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6489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感恩身边人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感恩主题班会一

  班会目标:

  1.让学生了解感恩,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

  2.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感恩。

  班会过程: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导入班会主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过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应该时刻感谢这些帮助你的人,感谢上天的眷顾。

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

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

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

  二、讨论:

自己怎样认识感恩的?

  学生1:

所谓“感恩”,就是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学会报答那些给自己帮助的人。

  学生2:

我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就是要多帮助父母,多体谅老师,那就是感恩。

  学生3:

感恩是一种品德,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们只有学会了感恩,生活才会快乐,生活中才会有真挚的情感。

  学生4:

生活中我们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一切帮助过我的人。

  教师总结:

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对“感恩”的理解,非常好。

老师想,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为他们生养了我们;其次,我们要感恩的是老师,因为他们教育了我们;另外,我们还要感恩朋友和对手,因为他们促进了我们的成长;甚至我们还要感恩自然,因为自然给了我们阳光雨露,蓝天碧树,四季变换。

可以这样说,面对生活,我们就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三、讨论:

1.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为什么要感恩老师?

为什么要感恩自然和身边的人?

  学生先自己考虑,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

  四、继续讨论:

1.怎样感恩父母?

2.怎样感恩老师?

  3.怎样感恩自然和身边其他的人?

  学生针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而后教师总结。

  1.分组讨论发言2.教师总结

  五、感恩小故事:

六旬老父捐肾救子:

2003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

“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

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六、结束语:

做老师的有两个希望,一是希望你们做好人,二是希望你们学习好。

有人把人才分为四类:

有德有才,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无德无才。

我相信我们的同学都是人才,因此希望你们做有德有才的人,不要成为有才无德的人。

要成为有德有才的人,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做文明的学生。

父母养育你们,老师栽培你们,虽然这些是父母与老师应该做的,但大家应该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用心去体会父母、老师对你的好和爱。

学会感恩,你才会去帮助应该帮助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总之,希望同学们: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学会感恩。

  

  感恩主题班会二

  活动目标:

  紧扣学校“感恩”的情感教育主题,针对部分初中生对父母、老师的逆反心理及对周围环境的漠视,开展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父母、师长、社会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意义,让他们懂得珍惜,学会付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活动准备:

  “父母心语”的视频,小品一则、《感恩的心》、《懂你》的音乐视频等。

  活动步骤:

  一、主持人: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描绘着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

  因为感恩才会有多彩的世界。

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进今天的主题班会,首先,我代表我们全班同学感谢各位老师和各位家长的光临,下面请听歌曲《感恩的心》。

(钢琴伴奏、点蜡烛)

  二、主持人:

每次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都感慨万分,“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永远有勇气做我自己……”

  是啊!

是父母给了我生命,是老师教给我知识,是社会给我关爱,所有的恩情,我们铭记于心。

接下来,请听童彦姚、王伟同学用快板表达他们的感恩之心。

  (快板词)

  三、主持人:

爱是阳光,爱是雨露,我们在关爱的大地上自由奔跑,我们在关爱的天空下成功翱翔,感谢每丝阳光,感谢每一缕清风,感谢生命中给我们关爱的一切一切!

请听一颗颗感恩的心在吟颂!

  (配乐诗朗诵)

  《常怀感恩之心》

  主持人:

  故事《种瓜得豆》:

一个女孩在父母的呵护下从小学上初中考上重点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可当父亲病了母亲需要与女儿商量如何给父亲治病的时候,女儿说“我又不是医生,你跟我商量有什么用?

”当母亲让女儿把沾满了父亲口水的湿毛巾拿到厨房清洗的时候,女儿极不情愿地用两个手指小心翼翼的像拈着什么秽物。

  主持人:

这个小品能让大家想到什么?

如果你是*中的女儿,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

这个女儿太让人气愤了,她根本没有体会到她之所以有今天,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父母的功劳。

她既然有了现在的成就,就应该更好的回报和感激父母。

  学生: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农民父亲写给他读大学的儿子的一封信,信中就写到:

现在的学校教育就没有良心教育吗?

