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5254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docx

《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docx

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

蓝田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综述

蓝田县教育局

我县的“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历经近三十年的教育实践积淀,与改革开放同步走来,体现出蓝田教育人的创新精神、理想追求和教育理念,具备了鲜明的科学性和示导性。

虽然蓝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但从教育发展的角度看,“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和积极的探索之路,体现了当前教育改革与提升发展“软实力”的现实要求和先进的教育文化,符合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的发展历程

“梯次循进教育”是一种从客观事物原本基础出发,对教育发展对象(县区域、学校、教师、学生)实施唯物唯人、认同差异,最近组类、按类定标,立体比较、动态要求,关注个性、因材育化,多元制导、全人养成,激励增值、整体推进的活性的生态管理评价的实践研究,是促使教育发展对象自主、适宜、能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践过程和形态系统。

其本质特征表现为一种以人为本、人尽其才、高效管理、科学评价的教育实践活动,更表现为一种科学化、精细化、人文化、生态化有机统一的教育管理评价文化建设体系。

我县“梯次循进教育”实践及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积分量化管理评价”、90年代“等级目标管理评价”和本世纪初“梯次循进管理评价”三个发展时期。

80年代初,“梯次循进教育”理论的创立者田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春潮,在蓝田县安村乡白村中学开始了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层面的教育教学管理评价激励机制创新实践。

他积极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把课堂的有效时间和更多空间留给学生,开展师生讨论交流,把老师讲授和学生活动结合在一起,把顺口溜、快板、小故事、诵古诗、演讲等方式和语文教学结合在一体,让学生“小先生”上讲台,使课堂激情澎湃,生动有趣。

1984年白村中学获得了中考语文学科全县教学质量第一的优异成绩,并一直保持了七年。

在班级管理中,改进学生评优激励办法,施行发展性评价,在班内设立“五育并举全优奖”、“争优冒尖优秀奖”、“奋起直追超越奖”、“不甘落后进步奖”、“发展兴趣特长奖”等奖项,使各方面有所进步的学生都获得激励,激发了每个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这种做法影响带动了更多的班级设定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那些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在“最爱帮助别人的人”、“最爱公益劳动的人”、“最讲文明礼貌的人”、“最注重锻炼的人”、“最能刻苦读书的人”等褒扬激励中感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发展进步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从而实现了让每一个学生奋发有为的教育管理评价目标。

1985年,白村中学在学校管理层面开始施行《教育教学量化目标管理积分制》改革实验,从德、识、能、责、勤、绩等方面提出工作及发展要求,以“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量化管理”模式,搭建每个教师追求最好的工作平台。

1987年,一个管理周期完成后,这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初中一跃成为“全县第一”,至今一直保持了二十四年,创造了全县教育的“白村现象”。

西安市教育局在1989年编印的经验文集《春蚕曲》中以“改革之路从这里起步”为题,介绍了蓝田白村中学的改革创新经验。

这一阶段改革实践的特点表现为学科教学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促进主动学习;班级管理关注学生个体素养差异,以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管理注重制度建设,关注教职工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立足教师良性心理需求,以量化管理、过程管理、差异管理等科学管评方式,焕发工作激情,促进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

管理评价关注劳动工作绩效变化比幅,进行诊断研判,实施增量评价。

90年代,蓝田教育局在全县推行《教育教学等级目标管理》改革实验,对全县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按川、原、岭、山不同地域实施分类管理、分类定标、分类评价、分类论奖,使所有学校都力争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提高基础上的发展、发展基础上的跨越”,着力促使全县教育质量大面积提高和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促进全县教育管理评价实践不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积极推行教育工作项目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全省率先进行中招加试体育的项目管理改革实验,省教委印发《关于转发蓝田县<我们是怎样抓中招体育考试工作的>》(陕教体函(1992)5号)号召全省学习借鉴这一工作经验;进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项目管理改革试验,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印发蓝田县教育局<千方百计抓好劳动技术教育,自觉承担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历史责任>经验的通知》(市教发【1995】第111号)号召全市学习借鉴这一工作经验。

