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4699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docx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必修2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习目标

1.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2.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区位及特点。

3.结合材料,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基础知识梳理]

一、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

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有: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基本特征:

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2.主要作物:

小麦和玉米(如图中a、c为小麦区,b为玉米带)。

3.分布地区: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和西北。

4.自然条件优越: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社会经济条件优越:

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

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思考】

1.分析季风水田农业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而商品率低的原因。

提示 单位面积产量高是因为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商品率低是因为人均耕地少,人口稠密,消费量大,可作为商品出售的少。

2.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商品谷物农业为什么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而亚洲、欧洲却分布较少?

提示 从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来看,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地广人稀,而亚洲和欧洲大多数地区却是地狭人稠,这就限制了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3.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业与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方式有何不同?

提示 我国一般为国营农场,美国为家庭经营。

[预习效果自测]

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包括(  )

①季风水田农业 ②商品谷物农业 ③混合农业 ④乳畜业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答案 A

2.亚洲的水稻种植有单季稻、双季稻和三季稻几种,其原因是(  )

A.热量差异B.降水差异

C.地形差异D.水源差异

解析 耕作制度的差异主要是热量差异造成的。

答案 A

3.亚洲的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不包括(  )

A.小农经营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高D.商品率高

解析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率低。

答案 D

4.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B.种植的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

C.家庭经营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D.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

解析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其基本特征。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

答案 A

5.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

①生产规模大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发达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商品谷物农业位于地广人稀的地区,又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较发达,因而生产规模大和机械化程度高是其基本特征。

答案 A

探究点一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分析及特点

【探究活动】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教材P47图3.1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探究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2)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4)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有什么特点?

其各自形成的原因和对应的发展措施是什么?

答案 

(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便于水田管理。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

(3)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4)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

集约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口多,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

机械化水平低

技术落后,科技水平低

加快机械化发展

水利工程量大

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科技水平低

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凭传统经验耕作

加大科技投入

【反思归纳】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分析

方法技巧 口诀法记忆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一小:

小农经营。

一大:

水利工程量大。

一高:

单位面积产量高。

三低:

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即时巩固】 

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

据此回答

(1)~

(2)题。

(1)季风水田农业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2)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低,商品率低D.资金投入多

解析 第

(1)题,季风水田农业区发展水稻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

(2)题,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是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单产高,商品率低,劳动力投入多。

答案 

(1)C 

(2)B

2.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

(1)~

(2)题。

(1)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  )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B.土壤肥沃,生长周期长

C.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当前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特点是(  )

A.单产提高B.种植面积不变

C.商品率降低D.受自然因素影响变大

解析 第

(1)题,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土壤肥沃,生长周期长。

(2)题,由于技术的投入导致高产水稻的攻关获得成功,使得我国水稻单产提高。

答案 

(1)B 

(2)A探究点二 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分析

【探究活动】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c、d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2)说明图中c、d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3)上述地区发展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与图示地区发展条件相比,劣势条件是什么?

答案 

(1)c.小麦、d.玉米。

(2)商品谷物农业。

主要特点: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

科技落后。

【反思归纳】 

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分析

特别提醒 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不一定为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粮基地是以产粮为主,能稳定地提供大量余粮的农业生产地区,其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商品谷物农业,如我国东北地区;也可能为其他农业地域类型,如我国长江流域的季风水田农业。

【即时巩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地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混合农业 ②商品谷物农业 ③季风水田农业

(2)B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与A处地域类型相似的农业地域类型在中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地区。

在世界上A类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4)A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国发展A类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包括: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结合A、B、C的图示位置可知,A为商品谷物农业区,B为季风水田农业区,C为混合农业区。

(2)题,B为季风水田农业区。

这里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区位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人们喜食大米等方面。

第(3)题,由于A处为商品谷物农业,该种农业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

同理,发展该种农业生产的国家也应具备地广人稀的条件。

第(4)题,由图示可知A为美国的中央大平原,这里的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的特点。

第(5)题,美国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表现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雨热同期等。

答案 

(1)② ③ ①

(2)地势平坦;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劳动力资源丰富;雨热同期,种植历史悠久。

(3)西北 东北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乌克兰等。

(4)美国中部平原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5)地势平坦广阔 土壤深厚、肥沃 水源充足 气候温和,降水较多,雨热同期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及特点。

3.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某农作物分布区。

据此完成1~3题。

1.该农作物是(  )

A.油菜B.水稻

C.亚麻D.玉米

2.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技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高D.机械化水平低

3.图中阴影部分发展该农作物的优势条件是(  )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解析 第1题,依据图示大陆轮廓,可判定该区域为东亚、东南亚及南亚等地区,又由于该农作物主要在沿海季风区平原区分布,故此农作物应为水稻。

第2题,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但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第3题,季风水田农业区开发历史悠久,可供开发的土地少;季风区具有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该区人口稠密,稻米需求量大,商品率低,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不高。

答案 1.B 2.A 3.B

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①、c—④、d—③

C.a—①、b—③、c—④、d—②

D.a—②、b—④、c—③、d—①

5.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水热条件优越B.人均耕地面积大

C.消费市场广阔D.农业科技先进

解析 第4题,农业科技先进使单产较高,而人均耕地面积大,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可能,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第5题,东北地区相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农业区位优势是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大,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答案 4.C 5.B

读“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第6题。

6.该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

①机械化程度高 ②商品率很高 ③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 ⑤耗费能源多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⑤

解析 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为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其特点是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投入生产资料多,耗费能源多。

商品谷物农业多分布在发达国家。

答案 D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读某农作物的各国产量分配图,完成1~3题。

1.这种作物应该是(  )

