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6275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种群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种群生态学是研究种群大小或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和调节机制的。

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一些探讨种群生态学论文,共同来探讨一下种群生态学的各种特征的区别和分类。

 

种群生态学论文研究热点10篇之第一篇:

椭圆食粉螨种群与生态因子关联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椭圆食粉螨种群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方法于2015年在淮北市粮仓定点采集标本,对椭圆食粉螨成螨、若螨、幼螨及天敌进行鉴定及计数,记录仓库的相对湿度及温度。

采用灰色关联度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椭圆食粉螨种群消长呈双峰型,分别是7月和9月,肉食螨对该螨有一定的跟随效应。

3种生态因子与椭圆食粉螨成若螨量的关联度顺序为相对湿度(0.6775)仓温(0.6607)天敌数量(0.6328);与椭圆食粉螨幼螨量的关联度顺序为相对湿度(0.7052)天敌数量(0.17)仓温(0.6101);与种群数量的关联度顺序为相对湿度(0.6796)仓温(0.6353)天敌数量(0.6323).结论仓储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及天敌数量为影响椭圆食粉螨种群消长的重要生态因子。

 

  关键词:

椭圆食粉螨;种群;生态因子;灰色关联度;

 

  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populationofAleuroglyphusovatusandecologicalfactors.MethodsThepopulationofA.ovatus(imago,nymphsandlarvae)andpredatorymiteswerecollected,examinedandcountedingranaryofHuaibei.Relativehumidityandtemperaturewasrecorded.TherelationshipwasanalyzedbygraysequenceanalysisbetweenthepopulationofA.ovatusandecologicalfactors.ResultsThepeaksofpopulationdynamicsofA.ovatuswerediscoveredinJulyandSeptember.Thepopulationofpredatorymitesshowedthefollowingefficiency.Theresultsofgraysequenceanalysisshowedtheecologicalfactorsforadultandnymphswererelativehumidity(0.6775)temperature(0.6607)naturalenemy(0.6328).Forlarvaethesequencewererelativehumidity(0.7052)naturalenemy(0.17)temperature(0.6101).Forthepopulationtheinfluencesequencewererelativehumidity(0.6796)temperature(0.6353)naturalenemy(0.6323).ConclusionsRelativehumidity,temperatureofenvironmentandthepopulationofnaturalenemyareimportantfactorsaffectingthepopulationofA.ovatus.

 

  Keyword:

 

  Aleuroglyphusovatus;Population;Ecologicalfactors;Graysequence;

 

 

  椭圆食粉螨(Aleuroglyphusovatus)也称为椭圆粉嗜螨(Tyroglyphusovatus)、椭圆饵嗜螨,常孳生于仓储粮食中,偶可在养鸡场及鼠洞中发现,是我国常见的储藏物害螨之一[1,2].该螨为害粮食时,喜食谷物的胚芽,严重污染时,可使粮食产生难闻的气味,降低粮食的营养价值及出芽率;人长期或一次性大量接触该螨,可引起螨性皮炎、人体螨病(肺螨病、肠螨病等)及螨性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3,4,5,6].鉴于椭圆食粉螨在医学和经济上的重要性,本研究于2015年1-12月对淮北地区粮仓小麦中孳生的椭圆食粉螨种群消长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联度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对椭圆食粉螨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样本采集:

 

  于2015年全年,每月5、15、25号对淮北市某粮仓小麦中孳生螨类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每次随机选取5个取样点,用取样器按上、中、下三层取样,用60目/吋分样筛分离,取尘渣置于纸袋内。

同时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及相对湿度等基本资料。

 

  2.方法:

 

  分离与鉴定:

将收集的样本平铺在平皿上,置于解剖显微镜下观察,检获仓储螨类。

螨数较少,用零号毛笔将挑取的螨放入50%~60%的乳酸中,盖上盖玻片,置于酒精灯上微加热(60℃),使之透明后直接镜检;螨数较多,可用0号毛笔将螨挑取至加入奥式保存液的安瓿瓶中保存,用棉球塞紧瓶口。

保存液中的仓储螨类,取出后要放到滤纸上吸干保存液后才能制作标本。

根据椭圆食粉螨的形态特征,记录其成螨、若螨及幼螨数量。

椭圆食粉螨的休眠体和卵形体特征不典型,难以鉴别,故不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

 

  3.数据处理:

 

  

(1)种群季节消长调查:

孳生密度(D)=N/T,N为椭圆食粉螨个体总数(只),T为该样本的总重量(g).

