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5848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docx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docx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与赏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于《孟子·告子》下第十五则。

  原文如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参考翻译

  (版本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在田间被任用,傅说在泥瓦匠中被选拔,胶鬲在贩卖鱼盐的商人中被选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选拔,百里奚从集市里被选拔。

  所以上天要降下重大使命在这样的人身上,必须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使他做事不顺利。

经过这样的方式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

内心被困扰,思虑被堵塞,然后有所作为。

憔悴枯槁表此刻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或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或祸患,国家常常灭亡。

  这样之后才明白,在忧患中得以生存发展,而在安逸享乐中则会萎靡死亡。

  孟子曰: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版本二)

  孟子说:

“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赎回。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必须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之苦,使他备受穷困之苦,让他做事总是不能顺利。

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强起来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

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相当的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灭亡。

由此能够明白,因有忧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乐却足以而使人败亡。

  (版本三)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瓦匠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集市中被选拔。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职责给这样的人,必须要先使他们的内心痛苦,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犯错误时)在内心受到困扰,思虑阻塞以后才能奋起[或有所作为];憔悴枯槁之色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被人了解。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像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所以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版本四)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经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仅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够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版本五)

  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发现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人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集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

  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职责在这个人身上,必须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而体肤消瘦,使他缺乏钱财、受贫困之苦,使他所行不顺,做事错乱,用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增长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能够明白,忧虑患害使人发展,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注释

  1、必:

必须。

  2、外患:

来自国外的祸患。

  3、士:

狱官。

  4、是:

代词,这,这些。

  5、法家:

有法度的世臣。

  6、孙叔敖(áo):

蒍姓,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

春秋时为楚国令尹(宰相)。

本为“期思之鄙人”,期思在今河南固始,偏僻之地称为鄙。

  7、百里奚(xī):

又作百里傒。

本为虞国大夫。

晋国灭虞国,百里奚与虞国国君一齐被俘至晋国。

晋国嫁女于秦,百里奚被当作媵臣陪嫁到秦国。

百里奚逃往楚国,行至宛(今河南南阳),为楚国边界之鄙人所执。

秦穆公闻其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

“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

”楚人于是与之。

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至秦,秦穆公亲释其囚,与语国事三日,大悦。

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

史称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政,“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事迹见于《史记·秦本纪》。

  8、敌国:

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

  9、版筑:

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

筑,捣土用的杵。

  10、征于色:

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

征,征验,征兆。

色,颜面,面色。

赵岐《孟子注》:

“若屈原憔悴,渔父见而怪之。

”《史记·屈原贾谊列传》: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

‘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

  11、鱼盐:

此处意为在海边捕鱼晒盐。

《史记》称燕在渤碣之间,有鱼盐之饶;齐带山海,多鱼盐。

  12、而后喻:

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喻,知晓,明白。

  13、过:

过错,过失。

  14、也:

助词,用在前半句的末尾,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15、所为:

所行。

  16、海:

海滨。

  17、所以:

用来(经过那样的途径来……)。

  18、市:

市井。

  19、苦: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

  20、衡于虑:

思虑堵塞。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21、生于忧患:

忧患使人生存发展。

  22、发于声:

言语上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

赵岐《孟子注》:

“若甯戚商歌,桓公异之。

”甯戚,春秋时卫国人。

家贫,为人挽车。

至齐,喂牛于车下,齐桓公夜出迎客,甯戚见之,疾击其牛角而商歌。

歌曰:

“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

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齐桓公召与语,悦之,以为大夫。

  23、恒:

常常,总是。

  24、入:

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

  25、死于安乐:

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26、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

  27、劳: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28、管夷吾:

管仲,颍上(今河南许昌)人,家贫困。

辅佐齐国公子纠,公子纠未能即位,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知其贤,释其囚,用以为相,尊称之为仲父。

《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9、发:

起,指任用。

  30、饿: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31、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

