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4980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一、开辟新航路

1.背景

(1)原因

①经济根源:

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②社会根源:

欧洲人狂热追求黄金白银、《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

③直接原因: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引起商业危机。

④思想动力:

教会传播天主教的狂热。

(2)条件

①主观条件:

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

②客观条件:

欧洲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2.过程

时间

人物

支持国

开辟的航路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欧洲→非洲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

欧洲→美洲

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欧洲→非洲

好望角→印度

1519~1522年

麦哲伦

西班牙

穿越大西洋

→太平洋→印度洋

→欧洲

3.影响

(1)对欧洲

①西班牙、葡萄牙从海外掠夺了大量财富,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②荷兰、英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加入了海外探险的行列。

③开辟了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称为“地理大发现”。

④引发“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⑤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世界

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荷兰的殖民扩张

(1)条件

①地理:

濒临大西洋,是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所在地。

②政治:

1581年,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

③经济:

手工业发达,商船众多,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7世纪时,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2)表现

①成立殖民机构:

在政府支持下,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②参与殖民争夺:

在非洲、亚洲、美洲夺取大量的殖民地。

(3)结果:

17世纪的荷兰成为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2.英国的殖民扩张

(1)条件

地理

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航运日趋繁忙

政治

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经济

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军事

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

(2)表现

①1588年,英国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②17世纪初,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③17世纪中期,经过三次战争,打败荷兰,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④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结果:

英国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3.世界市场的拓展

(1)途径

海外贸易

与殖民地贸易,抢掠和欺诈是惯用手段

殖民掠夺

奴役殖民地的人民,抢夺殖民地财富

种族灭绝

屠杀印第安人

贩卖黑奴

将大批非洲黑人掳掠到美洲卖为奴隶

(2)影响

①对殖民地:

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破坏和灾难。

②对欧洲:

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③对世界市场:

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高频考点一、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

例1.“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

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

”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  )

A.克服商业危机B.扩大海外市场

C.对外倾销商品D.追逐商业利益

【答案】D

【变式探究】有历史学家指出:

“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

”此变化源于(  )

A.西欧发生的“商业革命”

B.“海上马车夫”荷兰沟通世界

C.蒸汽轮船用于远洋航行

D.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的海上探险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由材料可知,该事件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欧发生的“商业革命”主要是对西欧的影响,故A项错误;“海上马车夫”荷兰主要是在17世纪,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蒸汽轮船发明于19世纪初,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500年左右发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的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的相对孤立,将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D项正确。

【答案】D

高频考点二、运用多元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例2.下图是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所记载的凤梨、马铃薯、木薯的插图,它反映出世界地理大发现(  )

A.促使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B.促进了洲际间农业物种的交流

C.为欧洲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使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答案】B

【变式探究】在11世纪到15世纪,欧洲是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欧洲,人们的生活“往往带着匮乏和困顿的烙印,然后又是暂时的丰裕”。

而自16世纪以来,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开始冲破地域的限制,打破了食物原料的短缺状况,改变了传统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

这一变化主要归功于(  )

A.科学技术发展B.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C.新航路的开辟D.优越的自然条件

【答案】C

高频考点三、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例3.以下是近代不同时期两国某项指标的统计数字。

据所学知识判断该组数据呈现的是(  )

国家

年份

1570年

1670年

1780年

荷兰

232000

568000

450000

英国

51000

260000

1000000

A.商船运载能力,单位是吨

B.殖民地面积,单位是平方千米

C.手工工场数量,单位是家

D.武装部队规模,单位是人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早期殖民扩张。

从表格中时间“1570年”“1670年”“1780年”以及对应的国家“荷兰”“英国”,结合所学知识,16世纪荷兰从西班牙获得独立之后,成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发展成为17世纪航海和贸易强国。

荷兰的商船数目超过欧洲所有国家商船数目总和,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17世纪后期,荷兰先后与英国、法国交战,在海上荷兰败于英国(英荷战争),在陆地荷兰败于法国(法荷战争),从而衰落下来。

18世纪英国最终战胜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故A项符合。

【答案】A

【变式探究】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③传染疾病的肆虐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493~1570年是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由于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导致海地岛人口锐减,故①正确;大批土著居民是被屠杀,而不是被贩卖到欧洲,故②错误;西方国家殖民扩张,也将传染疾病带入美洲,传染疾病的肆虐造成人口锐减,故③正确;工业生产是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故④错误,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高频考点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例4.刘芃、朱汉国主编的《历史学习精要》认为:

“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

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

”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殖民扩张掠夺

C.西方的黑奴贸易

D.中国的改革开放

【答案】A

【变式探究】斯特恩斯在《全球文明史》中指出:

15世纪以后,国际贸易的意义变得极其巨大,各主要社会按照它们对崛起的世界经济所提供的产品和控制能力的大小而建立起不同的关系。

下列历史现象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原产美洲的玉米改变了世界各地粮食供应状况

②非洲的黑人奴隶为欧洲手工业生产提供劳动力

③特权贸易公司是欧洲对外贸易的主要组织形式

④西班牙白银因换取中国的茶叶、丝绸大量流入中国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活动。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黑奴贸易中,欧洲殖民者是将黑人贩卖到了美洲,如此一来增加了美洲的劳动力而不是欧洲,②是错误的,排除②。

故选C项。

【答案】C

1.(2016年北京卷历史20)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

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①资本市场的发展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④海外殖民掠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D

【考点定位】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早期的殖民扩张·荷兰和英国.

2.(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

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17分)

【答案】

(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2)特点:

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

;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主要原因:

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

贡献:

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英国、荷兰等国的殖民扩张·移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移民问题

3.(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40)大航海时代(25分)

海洋是一个国家通向远方的重要路径。

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1492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女王的资助踏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征途。

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你能提取哪些信息?

