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714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docx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

基坑工程安全监测方案

1、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XX市新区新坊路北侧、锡沪路南侧、新兴路东侧,建筑占地总面积约为100000㎡。

1.2基坑概况

⑴基坑规模:

施工范围内共有8处基坑独立开挖,合计基坑总周长约3300m。

⑵基坑开挖深度:

该基坑实际挖深为5.40m,最大开挖深度达到5.85m。

1.3工程地质概况

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4环境概况

场地北侧:

地下室外墙离锡沪路南侧路边约12m,分布有电力及其它管线;

场地东侧:

地下室外墙离规划路约12m,分布有电力及其它管线;

场地南侧:

地下室外墙离新坊路北侧路边约为10m,分布有电力及其它管线;

场地西侧:

地下室外墙离新兴路东侧路边约为10m,分布有电力及其它管线。

根据本工程周边环境要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挖深综合确定本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

基坑设计单位为苏州光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具体基坑深度及其范围可参照相关围护设计图纸。

2、基坑支护及施工方案

见基坑支护及施工方案。

3、监测目的、范围、依据、原则及监测内容

3.1监测目的:

3.1.1根据监测结果,发现可能发生危险的先兆,判断工程的安全性,防止工程破坏事故的发生,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消除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以确保围护结构和临近建筑及地下管道的安全;

3.1.2以基坑监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

3.1.3为设计人员提供准确的现场监测结果使之与理论预测值相比较,用反分析法求得更准确的设计参数,修正理论公式,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原有的设计方案,以指导下阶段的施工,确保地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同时也能为其它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3.2监测范围:

3.2.1基坑支护结构主体监测;

3.2.2基坑周围环境监测。

3.3监测依据:

基坑监测方案可根据下列依据制定:

a建设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苏州光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b国家相关规范、规程、标准或地方规程: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2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3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2006

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6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2007

3.4编制原则

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过程中,每个分步开挖的空间几何尺寸和开挖部分的无支撑暴露时间,与周围墙体、土体位移即三维空间的各种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这就反映了基坑开挖中时空效应的规律。

基坑开挖是基坑卸荷过程,由于卸荷而引起坑底土体产生以向上为主的位移,同时也引起支护结构在两侧压力差的作用下而产生的水平方向位移和因此产生的支护结构外侧土体的位移。

基坑变形包括支护结构体的变形、坑底隆起及基坑周围地层移动等。

加强监测工作可以可靠而合理地利用土体自身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控制土体位移的潜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根据本工程监测技术要求和现场施工具体情况,监测方案按以下原则进行编制:

a基坑施工土体变形影响范围(一般约为3倍基坑开挖深度)内的建(构)筑物、周边道路、地下管线和基坑本身作为本工程监测及保护的对象。

b设置的监测内容及监测点必须满足本工程设计方及有关规范的要求,并能全面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及基坑围护体系的变化情况。

c监测过程中,采用的方法、监测仪器及监测频率应符合设计方和规范要求,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数据,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

3.5监测内容

根据本基坑开挖深度,基坑边线外延30m范围内,基坑周围道路及基坑支护本身,及降水引起的环境变化,是本工程考虑监测保护对象。

根据场区工程特点及设计要求,具体监测内容如下:

1)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共布设98个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点;

2)周边管线沉降监测,共布设61个监测点;

3)周边围墙沉降监测,共布设15个监测点;

4)周边路面沉降监测,共布设17个监测点;

5)现场巡视。

 

4、基坑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要求汇总表

监测方法

监测项目

监测布置和测点数量

监测方法

监测控制值

监测目的

支护结构顶部位移(98个)

在支护结构顶部每15-20m设置1个位移测点,等间距布置

全站仪

5mm/d

连续三天

累计40mm

判断结构稳定

支护结构顶部沉降(98个)

在支护结构顶部每15-20m设置1个沉降测点,等间距布置

精密水准仪

4mm/d

连续三天

累计30mm

判断结构稳定

周边管线沉降(61个)

施工沿线地面道路每隔20m布置沉降观测点

精密水准仪

累计20mm

2mm/d

连续三天

相邻两测点差达8mm

地下管线稳定

周边围墙沉降(15个)