这一阶段改革实践的特点表现为县域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关注各中小学校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基础与差异,实施按地域、分类型、分层次的分类推进,以“最近发展区”目标激励进步和发展,实施发展增量评价,以“上等级、达目标”活动为载体,突出项目管理,实行增值奖励,促进每所学校都得到发展,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本世纪初年,蓝田教育局在全县提出并推行《教育教学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评价》改革实验,在推进素质教育、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着力解决县教育局如何面对全县所有学校、学校如何面对全体老师、老师如何面对全体学生、教育工作者如何面对教育的问题。

以“互主体知行统一”的制度建设实现高效管理,以“公平竞争平台”的合作共生机制激发全员发展对象主动创造,以“增量增值研判”的认定方式审论效果和效益,以“差异论质激励”的标识标准彰显教育教学质量的完善意义,深入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2002年至今,蓝田的“九年改革与创新探索”,使这一省级贫困县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变。

县委县政府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满意认可。

这一阶段改革实践的特点表现为:

县域教育发展关注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的教育内涵发展管理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以“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和“发展增值评价”方式,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层面、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个体发展对象实施加速度式的管理评价,激励每一个发展对象(个体与群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提高、发展与跨越,努力使素质教育思想理念、发展性评价实践化、操作化,在不断完善管理评价、促使共同进步中追求梯次和谐,实现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追溯蓝田教育内涵发展改革创新将近三十年的探索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出,最初以学生发展管理评价为起点,逐步延伸至对教师、学校、区域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乃至扩展到区域教育发展的管理评价,由课堂教学到班级管理、由教师成长到学校发展、由区域办学水平提升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由对学生、教师、学校、区域教育的单一管理评价实践,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质量、以评促均衡、以评促和谐的教育管理评价实践体系。

蓝田教育人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冷静理性地总结实践经历,将体验书写为体会,把体会升华为理论,逐步形成了《素质教育梯次发展管理评价实践研究》这一教科研成果,形成了反映科学发展的“梯次循进教育”理论体系。

2008年4月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发展与管理研讨会”,专题推介了蓝田的“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创新经验,引发了与会众多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及各地代表的极大关注和浓厚兴趣,产生了“蓝田经验”之说。

蓝田教育成为我市教育在全国的一张名片。

“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根源于蓝田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状态和区域教育发展的现实差异,发端于“教育教学量化目标管理积分制”模式实验,成型于“素质教育梯次循进管理评价”理论,成熟于“全国农村教育发展与管理研讨会”。

二、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的基本做法

“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做法紧紧围绕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这一重点、推进素质教育这一主题、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核心,提升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工作机制,构建管评模式,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教育内涵发展水平。

梯次,指客观事物呈现出来的本真差异性,它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足以体现其个性本质特征的一种自然形态。

梯次循进,指从客观事物原本差异状态出发,按照客观规律、既定目标、实施步骤循序渐进、能动可持续的进步--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外在到内在、由量变到质变,拾级循环向更新更高状态演绎转化发展的过程。

梯次循进管理评价,是依循管理评价对象的生态差异,按照其生长趋势制定分类目标要求,以立体、动态、可持续发展方式激励其进步成长,综合研判其实践过程和结果的一种引领制导科学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的核心反映的是科学教育管理评价文化体系建设,其本质体现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育管理规律、质量形成规律和人的发展成长规律,确立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相统一的教育实践哲学观。

基本内涵和做法主要体现为“唯一宗旨、主体目标、三维评价、循环控制、主要内涵、六大系统、七环教学”。

唯一宗旨以正确的教育思想理念、发展方式和管评文化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主体目标探索教育科学管理评价机制和文化体系建设,建构适应素质教育思想的区域教育行政管理评价工作机制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评价模式,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从县域教育行政、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层面革新工作学习实践的方式方法,促进县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各得其所、人尽其才的自主、适宜、和谐的发展。

三维评价旨在促使管理评价对象与时俱进地拓展最新发展区。

它从纵向、横向和目标向三个维度研判审论学校办学质量水平、教师工作业绩效果和学生进步成长。

纵向管理评价解决“是否提高”的问题,考察诊断其绝对发展增量;横向管理评价解决“是否发展”的问题,考察诊断其相对发展增量;目标向管理评价解决“是否跨越”的问题,考察诊断其“最近发展区”发展增量。

