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保险.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3835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养老保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社会养老保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社会养老保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社会养老保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社会养老保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社会养老保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社会养老保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社会养老保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社会养老保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社会养老保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社会养老保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社会养老保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社会养老保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社会养老保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社会养老保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社会养老保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社会养老保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养老保险.docx

《社会养老保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养老保险.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养老保险.docx

社会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

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目录

含义

缴存计算方法

特点1.强制性

2.互济性

3.普遍性

我国当今养老保险政策

养老保险制度种类

参保意义有利保证劳动力再生产

有利于社会的安全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基本模式1.传统型养老保险制度

2.国家统筹保险制度

3.强制储蓄型

企业养老保险组成部分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数额养老保险缴费数额计算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

企业养老缴费基数确定

企业养老保险待遇

申请条件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新暂行办法

跨省转移

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养老保险体系

养老保险账户余额继承

其他注意事项

含义  

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

这里所说的“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的;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

需强调说明的是,法定的年龄界限(各国有不同的标准)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

  

2.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3.养老保险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

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缴存计算方法 

[1]计算方法:

个人工资基数*缴存比例  

医疗保险:

个人承担2%,单位承担8%;  

养老保险:

个人为8%,单位承担20%;  

失业保险:

个人为1%,单位承担2%;  

工伤保险:

个人无,单位1%;  

生育保险:

个人无,单位1%;  

公积金:

个人3.5%,单位3.5%。

  

而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费用均由单位承担。

  

举个例子  以工资为7000元/每月,那么其需要交纳的保费为:

  医疗保险:

7000*2%=140元,单位7000*8%=560元;  养老保险:

7000*8%=560元,单位7000*20%=1400元;  失业保险:

7000*1%=70元,单位7000*2%=140元;  工伤保险:

个人无,单位7000*1%=70元  生育保险:

个人无,单位7000*1%=70元  公积金:

7000*3.5%=240元,7000*3.5%=240元。

  因此个人总计为:

1010元,单位总计为:

2480元。

  

计算的数据可能会与实际的有出入,但计算的方式是这样的

特点  

一般来讲,养老保险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强制性

  国家通过立法,强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必须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履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缴纳养老保险费,待劳动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基本养老金,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保障退休以后的基本生活。

2.互济性

  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企业或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并在较高的层次上和较大的范围内实现养老保险费用的社会统筹和互济。

3.普遍性

  每个人都有老年岁月,这是人生的必经阶段。

养老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文明发展,需要我们予以足够的重视。

由于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很广,被保险人享受待遇的时间较长,费用收支规模庞大,因此,必须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在全社会统一立法、统一规则、统一管理和统一组织实施。

用人单位和个人如何参加养老保险  

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2]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成立之日起30日内,持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等有关证件,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用人单位依法终止的,应当自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30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社会保险登记手续。

用人单位必须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社会保险费。

职工个人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所在单位从其本人工资中代扣代缴。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规定建立和记录个人账户。

我国当今养老保险政策  

自1992年起至今,我国实行的是“养老保险双轨制”的歧视性退休制度:

即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时不仅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用,而且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

两种制度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

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300%~500%。

  养老保险双轨制导致的养老金差距越拉越大,近几年,因为调整幅度有很大差距,虽然国家对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了8连调,但8次连调的总和,尚不足机关事业单位一次调整的幅度,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差距反而扩大到了五六千元。

现在,养老金差距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养老保险双轨制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不公平、不合法政策,违背了社会主义宗旨,从制度上将中国社会划分了两个类似封建社会的社会阶级,为机关事业单位编制职工规定了达到正常待遇三到五倍的超国民待遇,贬低了企业职工及其他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与尊严,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社会矛盾,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并为青少年的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不缴纳或很少缴纳养老保险,直接从国家财政支出退休金,所以从本质上来讲,退休金双轨制是一种歧视性的剥削政策,是以剥削所有纳税人为基础的。

  

这样一个公认的划分特殊利益群体的错误政策,已经持续了20年而不得解决,对于双轨制的改革来讲,改革的彻底性,以及改革的成效,无疑将会是国家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民众翘首以盼,历史也会铭记这一页。

