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4621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docx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精品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精品

第一课名楼、民居、古塔(欣赏)

(1课时)

课业类别:

美术欣赏课。

教学目的: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较易见的建筑形式择优进行欣赏,让学生初步涉及建筑艺术领域,懂得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引导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各种建筑,提高审美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建筑艺术的一般常识,初步认识建筑艺术的代表性作品,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难点:

教师用生动明晰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本课中选登的代表性建筑作品,增强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图片、幻灯片及欣赏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电视里、报刊杂志和课外读物中,甚至在我们周围地方都可以看到很多美丽的楼房、桥、塔,比如武汉黄鹤楼,我们常常被那巍峨的形象所吸引,往往情不自禁地想上去观赏一番,这就是祖国建筑艺术的魅力所在。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祖国的建筑艺术,欣赏名楼、民居和古塔的建筑艺术。

三、讲授新课

建筑艺术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中国的建筑艺术,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那遍布祖国大地的名楼、民居与古塔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欣赏这些作品,不仅可以了解过去的历史,了解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而且明白建筑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1.欣赏江南三大名楼。

高楼各地都有,为何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呢?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此三楼都具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综合优势。

三楼都面江临水,无遮挡、视野开阔,能极目远眺,舟楫帆影,水天一色。

有道是山不转水转,水有灵性,景色有水便活。

而且三楼都濒临的是大江大水,同学们可知此三楼座落何地,面临什么江什么水?

学生回答:

黄鹤楼在武昌蛇山上面,临长江汉水;岳阳楼在岳阳市洞庭湖畔,腾王阁在南昌面临……(老师补充在赣江与抚河交汇处)。

教师:

同学们可曾读过有关黄鹤楼的诗词歌赋?

学生:

读过毛主席的诗: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处,剩有游人去。

……

学生:

读过李白的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教师:

描写黄鹤楼的诗词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要首推唐代诗人催颢的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钱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由于这些文人名士的诗词墨宝,黄鹤楼的佳境名噪天下,因此有“天下绝景”的盛誉。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综合优势。

岳阳楼位于岳阳市西门城墙上,面临八百里洞庭湖,是湖南入江通海的要津,岳阳楼建筑精美,具有轻健柔逸的神韵,为商贾、游人登临的要地。

宋代名相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不仅将洞庭湖的四时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而且借景抒情,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崇高情怀。

至是岳阳楼名声大振。

故历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

腾王阁临江高峙,也是登临胜地,因初唐诗人王勃所作《宴腾王阁序》而名噪天下。

2.欣赏中国民居。

中国民居是乡土文化和民族特性的综合体,它有两个最大的共同点:

一是顺乎自然,与乡土环境共生共栖,选址一般都考虑实际需要,既方便生产,又方便生活。

二是民居建筑大都就地取材,利用材料的性能,合理地运用并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和装饰手法,充分发挥地方材料资源丰富的优势和材料的效能,使民居建筑在适用、经济与美观上取得协调、统一的效果,并表现出强烈的地方色彩。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建筑吗?

能不能谈一谈你的亲身体验?

教师大致介绍一下教材中所选民居的基本特点。

然后重点讲述江南水乡民居。

总之民居到处都有,风格各有不同,但方便生产,方便生活,顺应自然,就地取材等方面却是完全相同的。

3.欣赏古塔。

神州大地,到处都可以看到塔的雄姿,它们千姿百态,雄伟挺拔的形象点缀着锦绣河山,为山川名胜增添风采神韵。

同学们见过什么塔?

上过什么塔吗?

谁能讲讲自己看塔的感受?

塔的结构与材料,各地均有不同,同学们可以从课本中所选图片看到他们的区别,无论是木塔、石塔、砖塔还是铁塔,一般都修得很高很高。

有的塔具有纪念碑式的意义,有的塔则是登高远望的好去处。

这些古塔都具有很长的历史,是根据佛教规定建造的,传自印度,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打上了中国的烙印,与中华建筑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这些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

四、小结

同学们,中国的建筑艺术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这些遍布祖国大地的名楼、民居与古塔,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生活习俗以文化传统都有密切的联系,学习和认识这些作品,我们将更加了解中华民族光辉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

第二课取景构图(基础练习)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是作为绘画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而设置的。

本课初步学习取景和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并联系写生实际进行练习。

取景构图是到室外风景写生的第一步,可以借助自制的取景框取景,以确定理想的写生范围和主体景物;取景时可将取景框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以确定最佳画面。

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上第4页的图片,并指出图片上的同学们正在用取景框进行取景写生练习。

