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4036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x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

  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

第三学段(5~6年级)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活动建议

·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以及结构比例知识。

·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制实践。

·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评价建议

·是否初步认识形、色、肌理和空间等在造型活动中的作用。

·能否尝试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方法进行表现。

·能否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事物的比例关系。

·能否在造型活动中初步运用构图知识。

·能否用近大远小或平行透视的规律,初步表现空间关系。

·能否在造型活动中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与和谐的知识。

·能否运用所学过的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周围的生活和环境。

·能否大胆地用图像和立体造型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教学活动建议

·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为社区或村庄、学校、运动会、文娱活动以及节庆等设计制作标志。

·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用软、硬泡塑材料(聚苯乙烯)以及塑料瓶、废旧织物、废包装箱等媒材,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兵器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与同学合作,选择适宜的媒材,制作校园、社区或村庄局部的平面图或模型。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评价建议

·是否在设计活动中表现出创意。

·能否在作业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形式原理。

·是否具有有序的工作方法。

·能否利用媒材的特性进行简单的加工。

·能否用口头语言和短文的形式,对自己的和同学的作业进行评述。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活动建议

·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以参观、讨论等方式,欣赏校园和社区的景观设计。

·通过参观或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通过实地参观或观摩录像,欣赏不同材质的建筑物的门窗、墙壁和屋顶等。

·将若干雕塑作品的图片,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区别雕塑作品的时代特点。

·介绍一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欣赏我国的石窟艺术。

  评价建议

·是否具有民族自豪感,乐于了解人类文化艺术的成就。

·能否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美术与生活、环境以及与其他学科关系的浅显认识。

·能否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描述美术作品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是否知道我国和世界的一些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学活动建议

·结合传统节日,创作、设计和制作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配合班队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进行策划、制作与展示。

·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服饰、皮影以及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调查、了解社区或村庄的历史,从美术设计的角度,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或村庄的未来发展作规划、设计并制作模型。

·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使用摄影机、摄像机收集素材,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和展示活动。

  评价建议

·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究性的活动。

·能否用文字、图像形式记录调查结果。

·是否积极地动脑筋,以美术与其他课程的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方案。

  ·在制作过程中,是否积极地动脑、动手。

·在讨论中,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从上学期了解的情况来看,同学们兴趣广泛,热爱大自然及生活中的景物。

课中能认真观察、思考问题,积极参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在本学期的美术教学中,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家共同进步。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2、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注重多元性、开放性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热情。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授课内容

第一周1、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第二周2、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第三周3、精细的描写

第四周4、色彩的对比

第五周5、让色彩动起来

第六周6、台历、挂历的设计

7、衣架的联想

第七周8、拼贴添画

9、我的牙刷

第八周10、便签盒的设计

11、在快乐的节日里

第九周12、卡通——动起来的漫画

第十周13、电脑美术——巧用卡通形象

第十一周14、山水画

第十二周15、花鸟画

第十二周16、雕塑之美

第十三周17、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

第十四周18、昨天、今天和明天

第十五周19、科学创造新生活

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

 

第一课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专题欣赏学习,初步了解齐白石的生平。

2、知道齐白石的代表作是什么,他的花鸟画有哪些明显的艺术特色。

3、通过欣赏齐白石的诗歌、书法、篆刻、绘画作品,知道齐白石是一位全能型的艺术家。

4、学习齐白石老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了解并学习欣赏齐白石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以文字表达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观后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

二、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上个世纪,我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其中有一位著名的国画大师在1953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是谁?

(生答)

1、你想了解齐白石老人哪方面的情况?

2、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出示课题,板书: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三、学生交流资料:

1.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齐白石?

2.请2~3位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关于齐白石的信息。

3.师小结:

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齐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出生贫苦家农家,幼而好学,读过半年私塾,12岁始学木匠,善雕花。

27岁时才正式拜当地文人拜少蕃、胡沁园为师,学习诗文、书画、篆刻。

40岁后,五次出远门游历,助长了技艺。

60岁在陈师曾的支持下,进行“衰年变法”,闭门专攻写意花鸟,借鉴诸家之长,再结合自己的气质修养,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风、境界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一位诗书画印全才的艺术家。

四、引导欣赏:

1、欣赏P2右下:

齐白石花鸟鱼虫作品,小组交流:

(1)、你最喜欢哪幅?