A.稻米B.棉花

C.甘蔗D.小麦

2.图中所列国家种植该作物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

A.大量使用生物技术B.雨热同期

C.地广人稀D.机械化水平高

3.下列国家中该作物商品率最高的是(  )

A.中国B.印度

C.泰国D.孟加拉国

解析 第1题,图示各国大都为东亚、东南亚、南亚国家,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

第2题,季风水田农业共同的气候条件是雨热同期(或高温多雨)。

第3题,泰国水稻种植面积广,是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国,商品率高。

答案 1.A 2.B 3.C

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有关M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

B.是该国的高新技术工业区

C.是该国人口大量迁入地区

D.是该国商品谷物农业区

5.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

A.当地广阔的市场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科技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解析 第4题,由图可知,该国为美国,M区位于中央大平原,是美国农业带中的玉米带和小麦区,为商品谷物农业;该国的高新技术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海地区;该国在不同阶段,人口的迁入区不同。

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M地是商品谷物农业,该地的区位优势:

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交通便利,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其市场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国内地广人稀,市场相对较小。

答案 4.D 5.A

图示河流沿岸平原是我国北方著名水稻产区,所产出的稻米品质优良。

读图,完成6~8题。

6.图示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B.热量

C.水源D.地形

7.影响3000℃积温等值线在水稻种植区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地形

C.冬季风D.距海远近

8.图示产区稻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B.降水多,灌溉水源足

C.光照足,昼夜温差大D.科技水平高

解析 本题组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地域类型。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一旦解决水源问题,作物品质较好。

等值线在陆地发生弯曲,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地形等原因所致。

第6题,图示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的部分地区,这里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黄河沿岸之所以能够发展水稻种植业,其主导因素是黄河水充当灌溉水源,C对。

第7题,与温度有关的等值线在内陆地区发生弯曲大部分与地形有关。

3000℃积温等值线在黄河沿岸和西部弯曲主要是因为黄河河谷温度较高和西侧山地温度较低造成的,也就是地形因素,B正确。

第8题,西北地区生长的作物品质优良主要是作物营养物质含量高,这是因为该区的气候较为干旱,光照充足,有利于有机质的合成,而昼夜温差大,更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C正确。

答案 6.C 7.B 8.C

下图为世界某种农作物四大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该种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咖啡B.棉花

C.水稻D.玉米

10.丁地区种植该种农作物有别于其他三地的显著特点是(  )

A.经营方式B.机械化程度

C.劳动力价格D.商品率水平

解析 第9题,读图,该种农作物分布在美国中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南非高原东北部,我国的东北平原,主要在吉林境内。

所以该作物最有可能是玉米,D对。

咖啡是热带经济作物,图中甲、丁位于温带,A错。

丁地不是棉花主产区,丙地不是水稻主产区,B、C错。

第10题,丁地区位于东北平原,种植该种农作物有别于其他三地的显著特点是经营方式是国营农场,A对。

图示为商品谷物农业区,机械化程度,劳动力价格、商品率水平不是主要区别,B、C、D错。

答案 9.D 10.A

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

下图为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3题。

11.引起“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化B.城市化地区差异

C.人口分布变化D.土地生产力差异

12.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均耕地多

B.高速铁路的建设

C.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

D.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

13.当前,制约“北粮南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B.交通运输条件

C.生产水平D.市场需求

解析 第11题,随着经济发展,南方地区城市化速度快于东北,南方人均耕地少,粮食商品率下降;北方人均耕地多,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粮食商品率高;形成北粮南运格局。

选B正确。

第12题,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粮食的商品率高。

选A正确。

第13题,粮食运量大,“北粮南运”依赖的是便利的交通运输。

选B正确。

答案 11.B 12.A 13.B

二、非选择题

14.读下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水稻产区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东北稻田分布地区的自然区位优势。

(3)说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知我国水稻产区的分布特点是:

在秦岭—淮河以南呈片状分布,在其他地区呈点状分布。

(2)题,东北稻田分布区的自然区位优势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

第(3)题,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可从经营模式、规模、单产、商品率、机械化、水利工程、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呈片状分布,其他地区呈点状分布。

(2)地处我国半湿润和湿润地区,夏季普遍高温多雨;稻田多分布在河谷和地势较低平地区;有较好的灌溉水源;土壤肥沃。

(3)①小农经营,生产以家庭为主,人均耕地少;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低。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地势平坦,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这种黑土地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的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

19世纪中期以后,这里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材料二 下图为乌克兰植被和土壤分布图。

材料三 下图为卢茨克、基洛沃格勒、格尼切斯克三地的气候资料图。

(1)描述乌克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分析乌克兰黑土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原因,并阐述该地区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

(3)判断乌克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解析 第

(1)题,据图可以看出A、B、C、D四个自然带都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西北-东南方向更替。

南部地区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自西向东减少,引起自然带变化。

(2)题,黑土有机质含量丰富主要从植被提供有机质、分解少、侵蚀弱等方面分析。

农业开发一方面使植被减少,有机质含量减少,同时使外力侵蚀加剧,产生土壤污染等。

第(3)题,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广人稀,是世界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农业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 

(1)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西北-东南方向更替。

原因:

受纬度和地势影响,自北向南气温升高;受海陆位置影响,自西向东降水减少。

(2)植被覆盖良好,为黑土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年均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地形平坦广阔,以流水沉积为主,土壤侵蚀少,导致土层厚,有机质积累丰富。

土地过度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加剧风力侵蚀作用,黑土肥力下降;农药使用,使土壤遭到污染。

(3)商品谷物农业。

自然条件:

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温度高、热量丰富,降水适中;地处东欧平原,地形平坦、宽广;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黑土面积广,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人均耕地面积多;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