(4分)

(2)根据材料二,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航行目的和行事方式上的差别。

(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西方在对待外部世界和处理文化差异方面的不同模式?

(15分)

【答案】

(1)水平1:

能从材料中提取深层信息

·郑和船队无论是在航海技术还是规模上都远超哥伦布船队,由此也可以其背后的支持力度和国家实力的差距。

水平2:

仅从材料中提取表层信息

·郑和船队无论使从船只大小、船队规模和配备来看,都要优于哥伦布船队。

·郑和船队最多有200多艘,而哥伦布船队最多只有17艘。

(2)水平1:

能较完整地概括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郑和的目的是宣扬国威,交流文化,方式是和平与互利;哥伦布的目的是传播宗教、获取领土和财富,方式是侵占和掠夺。

水平2:

仅能指出部分的不同之处

•郑和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方式是和平互利;哥伦布的目的是获取财富,方式是侵占和掠夺。

其他答案。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

观点、史实与材料、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

观点

水平1:

能对中西方两种模式作深刻反思

•从现实利益的角度看,西方的做法使自己加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以西方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中国古代的朝贡贸易秉持厚往薄来的传统,郑和船队的远航活动没有使中国得到类似的“收益”。

但是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西方的殖民政策不但给殖民地人民带去了深重的灾难,也破坏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国得做法却提供了不同文明可以和谐相处。

兼容并包的实例,也为当今世界新秩序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水平2:

仅强调现实利益角度

水平3:

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

评分项二:

史实与材料

水平1:

能提取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并能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

水平2:

仅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或仅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水平3:

没有使用信息和史实

评分项三:

水平1:

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证

水平2: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一致,逻辑完整

水平3: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水平4:

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

组织

水平1:

叙述成结构

水平2:

叙述连贯通顺

水平3:

仅能罗列史实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主要是将郑和的船队与哥伦布的船队进行了对比,材料一突出的是郑和船队和哥伦布船队在规模上的差别。

从材料中分析可以得出郑和船队的规模比哥伦布船队的规模要大很多,这种规模的差别体现在很多方面,有船只数目上的差异、也有人数上的差异,也有航行范围上的差别。

(3)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回答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出两者的不同,概括出这种不同的深层含义。

在分析的时候可以用材料加以辅证,把文化差异的原因挖掘出来。

最终得出的结论要停留在物质和文化层面,这样才具有概括性。

【考点】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新航路的开辟;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明清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的特点

1.(2015年广东卷文综19)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现美洲新大陆后在此进行了疯狂地掠夺,给殖民地带来深重的灾难,也加剧了美洲殖民地和欧洲的差距,故“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故本题选A项。

B项错误,应该是美洲和欧洲;C项错在“阻碍”,应该是黄金和白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航行,发现了新大陆,故D项错误。

2.(2015年上海卷历史13)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将公元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转折点。

以下哪一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的依据?

(  )

A.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新航路的开辟

C.圈地运动的发生D.宗教改革的发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是在公元1500年前后,它推动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圈地运动兴起于15世纪末的英国,故C项错误;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是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但宗教改革传播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与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无关,故D项错误。

3.(2015年四川卷文综历史13)(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

(10分)

材料二明朝中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

番薯“或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

人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

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素,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龚不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

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

“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少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12分)

【答案】

(1)解读:

新航路开辟;(2分)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4分)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娄带来灾难难。

(4分)

(2)影响:

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分)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

(3分)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

(3分)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3分)

【解析】

(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进行正确认知和解读,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灵活运用的能力。

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认知能力,从而,本问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

审题时候,注意抓住“交流与联系”主题,图示信息主要有三点:

A.“新世界”和“旧世界”;B.双向交流的品种,既有动植物品种,也有疾病品种;

C.新航路开辟时代所特有的三桅杆帆船。

即可知,本题是在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相关内容——15至16世纪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结合图片,围绕以上主题,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展开解读,把握住“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交流,但也给落后地区带去了灾难”。

重在强调积极影响,以体现题干材料立意。

4.(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4)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

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答案】C

【解析】题中材料主要表述了从1650年到1750年之间,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得到了普及,从贵族发展到社会各阶级。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茶叶进入到英国市场,茶叶价格大幅度下降,这是世界贸易发展的表现。

所以本题选C。

A项与饮茶的普及没有必然联系。

B项《航海条例》是英国在17世纪中期针对荷兰提出的,是英国殖民扩张的表现,与题意不符。

D项表述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

5.(2015年福建卷文综21)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

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答案】A

6.(2015年海南卷历史10)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

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AC两项都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AC两项错误。

“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是欧洲长期不断征服美洲的结果,B项正确。

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是表现而不是原因,D项错误。

7.(2015年北京卷文综37)(36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一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

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

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

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

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

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

公元1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

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

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上述两种语言文学发展演变的异同。

(8分)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

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

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

(12分)

材料三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的讨论,主张废除汉字的学者认为:

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成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汇,下表内容为新词汇示例。

创造新词的方式

繁体字

1956年后推行的简体字

音译外来词

沙發、牛頓、布爾什維克、麥當勞

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麦当劳

赋予旧词新涵义

共和、格致學、計學、總統

共和、科学(格致学)、经济学(计学)、总统

其他

西學、洋錢

西学、洋钱、孔子学院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6分)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上表进行解读。

(10分)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

(1)同:

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历经变迁。

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在典籍与文化教育等方面。

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圈,对周边国家民族语言产生了影响。

异:

汉语作为通用语言使用至今,而拉丁语逐渐变为书面语言。

(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英语由单一民族语言演变为国际通用语言,是近代以来英美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政治:

英国通过殖民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政治优势。

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经济: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技术和经济领域确立了主导地位,成为“世界工厂”。

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主导者。

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