其实学校是有这样教育我们的,但是我们的同学很多人却没有好好的去体会这点

  四、主持人:

父母对我们的爱比山高,比海深,那一声声反复的叮嘱、那一个个鼓励的眼神,无不流露出他们对我们的关爱。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习惯于接受这种爱,认为那是理所当然,有时,甚至极为反感。

在每个人的心中,父母都曾做过那么多让我们感动的事,可是你有没有反过来想想,你有做过多少让父母感动的事,又有多少让他们伤心,失望的事。

在这我不想做任何的统计,我只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想想。

说出父母最让你感动的事,并请大家欣赏小品《母与子》

  主持人:

要学会感谢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而又应拿什么来报孝父母所付出的无数艰辛呢?

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

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

各位同学,如果你有和父母交流的好方法,今天不妨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让我们都能走近父母。

走近父母的方法

  学生:

爱是需要表达的,你可以多向父母表达你爱他们。

比如说在父母的节日或者是生日送上一份小礼物,哪怕只是一张贺卡,也会让父母感受到你的爱意。

  也可以在父母下班回家后,甚至是饭后给他们倒杯茶、削个水果,或者是主动承担一些家务。

  学生:

和父母有分歧时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要知道没有一个父母不为自己的孩子好的,他们的想法即时在你看来无法接受,却要肯定是在为你着想,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

  学生:

应让父母感觉你相信他们,多和父母交流,多向父母说说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想法,其实父母很乐意和我们交流,听我们述说的。

  学生:

当遇上烦恼的时候可以告诉父母,寻求父母的帮助,因为他们毕竟经历的事情比我们多多了,而且他们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我们好的。

  学生:

其实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比如说回家和外出主动给父母打招呼,事情虽小,但是这种简单的,看似平常的话和动作却能够很好的增进感情。

  甲:

谢谢这些同学给了我们这么多好的建议。

  乙:

其实只要能理解、孝敬、尊重父母,你就和父母走近了。

  甲: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即使全世界的人都遗弃你,你的父母都会支持你”。

对父母的认同和关爱是做人的基本素质。

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待父母的方式。

希望同学们能更深刻地感受来自父母的爱,学会体谅父母,感谢父母。

  乙:

我们生活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关心我们的不只是生育,养育我们的父母,更有教育我们的老师,和我们一起成长的同学,甚至是更多有意无意中帮助过我们的陌生人,所以我们要学会的不光是感激回报父母,也要学会去感激和回报我们的老师,朋友,所以周围的人。

  主持人:

父母赐予我生命,又用他们的爱给我们撑起一片晴空,然而我们有时却把他们的付出看作一种负担,甚至把他们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当作一种伤害,对他们有的是埋怨是责难。

下面请听听父母的心声。

说说父母让你感动的话。

  主持人:

小诗《凡事感激》

  六、主持人:

听完父母感人肺腑的话让我感动不已,那每一字每一句无不显示出他们对我们无比的关爱,十几年他们对我们的一切了如指掌,而我们往往忽略了他们,同学们,你们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吗?

听完父母的话,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举手谈感想)主持人作点评总结

  七、主持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亲爱的父母啊!

你们那深厚的恩情儿女怎能报答得了,每当我看到你孤独的背影时,我心里是多么的爱你、恋你、懂你,就让美丽的鲜花伴着动人的旋律献上儿女们深深的祝福。

(学生给父母、老师献花,唱《懂你》)

  八、主持人:

一个人只有怀着感恩的心,才会体会到生活的幸福与乐趣,学会了感恩,就学会了生活。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是生命之舟的原动力,是补给能源的加油站,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可以使我们活得更精彩。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待生活吧。

只要我们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充满希望与热情,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指责与推委,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就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多一些真诚与团结。

我们的精神家园将永远年青。

  班主任讲话:

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

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课同学们能感悟到:

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人。

常怀感激之心,能让我们更好地体验爱,感受情,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体验着家人的关爱、朋友的关心、老师的关注、社会的关怀。

亲情、师情、友情,使我们能够在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能够更好地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关爱和没有爱心,对他人关爱和帮助漠然置之的人,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