随着反对声音的高涨,人民对于公平公正的渴求越来越强烈,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平正义的阳光,总有一天会照耀在每一个公民身上[3]。

养老保险制度种类  

由于中国社会养老制度的改革采取的是渐进方式,使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构成复杂,模式复杂,很多地区还存在着农民工养老保险、旧的农村养老保险、计划生育夫妇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

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养老保险类型制度[4]分类如下:

  

1、储金型养老保险。

储金型养老保险制度在一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实行,以新加坡、智利等国家为代表,强调自我保障的原则,实行完全积累的基金模式,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个人养老保险账户或“公积金”账户。

  

2、国家型养老保险。

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曾经在大多数计划经济国家实行,以前苏联、东欧国家为代表。

按照“国家统包”的原则,由用人单位缴费,国家统一组织实施,工人参与管理,待遇标准统一,保障水平较高。

  

3、传统型养老保险。

传统型养老保险以美、德、法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为代表,贯彻“选择性”原则,即并不覆盖全体国民,而是选择一部分社会成员参加,强调待遇与工资收入及缴费(税)相关联,因此也可称为“收入关联型养老保险”。

  

4、福利型养老保险。

福利型养老保险以英、澳、加、日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为代表,贯彻“普惠制”原则,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全体国民,强调国民皆有年金,因此称为“福利型”或“普惠制”养老保险。

  

5、混合型养老保险。

原来实行福利型养老保险的国家,目前大多已经或正在向一种混合型制度转轨。

即福利型养老保险与“收入关联型养老保险”同时并存,共同构成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

英国与加拿大就是这种。

参保意义

有利保证劳动力再生产:

  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的制度,有利于劳动力群体的正常代际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长劳动力顺利就业,保证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有利于社会的安全:

  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养老保险保障了老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社会相当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参加养老保险,意味着对将来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预期,免除了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浮躁,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各国设计养老保险制度多将公平与效率挂钩,尤其是部分积累和完全积累的养老金筹集模式。

劳动者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数额,与其在职劳动期间的工资收入、缴费多少有直接的联系,这无疑能够产生一种激励劳动者的职期间积极劳动,提高效率。

  

此外,由于养老保险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其运作中能够筹集到大量的养老保险金,能为资本市场提供巨大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实行基金制的养老保险模式,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积累以数十年计算,使得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更大,为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通过对规模资金的运营和利用,有利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基本模式  

世界各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有三种模式:

1.传统型养老保险制度

  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又称为与雇佣相关性模式(employment-relatedprograms)或自保公助模式,最早为德俾斯麦政府于1889年颁布养老保险法所创设,后被美国、日本等国家所采纳。

然后再以支出来确定总缴费率。

个人领取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然后再以支出来确定总缴费率。

个人领取养老金的权利与缴费义务联系在一起,即个人缴费是领取养老金的前提,养老金水平与个人收入挂钩,基本养老金按退休前雇员历年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和不同档次的替代率来计算,并定期自动调整。

除基本养老金外,国家还通过税收、利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基本上也实行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2.国家统筹保险制度

国家统筹型(universalprograms)分为两种类型:

  

(1)福利国家所在地普遍采取的,又称为福利型养老保险,最早为英国创设,目前适用该类型的国家还包括瑞典、挪威、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该制度的特点是实行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度,并按“支付确定”的方式来确定养老金水平。

养老保险费全部来源于政府税收,个人不需缴费。

享受养老金的对象不仅仅为劳动者,还包括社会全体成员。

养老金保障水平相对较低,通常只能保障最低生活水平而不是基本生活水平,如澳大利亚养老金待遇水平只相当于平均工资的25%。

为了解决基本养老金水平较低的问题,一般在力提倡企业实行职业年金制度,以弥补基本养老金的不足。

  

该制度的优点在于运作简单易行,通过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对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抵销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该制度也有明显的缺陷,其直接的后果就是政府的负担过重。

