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学习的弊端.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6703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前学习的弊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超前学习的弊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超前学习的弊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超前学习的弊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超前学习的弊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超前学习的弊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前学习的弊端.docx

《超前学习的弊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前学习的弊端.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超前学习的弊端.docx

超前学习的弊端

谈谈超前学习的弊端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在前头。

我非常理解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呢?

所以,大多数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往往以学什么加减法、英语,会写什么字作为标准,来衡量幼儿园教的好坏。

报名时,首先询问老师教不教写字,学不学英语,教不教计算,听说没有这些教学内容,他们宁可选择其他更远更贵的幼儿园。

因此,很多私立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只得“被个别家长牵着鼻子走”,争取更多的生源来扩大自己的经济收益,把这些超前教育作为他们招生的重要招牌。

一、英语方面:

宝宝在幼儿园期间,是语言发育的最佳时期。

请问我们的家长,我们宝宝在幼儿时期连母语发音都不够标准,你需要他学习多少英语单词和对话呢?

再问我们的家长,个别幼儿园老师的英语水平,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吗?

比如说发音标不标准?

教没教错?

你们了解吗?

你们就那么放心吗?

二、专家指出:

强制幼儿过早写字弊大于利根据有关部门专业调查,2~4周岁的幼儿,90%处于涂鸦状态;5周岁的幼儿,95%能准确地临摹画画,但却有75%的幼儿不能以正确的笔顺、姿势稳定地书写简单的汉字(如\口\日\白\:

上大下小、过于细高、过于矮胖成曰);6周岁以上的幼儿基本上能以正确的姿势、笔顺准确地书写简单的汉字。

因此,写字基本上是孩子入小学以后的事,不宜在幼儿期就提倡。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沈晓明对此明确表示,过早,特别是六岁前教孩子学写字,并不利于他们将来的成长。

沈晓明解释说,写字是一种知觉动作的学习,需要控制好手指、手腕肌肉的运动和力量,还需要一些大肌肉的协调。

孩子的手通常要到七八岁时才能基本发育成熟,而在六岁以前学写字,小手“肉肉的”握力有限,抓笔时只能握成拳头状,指尖朝内握着笔尖部分,姿势难以保持正确,很难写出刚劲有力的漂亮字,加之有的老师对一些汉字的笔画笔顺并不了解,容易造成孩子笔画与笔顺的错误。

(如:

万、母)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教育部门要规定孩子上小学的年龄?

为什么国家教育部规定从2014年起逐步消化,截止2017年全国全面取缔学前班?

就是为了遏制幼儿阶段超前学习小学教学内容的现象。

三、孩子学写字是要有条件的:

1、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

在知觉方面,幼儿常常表现出笼统、不精确的特点,他们较难区别相似的文字。

那么,辨别异同是写字的重要条件之一,比如在幼儿园里,我们叫孩子找出两张图片或两个物体之间相同与不同的部分,这一类游戏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父母也可以由简到难地训练孩子辨别异同的能力,将来在认字与写字时,孩子就能精确地区别字与字之间的细微差异,例如:

田和由,犬、太和大,贝和见等。

2、幼儿空间概念的发展不足。

在空间方位知觉方面,幼儿尚且无法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和角度,3~4岁的幼儿对上、下方位掌握还不很稳定;空间概念是指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相关位置。

只有当孩子的空间概念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把字写得端正、比例正确、结构完整。

这就是为什么刚开始学写字我们使用“田”字格本,来要求孩子们占位准确。

3、从生理心理角度关爱从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来说,幼儿期儿童神经抑制机能还很差,不能过久地抑制自己的行动,或者从事过分细致的作业活动;从生理角度来说,处于学龄前的孩子的小手的骨骼肌肉还没完全发育成熟,手指肌力不足,手指的弹力不足,不能胜任需要持久用力的动作。

手部关节骨化过程还没有完成,手腕肌肉的力量也很差。

如果强制性地让孩子写字,不但不能达到家长或老师原来的目的,甚至有可能造成孩子手指变形,甚至造成更大伤害。

此外,坐姿是否端正也会影响写字的耐力与能力。

从心理角度上说,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还低,小小年纪就过早地背上写字的负担,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就算到了小学阶段,家长最好能控制孩子写字的时间,不能太长。

