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4592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C.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

D.在稀溶液中,1molCH3COOH和1molNaOH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

2.氮化硅是一种新合成的结构材料,它是一种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

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与氮化硅熔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都相同的是()

A.硝石和金刚石B.晶体硅和水晶

C.冰和干冰D.萘和蒽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蔗糖的水解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

B.蔗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

C.蔗糖不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

D.麦芽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

4.下列方法对2SO2(g)+O2(g)

2SO3(g)的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

A.加入催化剂B.容积不变,充入N2

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

5.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分离提纯有机物丙宜在NaOH热溶液中进行

B.利用NaOH溶液、AgNO3溶液即可确定有机物甲中含有溴元素

C.可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有机物丙中是否含有机物乙

D.PbCl2的作用是提高反应物的活性,加快反应速率

6.若n=3,以下能级符号错误的是(  )

A.NpB.nf

C.NdD.ns

7.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8.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X(g)+bY(g)

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

,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时的1.8倍。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a+b<c+d

C.Z的体积分数增大D.X的转化率下降

9.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CO3)=2.5×10-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aSO4比BaCO3溶解度小,所以,BaCO3可以转化为BaSO4

B.BaCO3、BaSO4均不溶于水,所以都可以做钡餐试剂

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和Na2SO4,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4.4×10-2

D.常温下,BaCO3若要在Na2SO4溶液中开始转化为BaSO4,则Na2SO4的浓度必须不低于2.2×10-6mol·L-1

10.下列有关反应能量变化图像的判断错误的是(  )

A.Ⅰ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

B.Ⅱ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

C.Ⅲ可表示爆炸反应

D.Ⅳ可表示醋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11.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

A.2NO2(g)(红棕色)

N2O4(g)(无色)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H2(g)+I2(g)

2HI(g)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FeCl3+3KSCN

Fe(SCN)3(红色)+3KCl,在平衡后,加少量KCl,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D.对于N2+3H2

2NH3,平衡后,压强不变,充入O2,平衡左移

12.下列有关新型高分子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高分子分离膜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可用于浓缩天然果汁、乳制品加工、酿造业等

B.复合材料一般是以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作为增强体

C.导电塑料是应用于电子工业的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人工器官都受到人体的排斥作用,难以达到生理相容的程度

13.复合材料中往往有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作为(  )

A.增塑剂B.防老化剂

C.发泡剂D.增强剂

14.已知氢气、乙烷、甲醇、甲烷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kJ·mol-1、1559.8kJ·mol-1、726.51kJ·mol-1、890.31kJ·mol-1,相同质量的氢气、乙烷、甲醇、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

A.H2(g)B.C2H6(g)

C.CH3OH(l)D.CH4(g)

15.已知反应:

COCl2(g)

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

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其中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①②④B.①④⑥

C.②③⑤D.③⑤⑥

16.如图,关闭活塞K,向A中充入1molX、1molY,向B中充入2molX、2molY,此时A的容积是aL,B的容积是2aL。

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

X(g)+Y(g)

2Z(g)+W(g) ΔH<0。

A保持恒压,B保持恒容。

达平衡时,A的体积为1.4a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速率:

v(B)>v(A)

B.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80%

C.若打开K,则A的体积变为2.6aL

D.平衡时Y的体积分数:

A

17.要合成带有放射性氧元素(*O)的乙酸乙酯,除必要的反应条件外,下列各组反应物能满足合成要求的是(  )

①CH3CO*OH和C2H5OH

②CH3COOH和C2H5*OH

③CH3C*OOH和C2H5OH

④CH3CO*OH和C2H5*OH.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18.有关NaCl、K2CO3、NH4Cl三种盐溶液酸碱性判断正确的是(  )

A.酸性 中性 碱性B.碱性 酸性 中性

C.中性 酸性 碱性D.中性 碱性 酸性

19.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显碱性的是(  )

A.NH4ClB.NaOH

C.CH3COOKD.CH3COOH

20.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物中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

2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

O2+2H2O+4e-===4OH-

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

2Cl--2e-===Cl2↑

22.实验室在配制硫酸铁溶液时,先把硫酸铁晶体溶解在稀H2SO4中,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如此操作的目的是(  )

A.防止硫酸铁水解B.抑制硫酸铁水解

C.提高溶液的pHD.提高硫酸铁的溶解度

23.已知有热化学方程式:

SO2(g)+

O2(g)