  32、故:

所以。

  33、恒:

常常。

  34、拂乱: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拂,违背,不顺。

乱,错乱。

  35、困于心:

心中有困苦。

  36、举:

选拔。

  37、能:

才干。

  38、任:

职责,担子。

  39、舜:

姚姓,名重华。

唐尧时耕于历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东南),“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尧帝使其人山林川泽,遇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于是传以天子之位。

国名虞,史称虞舜。

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

  40、空乏: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

  41、亡:

灭亡。

  42、拂(bì)士:

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通“弼”,辅佐。

  43、心志:

意志。

  44、体肤:

肌肤。

  45、动: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

  46、畎(quǎn)亩:

田亩,此处意为耕田。

畎,田间水渠。

  47、胶鬲(gé):

商纣王大臣,与微子箕子王子比干同称贤人。

  48、曾益:

增加。

曾,通“增”。

  49、出:

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

  50、傅说(fùyuè):

殷商时为胥靡(一种刑徒),筑于傅险(又作傅岩,在今山西平陆东)。

商王武丁欲兴殷,梦得圣人,名曰说,视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说。

见武丁,武丁曰:

“是也。

”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

遂以傅险为姓,名为傅说。

事迹见于《史记·殷本纪》等。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人。

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

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

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

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

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

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可是不被当时各国所理解,退隐与弟子一齐著述。

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

《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齐称“四书”。

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向是科举必考资料。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说之辞。

一般为后人所理解的解释为,原文中先列举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层,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练方面,最终一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发愤图强的浓厚杯具意识。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

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

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鉴赏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出自孟子的一句名言。

原文是这样的: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

  这是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必须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仅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

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本事,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灭亡。

所以他得出结论: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宋儒张载在其名篇《西铭》中也说: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富贵福泽能够使我们生活得更好,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也是人们追求的愿望。

贫贱忧戚,则是人们所不愿理解的。

但张载却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是帮忙你取得成功的机会。

人们都期望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孟子却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人们不愿贫贱忧戚,张载却说这是“玉汝于成”,帮忙你成功。

二者思想是一致的,包含着深刻哲理,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智慧。

它告诉我们一个真理:

人生不是康庄大道,总是会遇到种种艰难曲折,要在不断经历失败和挫折,不断克服困难的奋斗中前进。

正是这样的人生智慧,指引人们把困难和逆境看作激励自我奋进的动力,自觉地在困难和逆境中磨炼自我,愈挫愈奋,不屈不挠地去争取胜利,养成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部中国历史,处处渗透着这种精神。

司马迁在蒙受宫刑的奇耻大辱的情景下,发奋著述,完成了不朽巨著《史记》。

他在致友人任安的信《报任安书》中,曾列举了许多先贤在逆境中奋起的事例,如周文王被拘禁,推演了《周易》;孔子受困厄,作了《春秋》;屈原遭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著了《国语》;孙子受了膑脚之刑,修了《兵法》,等等。

他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先贤在困厄中发奋作出的业绩。

司马迁正是以此激励自我,继承这

  种精神,完成了撰写《史记》的伟业。

  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理,提倡自觉磨炼的精神,有着异常重要的意义;仅有自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担当起迎接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

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

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

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

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分两层)

  第1层(舜发于……举于市):

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的事例,说明成就大业者都以往过一番艰苦磨炼。

  第2层(故天降……其所不能):

论述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

  第二部分(第3、4段):

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灭亡的道理。

点明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分三层)

  第1层(人恒过……而后喻):

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挫折、困苦,才能长进和有所作为。

  第2层(入则无……国恒亡):

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

  第3层(然后知……安乐也):

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开头,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来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

这个推理过程属于逻辑学上的归纳推理,即由前面六个特殊的事例,归纳出后面带普通意义的结论;又经过后面的结论,说明了前面六个人物所以成功的原因:

艰苦的环境,一方面给人们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每每就不如人意,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困难,坚定、振奋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不断克服困难,求得生存的过程中增加了聪明才干。

然而道理在此还没有说完,上头只谈到,在人与客观环境这一对矛盾中,客观环境对人的触动,反过来,针对人的主观世界对此又是怎样做出反应,孟子之后指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客观环境的困难和自身确定的失误,造成人在改造客观的过程中的错误,而他也就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教训,从而到达“能改”的境界——这个“能”,从语义上讲,不仅仅体现了人的愿望、决心,也体现了人的本事。

他因为自身所遭遇的困难而忧虑、痛苦、困惑,造成内心的压抑,而他也就在不断冲破这些心理压抑的尝试中,活

  跃了自我的思维,激发了自我的创造力。

更重要的一点,人是有感情的,又是社会性的,他有痛苦,有忧虑,想发愤,想创造,必然表此刻形色上,吐发在言辞中,期望得到理解与同情、启发与帮忙。

人就在这一切与忧患的斗争中,一方面求得了物质的生存可能,另一方面更求得了精神的生存,表现了他的活力、意志、情感、创造本事,一句话,表现了他“生”的价值。

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全部含义。

  刘熙载在《艺概·文概》里指出:

“昌黎(韩愈)以‘是’、‘异’二字论文,然二者仍须合一。

若不‘异’之‘是’,则庸而已;若不‘是’之‘异’,则妄而已。

”这种主张,实在起于孟子的影响。

孟子在提出“生于忧患”这一“是”命题的同时,也提出了它的“异”命题:

“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在内没有能干的大臣,时时注意修明法度;没有敢于直谏的贤士,处处提醒国君克己慎终。

在外又没有敌国的抗衡、外寇的侵扰。

如此安适的环境,首先带来的必然是精神的怠惰和意志的消沉。

这是精神上的死亡。

紧之后必然是物质上的死亡——“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反一正,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了同一人生哲理的两面。

既不使人因正面说教而感沉闷,又不为邀人眷顾而故发惊人之谈;既娓娓动听,又给人警策;既不庸,又不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命题的明确提出,在孟子也许只是为了给人以政治道德上的启迪。

但作为一条具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其影响绝不仅仅表此刻政治道德上。

异常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两句,直接导引了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创造的一条极重要的美学原则的构成,这就是“发愤抒情”这一美学创作原则。

这亦是千百年来,孟子此篇所以脍炙人口的原因。

  在修辞上,此文也很有特色。

《孟子》善用排比句,往往采用一连串结构相同的句式,对于同一论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说明,有如千流万壑,一时俱下,构成滔滔万里不可阻挡的气势。

孟子文之称雄辩,这类句式的采用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配合归纳的推理方式,便采用了这种句式,一齐首连举六位圣贤的成功事迹,从数量上给人以深刻印象,使人觉得“生于忧患”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之后又极力铺排艰难环境给人们带来的磨难,反衬了圣贤成功的不易;然后再历述圣贤应对艰难忧患的正确态度与处理方法,最终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很有说服力。

一般说来,铺陈排比的写法,固可造成宏大气势;若处理不当,也可致繁复拖沓之虞。

其后的汉大赋,由于片面强调了这一特点,往往使人难以卒读。

而孟子的这篇文章,虽通篇采用排比句式,却仍给人以行文简洁的印象。

原因在于,孟子十分注意遣词用字,尽量扩充每一词语,尤其是动词的容量。

以起首一段为例,共六句话,六个动词,包括一个“发”,五个“举”,既表现了人物由微贱趋向显达的运动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份:

舜君子,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因为尧的赏识,但主要靠的是他自身的才能与努力,故曰“发”;傅说等是臣,

  是贤人,他们的成功,固然因为自身的才能与努力,但主要靠的是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如同所有成就辉煌的文人学者一样,孟子的一生也是不甚得意的。

此文写得如此出色,诚为“发愤抒情”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