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4891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方案.docx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方案.docx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方案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方案

1、教育学认为:

对儿童、少年进行评价的基本视点在于发展二字,即用发展的眼光、从发展的角度、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全方位来考察与评价儿童。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心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评价原则

1、激励性原则。

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评价不断激励学生,肯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努力和进步,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2、全面性原则。

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3、发展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给予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为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4、多样性原则。

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方法,将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活动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评价方式

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包括“学习习惯”、“阶段性测评”、“拓展实践活动”、“语言表达”和“加分项目”五个部分。

其中“学习习惯”部分,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课堂和作业得到的印章的数量进行积分,“阶段性测评”部分,老师平时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在“单元检测”,“乘法口诀背诵”和“计算测验”等方面进行评价积分;“拓展实践活动”则通过课堂操作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进行评价积分;“语言表达”则是通过学生对于加减法、乘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进行评价积分;“加分项目”则是通过学生写数学日记的形式来进行评价积分。

而“终结性评价”则是以上活动内容所得分数相加,得出最后综合评价。

四、评价操作方法

(一)过程性评价

1.学习习惯(所占比例20%)

(1)课堂学习习惯(8%)

评价形式:

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

老师根据学生课堂发言、倾听、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给学生盖发印章,学生集够10个印章,可以换学习星。

评价标准:

优:

得到的“学习星”数量在2个及以上的学生。

良:

得到的“学习星”数量在1个的学生。

合格:

没有得到“学习星”,但平时上课能做到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秩序获得几个印章的学生。

评价时间:

每节课老师及时评价,2016年1月19日进行总结。

(2)作业习惯(7%)

评价形式:

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

老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给学生盖发印章,学生能做到按时完成的,给予小红花的奖励,能做到按时完成作业并作业完成质量高的给予作业真漂亮的奖励,2个红花=1个作业真漂亮,集够10个作业真漂亮印章可以换1个学习星。

评价标准:

优:

得到的“学习星”数量在2个及以上的学生。

良:

得到的“学习星”数量在1个的学生。

合格:

没有得到“学习星”,但平时上课能做到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

评价时间:

每次作业老师及时评价,2016年1月19日进行总结。

(3)自主学习习惯(5%)

评价形式:

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

学生按照自主学习习惯的评价表格进行自主学习,家长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按照表格记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

优:

只要每天坚持做并记录,自主学习习惯好的同学。

良:

大部分时间都能坚持做并记录,自主学习习惯好的同学。

合格:

没有按要求记录,自主学习习惯一般的同学。

评价时间:

每天家长和学生针对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习惯及时进行评价,2016年1月19日进行总结。

2.阶段性测试(所占比例42%)

(1)单元测试(30%)

评价形式:

定量评价

评价标准:

优:

各个单元测试的平均分在90分及以上。

良:

各个单元测试的平均分在80-89分为良。

合格:

各个单元测试的平均分在60-79分为合格。

待合格:

各个单元测试的平均分在60分以下为待合格。

评价时间:

每次单元测试老师及时评价和登记,2016年1月18日进行总结。

(2)乘法口诀背诵测试(3%)

评价形式:

定量评价

评价方法:

教师抽出一节课时间专门进行乘法口诀背诵检测,学生对自己的检测结果不满意时可以自己背熟后再次进行检测,直到学生对自己的检测结果满意为止。

评价标准:

优:

能够熟练地背诵出乘法口诀表的口诀。

良:

只有一两句口诀,需要想一下才能背诵出来。

合格:

背诵乘法口诀断断续续的。

评价时间:

乘法口诀全部学习完后的一周开始评价,2016年1月18日进行总结。

(3)计算(9%)

评价形式:

定量评价

评价内容: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法混合运算;表内乘法、表内除法。

评价方法:

教师在该阶段知识学习完后,抽出一些时间进行相对应的计算检测,学生对自己的检测结果不满意时可以自己练习后再次进行检测,直到学生对自己的检测结果满意为止。

评价标准:

优:

三个测试的平均分在90分及以上。

良:

三个测试的平均分在80-89分为良。

合格:

三个测试的平均分在60-79分为合格。

待合格:

三个测试的平均分在60分以下为待合格。

评价时间:

这三部分知识,每一部分知识学完进行阶段测试,2016年1月18日进行总结。

3.拓展活动(所占比例30%)

(1)课堂操作(12%)

?