SO3(g) ΔH=-98.32kJ·mol-1,现有4molSO2参加反应,当放出314.3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40%B.50%C.70%D.80%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不一定有分子碰撞

B.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

C.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D.只要普通分子具有合适的取向就能产生有效碰撞

2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B.甲烷、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可生成乙烯

D.淀粉和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都是氨基酸

分卷II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10.0分,共50分)

26.某温度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在4min末时,A、B的物质的量浓度c(A)________c(B),从0~4min内A、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Δc(A)________Δc(B) (以上填“>”、“<”或“=”)。

(3)反应开始至4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min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________(填“是”或“否”)。

8min时,v(正)________(填“>”、“<”或“=”)v(逆)。

27.已知25℃时硼酸(H3BO3)溶液中存在反应:

H3BO3(aq)+H2O(l)

[B(OH)4]-(aq)+H+(aq),它的电离常数K=5.7×10-10。

则此温度下0.7mol·L-1硼酸溶液中H+的浓度=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8.有两个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A和B(如图)所示,A容器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活塞,能使容器保持恒压,B容器的容积不变。

起始时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且体积比为2∶1的SO2和O2的混合气体,并使A和B容积相等。

在400℃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SO2(g)+O2(g)

2SO3(g)。

(1)达到平衡时,所需的时间t(A)________t(B),A容器中SO2的转化率比B容器中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相等”)。

(2)达到

(1)所述平衡后,若向两容器中通入少量的等量氩气,A容器中化学平衡________移动,B容器中化学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3)达到

(1)所述平衡后,若向两容器中通入等量原反应气体,再达到平衡时,A容器中c(SO3)__________,B容器中S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29.下列溶液中,c(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A.0.2mol·L-1NH4Cl溶液

B.0.2mol·L-1NH4HCO3溶液

C.0.2mol·L-1NH4HSO4溶液

D.0.1mol·L-1(NH4)2Fe(SO4)2溶液

30.已知25℃时,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溶解平衡,例如:

AgCl(s)

Ag+(aq)+Cl-(aq),Ag2CrO4(s)

2Ag+(aq)+

(aq),且Ksp(AgCl)=1.8×10-10,Ksp(Ag2CrO4)=1.9×10-12。

(1)若把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①100mL蒸馏水,②100mL0.1mol·L-1NaCl溶液,③100mL0.1mol·L-1AlCl3溶液,④100mL0.1mol·L-1MgCl2溶液中,搅拌后在相同温度下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2)现用0.001mol·L-1AgNO3溶液滴定0.001mol·L-1KCl和0.001mol·L-1K2CrO4的混合溶液,试通过计算回答:

Cl-和

中哪种先沉淀?

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燃烧热反应生成稳定的氧化物,A错;中和热应是稀酸和稀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的反应热,此时的酸或碱应是强电解质。

2.【答案】B

【解析】根据在无氧条件下高温灼烧,可得到氮化硅(Si3N4)固体,说明耐高温。

氮化硅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属于原子晶体的性质,是原子晶体,只有B中的晶体硅和水晶是原子晶体,选B。

3.【答案】B

【解析】根据蔗糖与麦芽糖结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4.【答案】B

【解析】改变体系温度、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A、C、D项错误;容积不变充入N2,反应中各物质浓度未变,反应速率不变,B项正确。

5.【答案】D

【解析】丙分子中含有酯基,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A错;有机物甲在NaOH溶液中能水解,但在检验水解生成的溴离子时,应先用硝酸将混合液中的NaOH中和再加入硝酸银溶液,B错;丙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高锰酸钾氧化,C错;PbCl2在该反应中做催化剂,D正确。

6.【答案】B

【解析】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

第一能层只有1个能级(1s),第二能层有2个能级(2s和2p),第三能层有3个能级(3s、3p、3d)。

7.【答案】D

【解析】由吸热反应,则X、Y的总能量小于M、N的总能量,但无法确定X与M、Y与N的能量高低,故A错误;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该反应可能需要加热,也可能不需要加热,故B错误;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断裂化学键吸收的热量大于生成键释放的能量,故C错误;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则X、Y的总能量小于M、N的总能量,故D正确;故选D。

8.【答案】C

【解析】气体体积减小,若平衡不动,W的浓度应变为原平衡时的2倍,现为1.8倍,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W物质的量减小,A、D正确;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气体分子数减小,a+b<c+d,B正确;平衡逆移,Z的体积分数减小,C符合题意。

