森林资源毁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资源危机、垃圾成灾、环境污染。

【真题回顾】

1.(2019·江苏高考·17)“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

……‘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

这首诗歌(  )

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

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

【答案】A

【解析】“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

……‘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

”体现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浪漫主义风格,表达诗人对工业革命的不满,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浪漫主义风格,不是现实主义风格,故B项错误;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材料体现的是浪漫主义风格,故C项错误;印象主义强调的是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材料体现的是浪漫主义风格,故D项错误。

2.(2018·全国卷Ⅱ)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商汤将意在将鸟兽赶尽杀绝的罗网“去其三面”,即放鸟兽一条生路,体现了他的仁德之心,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得以灭夏建商。

再根据设问“意在说明”,联想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即说明历史兴衰的规律,以警示后代统治者,故A项正确。

夏商时期农业已经有所发展,所以捕猎不再是主要经济活动,故B项错误。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虽然符合材料内容,但不是《史记》中这一记载的本意,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资源争夺,故D项错误。

3.(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答案】A

【解析】19世纪上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城市工厂产生大量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口寿命,导致后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产生是在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后死亡率上升,所以不会出现人口膨胀食物短缺的问题,故C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会不断上升,故D项错误。

4.(2016·江苏单科·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

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描述和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水车”是我国古代魏晋时期的灌溉工具“翻车”,A项与史实不符,因为翻车是用人力的,故A排除;B项提高农田抗旱能力符合;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表述错误,排除。

故选B。

5.(2015·江苏单科·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

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

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答案】B

【解析】1678年“止产粟米”,是因为“田地皆成沙土”,并非主动选择品种,故A项错误;从唐有“泻泉”、北宋有“水阔”到1680年“沟洫之制,水陆失宜”表明水利出现问题,故B项正确;“田地皆成沙土”,表明没有重视农田生态保护,故C项错误;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全凭”的说法是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

6.(2014·福建文综·21)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

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

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

【答案】A

【解析】罗斯福设立工程振兴局,目的是通过兴建工程以增加就业,也就是新政中的“以工代赈”,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金融方面措施,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制定法规,故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特点是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而不是对市场控制,故D项错误。

7.(2013·安徽文综·12)图2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

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

图2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图表的能力,横轴是时间从两汉到唐朝,纵轴是水利兴修的统计次数,柱状图明显看出从两汉到唐,除了短暂的隋朝兴修水利次数少之外,兴修水利的次说总体呈现增多的状态,水利建设的数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所以从汉到唐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现发展态势,选B。

材料仅仅截取安徽省的水利兴修统计,没有对比全国其他省份,无法得出A;材料中没有涉及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排除C;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唐朝以后,排除D.

8.(2016·上海单科·39)“全球化”(13分)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关乎人类的共同利益。

对此,人们的看法不一。

观察下列漫画并回答问题:

问题:

(1)你认为漫画作者对全球化持何种态度?

(2分)

(2)你是否认同作者的看法?

(11分)

【答案】

(1)水平1:

能准确地判断漫画作者的态

·批判

·悲观

其他答案。

(2)史实:

水平1:

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史论结合。

·我认为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融合。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进步,加强了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关系;区域一体化为全球化提供了范例;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协调机制,有利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构建;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促进其现代化进程。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

全球化的实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加大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异,“南北关系”日趋紧张;全球化使能源消耗增速,能源危机与能源冲突迭现,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出现温室效应、水资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现象;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各种流行性疾病传播速度加快,危险程度增加。

总之,经济全球化把人类社会的联系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事关人类命运的重大课题。

水平2:

看待问题较片面,论述缺乏历史感

其他答案。

组织:

水平1:

观点与论证逻辑一致

水平2:

观点与论证逻辑混乱、不一致

【解析】

(1)漫画作者认为全球化像一只怪兽吞没地球,可见其对全球化持批判悲观态度。

(2)辩证地评价全球化的影响,既要肯定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融合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机遇,同时也要指出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举例说明全球化也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威胁到世界的稳定和人类的生存。

9.(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

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

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

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12分)

【答案】

(1)原因:

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

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可得出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据材料一“清朝取消了人头税”可得出税收制度的变革;据材料一“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可得出农业的精耕细作;据材料一“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可得出高产作物的推广;据材料一“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可得出带来耕地面积增加。

第二小问影响,一分为二的分析,一方面缓和了人地之争,同时也导致环境恶化,人口大量增加

带来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模拟训练】

1.汉代《氾胜之书》记载了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摩压以保墒防旱、积雪保墒、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稻田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

此书记载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  )

A.精耕细作的显著特点B.生产工具比较落后

C.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D.生产资料投入很多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中“适时”“因时因土”“保墒防旱”“选种留种”等信息可知,这是中国古代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前提下提高农业产量,进行精耕细作的基本技术要素,A项正确。

材料未提及生产工具,排除B项;材料只提及汉代,未提及以往的耕作技术,无比较性,C项错误;D项材料体现不出。

2.下表为唐前后期长江下游地区水利工程数量比较表。

它反映了唐代(  )