(2)、画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表现的?

(3)、怎样才能表现得这样生动?

生汇报,师小结:

齐白石十分热爱身边的花鸟虫鱼,所以把它们都当作有感情的生命来画。

它笔下的这些花鸟鱼虫是他长期观察和写生的结果,因此生动、亲切而又质朴。

在众多的花鸟鱼虫作品中,白石老人所画的虾、蟹堪称一绝。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齐白石最擅长画的虾吧!

2、欣赏P2左上《群虾》,小组交流:

(1)、你觉得白石老人的虾画得如何?

(鲜活、有生命力)

(2)、他是怎样把虾表现得如此鲜活的?

生汇报,师小结:

白石老人潜心钻研画虾几十年,他画的虾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

他自己很不满意。

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

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

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

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齐白石笔下的绚丽世界

白石老人一生作品丰富,有但擅长花鸟,还有大量的山水和人物作品。

下面分组欣赏以下几幅画,讨论后汇报:

(1)、P3下《荷花蜻蜓》。

①、荷花和蜻蜓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

写意与工笔结合。

师简介:

工虫花卉,即兼工带写,乃白石晚年独创,前无古人。

即虫以工笔而花卉用写意的方法。

②、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样的效果?

粗与细、虚与实的强烈对比,豪放与细腻、动静结合,妙夺天工,奇趣盎然。

(2)、P3右《蛙声十里出山泉》

①、画作是如何表现诗句的?

看着蝌蚪,仿佛随着流水,听到了蛙鸣,使人产生联想。

②、说说你看画的感受。

展现了画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笔简意远。

师补充简介:

这是51年老舍持清人查初白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请白石老人作的一幅画。

(3)、P3左《竹楼荷塘》。

①、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宁静、朴实、深远,诗一般的意境。

②、读一读P3中的这首诗,结合起来理解这幅画。

4、诗书画印的全才。

刚才读到的诗也是出自齐白石之手。

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欣赏P3书法、诗文、篆刻作品,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书法:

气象雄浑、自然纯朴、稚拙而富有情趣

诗文:

清新质朴,感情真挚

篆刻:

布局奇特、雄奇奔放、气势纵横宏大、用刀如笔、下刀肯定、一气呵成。

五、小结

1、欣赏了齐白石的诗书画印,我想问问大家,他如何能从普通的木匠变成艺术大师?

他一生又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

(勤奋刻苦)

小故事: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

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

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

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

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

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

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2、你知道白石老人最喜欢表现什么吗?

(花鸟虫鱼等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

3、他的作品主要有什么特点?

(画简意深、生动质朴、鲜活而有情趣)

六、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选择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写写自己独特的观后感(可从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感受等方面入手)或者谈谈你学完本课后的收获。

2、学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七、总结延伸

1、请部分学生读一读自己的观后感或收获。

2、齐白石一生有上万幅作品,如果你感兴趣,可以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第二课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马蒂斯剪纸作品的欣赏,初步了解剪纸艺术是他的艺术巅峰。

知道二至三幅代表作品。

2、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学生能够总结马蒂斯的艺术特点。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马蒂斯在造型、色彩上的艺术风格,对“野兽派”有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了解并学习欣赏齐白石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对马蒂斯教为抽象的物象造型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重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出示两幅图,一是写实人物作品,一是马蒂斯的《戴帽的女人》。

问:

哪幅图给你的视觉冲击力最强?

为什么?

对比观察。

生:

《戴帽的女人》。

因为整幅画的色彩非常强烈,马蒂斯不仅在背景和帽子,甚至这位妇人的脸部,都大胆地运用了绿色、朱红色和淡黄色,运用清晰的笔触,把轮廓勾勒出来,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通过比较,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体验绘画的不同表现方法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

的确,这幅作品不仅打动了你们,1905年在法国秋季沙龙展览会中,这幅作品以它鲜明的色彩、强烈的对比和特有的装饰性,轰动了整个美术界。

由于他们的作品与传统的写实色彩截然不同,评论家们戏称他们像“野兽”一样,“野兽派”因此得名。

你们想不想认识这位20世纪的艺术大师呢?

