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4360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docx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

2015年5月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

高三

2015-05-2712:

08

绍兴鲁迅中学

2015学年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编纂(zuǎn) 囤货(dùn)     浸渍(zé)      色厉内荏(rěn)

   B.隽永(juàn)  饿殍(piǎo)    偌大(ruò)     繁文缛节(rǔ)

   C.载体(zài)   璞玉(pú)      骠勇(piào)    凿壁偷光(záo)

   D.档(dàng)期 粗犷(kuàng)   皴裂(cūn)     良莠不齐(yǒ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磋商     举步为艰      仗势欺人    自鸣不凡

   B.誊写     却之不恭      断章取意    博闻强识

   C.肄业     唾手可得      应接不暇    恣意妄为

   D.推诿     亦步亦趋      层峦叠嶂    头晕目炫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中国画画家只要精通事物之规律,意识事物之常理,了解事物之常形,便可左右逢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搜尽奇峰打草稿"。

   B.小泉必须悬崖勒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用实际行动反省参拜靖国神社的危言危行,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C.今天,十运会网球女团决赛在南京奥体中心开战,上届全运会冠军湖北队的李娜、李婷不孚众望,以2:

1击败了由郑洁、晏紫领军的四川队,成功卫冕。

   D.吴家山森林公园位于鄂豫皖三省之间,悬崖上瀑布叠挂,溪水纵横,飞短流长,宛如银河天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建成后的“巨龙之尾”也将成为当地的一个主要旅游景点之一,并将是今后图林根州远距离自行车赛路线的一部分。

   B.二十多年来,他频繁进出警察局,到后来,当地的几乎所有警察都认识了他。

   C.麻生太郎21日正式表明将参加9月的总裁选举,当天下午他在自民党总部会见记者,发表了以“为让日本发挥潜力,充满活力和安全感而迎接挑战”为题的政权构想。

   D.立法指引制度,是指法规的起草、审核和审议单位,须就法规草案条文内容的立法依据、事实、理由等进行详细的书面诠释,并提供其他省、市和国际的相关立法经验等资料。

5.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2个字)(4分)

   昨天,北京大学举行了自主招生。

有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告诉记者:

“考试题目灵活,题型新颖。

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来没有这样考过。

还有对对联,给了上联‘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要求对出下联,挺有意思。

”除笔试外,考生还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作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答:

6.请解说右面漫画的内容,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并揭示其中的寓意。

(4分)

喝水比赛

7.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小鸟与雄鹰的心理活动的对话。

(4分)

   一只小鸟,被人养在花园里,可久而久之,小鸟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了。

一天,小鸟见一只雄鹰正从天空飞过,心想: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鸟把这个想法告诉雄鹰,雄鹰问:

“你感觉自己飞不起来最大的负担是什么呢?

”“最大负担?

”小鸟说,“我每天都被主人宠着,吃喝不愁,悠闲得每时每刻都无所事事,我从来都感觉不到身上有任何负担。

”听了小鸟的话,雄鹰开始明白了小鸟飞不起来的真正原因: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小鸟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字心内)

   ⑵雄鹰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字以内)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

儒家哲学的核心

   儒家的人的哲学的核心是仁学。

孔子赋予仁以新的意义,使之成为人所特有的普遍品德和最高价值。

个人总是生活在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中,构成人类的群体生活,仁就是规范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伦理原则。

人类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在群体生活中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

至于什么是仁,孔子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解释。

我们应强调的是仁的一般意义,即孔子在回答樊迟问仁时所说的“泛爱众”。

“爱人”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最高原则,也是仁的实质所在。

这种爱首先源自对亲人的爱,然后扩大到爱其他人。

在他看来,仁是人人都可具有的,深深植根于人性之中,所以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孟子说得更清楚,“仁也者,人也”,直截了当地把仁和人性等同起来了。

   关于人性的讨论是先秦时期各个哲学学派注意的焦点之一,对中国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孔子认为,人性基本上是相似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似乎主张一种自然平等论,即人天生都有同样的人性,人与人的差别是后天造成的,是由于不同的环境因素和个人的努力。

儒家十分强调教育的作用,把教育看作发展人性的最重要手段。

因为人性基本上相同,所以所有人都应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即所谓“有教无类”。

在这方面,孔子的主张与柏拉图有很大不同,因为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认为人生来是不平等的,只有少数精英分子才应获得最好的教育。