(2)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首先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然后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最后进行关联系数和关联度计算。

(1)确定参考序列:

椭圆食粉螨成若螨量、幼螨量及种群数量的旬时间序列分别为{Yk(i)},k=1,2,3;i=1,2,3,4,,25,此作为参考序列。

设仓库相对湿度、仓温及天敌数量的旬时间序列分别为{Xk(i)},k=1,2,3;i=1,2,3,4,,25,此作为比较序列。

(2)无量纲化处理:

为统一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的量纲,根据其取值状况和性质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式中:

Xi、Yi一处理后数据;xi一比较序列原始数据,yi一参考序列原始数据;xmin一比较序列最小原始数据,ymin一参考序列最小原始数据;ymax一比较序列最大原始数据,ymax一参考序列最大原始数据。

k=1,2,3;i=1,2,3,4,,25.(3)关联系数和关联度:

 

  式中:

i=1,2,3,为参考序列序号;j=1,2,3,为比较序列序号;k=1,2,3,4,,25,为时间序列序号;-分辨系数,[0、1],Rij-第i个参考序列与第j个比较序列关联度;ij(k)-第i个参考序列与第j个比较序列第k个时刻的关联系数;min(j)min(k)|Yi(k)-Xj(k)|-第i个参考序列与第j个比较序列二级最小绝对差,max(j)max(k)|Yi(k)-Xj(k)|-第i个参考序列与第j个比较序列二级最大绝对差。

 

  二、结果

 

  1.椭圆食粉螨种群消长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椭圆食粉螨在仓储小麦中1、2及12月未发现,成若螨孳生密度为3~56只/g,其种群消长呈双峰型,7月上旬和9月下旬为其高峰期;幼螨孳生密度为1~16只/g,其种群消长也呈双峰型,7月上旬和9月上旬为其高峰期,其中7月份椭圆食粉螨种群数量为全年最高峰。

粮仓内肉食螨孳生数量对椭圆食粉螨有一定的跟随效应,其孳生密度7月上旬达到高峰,为12只/g.粮仓内的温湿度情况详见图1.

 

  2.不同生态因子对椭圆食粉螨的影响:

 

  经计算求得仓温(X1)、相对湿度(X2)及天敌数量(X3)3种生态因子与椭圆食粉螨成若螨量(Y1)、幼螨量(Y2)及种群数量(Y3)灰色关联度,并排出关联序,结果见表2.关联度原则显示,关联度大的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关系较大,结合本文所选择的仓温、相对湿度及天敌的特点,其生态因子均有可能对椭圆食粉螨种群产生影响。

从表1可见,3种生态因子与椭圆食粉螨成若螨量的关联度顺序为相对湿度仓温天敌数量;与椭圆食粉螨幼螨量的关联度顺序为相对湿度天敌数量仓温;与种群数量的关联度顺序为相对湿度仓温天敌数量。

 

 

  图12015年淮北某粮仓内温湿度、椭圆食粉螨及肉食螨变化情况

 

 

  表1各生态因子对椭圆食粉螨种群变动关联度

 

  讨论椭圆食粉螨分布广泛、危害性大,喜湿热环境,在仓储环境中常聚集在33~35℃的地方,其生活史有五个阶段和三个静息期即卵、幼螨、幼螨静息期、第一若螨、第一若螨静息期、第三若螨、第三若螨静息期及成螨[7,8].早在20世纪中期,Hughes[9]和忻介六[10]等国内外学者已展开了温湿度对椭圆食粉螨生长发育的研究,在温度23℃,相对湿度87%时,该螨生活史需4~21天;在温度25℃,相对湿度75%时,该螨生活史为16.5天;同时指出在一定的温度区间范围内,椭圆食粉螨随温度的增高,率增加。

但这些数据多数都是在实验室内,设定一定的温湿度,给足饲料且没有天敌的情况下进行的,虽丰富了椭圆食粉螨种群生态学资料,但与自然生态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11,12].因此本研究选择市区小麦中孳生的椭圆食粉螨为实验对象,能准确地反映出该螨在自然仓储环境中消长情况,以便以后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

结果显示椭圆食粉螨种群消长曲线呈双峰型,其高峰期为7月和9月,与椭圆食粉螨自身的繁殖条件一致(温度20~37℃,相对湿度70%~90%).当温度15℃,相对湿度60%,很难发现此螨,结果显示1、2及12月未发现椭圆食粉螨,说明此阶段的温湿度过低不适合椭圆食粉螨的生长,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环境中温湿度因子可影响椭圆食粉螨的增长。

此次调查发现了大量的肉食螨,该螨对椭圆食粉螨、粗脚粉螨(Acarussiro)、腐嗜酪螨(Tyrophausputrescentiae)、害嗜鳞螨(Lepidoglyphusdestructor)等粉螨有一定的捕食能力,对椭圆食粉螨种群的消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3].