取景框是用来选择画面,帮助观察景物的工具。

使用取景框不仅可以选择理想的画面,还可以以框架为依据,进行横向和竖向的比较,准确地确定景物在画面上的位置。

取景框是用硬壳纸制成,用刀挖去中间一块3×5㎝或5×7㎝的纸片,周边留有2-3㎝宽的边框,并用墨汁涂黑边框,待干后,即可使用。

如无取景框,也可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交叉搭成框形来取景。

所谓构图,是将所要表现的形象的各个部分加以组织和适当的配置,构成一个协调完整的画面。

构图时要使所有的因素完全协调,做到“多样统一”。

“多样统一”指构图中的形象多样又要符合秩序而不零乱,表现手法多样又要风格统一,有中心的统一又不单调刻板,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和谐的整体。

应依据风景画构图原理进行取景构图,在课本的第4页下面有三幅取景后拍摄的图片,有农家院子(俯视),城市高楼(仰视),公园的湖面(平视)。

取景构图时视线角度的变化,会产生俯视、仰视、平视之分。

采用什么样的构图,是直(竖)式还是横式构图,得视表现主体景物的需要而定,可以是直(竖)式构图、横式构图、方形构图,或是其他形状的构图。

课本第五页上东湖公园的取景彩图,就是说明如何取景,采用何种形式的构图处理的实例。

照片上所取的二幅画面,主要景物——行吟阁位置一般取稍偏的地方,偏左或偏右,而不是在画面的正中心,这样有一种“均衡”感,是为了使画面主体景物与其他衬景保持一种平衡。

在画面左下角,取了湖面上的一只小船,虽然小船所占的面积并不大,却能使整个画

面保持均衡感,求得多样统一的效果。

(这个术语概念可以不讲,只讲构图均衡的一种感觉)。

还有湖面下方的树丛,可以作为前景,衬托中景或远景。

教师可以另外准备一点类似教材的广阔风景画面,帮助学生掌握取景构图的方法。

风景构图知识在小学阶段不宜讲得太深,不能要求过高,能做到将所取的景物合理地安排在画面上,看起来合适就可以了。

参考教案

课业类别:

绘画练习课。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取景和风景构图的知识,初步掌握一定的取景构图方法,并学会在风景写生中进行取舍,以利于表现主体景物、形成完整画面。

教学要求:

自制简易的取景框,并用所学的取景构图知识,用铅笔线描方法画出一至二幅较合适的风景构图。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取景框选取入画的景物并构图。

教学难点:

在实地的风景写生中运用取景构图的方法。

学具准备:

16开本或大32开本大小的硬纸板、墨汁、毛笔、剪刀或裁纸刀、硬夹子或画板、铅笔。

教具准备:

若干幅有明显构图特点的风景图片资料(画面较为开阔)、风景画挂历等,取景框3-5个,取景构图步骤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提问:

风景写生开始如何表现景物,首先要做什么?

2.出示新课题、解题。

(挂出大的风景图片)

当我们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中,往往很想把那美丽的风景画下来,画风景先要选取最感兴趣、最好看的部分来描绘,这就要先学会取景构图。

今天就讲如何取景,如何构图。

三、讲授新课

1.分析课本上第4页与第5页中风景图片和取景图片,得出风景写生的一般取景构图方法:

(1)横式构图;

(2)直(竖)式构图;(3)方形构图及其他形式的构图。

2.教师示范使用取景框的正确方法。

用取景框示范取景,可将取景框上下、左右、前后移动,选取确定的主题景物和理想的构图画面。

没有取景框的同学可以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交叉搭成框形取景。

告诉学生用取景框选取入画的景物,观察视平线与主要景物在取景框中的位置,并说明取景框中的景物,就是我们将要画在纸上的画面,使学生在作画之前对画面有一个具体的形象的了解。

3.介绍取景框的简单做法:

用16开本或大32开本的废旧硬壳纸(马粪纸),中间挖去3×5㎝或5×7㎝的小方块,四周留有2-4㎝宽的边框,并用墨汁或黑色颜色涂黑一面,待干后,就可以使用了(四周黑边的用途主要在于使视线集中在框内,便于观察所取的画面)。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教师可以将准备好的取景框3-5个分发给部分学生,让他们上前台来;对着黑板上挂出的风景图片进行取景、选景练习,下面的同学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搭成取景框进行取景、选景练习。

2.学生使用取景框,认真比较框中景物,选一个画面画在纸上,并用取景框检验画面的构图是否合理,观察是否准确。

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学生带到教室外,在校园内或公园里进行取景构图练习(要注意学生的安全)。