分一分(6%)

评价形式:

定性评价

评价内容:

平均分

评价方法:

教师在平均分知识学习完后,抽出一些时间进行分一分的动手操作检测,学生对自己的检测结果不满意时可以自己练习后再次进行检测,直到学生对自己的检测结果满意为止。

评价标准:

优:

能快速正确地把一定数量的小棒进行平均分。

良:

需要思考一会,才能正确地把一定数量的小棒进行平均分。

合格:

需要老师或同学的帮助才能正确地把一定数量的小棒进行平均分。

待合格:

不能正确地把一定数量的小棒进行平均分。

评价时间:

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学完进行动手操作测试,2016年1月18日进行总结。

‚画一画(6%)

评价形式:

定性评价

评价内容:

乘法的意义

评价方法:

教师在乘法意义的知识学习完后,抽出一些时间进行分一分的动手操作检测,学生对自己的检测结果不满意时可以自己练习后再次进行检测,直到学生对自己的检测结果满意为止。

评价标准:

优:

能快速正确地画出一个乘法算式表示的2种意义。

良:

只能正确地画出一个乘法算式表示的1种意义。

待合格:

不能正确地画出一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评价时间:

乘法意义这部分知识学完进行动手操作测试,2016年1月18日进行总结。

(1)综合实践活动(所占比例18%)

?

“我是小管家”(6%)

评价内容:

购物

评价形式:

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

活动操作—教师在购物知识学习完后,抽出一段时间请家长对孩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自己的检测结果不满意时可以自己练习后再次进行检测,直到学生对自己的检测结果满意为止。

评价标准:

优:

能自己购买东西并快速正确付钱、找钱。

良:

能自己购买东西,需要思考后才能正确付钱、找钱。

合格:

能自己购买东西,需要在家长帮助下才能正确付钱。

评价时间:

2015年9月18日-9月25日

‚“有趣的图形”(6%)

评价内容:

图形的变化

评价形式:

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

活动操作—教师在图形的变化这部分知识学习完后,抽出一段时间请家长对孩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自己的检测结果不满意时可以自己练习后再次进行检测,直到学生对自己的检测结果满意为止。

评价标准:

优:

能自己发现生活中的对称、旋转、平移现象,并清楚、有创意的记录下来。

良:

能自己发现生活中的对称、旋转、平移现象,并一般记录下来。

合格:

需要在家长的指导下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对称、旋转、平移现象,记录下来。

评价时间:

2015年10月7日-10月15日

ƒ“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6%)

评价内容:

测量

评价形式:

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

活动操作—教师在测量知识学习完后,抽出一段时间请家长对孩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自己的检测结果不满意时可以自己练习后再次进行检测,直到学生对自己的检测结果满意为止。

评价标准:

优:

自己能够根据要求准确测量出长度。

良:

自己需要反复测量才能测量出准确长度。

合格:

需要在家长的指导下测量出长度。

评价时间:

2016年1月7日-1月15日

4.我爱用数学(8%)

评价内容:

数学语言表达、解决问题

评价形式:

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

说一说—教师在乘除法知识学习完后,抽出一节时间对孩子进行综检测,学生对自己的检测结果不满意时可以自己练习后再次进行检测,直到学生对自己的检测结果满意为止。

评价标准:

优:

能正确并快速说出一个乘法或除法算式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良:

需要思考一下才能说出一个乘法或除法算式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合格:

需要在老师或同学帮助下才能说出一个乘法或除法算式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评价时间:

2016年1月18日进行评价。

5.加分项目(10%)

评价内容:

购物、乘法、除法知识的实践和应用。

评价方法:

在购物、乘法、除法这3部分的学习过后会安排学生写3次相应的数学日记。

评价标准:

学生3篇都按时完成并且写得优秀可得10分加分;学生3篇都按时完成,其中有1-2篇写得优秀可得8分加分;学生3篇都按时完成可得6分加分。

评价时间:

平时进行收集和每篇数学日记的评价及统计,2016年1月19日进行总结评价。

(二)终结性评价

评价内容:

过程性评价+加分项目

评价形式:

根据过程性评价、加分项目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标准:

优:

总分在90分及以上。

良:

总分在80-89分为良。

合格:

总分在60-79分为合格。

待合格:

总分在60分以下为待合格。

评价时间:

2016年1月20日根据过程性评价和加分项目进行终结性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