 

  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称之为生态因子,可影响生物个体生存、繁殖、分布、种群数量及群落结构等。

从国内关于螨种群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现状来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蔡秋锦(2000)、黄文玲(2004)、陶莉(2007)及王慧勇(2013)等分别对南京裂爪螨、竹刺瘿螨、腐嗜酪螨及粗脚粉螨与生态因子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上述螨类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14].在考察的3种生物因子中,相对湿度与成若螨、幼螨及整个种群的关联度最大,温度对椭圆食粉螨成若螨和整个种群的关联度处于第二位,对于躯体较小,体壁较薄,通过皮肤呼吸椭圆食粉螨来说,相对湿度比温度更为重要,可见相对湿度对椭圆食粉螨的生长发育、寿命、生殖力、行为及存活等有着很大的关系。

天敌肉食螨对椭圆食粉螨成若螨和整个种群的关联度最小,与此次调查中肉食螨数量较少,不能有效地控制椭圆食粉螨有关。

 

  椭圆食粉螨是仓储害螨之一,对仓储物品及人体健康均有很大的危害[15].本研究通过探讨仓储环境中孳生椭圆食粉螨与相对湿度、温度及天敌等生态因子关联性,阐明影响椭圆食粉螨生长繁殖最重要的因素是相对湿度,说明加强仓储环境的干燥通风是防治椭圆食粉螨孳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朝品。

房舍和储藏物粉螨[M].2版。

科学出版社,2018:

176-185.

  [2]陶宁,李运珍,王辉,等。

中国台湾省新竹市市售食物孳生粉螨的初步调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8,30

(1):

78-80.

  [3]LorenziniD,PiresM,AokiV,etal.AtopypatchtestwithAleuroglyphusovatusantigeninpatientswithatopicdermatitis[J].JEurAcadDermatolVenereol,2015,29

(1):

38-41.

  [4]XueXF,DengW,QuSX,etal.Themitochondrialgenomesofsarcoptiformmites:

areanytransferRNAgenesreallylost[J].BMCGenomics,2018,18:

19

(1):

466-475.

  [5]CarnsJ,IraolaV,ChoSH,etal.Miteallergenextractsandclinicalpractice[J].AnnAllergyAsthmaImmunol,2017,118(3):

249-256.

  [6]陶宁,段彬彬,王少圣,等。

芜湖地区储藏动物性中药材孳生粉螨种类及其多样性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6,28(3):

297-300.

  [7]郝瑞峰,张承伯,俞黎黎,等。

椭圆食粉螨主要发育期的形态学观察[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10(7):

623-626.

  [8]罗冬梅。

椭圆食粉螨种群生态学研究[D].南昌:

南昌大学,2007.

  [9]HughesAM.Themitesofstoredfoodandhouses[M].London:

HMSO,1976:

156-158.

  [10]忻介六,沈兆鹏。

椭圆食粉螨(AleuroglyphusovatusTroupeau,1878)生活史的研究(蜱螨目,粉螨科)[J].昆虫学报,19,7(3):

428-435.

  [11]XiaB,LuoD,ZouZ.EffectoftemperatureonthelifecycleofAleuroglyphusovatus(Acari:

Acaridae)atfourconstanttemperatures[J].JStoredProdRes,2009,45(3):

190-194.

  [12]杨洁,尚素琴,张新虎。

温度对椭圆食粉螨发育历期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3,48(5):

86-88,93.

  [13]夏斌,罗冬梅,邹志文,等。

普通肉食螨对椭圆食粉螨的捕食功能[J].昆虫知识,2007,44(4):

549-552.

  [14]王慧勇,涂龙霞,李蓓莉,等。

粗脚粉螨种群与生态因子的关联分析[J].环境与健康,2013,30(3):

239-241.

  [15]王慧勇,李蓓莉,焦守峰,等。

仓储环境孳生椭圆食粉螨空间分布型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员报,2017,38(19):

2301-2304.

 

  文献来源:

王慧勇,焦守峰,李蓓莉。

椭圆食粉螨种群与生态因子关联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02):

216-218.

 

种群生态学论文研究热点10篇之第二篇:

息烽县四川短尾鼩种群生态特征初步研究

 

  摘要:

息烽县2013年首次发现四川短尾鼩种群。

通过对2015~2017年鼠情监测捕获的四川短尾鼩资料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息烽县四川短尾鼩占总捕获兽类的13.56%,为常见种小型兽类,平均体重为31.162.04g,平均体长为93.832.82mm,平均后足长为15.632.82mm,种群的月度变化规律为双峰型,后峰高于前峰,季节性变化规律以秋季9~11月最高。

 

  关键词:

四川短尾鼩;形态特征;种群动态;繁殖特征;息烽县;

 

  Abstract:

 

  AnourosorexsquamipeswasfoundinXifengCountyin2013forthefirsttime.ThecensusdataofA.squamipespopulationcollectedfrom2015to2017inXifengwereanalysed.TheresultsindicatedthatA.squamipesisacommonmammalinXifeng,accountingfor13.56%ofthetotalcapturedmammals.Itsaveragebodyweightwas31.162.04g,meanbodylength93.832.82mmandaveragelengthofthehindfoot15.632.82mm.Themonthlypopulationdynamicwasbimodal,withthesecondpeak,usuallyoccurringinautumn(fromSeptembertoNovember),higherthanthefirstpeak.