常怀感激之心,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愉快,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丽动人,会使我们的生命充满温暖,会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

一个和谐的家庭、和谐的集体、和谐的社会,既要多些感激之心,也要付出你的爱心。

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报答师长、报答社会,报答所有关心爱护和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最后我想以一段网上看到的文字来结束我的总结:

  感谢父母,赐予我生命,不求回报地爱着我疼着我。

  感谢老师,传授我知识,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感谢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时候给我力量。

  感谢所有进入我生命中的人,因为是你们一点点装饰了我的人生。

  感谢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我们感激的人。

  主持人总结:

让我们常常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哪怕是面对一个微笑,一句关怀,即使是不经意间的。

让我们时时铭记他人的恩情,付出自己的爱心,让这个世界变的更加美好灿烂。

初二(8)班主题班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各位家长的到来,祝各位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感恩主题班会三

  教育目的:

  1、通过行为习惯进行评析,让同学了解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2、帮助同学学习与父母和谐相处的技巧:

关心、体谅、沟通、表达等。

  3、帮助同学从中获得心理和谐的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人格的健康塑造。

  会前准备:

  1.在班上进行一次亲子关系调查(问卷),了解同学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2.精心准备感恩父母的歌曲、图片、故事、小品、朗诵等,并准备有关课件。

  3.提前做好会场布置;提前安排并训练主持人2-3名;提前排练小品等节目。

  班会程序:

  一、主持人根据课前统计情况导入

  齐声: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讨论今天的话题!

  主持A:

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

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

是我们的父母!

可是,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

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

  主持B:

下面我们有请给我们朗诵一首诗歌《游子吟》--《游子吟》一诗把我们带到母亲身边,带到母亲暖暖的情谊中。

妈妈,那么亲切的字眼;爸爸,多么诚挚的称呼!

  主持A:

人生在世,谁无父母,谁没有沐浴过父母的养育之恩。

从呱呱坠地,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到长大成人,谁也不能离开父母的呵护,教诲,影响和扶持?

  主持C: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融洽的亲子关系能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责任感。

对于处在近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这一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父母对其教育的效果,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1)有利于孩子智力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2)有助于孩子个性的和谐发展。

(3)有益于促进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而家庭教育中不良的亲子关系却已成了不可忽视的现状:

如中国教育报10月31日刊载,辽宁省大连市14岁的中同学王某向中山区检查院申诉科要求更换父母,其原因是他学习不好怨家长,并提出未来的父母应具备的条件。

浙江省金华市17岁的中同学徐某将其正在看电视的母亲锤死。

北京市陈旭将其熟睡中的父母双双杀害。

另外,我们身边屡屡发生的,同学厌学逃学,与父母顶撞等现象,均与家庭中的不良亲子关系有关。

心理专家们认为这是同学“亲子关系危险期”的一种反应。

  另外,我最近在班上完成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同学同自己的父母越来越疏远,甚至从不与父母交谈。

调查数据显示,约有69%的同学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42%的同学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27%的同学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

由此看来亲子教育迫在眉睫。

  主持A:

子女的一个个足迹,哪一个不印记着父母的深深情谊;子女的一步步成长,哪一步不浸透这父母的殷殷心血?

  主持B;父母对子女的感情是人世间最真诚,最无私,最深厚,最崇高的感情。

  主持A:

有一个朴素但伟大的名字叫父亲。

  主持B:

有一种朴实但真诚的情感叫父爱。

  主持A:

他用沾满泥巴的双脚为女开采一条平坦开阔的路。

  主持B:

他用粗糙干裂的双手为儿女撑开一把遮风挡雨的伞。

  主持A:

父爱无言,却博大深沉。

  主持B:

父爱无语,却真挚长久。

  主持A:

他们在生活上的关心,体贴我们;在学习上督促,指导我们,还常常教育我们怎样做人,是啊,父母之爱如一缕缕春风抚慰着我们,又如一丝阳光温暖着我们。

  主持B:

父母爱心柔善象碧月,常在心里问何日报。

但在我们主持C围却有很多同学表示对与父母难以沟通,在困惑和苦恼时不愿向父母倾诉。

很多同学认为是“观念”问题,部分认为是“沟通方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当做错或成绩不佳时,父母的态度是:

紧张,不高兴,没完没了的唠叨。

如何对待这个问题。

  主持A:

父母是个伟大的名字,我们常常把父母比作皓皓长空中的明月,把光芒无私地洒向人间。

  齐声:

我们也爱父母,我们也总想着将来如何报答父母。

  主持B:

可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却有着不和谐的时候。

下面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镜头……二、表演小品【若时间不足,可用投影显示内容提示】

  小品《妈妈的爱》

  主持B:

哈吉阿布巴卡说过:

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

  主持A:

看了这个小品,你有什么感受?

(请2、3位同学讲感受)主持B:

我们部分同学的现状,有的非常触目惊心,请看图片:

  1、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荒废功课;

  2、放学迟迟不愿回家,贪玩。

  3、经常“煲电话粥”,长时间看电视

  4、和父母吵架

  5、孩子在吞云吐雾的吸烟

  除了以上情况,你是否还会不愿与父母外出,或长时间看电视,或与父母争吵等情况?

请同学讲讲与父母还有哪些地方关系紧张?

(请2、3位同学讲)如果你有以上情况,父母会如何惩罚自己?

请同学们讲讲并说说被惩罚后的感受。

(开火车--以小组为单位发言)被父母惩罚,责骂,或者打,你会觉得父母很不近人情。

那让我们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看看--主持A:

从父母角度看;从自身找原因父母:

是的,打与不打都是爱。

  自身:

那被打事件中,你有没有做错?

  请曾经被父母惩罚过的同学,说说自己做错了什么?

同学们畅所欲言:

  (请同学们大胆发言)

  三、明镜台--揭示活动主题,懂得要与父母和谐相处主持A:

那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避免这些冲突,与爱着我们的父母和谐相处呢?

这就是今天这堂课我们要讨论的话题。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父母,但愿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让我们与父母之见成为相协相伴的朋友!

  四、智慧泉--通过典型事例,学习与父母和谐相处之技巧主持A:

先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事例:

有一天放学后,你回到家,看到爸爸或妈妈妈妈正板着脸、一声不吭地坐在沙发上。

看到这样的场面,你会怎么做呢?

请实话实说。

(找2个同学发言)同学们,听了他们的话,你懂得了什么?

(找2个同学发言)是的,我们对父母的关爱对父母来说是最大的安慰。

(板书:

“关心”)与父母和谐相处之技巧一:

“关心”。

  主持B:

可是,你想过没有,当我们的一片赤诚之心不被父母所理解时,你又会怎样呢?

还是接着说刚才那件事,我们关心爸爸、妈妈妈妈,想了很多办法让爸爸、妈妈妈妈开心。

可他们不但不领情,反而冲你大发脾气。

遇到这种情况,说心里话,你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你的反应是怎么样的呢?

(找2个同学发言)是的,我们的爸爸妈妈妈妈也有工作的压力,他们和我们一样需要关心和帮助。

所以,我们要多多“体谅”父母。

(板书:

“体谅”)与父母和谐相处之技巧二:

“体谅”。

  主持A:

同学们都懂得体谅父母了,是吗?

我看啊,一旦到具体的事情上,大家未必能做得到吧?

还是说刚才的那件事。

你再三地安慰爸爸、妈妈妈妈,终于把爸爸、妈妈妈妈逗乐了。

可是你知道爸爸、妈妈妈妈为什么心情不好吗?

因为她(他)在下班以后,看了你写的日记和书信,你在日记和书信中的秘密让她(他)看了不开心了。

试问:

如果你知道这件事后,你的第一反应是怎么样的?

请谈出你的真实想法。

(找2个同学发言)是的,父母这样做,无非是希望能走近我们,更好地了解、帮助我们,这也是父母对我们的爱,虽然这种爱的表达方式不正确,但是我们也应该体谅他们。

(板书:

“沟通”)与父母和谐相处之技巧三:

“沟通”。

  主持B:

提起“沟通”,让我想到了“表达”。

我们有一种理念:

越是亲近的人,就越不愿表达,或是不善于表达。

我们很想说:

“爸爸妈妈妈妈,我爱你们!