地区

时间 

淮南区

浙西区

浙东区

宣歙区

总计

唐前期

8

12

9

0

29

唐后期

17

33

26

7

83

A.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B.长江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农业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

D.江南地区开始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答案】B

【解析】 表格显示唐朝后期和前期相比,长江下游地区水利工程数量明显增加,说明政府对于农业管理的加强导致农业生产呈良性趋势发展,故B项正确;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是宋朝,故A项错误;“摆脱了”说法绝对,故C项错误;表格没有比较全国农业生产的信息,故D项错误。

3.商代甲骨文中常见大雨、小雨、足雨、及雨、多雨、延雨、雨疾、各(至)雨、来雨、云雨等记录,“一年之中,无月不可以降雨”。

这反映出在商代(  )

A.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B.甲骨文记载内容的多样性

C.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地位

D.神权成为维系统治的纽带

【答案】C

【解析】 春秋时代才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秦汉时期才出现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且带雨的节气名称是雨水、谷雨,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甲骨文记载的是关于雨水的情况,非内容的多样性,故B项错误;题干围绕雨而展开,且雨与农业密切相连,结合所学商周时期农业的发展情况,故C项正确;题干未提及神权问题,故D项错误。

4.(2019·太原一模)据测算,清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总面积为733万顷,乾隆十八年已增至993万顷,嘉庆十六年又增至1051万项;从乾隆至道光年间,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20省354府州县。

这些现象反映了(  )

A.清朝政府大力扶持垦荒B.中西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传统农业转型动力不足D.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C

【解析】 题干只是反映耕地面积的增加与玉米种植的扩展,故A项错误;玉米是新航路开辟后从美洲传入我国的,题干只是提及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展,不是中西经济交流频繁,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主要经济结构是农耕经济,明清时期虽然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但未占据社会主导,传统农业未能转化为现代农业,故C项正确;题干并未涉及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故D项错误。

5.1796年,一位英国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大纱厂所雇佣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传染,这类传染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

材料主要表明(  )

A.大纱厂普遍存在雇佣童工现象

B.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英国尚未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D.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答案】D

【解析】 材料表明工业革命引发社会问题,没有明确指出大纱厂普遍存在雇佣童工现象,也没有涉及阶级矛盾尖锐问题和社会保障制度,故A、B、C三项错误;“大纱厂所雇佣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传染,这类传染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表明工业革命引发社会问题,故D项正确。

6.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农耕区域

年人均耕田数

平均亩产量

粮食总收入量

南方农耕区

23亩

1.37石

32石

中原农耕区

30亩

1.5石

45石

西北屯垦区

74亩

0.4石

30石

A.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

B.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

C.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答案】C

【解析】 汉代南方地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并非人多地少,故A项错误;西北地区年人均耕田数多于南方,但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均低于南方,说明西北生产力水平低于南方,故B项错误;中原地区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高于南方和西北,说明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故C项正确;农业生产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地理环境并非农业生产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故D项错误。

7.据19世纪英国卫生改革家查德威克的报告:

城镇卫生工作的缺点会使人们养成最卑劣的堕落习惯,导致多数人道德败坏,因为他们在偏街僻巷堆积的有害脏物中寻找他们赖以为生的东西。

该报告揭示了(  )

A.城市建设与社会救济的关系

B.工业革命与社会习俗的关系

C.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D.城市环境与文明风尚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城镇卫生工作的缺点会使人们养成最卑劣的堕落习惯,导致多数人道德败坏”可知是城市的环境导致了人们道德的变化,故D项正确。

8.下图是1890~1900年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量对比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信息反映了(  )

A.英国的工业水平最为先进

B.德国的工业发展程度最高

C.法国的工业化水平最落后

D.欧洲工业化程度普遍提高

【答案】D

【解析】 根据图示内容可知,英国煤炭消耗量最多,但并不能说明它的工业水平最先进,故排除A项。

德国煤消耗量增长幅度最快,也同样无法说明它的工业发展程度最高,故排除B项。

法国的煤消耗量要高于奥匈帝国、俄国和意大利,所以它的工业化水平不一定是最落后的,故排除C项。

1900年,欧洲主要国家的煤炭消耗量相比1890年都有所增长,可以说明欧洲的工业化程度普遍提高,故选D项。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代和唐初

中唐及晚唐

北方水利

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几乎全部恢复,并修建了一些新的灌区。

最突出的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

关中的农田水利,虽然都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和改建,但渠系较前更密,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

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进而衰退。

从天宝十四年(755年)以后的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几乎没有兴修新的水利工程,大量的水利工程失修或废弃,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人口急剧减少,幸存的一些水利工程灌溉能力也在下降

南方水利

太湖地区大规模修筑湖堤和海塘,用以抵挡海潮和湖水的泛滥和侵袭,以土塘为主的南北海塘系统已初步形成,南方的灌溉工具除戽斗、桔槔、辘轳等继续使用外,还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水车

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基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旱涝有收的目的。