由于政府财政收入的相当于部分都用于了社会保障支出,而且经维持如此庞大的社会保障支出,政府必须采取高税收政策,这样加重了企业和纳税人的负担。

同时,社会成员普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缺乏对个人的激励机制,只强调公平而忽视效率。

  

(2)国家统筹型的另一种类型是苏联所在地创设的,其理论基础为列宁的国家保险理论,后为东欧各国、蒙古、朝鲜以及我国改革以前所在地采用。

  

该类型与福利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一样,都是由国家来包揽养老保险活动和筹集资金,实行统一的保险待遇水平,劳动者个人无须缴费,退休后可享受退休金。

但与前一种所在地不同的是,适用的对象并非全体社会成员,而是在职劳动者,养老金也只有一个层次,未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一般也不定期调整养老金水平。

  

随着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解体以及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也越来越少。

3.强制储蓄型

强制储蓄型主要有新加坡模式和智利模式两种。

  

(1)新加坡模式是一种公积金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自我保障,建立个人公积金账户,由劳动者于在职期间与其雇主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劳动者在退休后完全从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国家不再以任何形式支付养老金。

个人账户的基金在劳动者退休后可以一次性连本带息领取,也可以分期分批领取。

国家对个人账户的基金通过中央公积金局统一进行管理和运营投资,是一种完全积细小的筹资模式。

除新加坡外,东南亚、非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采取了该模式。

  

(2)智利模式作为另一种强制储蓄类型,也强调自我保障,也采取了个人账户的模式,但与新加坡模式不同的是,个人账户的管理完全实行私有化,即将个人账户交由自负盈亏的私营养老保险公司规定了最大化回报率,同时实行养老金最低保险制度。

该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在智利推出后,也被拉美一些国家所效仿。

强制储蓄型的养老保险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效率,但忽视公平,难以体现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

企业养老保险组成部分  

我国的养老保险由三个部分组成: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发达,为了使养老保险既能发挥保障生活和安定社会的作用,又能适应不同经济条件的需要,以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为此,我国的养老保险由三个部分(或层次)组成。

一.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是按国家统一的法规政策强制建立和实施的社会保险制度。

企业和职工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在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劳动岗位并办理退休手续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退休职工支付基本养老保险金(也称“退休金”)。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目前,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

  

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

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

它居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两种养老保险的层次和功能上的不同,其联系主要体现在两种养老保险的政策和水平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单位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应选择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的机构经办。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方式有现收现付制、部分积累制和完全积累制三种。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费可由企业完全承担,或由企业和员工双方共同承担,承担比例由劳资双方协议确定。

企业内部一般都设有由劳资双方组成的董事会,负责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事宜。

三.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

 由社会保险机构经办的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制定具体办法,职工个人根据自己的工资收入情况,按规定缴纳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费,记入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在有关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应按不低于或高于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以提倡和鼓励职工个人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所得利息记入个人账户,本息一并归职工个人所有。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经批准退休后,凭个人账户将储蓄性养老保险金一次总付或分次支付给本人。

职工跨地区流动,个人账户的储蓄性养老保险金应随之转移。

职工未到退休年龄而死亡,记入个人账户的储蓄性养老保险金应由其指定人或法定继承人继承。

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数额

养老保险缴费数额计算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

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20%缴纳(部分省市略有调整),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8%缴纳;  

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例如:

2010年4月份陕西省公布的2009年度全省社平工资为30293元左右,因此2010年缴费金额=30293*20%=6058.6元。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

  缴费比例分作以企业参保和以个体劳动者参保两类:

(一)各类企业按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20%缴费,职工按个人缴费基数的8%缴费。

(二)个体劳动者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按缴费基数的20%缴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企业养老缴费基数确定

职工缴费工资高于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个人身份参加养老保险的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作为个人缴费基数,可选择的档级为60%、80%、100%,基于目前社平工资逐年提高,考虑到个人承受能力,部分省市增加40%的档级。

企业养老保险待遇  

1.缴费年限:

  

参保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1)1998年7月1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的;  

(2)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13年6月30日前达到国家规定  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  