人的高度可塑性是儒家的基本看法,即认为通过教育和个人努力学习,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在道德和才能方面成为卓越的人。

   孔子的仁学标志着中国哲学思想中自我意识的开始。

人作为主体取得了主动性和独立性,“自我”被确立起来了。

这种作为主体的自我并非源自主客体的一分为二或人与自然的分裂,而是源自“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仁必须在人和他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但仁的起点和体现总是在个人自己身上。

孔子在解释仁的本质时指出,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从更积极的意义上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因此,仁的标准就在自己心中,人作为道德的主体,按自己内心的愿望去行事,而不是受外界强制性力量的约束。

实行仁是高度自觉自愿的道德行为,同时又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儒家认为,人的本质是仁,但要达到这一道德品质必须通过后天的“修己”和不断努力学习。

一个人的自我道德完善完全要靠自己,除了学习还要不断进行严格的自我检查、反省,及时改正。

但“修己”而达到个人道德完善并不是最终目标,还需把仁推广给别人,即所谓“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把仁的原则应用于广大人群,把人当作人来看待,互相爱护和尊重。

爱他人也不是单纯的同情,而是要做有益于人的实事,给众人带来福祉。

从自身做起,推广到家庭、社会、国家,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就是实施仁的整个过程。

儒学经典之一《大学》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公式长期以来被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所遵奉,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起过很大的影响。

   儒家的人的学说重视人格的塑造,强调保持崇高的精神境界,自尊自爱,不屈不挠,为道德理想而献身。

“匹夫不可夺志”,即使是普通人也都有自己的志向和尊严,不容他人剥夺。

而要成为大丈夫则更需历经各种艰苦磨炼而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人格。

这样的人为了自己的道德理想,甚至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必要时可以“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儒家所推崇的这种人格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为祖国的崇高事业而献身。

这些都是儒家的人的学说的积极意义。

(有删节)

 

 

 

8.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类在群体生活中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而一般动物虽然也有群体生活,但并不遵循任何伦理原则。

   B.孔子认为“仁”就是“泛爱众”,这种爱源自对亲人的爱,深深植根于人性之中,既有恻隐之心,也给人带来福祉。

   C.儒家的人的学说重视人格的塑造,强调保持崇高的精神境界,儒家的仁学通过人与他人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来确立自我意识。

   D.孔子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揭示仁的本质的积极意义,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揭示仁的本质的消极意义。

9.下列能体现儒家“仁学”思想的诗句的一项是                            (   )

   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潜

   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

10.孔子为什么主张“有教无类”?

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11.从全文看,儒家的人的学说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请分点概括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20分)

光荣的事情〔美国〕马克·吐温

   我记得有一次,身边分文不剩了,但在天黑前又急需三美元。

我茫然不知所措,到哪里去弄钱呢?

   我沿着街道徘回了整整一小时,也想不出一点办法来。

后来,我走进爱伯特旅馆,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这时一只狗朝我走来,停在我身边,打量着我,好像是在说:

“你想交朋友吗?

”我好奇地注视着这只可爱的畜牲,它快乐地摆动着尾巴,围着我团团转,用头在我身上摩挲,一再地仰起头,用棕色的眼睛看着我。

这真是一只逗人喜爱的小东西,我抚摸着它那缎子般光滑的脑袋,就象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

[来源:

学科网ZXXK]

   过了一会儿,密尔将军——一位民族英雄穿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制服走了过来,人们都羡慕地望着它那身显眼的制服。

这时他突然看见了这只狗,停了下来,眼睛里流露出喜爱的神情,看得出他也迷上了这只漂亮的畜牲。

将军不自禁地走上前,轻轻地摸着这只狗,说:

“这是一只很好的狗,多逗人喜爱呀!

你愿意买吗?

   我爽快地说:

“可以。

   “卖多少钱?

   “三美元。

”我回答。

   将军大吃一惊说:

“三美元?

只卖三美元?

这可不是一只平常的狗啊,它至少值五十美元。

你大概不懂行情,我不想占你的便宜。

   我还是回答:

“不错,三美元,只卖三美元。

   “那么好吧,既然你坚持这个价钱。

”将军说着,高兴地递给我三美元,然后带着狗一直向楼上走去。

   约摸十来分钟光景,一位相貌温和的中年绅士走了过来,四下里东张西望。

我对他说:

“你是在找狗吗?