9.【答案】B

【解析】只要控制条件,既可以实现由溶度积小的物质向溶度积大的物质转化,也可以实现由溶度积大的向溶度积小的物质转化,一般由大的转化为小的更容易进行,难溶的更易转化成更难溶的,A项正确;碳酸钡能溶于胃酸生成钡离子,引起重金属中毒,B错误;向溶液中加入BaCl2和Na2SO4时,溶液中Ba2+浓度相等,当两种沉淀共存时Ksp(BaSO4)÷Ksp(BaCO3)=

=1.1×10-10÷2.5×10-9=4.4×10-2,C正确;在碳酸钡溶液中,c(Ba2+)=

=5×10-5mol·L-1,常温下BaCO3开始转化为BaSO4时,c(

)=(1.1×10-10)÷(5×10-5)=2.2×10-6,D项正确。

10.【答案】A

【解析】因为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当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为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引发,故B正确;爆炸是剧烈的燃烧过程,反应物和产物能量差距大,过程表现为放热,故C正确;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生成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的能量,故D正确。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缩小体积,尽管平衡右移,但c(NO2)浓度仍增大(因为体积减小),颜色变深,A错误;扩大容积,平衡不动,但c(I2)减小(因为体积增加),体系颜色变浅,B错误;KCl没有参与反应,对平衡无影响,C错误;压强不变,充入不参与反应的O2,体积扩大相当于直接减压,平衡左移,D正确。

12.【答案】D

【解析】A.高分子分离膜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可用于浓缩天然果汁、乳制品加工、酿造业等,故A正确;

B.复合材料一般是以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作为增强体,故B正确;

C.导电塑料是将树脂和导电物质混合,用塑料的加工方式进行加工的功能型高分子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子、集成电路包装、电磁波屏蔽等领域,故C正确;D.医用高分子材料归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它们都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等特点,故D错误。

13.【答案】D

【解析】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经特殊加工而成的材料.其中,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作增强剂,塑料中一般添加增塑剂和防老化剂,故选D。

14.【答案】A

【解析】比较

的大小可知相同质量的四种气体完全燃烧时,H2放出热量最多。

15.【答案】B

【解析】该反应具备气体分子数增多、吸热的特征。

①升温平衡正移,可提高COCl2的转化率;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平衡体系中各物质浓度未变,平衡不动,COCl2的转化率不变;③增加CO浓度,平衡逆移,COCl2的转化率变小;④减压平衡正移,COCl2的转化率变大;⑤使用催化剂只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⑥通入惰性气体,为保证恒压只能增大容积,相当于直接减压,同④。

综上所述,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有①④⑥,B项

正确。

16.【答案】C

【解析】A项,由于B中反应物浓度大于A,所以v(B)>

v(A);B项,

由题意得:

=1.4

b=0.8mol

所以α(X)=

×100%=80%;

C项,若打开K,整个体系中与A中的百分含量一样。

设总体积为m,则

,m=4.2aL。

所以A的体积应变为4.2aL-2aL=2.2aL;D项,由于B中压强大,平衡左移,所以B中Y的体积分数大。

17.【答案】D

【解析】①CH3CO*OH和C2H5OH,酯化反应中,乙酸中的羟基脱去生成了水,所以乙酸乙酯中不会含有放射性氧元素(*O),故①错误;

②CH3COOH和C2H5*OH,乙醇在酯化反应中只是失去氢原子,乙醇中的放射性氧元素(*O)会保留在乙酸乙酯中,故②正确;

③CH3C*OOH和C2H5OH,乙酸中的碳氧双中的放射性氧元素(*O)会保留在乙酸乙酯中,即生成的乙酸乙酯含含放射性氧元素(*O),故③正确;

④CH3CO*OH和C2H5*OH,乙酸的羟基中的放射性氧元素(*O)不会保留在乙酸乙酯中,但是乙醇中的放射性氧元素(*O)会保留在乙酸乙酯中,即生成的乙酸乙酯含含放射性氧元素(*O),故④正确;故选D。

18.【答案】D

【解析】根据盐的组成可以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一般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可概括为谁强跟谁“性”,同强显中性。

NaCl为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K2CO3为弱酸强碱盐,水解呈碱性,NH4Cl为强酸弱碱盐溶液,水解呈酸性,D正确。

19.【答案】C

【解析】根据盐的组成可以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一般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可概括为谁强跟谁“性”,同强显中性。

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A不符合题意;NaOH是强碱,电离出氢氧根,溶液显碱性,B不符合题意;醋酸钾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C符合题意;醋酸是弱酸,电离显酸性,D不符合题意。