(3)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13年7月1日后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  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  

(4)1998年6月30日前应参加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998年7月1日以后办理参保  

补缴手续,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

  

2.按月领取:

  

A.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B.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C.以上两项A+B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3.基本养老金每年7月根据全省统一公布的方案实施年度调整

申请条件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2.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3.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

目前,我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

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

它居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单位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应选择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的机构经办。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方式有现收现付制、部分积累制和完全积累制三种。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费可由企业完全承担,或由企业和员工双方共同承担,承担比例由劳资双方协议确定。

新暂行办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暂行办法”明确了单位缴费按照缴费基数12%转移,共计45个工作日办妥转移手续,同时划定参保人不得退保。

在这个“暂行办法”中,最受公家关注的内容有两点:

一是单位缴费的转移基数,

二是今后将不再答应退保。

对于前一个题目,人保部已经做出解释,“确定适当的单位缴费资金转移量,是为了平衡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基金关系,对活动就业参保职员本人的基本养老金水平核定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参保职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与单位缴费部门资金在各地区之间的转移多寡没有直接关系,社保跨地区转移不会损害个人参保利益。

跨省转移  

2009年12月29日发布消息,国务院办公厅28日发出通知,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办法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切实保障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的合法权益[5],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保证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并在城镇就业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顺畅转移接续。

  

办法适用于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包括农民工。

已经按国家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异地转移12%单位缴费,办转移不用到处跑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

过去,参保人员跨地区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只转个人账户储存额,不转单位缴费。

从实践情况看,转入地要承担将来发放转入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责任,完全不转单位缴费,长期支付的资金压力较大。

 

综合考虑转入地与转出地、当期与长远的资金平衡关系,办法规定,参保人员跨省就业,除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外,还转移12%的单位缴费。

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单位费率为工资基数的20%,少部分地区低于20%。

这样规定,单位缴费的大部分随跨省流动就业转给了转入地,减轻了转入地未来长期的资金支付压力;单位缴费的少部分留给转出地,用于确保当期的基本养老金支付。

  

如果让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自己往返不同地区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费时费力。

办法规定流动就业人员离开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要开具统一样式的参保缴费凭证;到新就业地参保缴费后,只要提出转移接续申请,所有手续都由相关两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

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公布了全国县级以上所有社保经办机构联系方式信息,供相关人员查询自己的参保缴费和转移接续信息。

  

明确领取待遇地,农民工无须再“退保”  

办法按照“唯一性”原则,依次确定了相关地区的责任,即:

参保人员户籍所在地与最后参保地一致时,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当户籍所在地与最后参保地不一致时,如果在最后参保地参保满10年,则在最后参保地领取待遇;如在最后参保地参保不满10年,依次向前推至满10年的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各地参保都不满10年,则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这样有助于消除过去由于地区之间职责不清,个别转出地和转入地常有相互推诿的现象。

总之,让每一个缴费满15年以上的参保人员都能在一个地方领到基本养老金。

  

一个江西的农民工,先后在福建、广东、浙江的城镇就业,参保缴费各5年。

当他达到国家法定待遇领取年龄时,由于累计缴费年限满了15年,因此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由于他在3地参保都不满10年,就由他的户籍所在地江西省负责发放基本养老金,而3地社保机构应按规定把相应的资金转到江西省。

但如果他在达到领取待遇条件之前,已把户籍转到了最后参保地浙江,那么就由浙江省负责发放基本养老金,其他两省应按规定把相应的资金转到浙江省。

  

多地参保,养老金计算全国统一  

中国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一定系数计算,这对流动就业和稳定就业的劳动者都是一样的,只要多缴费,个人账户储存额多,这部分养老金水平就高。

对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即以本人各年度缴费工资与本地各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应计算其缴费工资指数,由此计算出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再与本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出平均值,作为计发其基础养老金的基数;缴费满15年发给基数的15%,多缴费1年多发1%。

办法坚持了这一计发办法,只是进一步明确了流动就业人员在各参保地的各年度缴费工资要与最后待遇领取地对应的各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其缴费工资指数。

这既保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