在这一管评方式的制导下,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与学生发展成长,以及应该达到的发展目标和明确的发展方向,清晰可见,管理评价互主体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共同反思,推进发展。

循环控制旨在强化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控制环节和过程,坚持从学校和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原有发展基础出发,强调管理主体正确合理的认识自我和定位自我发展,管理双方通过“确认标基、研定标高、实施标管、审论标质”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实施周期性循环和梯次式控制,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促使教师和学生实现可能可为的进取目标,追求可持续地“提高——发展——跨越”、“再提高——再发展——再跨越”的加速度式发展。

主要内涵概括为“唯物唯人、认同差异,最近组类、按类定标,立体比较、动态要求,层次推进、激励超越,关注个性、共性发展。

”一切从实际出发,关注、尊重和认同物本、人本差异;根据管理对象客观发展的梯次生态,逐类制定“最近发展区”目标;全方位立体性诊断判识管理评价对象发展变化增量,动态化提设新的目标和标准要求;实施原有基础上的层次性助推,多元化激励各梯次对象的提高和进步;关注并立足个体特质,施行个性化培养,以个体量的增长与质的提高,去进而实现以群体整体的梯次和谐为基础的良性生态发展。

六大系统包括“理念系统、组类系统、指标系统、操作系统、结论系统和激励系统。

”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要求提定建立切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发展思路和管评策略系统;根据管理评价对象的生态差异,按照其实际发展梯次状态,按性质、按级别、按类型、分层面、分层次组建管理评价主客体——“互主体”相互认同的合作参比组类系统;按照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建立对不同管理评价对象提定梯次性、动态化的管理评价指标系统;建立以区域学校、教师自评为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管理评价操作系统;遵循人本发展的评价观,建立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过程与终结相结合的管理评价结果诊断研判系统;坚持多元管理、多元评价、多元激励的工作机制,建立项目齐全、标准明确、程序规范、过程公正、结果公开的奖励系统。

七环教学倡导“为学而教”的教学观,“为生而学”的学习观,在“学为主体”教育思想理念引领下提出“预习、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评、反思”七个课程实施环节,力主把教学的着眼点、起始点、着力点、归宿点都体现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上。

对传统教学的五环模式进行继承与创新,融入课程改革与现代教学理念,实现课堂内与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贯融通,特别是引导学生通过课前主动预习带着感知和问题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课后自主“反思”带着感悟和思考认识社会生活,将学生学习与个性发展、知识形成与品质修养融合贯通,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地位,有效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式,实现“全人教育”的理想效果。

三、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的实施效果

我县的“梯次循进教育”管理评价改革实践,使教育发展理念、管理评价方式、团队精神状态和助推发展行为不断趋于精细化、操作化、实践化、高效化、人文化、科学化。

改革实践过程中,田家炳中学将“梯次循进教育”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建立新的师生评价制度,大力开展“星耀校园”评选活动,教学质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形成生源回流潮,优质生源流失现象逐渐成为历史。

蓝田初中积极推行教师优化组合聘任制,为每一位教师搭建理想的合作竞争平台,学校教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泄湖中学注重特长生培养,每年为大学输送体育艺术生近百名。

葛牌初中一年级班主任雷云康老师自费三次到西安寻找当保姆的辍学学生张某,促使她顺利地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

秦岭腹地深山里的学校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

尧山初级中学从校情出发,实施梯次式管评,不到两年时间,使该校在全县初中的综合发展位次前移了十四位。

北关小学着眼学生学习实际,分梯次布置作业,有效地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们感到学习轻松快乐了。

三里镇中心小学关爱弱势特殊学生,校长、班主任、教师、同学共同帮助智障生孙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掌握基本学科知识,该生进步与日渐长,其家长多次深情地感谢学校领导和师生,感恩教育和社会。

“梯次循进教育”倡导引领以高效管理推进高效课堂。

白村初中、城关中学、史家寨初中,华胥镇中心小学等学校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

蓝田教育实施“梯次循进教育”以来,教育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学生、教师、学校持续处于一种学业、事业和教育共同协调发展的奋进状态中,有效地解决了教育内涵管理与发展中一些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