出示课题课题: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二、讲授新课。

(增强神秘感,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出示马蒂斯的肖像。

观看教材中的马蒂斯生平。

了解画家奋斗的一生。

三、欣赏马蒂斯的绘画作品。

1、组内谈感受:

(关注造型上和色彩上的特点)。

《蓝衣女人》创作于1937年。

画中的人物手拿着念珠在沉思,她戴着黄色含羞草编成的头冠,犹如火圈萦绕在头上,与其左侧的黄色图像相呼应。

此画颜色平整而明亮,整幅画面似乎由黑色的心形环抱着红黄蓝色调,更加彰显她时髦的思考姿态和感官。

《金鱼》这幅画作于1912年。

面对这幅画谁愿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色彩上主张色块的组合对比,色彩大胆夸张,富有强烈的装饰性。

他的作品虽然有一种令人震撼的力量,但常给人一种安详与平静的感觉。

小组内讨论、交流后汇报:

《金鱼》这幅画在画面结构和色彩的运用上明显地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画家致力于追求富有力度的线条与鲜明色彩的协调。

画面以俯视角度布局构图,物象的配置、安排,线条的变化,色块的分布既强烈对比又和谐统一。

画家不是在抄袭自然,而是在表现自己对自然的感受,他画出了鱼缸中红色金鱼漂游的感觉。

这件作品题为《绿色的条纹》,从发型轮廓到下巴,脸部被鲜明的绿色线条分开,这幅画看起来更粗放。

欣赏剪纸作品(马蒂斯的照片)这是他手术后正在创作,猜猜看,他在搞什么创作?

(这里属于无效教学,首先孩子们对此内容不太感兴趣,而且对要达到教学目的没有太多的帮助,有画蛇添足之意。

《常春藤与花》是他晚年的优秀作品。

这幅作品主要用了哪几种颜色?

给你什么感受?

欣赏他的剪纸作品《王者之悲》。

《小鹦鹉与美人鱼》是1952年创作的大型作品(337厘米×773厘米),这是马蒂斯最喜欢的一幅作品,他曾这样说:

“我曾用彩色纸做了一只小鹦鹉,就这样,我也变成了一只小鹦鹉,我在作品中找到了自己。

在这幅大型的作品中,我们仿佛看见一个美丽的童话般的世界。

水下的珊瑚、海草、小鱼,还有那各在一方的两个造型优美的主角,正在向我们讲述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如果你是画家,你想告诉欣赏者什么呢?

游戏:

请选择哪些是马蒂斯的作品?

(图)以红、绿、蓝、黄四种鲜明的色彩展现了常春藤勃勃的生机。

绿色、蓝色的叶子,仿佛在阳光下跳动。

红色的花撒在叶片之间,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四、教师引导学生欣赏:

画面上有三个不同色块构成的抽象的类似人的形象,中间黑色块是个怀抱提琴的人物,跳跃的舞蹈者以夸张婀娜的美姿出现在彩纸剪贴中。

画家的目的是通过黑、白、绿、黄和红、蓝色块及线条的并置与对比,表达出自己愉快欢乐的心情。

学生汇报。

引发学生展开联想。

1、马蒂斯的作品在色彩上注意什么?

色块的组合对比()

夸张的装饰色彩()

细腻的写实色彩()

2、你认为马蒂斯最爱使用的颜色是什么?

3、通过本课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马蒂斯的绘画()

马蒂斯的剪纸()

马蒂斯一生不懈的追求()

马蒂斯与野兽派()

其他()

五、小结拓展:

你们知道吗?

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和一位出色的设计师呢。

马蒂斯用剪纸的方法为汶斯礼拜堂创作了彩色的玻璃窗,这是他80高龄的作品,也是他一生追求的写照。

他的画,造型极其简练,线条弯曲起伏,笔法轻松流畅,散发着儿童般的天真稚趣,萌发着生命的朝气。

他的画,往往传达着某种欢快的情感,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激发学生不满足过去,勇于创新、超越自我的思想意识。

 

第三课精细的描写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发现静物线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用线进行精细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合作与探究意识。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正确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抓住物象的特征用线进行精细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物象的特征

教学准备:

线条丰富的静物、图画纸、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教师展示一双旅游鞋,提问:

旅游鞋由几部分组成?