4、协调能力方面:

幼儿的手、眼、脑的协调能力也差,他们写字时,眼睛总要盯住笔尖转。

握笔的手就会遮挡住自己的视线,为了能看到笔尖运动,便歪着身子,侧着脑袋,并尽量使右侧的肩、肘、腕向前。

这样一来,势必造成侧头来看纸写字的姿势,长期如此,将给孩子在无形中埋下近视隐患。

5、记忆力、理解力与注意力的发展:

记忆力、理解力与注意力的发展对学习写字也很重要。

只有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才能记忆一些复杂的、类似的东西,理解并掌握握笔和写字的姿势。

如果孩子太小,要让他们了解各种基本的笔画,要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正确的笔顺去书写文字也是很困难的。

四、算术学习方面:

5岁左右的孩子在幼儿园里都学会了认识和书写阿拉伯数字。

大多数家长普遍认为,先教孩子学数数,会数到100了之后,再教5以内的加减法,然后是10以内的、20以内的,甚至有的幼儿园教的连加连减。

这种已被家长习惯地接受下来的数学教学顺序其实并不科学。

从幼儿数学教学的实践来看,比较科学的教学步骤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第一步:

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要求是:

1、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下顺数.这是学N加1计算的基础,等到小孩从1能数到10的时候,可以教他数实物。

比如家里的苹果、糖果、家里几口人、做了几道菜,到了超市买东西买了几个,只要有机会就让他数,不要嫌麻烦。

因为数字是个抽象的东西,只有应用到实物当中,小孩才会对数字有概念;不要认为倒数不重要,只有学会了倒数,才真正对数字敏感起来。

按递减1的顺序倒着数,这是学N减1计算的基础;还有的方法就是两个两个的数,数单数,建立奇数概念;数双数,建立偶数概念;逢10数,建立进位、退位的概念;逢5数,将5作为一个基本单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数技能,因为在提高数数和计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仅次于10。

2、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例如:

老师说:

从4开始数;从12开始数.

3、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例:

老师说:

从4开始倒数,从12开始倒数.

数数很多孩子都会.可我们却忽略了很多孩子只会从“1”开始数,如果你让他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数了.或者说孩子不知道从9—10、19—20、29—30这种整数上跳数.不少父母在孩子会唱读1~100之后就认为孩子已学会了数数,而可以教计算了,但实际上孩子并没有真正建立数的概念,也没有真正掌握计数的技巧。

第二步:

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

例如:

5的前面是几?

后面是几?

8的前面是几?

后面是几?

从5往前数,往后数,从11往前数,往后数.为了帮助孩子理解相邻数的概念。

第三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如:

7与8哪个大?

12与4哪个大?

还有,认识“1”和许多,相同和不同等。

第四步,让孩子学会念题.很多孩子会看题,但不会念题.孩子知道“+”、“-”的方式,却不知道读法.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

念到“加”时,就是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

第五步教孩子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1、用实物计算

可以先从简单的开始教给孩子,比如1+1=21+2=3,先用实物,比如1+1就可以拿1个苹果加1个苹果,1个苹果加2个苹果,慢慢让他对数字加深概念,一定要先用实物让他算,再教他用手指。

不然他会依赖手指,而不了解数字的真正含义。

2、数手指加减法:

加法例如:

5+2=我们告诉孩子:

把大的数5放在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5后面的数开始点手指,5后面是6,点两个手指就是6、7,那么就5+2=7.减法例如:

5-2=我们告诉孩子:

把大的数5放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5的前面数开始倒数,5前面是4,倒数2个手指就是3,那么5-2=3.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数手指”只适合两个数中有一个是单数的加法算式,因为如果两个数都是双数,那么手指就不够用了;当然需要学习的内容就更深奥一些,在这里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总之,是帮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做加减的方法,并不是枯燥地去死记硬背加法口诀表,减法口诀表。

五、走访小学老师,针对超前学习这一问题的意见

1、教学进度难控制部分孩子在学龄前过早地承受小学阶段的学业负担,家长辛苦孩子也累,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刚进小学一年级新生中就有不少幼儿学过拼音、写字,导致班上学生整体学习进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按正常教学步子走吧,学过的学生根本就提不起兴趣去学第二遍了;照顾这些学生吧,另外一些新生又说听不明白、跟不上,让教师感到左右为难。