培养目标的转变——摈弃了应试教育文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激励每位学生自主发展,实现个性与体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全面发展,以育人作为育才的基础,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合格建设者,包括拔尖创新人才。

师生关系的转变——摈弃了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负面影响,使民主平等、交流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逐步建立。

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力地改变着单纯的知识传授模式,注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改变着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步形成。

较好地解决着辍学问题——将义务教育普及率作为评价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让每位学生接受好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

较好地解决着所谓“差生”问题——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全方位多元化评价学生发展。

大家不同、大家都行,区别仅在于体现的点面各异。

学生之间有差距,教师眼中无差生。

分梯次分项目制定“转差”方案,使“发展处后生”实现有效的适宜发展。

较好地解决着减负问题——教学过程坚持“因材施教”,实施兼顾个体梯度,分层教学和分梯次多形式布置作业,学生学业负担大为减轻。

较公平地解决着质量评价问题——教育质量的完善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管理对象实现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发展和跨越。

真正意义上的质量,在于相对于原有基础上多项目、多方面的综合发展量,而非绝对分数和排名;在于从历史和个体所处环境看待质量的实质。

如果一定要用分数来评价学生发展,那么一个由30分上升到60分、发展提升10个位次的学生,与一个由90分上升到92分、发展位次不动的学生相比,前者学习进步的意义和质量价值更应受到激励和表彰。

较有效地解决着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内涵问题——在全县中小学实施梯次式管理、梯次式评价、梯次式激励,开展强弱帮扶结对,制定连片协作教研制度,与兄弟区县实施跨区县合作联评,使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得到有效治理,使区域基础教育通过逐步提高内涵发展水平实现均衡协调的发展目标。

我县在县域范围全面系统实施“梯次循进教育”管理评价以来,全县中小学布局趋于科学合理,38所山区寄宿制学校基本建成,办学设施日臻完善,办学水平不断擢升,义务教育普及率逐年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教育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

“九年三个管理周期内”实现了高考二本上线总人数翻两番的目标。

蓝田基础教育实现了超越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跨越式提升,跻身“全国教育典型”行列。

四、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的本质特征

我县“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的亮点在于面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层面的诸多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守教育本真,注重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创新。

以教育教学管理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从区域教育行政宏观、学校管理中观、教师教学微观方面进行全方位、多点面的有效系统探索。

以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升均衡协调发展的软实力。

以能动可生成的科学管理,破解素质教育实践难题。

以精细有效的质量控制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成长。

其精神品格在于彰显人本发展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情怀;在于立论的“原生性”理念创新和管评的“活性”实践特征。

“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凝练出“点燃每个人的发展激情”、“让每个人可能可为可发展”、“让每个人体验发展的快乐”,“讲求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与进步”、“以发展的标尺研判促进和引导办学质量水平提高、学生进步成长”等发展与管理理念,坚持改变以“考分”、“排名”、“绝对发展量”论述发展的管理评价方式,确立对全体学生、教师和学校实施“原有基础上发展”的激励性管理评价方式,为每一个体搭建公平的发展平台和提供合作共生的创造空间,促使每一个发展对象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适宜发展、主动发展和科学发展。

“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具有差异性、基础性、自主性、能动性、激励性、生成性的特征。

差异性表现为尊重每一管理个体的个性素质和现实发展差异,设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实施动态差异管理、开展全员激励评价;基础性表现为一种原有基础上的相对而非绝对意义的质量价值和研判标准,以及从客观现实发展基点上催生进步的科学人本发展观;自主性表现为管理过程、方法、成效等方面的自主参与,是一种建立在管理主体者的自我正确认识,发展目标的自我设定、管理过程的自我导向、管理成效的自我评价等工作基础上的管评实践;能动性表现为管理者愿望与被管理者愿望认知理念的相贯合一,科学化管理与人文化管理情感态度的相贯合一,有形管理与无形管理机制文化的相贯合一,管理者劳动与被管理者劳动价值追求的相贯合一,具体表现为客观要求与主观愿能的和谐驱动,管理互主体为满足劳动工作需要人人都奋发作为的进取状态;激励性表现为管理实践对全体而非部分、少数、单层面的管理对象实施激励性发展性管理评价,充分调动全体管理对象的发展动力和活力,激励促使每一个体实现主动发展、适宜发展;生成性表现为管理评价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会转化出许多新的实践形式,会产生出丰富的实践效应,会随着管理实践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表现出无限生命力。