 他焦急的脸上露出一线希望,顿时松了口气,连忙回答:

“对、对!

你看见啦?

   “是的,一分钟前它还在这里。

”我说,“我看见它跟着一位将军走了,如果你需要我试试的话,我愿意帮你找回来。

   我很少看见一个人如此感谢我,他连连表示愿意让我试试。

毫无疑问,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它找回来。

我暗示他不要舍不得一点钱作为酬谢,他明白了我的意思,满脸笑容地说:

“没问题,没问题。

”一边问我要多少。

 我说:

“三美元”。

 他惊讶地望着我说:

“啊!

这算不了什么,即使给你十美元,我也心甘情愿。

   但我说:

“不,我只要这些就够了。

”我二话没说就上了楼。

人们一定会说我傻吧,怎么多一分钱也不想要。

   我向旅馆服务台打听到了将军房间的号码。

当我走进房间时,将军正在非常高兴地给狗梳理着。

我说:

“将军,真对不起,我要把这狗带回去。

 他吃了一惊说:

“什么?

带回去!

这是我的狗了,你已经卖给了我,价钱是你出的。

 “是的,”我说,“一点不错,但我必须带他回去,因为有个人在找它。

   “什么人?

   “这只狗的主人,这不是我的狗。

   将军更惊奇了,不知说什么才好,半晌才说:

“你的意思是你把别人的狗卖了?

   “是的,我知道这不是我的狗。

   “那么你为什么要卖呢?

   我说:

“哎呀!

你真问得稀奇,是因为你要买它,我才卖给你,是你自己出价买这只狗,这你不能否认吧。

我既没有要卖它的意思,也没有说要卖它,我甚至连想也没想过要卖它呢……”

   将军打断我的话,说:

“这正是我生平遇到最稀罕的事,你是说你出卖的这只狗不属于你……”

   我不等他说下去,便说道:

“你自己说这只狗可以值五十美元,我只要了三美元,还有什么不公平吗?

你提出多付些钱,事实上我只要了三美元,这你不否认吧。

   “哎呀,我并不是非要这只狗不可,事实上是你自己没有狗。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说:

“请别再费口舌了,你不能回避这个事实:

买卖是公平的,非常合理。

但因为这不是我自己的狗,因此,争论下去也是白搭。

我必须把它带走,是因为有个人要它。

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选择的余地,你懂了吗?

如果你处在我这个位置,假如你卖了一只不属于你的狗,假如……”

   将军连连挥手:

“好啦,好啦,不要说这一大堆令人迷惑的辞令了,你把它带走,让我休息一下吧!

   我还给了他三美元,把狗带到楼下,交给了狗的主人,得到了三美元作为酬谢。

   我心满意足地走出去,因为               。

我决不会用那卖狗的三美元,因为狗不是我的。

但我从狗主人那里得到的三美元,那才真正是我的,因为那是我赚来的,那位狗主人如果没有我,一定不能找到狗。

我这种认识,至今不变,我永远是光荣的。

大家知道,在那种情况下,我非那样做不可。

正因为这样,我可以永远说这样的话:

“我决不会用那种来路不明的钱。

12.“就象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

 

13.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填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有益于主旨的表达。

(2分)

 

 

 

 

14.小说为什么以“光荣的事情”为题?

(5分)

 

15.请赏析文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6分)

 

 

 

 

16.透过这个以小见大的故事,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睿智,小说不但诙谐幽默,而且耐人寻味。

小说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也同样存在着。

请联系现实加以说明。

(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

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

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

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

“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

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

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

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渊明临终,疏告俨等:

‘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

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

’渊明此语,盖实录也。

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

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

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

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

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

孔子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孟子曰:

“曾子、子思同道。

”区区之迹,盖未足以论士也。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

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

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

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

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绍圣四年十二月一十九日海康城南东斋引。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葺茅竹而居之            葺:

修建。

   B.癯而实腴                癯:

清瘦。

   C.黾勉辞世                黾:

尽力。

   D.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范:

示范。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

   A.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以遗后之君子                退论书策以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C.先君命辙师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遂与渊明比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开头叙述苏子瞻谪居儋耳的生活状况,住陋室,啖芋荼,喜作诗,淡然于名利之外,表现了苏子瞻之人品、志趣,放旷情怀。