另外,可能家长认为:

别的孩子不会的东西我家孩子就会了,但是我要说,这会造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老师教的内容,他已经会了,激不起学习兴趣,上课无事可做,于是捣蛋,不守秩序,影响他人,养成上课不专心的坏习惯。

2、超前学习就是揠苗助长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属于这个阶段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

幼儿园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他更多的自由和玩乐的时间,学有所乐,乐有所获,在生活中开阔自己的眼界,让知识与能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实践中直观地掌握更多的知识。

3、入学前后教育各有侧重孩子的学习任务是分阶段性的,是循序渐进的。

幼儿园和小学有其教育的侧重点,这两个阶段学习任务是不一样的。

众所周知,孩子在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就是游戏,最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习惯。

孩子到了小学,他的基本任务就是读书学习。

老师开始有计划地教导孩子学拼音,写汉字组词造句子、做算术。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标中,汉字方面都主张孩子少写,多认,其实从小学老师的角度来说,幼儿园教孩子写字是帮倒忙的。

很多孩子养成的不良习惯和错误的东西,老师是很难纠正的。

六、对于超前学习,我的个人意见:

结合我从事过5年的小学教育,然后10多年的幼儿教育经历,我认为:

绘画是孩子学习写字的基础。

3岁以下的孩子,是以涂鸦代表写字的;3~4岁的孩子,能尝试以点或线的训练;4~5岁左右的孩子进入了直线曲线期。

1.孩子掌握书画应从简到难,先任其随意涂鸦,再从画线条,画圆圈、画图形、填色等简单勾画入手,最后才是临摹、写生、想象画。

2.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急于求成。

先对孩子用较粗、较轻的笔(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等)做粗放型的练习,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肌肉力量,不可要求过高,逐渐过渡到用较细的笔书画,为小学的写字做准备。

3.可以让儿童练习“画”字,在比较大的空间内(最初不适宜用格格纸,不要受局限,使用整张大纸)学画不同的字,等画得不错了,再逐渐教他在较小的空间里(比如田字格、方格本)完成练习。

先在较大的纸上练习,再慢慢的向有格子的纸上、本子上过渡。

4、当然,在幼儿园最后一学期,孩子需要有一些写字方面的准备活动,以免入学后会手足无措。

可以教孩子识字为主,马路上的商店名称、指路牌等都可以成为生活的天然教材,这些比死板的识字卡片更能提起孩子的兴趣;而五岁半可以适当地教孩子学写字,但务必遵循“求质量不求数量”的原则,写得不过关一定要严格要求重写,但在孩子手腕与手臂力量尚未完全发育好的情况下,写字时间应该有所控制,刚开始的1个月,以每次一刻钟为宜,以后逐渐增加。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无论是幼儿园本身的教学课程要求教写字,还是家长自己的意愿,都应从孩子的身体、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去考虑是否恰当,别再将过多的“功利”期望强加到孩子头上。

一定要尊重孩子成长的内在规律性,正确育儿,长效育儿、大观育儿,不急功近利,不拔苗助长,不要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采用竭泽而渔的办法,让孩子脑力受到过分负荷的伤害。

孩子童年只有一次,知识不是唯一,学龄前孩子不会写字没关系,身心健全发展最重要。

期望父母能还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一个快乐学习的天地、一个充满梦的童年!

 

分享一下握笔的方法:

持笔姿势一定要正确,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笔的前端(长短适中,以眼睛能看见笔尖为宜),以中指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连接处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并列顶住中指,手掌中空,感觉其中像握了个鸡蛋,手掌外侧自然摆放于纸面,书写时手腕灵活带动手指。

身体端正,除了手部,其它部位应当放松。

持笔的姿势和写字的坐姿非常重要,不良的姿势不仅会影响书写速度,字体美观,而且容易疲劳,特别是会造成头歪,肩斜,脊柱弯曲以及近视、斜视。

孩子一旦养成了错误的持笔运笔习惯,是很难纠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