教师将旅游鞋的这几部分轮廓画出来。

提问:

看一看这双旅游鞋与真实的旅游鞋有什么不同?

学生边观察、边发言。

出示课题。

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分析:

1、出示门采尔的素描《两个中国香炉》

简单解释素描的含义,区分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

解释素描、速写、线描画的关系。

2、对比:

出示图片:

《葵花》及修改图。

那一幅更精美?

为什么?

回忆:

在用线条作画时,应该注意什么?

3、通过欣赏这些精细地描写,你注意到那些细节?

这些细节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

为什么用这样的线条呢?

你能给它换另一种形式的线条吗?

4、你认为,用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才能更精细的表现物象?

教师示范两种线条的组织形式,请学生再画出几种。

三、自己动手,尝试体验。

提问:

鞋上有哪些细节?

如何画出鞋的细节?

结合旅游鞋的实物及课本上的学生作品。

学生观察、思考并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画给你什么感受?

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能看得这样仔细?

小组讨论、反馈。

板书:

构图丰满

线条丰满

刻画精细

我们今天也来用这样的方法进行精细的描写。

教师演示。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辅导学生作画。

画面的构图、特征的描写、线的组织等。

五、作品展示,评价:

组织学生评价。

重点评价线条的组织与细节的表现。

六、小结:

教师总结。

 

第四课色彩的对比

教学目标:

1、通过色彩对比练习,复习巩固素色彩搭配知识和色彩搭配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学习色彩的象征性,表情性等。

教学重点:

色彩中色相的对比。

教学难点:

色彩之间微妙的变化,以及色彩对比的运用搭配。

教学准备:

图画纸、水彩笔、铅笔、色卡纸、胶水、圆规,水粉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教具,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生活中有很多对比现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样。

出示课题:

色彩的对比。

三、艺术研究。

1、教师:

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生存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请学生用形容词来形容一下。

学生: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等。

教师:

说明我们的世界充满了色彩,色彩无处不在,色彩是我们的生活更有生机,活力。

2、但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色彩又会怎样?

(暗淡无光,没有生机,死气沉沉)

伊顿(著名的色彩大师):

色彩就是生命,因为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象死的一般!

3、色彩的来源?

色彩是如何产生的?

(1666年英国牛顿在剑桥大学实验室做了实验:

将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七色光谱(色彩是光刺激眼睛产生的视知觉)

4、光源有那些:

太阳光,灯光,火光。

5.、色彩三要素:

色相,纯度,明度。

6、色彩对比:

(1)、哪些色彩是对比色?

(出示色相环)

(2)、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

A:

同类色对比:

同一色相的颜色对比

如:

大红、深红、朱红、粉红等

特点:

色相相同,个性差异小,对比效果极弱。

画面比较柔和,不刺眼。

举例:

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等

B:

邻近色对比:

在色环0---40度的颜色

如:

红---橙橙---黄黄---绿绿---蓝

蓝---紫紫---红

特点:

统一,色彩富于变化、柔和、过渡自然

举例:

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

C:

对比色对比:

在色环上0---180度的颜色对比。

如:

黄--紫红--绿蓝--橙

特点:

对比效果极为强烈,给人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举例:

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红绿灯,警示牌,舞台服等等。

(3)、总结:

色相环中互为150。

一180。

的色彩为强烈对比。

(4)、出示色卡,请学生挑出几组对比色。

(5)、生活中的对比色。

提问:

我们周围哪儿有对比色?

(6)、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找出有哪些对比色?

给你什么感觉?

7、对比色对比如何取得协调、搭配?

(1)、利用面积的不等.

(2)、加中性的灰色(黑加白)。

(3)、加装饰边(金、银、白边)。

四、艺术实践:

让学生自主制作一幅几何图形的的画面。

要求:

1.规格:

20*20厘米-----运用色彩对比的方式------老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

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评价。

六、总结:

回顾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强调)。

色彩是十分重要的,生活中、艺术中都离不开色彩,色彩又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富有生机,因此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第五课让色彩动起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色彩的强烈对比,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来完成一幅作业。

2、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3、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如何用强烈的色彩及对比来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对比色的运用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教学准备:

图画纸或彩色复印纸、剪刀、胶水;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