”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把它埋在了心底,这有时候就阻碍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

  与父母和谐相处之技巧四:

“表达”。

  主持A: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通过这次活动,你学到了什么?

(请同学发言)--是的,关爱是一盏灯,体谅是一团火,沟通是一座桥,它能让我们与父母的心贴得更近,能让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爱更稳固!

如果大家都能懂得这一点,那么开头的一幕或许就不会发生了。

  解决冲突一:

出示课前小品请同学演示,这回谁又能即兴表演一下?

  五、启示录--诵读《爱》诗,再悟与父母和谐相处之技巧主持B:

请同学们思考:

  1、写一写,算一算父母每一天要为家庭做多少事,付出多少时间?

  2、想一想,父母容不容易?

你有没有分担父母的艰辛?

  怎么与父母交流

  父母是不能调换,我们就一定要包涵、接纳自己的父母,并尽量和父母多一点交流。

那我们该怎么和父母交流呢?

(同学发言)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并非不能改变,父母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他们也在关心我们,也在想办法走近我们。

那我们就该主动走近父母。

  走近父母的方法:

  1、多向父母表达你爱他们。

  主动承担家务;纪念日、节日送点小礼物;

  遇特别情况写一封信表达感激;

  适时为父母倒杯茶、削个水果。

  2、和父母有分歧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3、应让父母感觉你相信他们,多交流并经常给予赞美。

  4、多向父母说说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愿望;多倾听父母的话;遇上烦恼,告诉父母,寻求父母的帮助。

  5、回家和外出主动给父母打招呼。

  6、时时紧记,父母只会爱孩子,决不会害孩子。

  7、只要能理解、孝敬、尊重父母,你就和父母走近了。

  主持A:

也许你曾经和父母发生过误会,也许你曾经和父母发生过争吵,不必烦恼,不必担忧,因为爱与理解会融化这一切。

现在有请同学、同学来朗诵诗歌《爱》--爱同学甲:

山,没有父亲的爱高;

  同学乙:

海,没有父亲的爱深;

  同学甲:

他是春天里的风,带给我们无限的温暖;同学乙:

他是夏日里的烈焰,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同学甲:

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

  同学乙:

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

  同学甲:

她是秋天里的夕阳,带给我们彩色的人生;同学乙:

她是冬日里的日出,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

  主持B:

听了他们的朗读,大家有没有真正认识到父母的爱。

  主持A:

让我们在日后用实际行动报答对父母的爱,让每个家庭都因为我们而充满快乐!

  附:

课前填写调查问卷

  上课之前我班调查同学与自己父母的关系,同学在调查时不需要写明自己的名字,共有3个答案可供选择。

  A、亲密B、比较紧张C、疏远和一般

  据统计。

选A有()个,选B有()个,选C有()个

  

  感恩主题班会四

  1、国家教育部去年颁布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学校抓住不同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其重点教育内容之一。

“孝道”历来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中做人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对于学生进行"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教育。

  2、如今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一来到世上就被父母当成掌中宝呵护着,认为父母给儿女做牛做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和期待;他们总觉得父母唠叨、麻烦,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却从来不会从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懂得体谅父母生活的艰辛与劳累,那就更谈不上去关心和孝敬父母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孝敬父母,即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

怎么样孝敬父母

  教学过程:

  一、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附歌词: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

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啊,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

  问:

为什么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

引出主题:

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孝敬父母

  二、感受父母崇高、无私和伟大的爱: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感念亲恩)

  A、初步感受

  1、让学生看图片,认识两个人:

父亲,母亲。

教师明确:

母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父亲一直牵着我们的手;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

父母的爱是崇高的、无私的和伟大的!

  B、深入认识

  1、老师讲有关父母关心爱护儿女的真实故事。

  ①六旬老父捐肾救子:

2003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

“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

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②年轻母亲舍身救儿:

2004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