4.学生开始取景构图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五、课堂小结

选出一、二幅有构图意识的作业进行讲评。

布置下次课准备的用具,安排外出写生的事项。

 

第3课家乡的房屋(线描写生)

(1课时)

教材分析

故乡是我们出生与成长的摇篮,故乡是祖祖辈辈劳动与生活的地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房一屋,乃至一砖一瓦,都与我们的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熟悉的东西却不一定就真正了解,了解得透彻才会爱得更深。

故乡的房屋既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同时也渗透着本乡本土的文化底蕴和父老乡亲们的审美观念。

此课就是要引导孩子们有目的的观察、认识自己周围的房屋建筑特点和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故、热爱故乡。

实地了解和认识民居建筑也是我们学习了解建筑艺术的一部分。

同时通过对自己所熟悉的房屋的描绘,学习深入细致地描绘复杂对象的方法,进一步了解线的丰富表现力,提高线造型的能力。

参考教案

课业类别:

写生课。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家乡的房屋建筑,初步了解一点民居建筑的有关知识;2.学习用线深入细致的描绘复杂对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

观察房屋的结构造型,以及屋顶、墙面、门窗的特点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研究怎么用线去表现。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不同线条的排列与组合去表现故乡的房屋,使画面充实、丰富、生动。

作业要求:

用线画一幢自己熟悉的房屋及其相关的环境。

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学生直接进行写生或按教材上的彩照仿画,或者临摹书上的作品。

学具准备:

绘画纸、橡皮、绘图铅笔(B-2B)若干支。

教具准备:

大量的挂图或幻灯片、范画,学生的优秀作业、示范用纸、炭画铅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旧知识

展示学生优秀线描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作业的优点及值得学习的地方。

三、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房屋的外部结构,要求对房顶、门窗、墙体进行细致的分析。

2.启发几个感觉较好的学生谈谈自己对组织线条的想法。

3.老师总结归纳学生的意见并加上自己的想法,然后开始示范用不同的线表现房屋的屋顶、瓦片、墙壁、门窗。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线条的粗细、曲直和疏密关系、景物层次等关系的处理。

4.教师在示范中途也可暂停,启发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师生共同完成示范作品。

5.提出作业要求。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应事先注意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毛病,及时抓住带倾向性的问题,向全体同学进行提示。

五、小结

 

第4课岸边(淡彩写生)

(2课时)

参考教案

课业类别:

写生课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铅笔淡彩写生的练习,使学生感受铅笔淡彩画明快、清新的美感。

2.复习铅笔淡彩画知识,学习表现风景的方法。

3.提高学生明暗及色彩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复习铅笔淡彩画知识及技法,并感受铅笔淡彩画明快、清新的美感,通过观察、分析范画解决。

教学难点:

学习用铅笔淡彩方法表现风景。

通过观察、分析范画并示范解决。

作业要求:

铅笔淡彩的方法写生一幅风景,或临摹书中作品。

学具准备:

B或2B硬度的铅笔一支,水彩颜料、水、条色盒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分析教材的表现方法及内容。

通过分析教师的几幅范画使学生明确本课教学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设问:

①本课作业的表现内容是什么?

答:

岸边风景。

②这些风景的表现方法?

答:

是用铅笔淡彩表现的。

2.分析铅笔淡彩表现风景的特点:

设问:

用铅笔淡彩怎样表现风景?

小结:

如第8页上面作品,画家基本用铅笔勾画轮廓,细部及暗部,在各部位施以很淡的颜色。

对建筑的描绘有的地方描绘很细致,如房顶、石岸、木板墙等,暗部使用了黑线条打明暗,屋沿下门窗、台阶的暗部达上明暗,衬托出立体感。

这样打出轮廓和明暗关系,再着上淡淡的颜色,画面明快清新。

特别是水里房屋和船的倒影与水面等多处的明暗对比给人淡雅的感觉,使人赏心悦目。

3.向学生讲清本课的学习任务:

铅笔淡彩风景的知识及技法。

板书课题:

岸边(淡彩写生)

4.分析示范作品步骤并示范。

①用铅笔起稿,定出物体的基本部位。

②用钢笔画正稿,也可以直接用钢笔起稿,在背光处画些线条以示暗部

③着色:

铅笔、钢笔淡彩画的上色要求是明快、清新,先上天空和地面的色,再画房顶、门窗、墙、水的色,最后再把暗部的颜色加重,使之有立体感和受光色与暗部颜色的区别。

重复着色时不要来回涂,等一遍干后再加第二遍,以免将线条洗掉或弄脏画面。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课堂小结