   B.引是一种类似于序言的文体。

作者转录了其兄子瞻之来信,体现子瞻对于陶渊明诗歌之艺术特色和陶渊明为人的评价。

   C.作者在引录子瞻的书信的基础上,引发议论,表明自己对子瞻为人及诗歌创作的看法,并进行了概括评论。

   D.本文笔法灵活。

以散句为主,间杂着整句;叙议结合,行文自由。

能运用引用、比喻修辞手法来表现子瞻谪居东坡后学问大进的情况。

20.用“/”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

(3分)

 

   ⑵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

(6分)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①,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②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③。

   【注】①墟落:

村落。

②雉雊:

野鸡鸣叫。

③《式微》:

《诗经·邶风》中的一首,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

2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回答不超过15个字)(2分)

 

 

 

 

23.诗家评说:

末句是全诗的灵魂,它画龙点睛,揭示主题。

请联系全诗作简要赏析。

(4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子击磬于卫。

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

“有心哉!

击磬乎!

”既而曰:

“鄙哉!

硁硁乎!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

“果哉!

末之难矣。

24.

(1)请写出一个文中所包含的成语。

(1分)

 

  

(2)丈人与荷蒉者都不赞同孔子的哪一种处世态度?

对孔子的这一态度及所表现的言行,你如何评价?

(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四题任选三题)

  

(1) _________,金块珠砾,___________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2)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_______   。

夕阳古道无人语,   ________    。

(王实甫《长亭送别》)

  (3)锦瑟无端五十弦,         。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4)              ,               。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子罕》)

五、作文(6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梵呗,觉耳中别有不同。

   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

   读了上述文字,你或许也有类似的体验,或者领悟到某个道理,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可以讲述你的生活体验,抒发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②诗歌之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个字。

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A.囤货tún浸渍zì B.繁文缛节rù  D.粗犷guǎng)

2.C(举步维艰、自命不凡、断章取义、头晕目眩)

3.A(左右逢源:

意谓学问的功夫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后比喻处事行文,写书作画等得心应手。

危言危行:

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不孚众望:

不为群众所信服。

孚,使人信服。

飞短流长:

短、长,指是非、善恶。

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不能形容瀑布。

4.C(A.重复赘余,“一个”与“之一”重复,去掉其中一个。

 B.语序不当,“当地的”与“几乎所有”调换位置,复杂定语应放在单纯定语前面。

         D.成分残缺,缺缺宾语的中心语,在句末补上“的制度”,“是”后的内容是对“立法指引”的解释。

5.北大自主招生出新招

6.【答案】示例:

⑴这是一幅题为喝水比赛的漫画。

画的是乌鸦喝水的内容,左边的画面上画着一只乌鸦对喝水方式进行改革,用吸管来吸取瓶子中的水;而右边的画面上画着另一只乌鸦,仍采用老办法——往瓶子里扔小石子——来喝水,太费时,看到对面的同伴能喝到水,感到困惑“看来自己是否守旧了?

”(拟人)告诉人们要善于思考,不断革新。

(对比)

7.答案示例:

⑴小鸟的心理活动:

雄鹰是那么笨重,而自己的身体是如此轻巧,为什么自己飞不起来呢?

⑵雄鹰的心理活动:

生命的最大负担,是因为没有任何负担。

8.A.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A项与原文“人类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在群体生活中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意思一致;这里推理如下:

人类在群体生活中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一般动物与人类有根本区别,一般动物在群体生活中不遵循任何伦理原则。

B项孔子认为“仁”就是“泛爱众”与原文“至于什么是仁,孔子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解释”“我们应强调的是仁的一般意义,即孔子在回答樊迟问仁时所说的‘泛爱众’”意思不相同。

C项与原文强调的“仁的起点和体现总是在个人自己身上”、“仁的标准就在自己心中”等信息不一致。

   D项对原文“孔子在解释仁的本质时指出,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从更积极的意义上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理解有误。

9.B.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与推断。

10.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答案应有三个基本点:

(1)人性基本上相同;

(2)人与人的差别是后天造成的;(3)人有高度的可塑性。

每答到1点给1分。

11.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孔子认为人性基本上相似,通过教育和个人努力学习,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在道德和才能方面成为卓越的人,这对中国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孔子的仁学标志着中国哲学思想中自我意识的开始。

(3)仁学“修己与安人”的思想长期以来被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所遵奉,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起到过很大的影响。

(4)儒家推崇的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