 

  Keyword:

 

  Anourosorexsquamipes;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populationdynamic;reproductioncharacteristics;XifengCounty;

 

 

  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squamipes)又名微尾鼩,俗称山耗子,属食虫目(Insectivora)鼩鼱科(Soricidae)鼩鼱亚科(Soricinae)中的一种小型兽类,为东洋界种类[1],是中国特有种[2].在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和湖北[3,4]等省区有分布,贵州境内主要分布在绥阳、江口、雷山[4]和大方[5]等4个县,杨再学等[6,7,8],龙贵兴等[9]对贵州大方县四川短尾鼩的种群数量动态、繁殖特征、肥满度等相关研究作了报道。

据查,在2013年以前,在息烽县永靖镇阳朗村27年(1986~2012年)的监测数据中,未监测到四川短尾鼩[10],2013年,息烽县在西山镇柏香山村、鹿窝村开展TBS围栏(封闭式)控制农田害鼠示范时,捕获四川短尾鼩24只,2013年捕获的四川短尾鼩在息烽县为首次发现[11],因此,在贵州相关报道中未涉及息烽四川短尾鼩种群分布研究方面的资料。

在2015~2017年鼠情监测中,四川短尾鼩捕获数量呈递增趋势,为摸清四川短尾鼩在息烽县小型兽类组成情况及生态变化,笔者对2015~2017年鼠情监测中捕获的四川短尾鼩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为今后小型兽类测报和开展防治提供依据。

 

  1研究方法

 

  1.1调查时间及地点

 

  调查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2015年2月至9月,因人事原因未开展鼠情监测研究,所以共调查28个月次。

调查地点在息烽县西山镇鹿窝村,海拔970m,耕地面积132hm2,主要种植玉米、水稻、葡萄等。

 

  1.2调查方法

 

  采夹夜法曲行调查,调查工具采用贵州省统一使用的7cm17cm木板夹,花生仁作饵,晚放晨收,每月上中旬(5~15日)在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类型地各调查1次,每个生境置夹150~200个,住宅区每15m2左右房间置夹1个,15~20m2房间置夹2个,稻田、旱地耕作区田间直线或曲线排列,夹行距5m50m.对捕获的标本进行编号及种类、性别鉴定,逐一称(测)量体重、体长、后足长等有关数据,同时解剖观察其繁殖状况,分别统计捕获率(鼠密度)、小型兽类组成、种群性比(♀/♂)、怀孕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以及肥满度。

 

  2结果与分析

 

  2.1小型兽类组成

 

  从表1看出,2015~2017年在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类型共置夹12280个,捕获小型兽类标本295只,平均捕获率为2.40%.经分类鉴定,3种生境捕获小型兽类种类隶属2目(啮齿目252只和食虫目43只)3科(鼠科、仓鼠科和鼩鼱科)共11种,占贵州省小型兽类种类18种[1]的61.11%.其中,占比大于5%的有5种,分别为是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小家鼠(Musmusculus)、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黄胸鼠(Rattustanezumi)、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squamipes)等5种,四川短尾鼩占比为13.56%.占比低于5%的有6种,分别是白腹鼠(Rattuscoxingi)、白腹巨鼠(Niviventerconinga)、高山姬鼠(Apodemuschevieri)、黑腹绒鼠(Eothenomysmelanogaster)、大足鼠(Rattusnitidus)、鼩鼱(Crocidurasuaveolens).在农田区(稻田、旱地),黑线姬鼠110只,占总捕获小型兽类的37.29%,为息烽县农田小型兽类优势种。

四川短尾鼩33只,占总捕获小型兽类的11.19%,为息烽县农田小型兽类常见种。

 

 

  表12015~2017年息烽县四川短尾鼩在小型兽类组成中的比例Tab.1RatioofAnourosorexsquamipestoallmammalscapturedinXifengCountyfrom2015to2017

 

  注:

在2015-2017年捕获的小型兽类中,偶发种(1.00%~4.99%)和稀有种(1%)[12],小型兽类汇总于其它类,在其它类中的小型兽类占比分别为:

白腹鼠为4.07%,白腹巨鼠为2.37%,高山姬鼠为0.68%,黑腹绒鼠为4.75%,大足鼠为0.34%,鼩鼱为1.02%.

 

 

  表2四川短尾鼩形态特征的性别变化Tab.2Maleandfemale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Anourosorexsquamipes

 

  2.2形态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