选择选景主体突出,有层次、明暗关系,主景刻画细致,色彩明快、淡而透明,铅笔淡彩特点突出的作业讲评,对临摹好的学生也应鼓励。

教学建议:

可在校园内选景、郊区或乡村学校选择田园小景也可以。

注意要选择光线强烈一点、明暗关系容易表现的地点。

 

第5课黑体美术字(设计)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全套小学教材中第一次接触的美术字书写练习,所以内容选定的是大方、易学的黑体美术字。

黑体美术字是以汉字的正楷体为基础,经过加工美化而成,它不像宋体美术字那样有华丽的装饰角和粗细变化,黑体字的笔划横竖粗细一致,方正饱满,粗壮有力,醒目大方,具有强烈的现代工业气息,因此是标语、广告装璜、路标等方面的常用字体。

本课第一面先展示“振兴中华”的黑体美术字,给学生以鲜明的视觉效果。

中间对黑体美术字的点、横、竖、撇、折、捺、挑、勾八种基本笔划进行了举例。

下面分别从左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里外结构和独体字六个方面对汉字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目的是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黑体美术字,掌握笔划和结构,为这课的作业作铺垫。

本课教材的第二面上半部分仍以“振兴中华”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黑体美术字的书写步骤。

最后,教材上安排了一组黑体美术字的运用实例,其中选用了部分黑体美术字,借以开阔学生视野,并为下二节课的教学内容作准备。

参考教案

课业类别:

工艺设计课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黑体美术字的基本笔划和结构特点,并学习掌握黑体美术字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

黑体美术字的基本笔划和书写步骤。

教学难点:

黑体美术字的间架结构。

学具准备:

直尺、铅笔、橡皮、单色颜料或墨水。

教具准备:

印有黑体美术字的印刷品若干件,三角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安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一定会看到路边的路标、商店的广告牌上有许多美术字,日常看的报刊上,也有许多美术字,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注意其中比较醒目的一种美术字(出示黑体美术字的若干件范品),我们称这种美术字叫作黑体美术字。

板书课题——黑体美术字

三、讲授新课

1.讲述黑体美术字的笔划特点。

黑体美术字是以汉字的正楷体为基础,经过加工美化,逐步演变而成的规范化的字体,它各种笔划的基本特点就是横笔、竖笔的粗细始终是一致的,方正饱满,所以显得特别醒目,是路标、广告、报刊、环境布置上的常用字体之一。

2.讲析黑体美术字的字体结构。

这一部分的内容实际上是重温学生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的识字教学内容,在适当引导后,教师可侧重从字体的穿插与避让来进行简要讲析——

①字体的结构是一种基本的划分,在实际书写中不能截然划割开来,否则,整个字就显得脱节、松散。

如左右结构的林、振、地等字。

②笔划多的字要相应的写得细一些,较简单的字要写得粗一点,以求得视觉上的统一。

③带边框的字要适当小一些,如口、回、区等字;带有撇捺笔划的字可略微写得出格一点。

这些都是为达到统一的视觉效果。

3.教师以“振兴中华”为例进行黑体美术字的书写示范。

①在分析了“振兴中华”四字的字体结构后,用铅笔画好方框,用浅淡的虚线定出结构部位。

②用铅笔勾写单线字,注意占满整个方框。

③用铅笔勾画双线。

注意“振”字第五笔撇的终点要穿插到左边勾划的旁边,最后一笔捺的终点可略微出格一点;“中”字的两侧略微收缩一点。

④擦去方框线后填上颜色。

为节省时间可以直接用黑色颜料或者用墨来填满双勾线的黑体美术字。

教师在基础好的班级上课时,只需以“振”为例,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示范即可。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采用一字一划的方法带着学生书写,以降低难度,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教学情况,布置第二课时的学习要求。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

二、讲授新课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分析了黑体美术字的基本笔划和字体结构,同时老师进行了示范。

这一节课就要同学们按步骤临摹“振兴中华”四个黑体美术字。

教师可以再次分析“振兴中华”四个黑体美术字的笔划特点,强调:

写黑体美术字要求方正饱满,统一而又有变化。

除了注意基本笔划和字形的统一,字体结构的合理外,还要注意主要笔划与次要笔划的妥善处理。

三、学生临摹,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

按步骤临摹“振兴中华”四个黑体美术字。

辅导要点:

①对学生强调:

每个字的方框不小于5×5㎝,四个方框的间距不小于1㎝。

②要求学生字要写满格,笔划粗细要一致,避免过粗过细。

③为使字体粗壮有力,可提示学生注意:

“振”字的撇、捺和“兴”字的最后两划的终端可以略微粗一点。

这与“笔划粗细一致”并不矛盾,而是一种特殊处理手法。

四、课堂小结

表扬书写较为规范的作业,指出存在的问题。

指出下一节课将进行美化课本的学习,请同学们作好准备。

 

第6课美化课本(设计)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节课。

第一节进行了黑体美术字的书写练习,这一课则是将美术字引入实用领域,结合学习生活进行美化设计。

下一课则将重点转移至海报设计,更灵活地运用到本单元前两课所学到的知识。

因而,这一课有着承前起后的过渡作用。

《美化课本》就是在课本的封皮上进行装饰美化,使其更漂亮,易识。

装饰美化时,要结合第九册的《装饰美术字》和本册前一课《黑体美术字》的内容,将文字与图案协调地布局在课本的封皮上,虽然不要求象海报设计那样图文并茂,但也存在一个图文比例、色彩关系、排放布局的问题。

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内容反复进行比较,选取图文比例、布局的最佳结合点,注意色彩的对比与协调,为下一节课设计海报

奠定好基础。

参考教案

课业类别:

工艺设计课。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美术基本技能来美化自己的学习生活,提高设计水平。

教学重点:

课本封皮设计的一般要求。

教学难点:

课本封皮的美化设计。

教具准备:

多种形式装饰美化的课本封皮设计实物。

学具准备:

已包好书皮的课本、颜料、画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我们都习惯把新发下来的课本用纸包起来使用,包好后还要用已经掌握的美术知识来进行装饰美化,使课本的封皮更漂亮。

老师这里有几种不同形式设计的课本封皮,同学们都来欣赏一下(展示实物)。

板书课题——美化课本(设计)。

三、讲授新课

1.阅读教材,欣赏范作。

数学:

采用黑体美术字横排,下方用半抽象图案缀以+、-、×、÷,蓝色与红色形成色相对比,字与图形成面积、对比,蓝色块中又有深浅变化。

美术:

这个封皮设计采用了剪贴手法。

绿色草坪勾出调色板的轮廓,近似三原色的树干和色彩各异的树叶寓意画笔,三者交相辉映,十分艳丽;为了避免冲淡对主题的注意力,美术二字进行淡化处理,只用黑边勾出,不敷任何色彩;为了求得平衡,右上方置一只黄色剪影效果的小鸟。

音乐:

浅绿色变体美术字的课本名称与下方绿色剪影钢琴图案相呼应,显得清新、淡雅。

以上是美化课本的常用方法,设计构思都有独到之处,教师应多结合范作进行讲解分析,把本课的难点在这里给予解决。

2.美化课本的一般要求。

①图案要简明易识,有学科特点。

图案要紧紧抓住学科的本质特点,可以以“一点”代“全局”。

图案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形象的,剪、画、贴都行,切忌随意拣一、二张与课本内容无关的画片粘贴,而无易识的特点。

②字体要美观、醒目。

字体可横写,也可略靠边竖写;即可用黑体美术字,也可用变体美术字;字体不宜太小。

也不宜只用单线勾写,否则将使整个封皮显得苍白无力。

③色彩不要过于繁杂。

提到装饰美化,就不要有多用几种颜色的错觉,可在2-3种色内变化其深浅来使用,有时单用一种色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教材上的音乐课本封皮。

不能把封皮设计成了万花筒,显得色彩杂乱,就失去了装饰美化的意义了。

④标明学校、班级、姓名。

在设计时注意留出适当空白,以便书写学校名、班级顺序和学生姓名,字体不宜过大。

3.组织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如何设计自己的课本封皮。

四、学生设计,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

包好书皮,再用自己喜爱的装饰方法来进行美化。

教师辅导要点:

①要求学生在小白纸上反复进行设计修改,最后确定最佳方案,再放大到正式封皮上。

②反复强调美化课本的一般要求,对设计不太合理的要指出问题,帮助修改。

③要注意大的色彩关系,不宜作工笔画式的精勾细描。

五、课堂小结

展评学生设计得比较好的作业。

布置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7课海报设计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为了学习和掌握美术字及平面设计基本规律,了解海报宣传的基本特征而设置的。

海报是一种信息传递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宣传工具。

它的社会功能在于告诉人们确定的信息,以引起人们的相应反应,它常以内容及时、形式生动、活泼被广泛运用到人们社会生活中。

海报设计必须有相当的号召力与艺术感染力,要调动形象、色彩、构图、形式感等因素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