五、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的社会影响

我县的“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和这一理论创立以来,在国家、省、市政府领导的关注支持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悉心指导下,不断趋于完善,不断扩大实践效果,愈来愈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传媒的充分肯定与极大兴趣,在全国范围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教育部领导和国内众多著名教育专家莅临我县视察指导,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秋实深入实际,亲临我县视导教育工作。

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在我县视导时,充分肯定了我县的实践做法,并指出:

“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对指导中小学教育具有较高的应用和借鉴价值,所以值得肯定和推广”。

省教育厅副厅长吕明凯、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曹普选多次到我县指导“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验工作。

西安市教育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张建国指出:

“蓝田县的经验颇具典型性,希望这一教育改革继续深入,不断取得新进展”。

西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颖科强调指出:

“要善于总结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推广成熟的、优秀的成果,扩大西安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2006年,市教育局在户县召开会议,黄新南副局长专门安排蓝田教育局就“梯次循进教育”的管理实践做法进行了大会交流;2007年以来,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会议,交流蓝田的实践经验。

黄新南副局长指出:

“蓝田的“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并深入蓝田基层学校,现场调研指导。

省市业务处室、教研部门、教育学会先后多次到蓝田,调研指导改革实验工作。

蓝田以“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为主题的科研论文荣获2007年省教育厅教科研成果一等奖、2010年中国教学研究会全国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以反映“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探索为主要内容的专著《素质教育梯次发展管理评价实践研究》,2009年荣获西安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中国教育学会、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教育厅、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杂志主办的“全国农村教育发展与管理研讨会”,充分肯定了“梯次循进教育”的实践效应和理论价值。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说:

“这个经验值得推广。

我们今天在这里开研讨会,就是借鉴西安和蓝田的经验来研讨农村教育管理的问题。

”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姜沛民指出:

“要建立一个以县为主的质量管理机制,我认为蓝田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

在现阶段,教育管理就是要走向精细化,不能再粗放下去了。

必须通过一系列制度的设计,把已有的成功经验转化成制度的建设。

在这一点上,陕西蓝田是走在全国前面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小蔓在蓝田现场会上说:

梯次循进管理评价“在本土是有其生命力的,我们看到好的评价管理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人民教育》管理室主任、全国著名班级教育管理专家任小艾两次亲临蓝田,在采访蓝田改革实验工作时评价,通过“梯次循进教育”创新实践,“让我看到了最真实的中国农村的教育,感受了最具成功的教育改革发展经验”。

《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社高管信息》、《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和谐中国论坛》、《陕西日报》、《各界导报》、《陕西教育》、《西安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蓝田教育改革发展与管理的事迹与成果。

《陕西教育》2007年4月(第四期)专刊报道。

《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6日头版头条以《点燃每个人的发展激情》为题报道。

《新华社高管信息》2008年5月13日在首栏“热点透视”头题以《梯次发展管理评价提升蓝田素质教育》为题报道。

《光明日报》2009年10月24日、10月27日、11月2日分别以《他有最成功的教育改革发展经验》、《让每个人可能、可为、可发展》、《全部职责在于为了发展》为题进行系列大型报道,并在2009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内参《情况反映》(第208期)以《蓝田实施“梯次发展教育”破解农村素质教育难题》为题抄送国家领导人及相关部委,并指出“蓝田经验是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成立60年农村教育上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应加以推广。

“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经中央和地方几十家媒体报道后,很快掀起了一场全国教育行业同仁到蓝田考察、学习交流的热潮。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湖南省吉首市、甘肃省兰州市、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江西省安远市和靖安县、贵州省麻江县、辽宁省喀左县等20多个省市县(区)1000多家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学校先后赴西安蓝田考察学习。

特别是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08年下半年先后四次赴蓝田学习后,结合本县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