其中太湖地区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南方稻区,水库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使用

——《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12分)

【答案】示例:

论题:

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阐述:

隋代和唐代前期,北方的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恢复了前代的水利工程,并且加以改进,有利于增加农业产量,更多地提高北方农业生产力,同时,南方的水利工程则处于逐渐发展时期,农业工具的推广使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新。

中唐及晚唐时期,北方社会动荡造成水利工程的严重破坏,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而南方先进的水利工具被进一步推广,较多的水利工程确保了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这使南方的农业生产在全国举足轻重。

由此可见,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经济的重心逐渐南移。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隋代唐初与中唐晚唐时期南北方水利工程的对比,水利工程数量、规模反映的是农业发展的状况,从材料中南北方水利工程反映的农业发展状况,可拟定论题为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结合两个时期南北方水利工程变化和农业发展状况等史实,进行阐述。

10.环境污染是各国历史上都曾面临过的大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环境污染除局部地区外,不如发达国家严重。

但人口增长过快,农垦活动加剧,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北洋政府时期,宋教仁任农林总长期间,曾明定林政方针,严禁私伐。

不久宋离职,而滥伐树林的现象仍然严重,张謇任农商总长(1913~1915年)期间,先后颁布了《森林法》《狩猎法》《造林奖励条例》。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制定的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有《森林法》《渔业法》《狩猎法》《水利法》等。

民国时期的环保法令占的分量不大,有些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环境继续恶化。

——石丽华《简论中国近现代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

材料二 19世纪以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既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给其带来了沉重的负面效应,其中大气污染就是代价之一。

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污染事件,就是最为惨痛的教训。

因此,他们也强烈要求对大气环境进行治理。

1819年,英国政府召开讨论烟害的第一次委员会,并于1821年制定了《烟尘防治法》。

1853年到1856年,伦敦和其他城市先后制定了《伦敦法》等有关防止烟尘的法律,又制定了《制碱业管理法》(1863年)、《河流防治法》(1876年)。

——王肃之《英、美、日等国依法治理

大气污染的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近代中国环境问题出现的背景、对策以及保护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出现严重烟雾污染的原因,并概括指出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所呈现出的特征。

(13分)

【答案】

(1)背景:

中国人口增长过快,乱砍滥伐严重。

对策:

中国政治精英参与,政府颁布环境立法。

原因:

列强加紧侵华,战乱频繁,政局动荡;政府腐败,立法有限,执法不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相对落后;民众环保意识薄弱。

(2)原因: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新能源的使用如煤和石油的使用量大增);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污染物的排放较为集中。

特征:

依法推进;先污染后治理;随着污染的严重,治污日趋系统全面;治理艰难,过程漫长。

【解析】第

(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人口增长过快,农垦活动加剧,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信息分析;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北洋政府时期,宋教仁任农林总长期间,曾明定林政方针,严禁私伐”“张謇任农商总长(1913~1915年)期间,先后颁布了《森林法》《狩猎法》《造林奖励条例》”等内容概括;第三小问,可以从当时中国的国内外形势,政府的不作为及中国的经济状况,民众环保意识等角度回答。

(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19世纪以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既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给其带来了沉重的负面效应,其中大气污染就是代价之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二小问,从立法治污和治理的过程等方面概括。

11.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407年,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在无定河以北、黑水以南修筑都城(统万城)。

赫连勃勃曾叹曰:

“关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马岭以北,大河以南,未有若此之善者也。

“北魏灭夏以后,这里成为牧场,唐初为农业区,唐末以后植被遭严重破坏,底沙泛起成流(沙。

至北宋末,这里已是一片沙漠(今毛乌素沙漠)。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隋至宋初统万城地区人口统计略表

时间

户数

口数.(每户以5口估算)

11673

58365

唐中期

12635

63175

北宋初期

21368

106930

——,摘编自《隋书》《旧唐书》《太平寰宇记》等

材料三1886年美国首次出现沙尘暴,1894年和1913年美国中西部地区又分别发生两次沙尘暴。

1931年发生严重干旱,1932年冬刮起了强风,加剧了都分地区土流失和土地荒芜。

据美国官方统计,如果以能见度小于一英里为准的话,这样的沙尘暴1932年14次,1933年38次,1934年22次,1935年40次,整个沙尘暴肆虐范围达1000万英亩。

沙尘暴造成美国农业减产和农业收入减少.频繁的沙尘暴对很多美国人来说,如同恶梦一般,当时的一音歌这样唱道:

“这漫天尘土侵入我的家乡,从此我不得不漂泊四方,一场尘暴来势汹汹……好像乌云遮住大阳”。

——摘编自(美)唐纳德·沃斯特《尘暴》。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统万城建于哪一历史时期,说明该城所在地区自建城至北宋末年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其原因。

(10分)

(2)根据材材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沙尘暴频发的历史原因及影响。

(10分)

【答案】

(1)东晋十六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变化:

建城之初当地水草肥美,后逐渐变为少漠。

(2)原因:

改牧业为农业、植被破坏;人们不断增加,过度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