20.【答案】B

【解析】消去反应的生成物必为不饱和的化合物。

生成产物含有C===C的消去反应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主链碳原子至少为2个;②与—X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必须具备H原子。

A,C两项只有一种,分别为:

CH2===CHCH3、

;D项没有相邻C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选项存在两种相邻的C原子结构,生成物有两种,分别为:

2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电化学知识的应用。

选项A,在铁表面镀锌时,应该锌作阳极,含Zn2+的溶液作电解液;选项B,Zn的活动性比Fe强,Zn失去电子而保护了船体;选项C,钢铁吸氧腐蚀时,O2在正极获得电子;选项D,Cl-失电子能力大于OH-,电解饱和食盐水时,Cl-在阳极失去电子变为Cl2。

22.【答案】A

【解析】在配制能水解的盐溶液时,一般加入相对应的酸或碱抑制水解,尽量获得纯净的盐溶液。

Fe2(SO4)3+6H2O

2Fe(OH)3+3H2SO4,加入H2SO4,c(H+)增大,平衡左移,A正确。

23.【答案】D

【解析】物质在参加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与此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依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出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进行解答。

设反应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x,则

x≈3.197mol

SO2的转化率为

×100%≈80%

24.【答案】B

【解析】只有发生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化学反应一定有有效碰撞,A项错误;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能量比较高的活化分子,能量较低的普通分子不能发生有效碰撞,B项正确;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就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C项错误;有效碰撞的条件:

①活化分子,②有合适的取向,D项错误。

25.【答案】C

【解析】A.食用植物油成分为甘油酯,水解生成甘油,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醇,故A错误;

B.甲烷和苯与溴水不反应,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故C正确;

D.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所以二者水解产物不同,故D错误。

26.【答案】

(1)2A

B 

(2)= > (3)0.05mol·L-1·min-1 (4)否 =

【解析】

(1)①A物质的量减少,B物质的量增加,可知A为反应物,B为生成物。

②从反应开始到4min时,A、B变化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0.4mol∶0.2mol=2∶1,与方程式的计量数相等。

③反应一段时间以后A、B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此反应为可逆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2A

B。

(2)由图可以看出,在4min末n(A)=n(B)=0.4mol,又因体积相等,所以c(A)=c(B),从0到4min内Δc(A)=0.2mol·L-1,Δc(B)=0.1mol·L-1。

(3)可直接以速率概念公式求解,反应开始至4min时,v(A)=

=0.05mol·L-1·min-1。

(4)4min时,反应尚未建立平衡,A在减小,B在增加,说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8min时,A、B的物质的量都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正、逆反应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v(逆)。

27.【答案】2.0×10-5mol·L-1

【解析】

电离平衡常数K=

=5.7×10-10,0.07-x≈0.07,x2=3.99×10-10,x=2.0×10-5mol·L-1。

28.【答案】

(1)小于 大于

(2)向左 不

(3)不变 增大

【解析】

(1)被比较对象只有放在一个前后变化的过程中才能比较。

相同温度相同起始量恒压与恒容建立平衡的比较,一般先分析恒压容器体积如何变化,后以恒容容器的平衡状态为起始状态(常称“先同”),改变体积到恒压时的要求,在改变中实现比较(常称“后变”)。

对于恒压A容器,因反应造成气体分子数减小,建立平衡时容器体积需同步减小;此平衡状态可看成恒容B容器平衡状态增加压强而成,此过程平衡正向移动,SO2的转化率变大。

A体积的同步减小,使其中反应物浓度相对较高,速率较快,达到平衡时间变短。

(2)在恒容容器中加入惰性气体,对平衡无影响;在恒压容器中加入惰性气体,容器体积增大,相当于直接减小压强,平衡向左移动。

(3)恒温、恒压下,只要投料对应成比例,无论什么反应,平衡中各物质的量对应成比例,浓度、转化率、体积分数等相对量对应相等。

在A容器中通入等量的原反应气体,与原平衡比,起始时投料比例相同,建立相对量等效平衡,反应物的浓度相等。

同温同体积不同起始量建立的平衡的结果比较,一般先以x个甲对象的平衡状态作为乙对象的起始(常称“先同”),后将体积变化到原来单个乙的体积,在改变中实现比较(常称“后变”)。

假设原平衡在体积为VL恒容容器中建立,再加入等量原反应气体,相当于合并二个原平衡状态,在2VL容器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