施工沿线地面道路每隔20m布置沉降观测点

精密水准仪

累计20mm

2mm/d

连续三天

相邻两测点差达8mm

周边建筑稳定

周边路面沉降(17个)

施工沿线地面道路每隔20m布置沉降观测点

精密水准仪

累计35mm

5mm/d

连续三天

相邻两测点差达8mm

周边道路稳定

现场巡视

5、监测方法

5.1水平位移观测:

水平位移采用测小角法,角度观测一测回,距离按1/2000的精度测量,测小角法是利用精密经纬仪精确地测出基准线与置镜点到观测点视线之间所夹地微小角度αi(如图所示),并按下式计算偏移值:

li=αi.Si/ρ

式中Si为端点A到观测点Pi的距离,ρ=“206265”;

5.2沉降观测

在远离基坑50米以外安全可靠处布设一组(一般不少于3个点)稳固基准点,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执行。

5.3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应进行巡视检查。

本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①围护结构

a.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b.坡顶后土体有无沉陷、裂缝及滑移;

c.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

②施工工况

a.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及分层厚度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

b.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c.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情况,有无超堆荷载。

③基坑周边环境

a.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

b.周边建(构)筑物有无裂缝出现;

c.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d.邻近基坑及建(构)筑物的施工情况。

④监测设施

a.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

b.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c.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⑤根据设计要求或当地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查内容。

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

巡视检查应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委托方及相关单位。

巡视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

6、监测点的埋设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及本工程目前的实际情况,监测主要围绕由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本身变形;观测点主要布置在能控制到基坑坡顶支护结构本身受力大的相对薄弱处。

各监测项目的测点布设位置及密度应与基坑各分项施工顺序、被保护对象的位置及特性相配套,同时为综合掌握基坑的变形状况,系统了解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应注意每一开挖段的施工监测,各测点布设时间如下:

监测项目

埋设时间

备注

围护结构顶部垂直

及水平位移

边坡施工完毕即可布设

各测点布设完毕稳定后,在基坑开挖之前进行2~3次的初始值采集,取其稳定值的均数做原始基准数据。

周边建(构)筑物沉降

基坑开挖前一个星期

布设完成

6.1基准点

在远离建筑物、稳定且不易被破坏的净慧东路、科研路及和风路上分别布设基准点BM1-BM3(其大样如下图),埋设长15cm的道钉嵌入路面并做提醒标识,定期以这三个基准点进行联测检测基准点高程。

水平位移基准点共布置4个,编号P1~P4,并互相联测。

布设方法如下图:

6.2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点

由于基坑开挖期间小面积大量土方卸载,支护结构将产生纵、横向的位移变形,对基坑的安全保护是必不可少的监测内容。

本工程采用支护结构顶部埋设圆头钢筋带有十字标志的沉降、水平位移布设测点方式,沿支护结构顶部每20米设置一点沉降和水平位移监测点,共98点(PD1-PD98)。

布设方法如下图:

 

6.3周边管线沉降监测点

根据设计图纸在基坑边的管线上每隔20米左右地表上埋设监测点,采用30cm~50cm长Φ25的钢筋埋入地下,采用间接监测法进行监测,拟布设61个沉降监测点(GX1-GX61)。

6.4周边围墙沉降监测点

根据设计图纸在基坑边的围墙上每隔20米左右围墙内埋设监测点,采用10cm长的钢筋植入墙内,采用间接监测法进行监测,拟布设15个沉降监测点(W1-W15)

6.5周边道路沉降监测点

根据设计图纸在基坑边的道路上每隔20米左右地表上埋设监测点,采用30cm~50cm长Φ25的钢筋埋入地下,采用间接监测法进行监测,拟布设17个沉降监测点(DL1-DL17)。

以上测点布置仅供参考,最终测点布置应根据各方意见共同确定后实施。

7、监测精度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基准点观测及沉降观测点采用武汉中纬DZL700电子精密水准仪及配套的2M铟瓦水准尺;水平位移观测点采用拓普康2秒级GTS335W型全站仪。

7.1监测精度

7.1.1本次监测精度按二级变形测量等级要求执行,其精度指标要求如下表:

变形测量级别

沉降观测

位移观测

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mm)

观测点坐标中误差(mm)

二级

±0.5

±3.0

7.1.2水准测量的有关技术要求如下:

a.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等级

视线长度(m)

前后视较差(m)

前后视累积差(m)

视线高度(m)

二级

≦50

≦2.0

≦3.0

≧0.3

b.水准观测的限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等级

基辅分划读数较差(mm)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较差(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单程双测站所测高差较差(mm)

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

二级

0.5

0.7

≦1.0

≦0.7

≦1.5

7.1.3水平角观测的限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a.方向观测法的观测限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仪器类型

两次照准目标读数差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内2C互差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

GTS335W

2

3

5

3

b.全组合测角法的观测限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仪器类型

两次照准目标读数差

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

同一角度各测回角值互差

GTS335W

2

3

3

7.2技术措施

●为了确保各项监测项目的精度,投产的仪器必须在计量认证的有效期内,并按规定内容检查标定其主要技术指标,仪器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并做记录归档。

遇特殊情况(如受震、受损)随时检查、标定。

不合格仪器坚决不能投产使用。

●初始数据必须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以提高可靠性。

●水准测量采用闭合环或往返闭合观测方法。

●观测数据不能随意涂改。

●结合沉降观测特点,操作时采取固定仪器,固定人员,固定观测路线,以减少系统误差,增加各次观测成果的可比性。

●每次观测后应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分析或复核,以保证观测数据可靠准确。

●各监测项目变形量或测量值接近报警值时,及时报警,并提醒业主及有关单位。

8、基坑监测组织方案

8.1监测周期

基坑安全监测时间为,围护结构施工前一周至地下室建成土体回填后一周止。

预估基坑挖土施工工期(2阶段)约需30日历天,垫层浇筑与底板浇筑(2阶段)约需20个日历天,地下室建成到土体回填后一周(2阶段)约需30日历天,预估监测需50次,具体监测时间视施工进度作调整。

8.2监测过程策划

由于开挖面积较大,施工工期较长,随着施工进展,各个阶段的监测要求不同,且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程度不一。

鉴于各阶段监测控制的侧重点不同,我们拟按下述四阶段监测:

第一阶段为深基坑浅部开挖,开挖深度小于2.5米期间。

须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监测内容主要为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基坑本身〔包括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进行监测,具体时间随施工进度进行,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

第二阶段为深基坑开挖期间,开挖深度大于2.5米。

须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监测内容主要为基坑周边道路管线沉降和基坑本身〔包括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等〕进行监测,这期间的监测是整个监测过程的重点及关键,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如遇雨天、突发事故、接近报警值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第三阶段为地下室工程施工期间。

该期间挖土已全部结束,基坑围护已全面受力,周边土体处于恢复期间,这期间的监测内容主要跟第二阶段基本相同,这期间的监测也是整个监测过程的重点,仅监测频率有所减少。

监测频率为每一至三天一次。

第四阶段为地下室建成到土体回填期间。

该期间变形较小,须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监测内容主要为基坑周边道路管线沉降、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及坑外地下水位和基坑本身支护结构进行监测,监测频率为每三至五天一次;

监测工作自始至终要与施工的进度相结合,监测频率应满足施工工况的要求,根据根据规范和设计图纸上对各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要求,预估观测次数如下表:

基坑围护结构体变形与周边环境监测频率、预估观测次数一览表

序号

时段

内容

浅部开挖监测

深基坑开挖安全监测

观测次数

第一阶段

(10天)

第二阶段

(20天)

垫层与底板施工(20天)

地下室主体施工(30天)

1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垂直位移监测

2次

8次

1次/1天

16次

1次/1天

16次

1次/1-3天

8次

1次/3-5天

50次

2

坑外管线沉降监测

2次

8次

1次/1天

26次

1次/1天

16次

1次/1-3天

8次

1次/3-5天

50次

3

坑外围墙沉降监测

2次

8次

1次/1天

26次

1次/1天

16次

1次/1-3天

8次

1次/3-5天

50次

4

坑外道路沉降监测

2次

8次

1次/1天

26次

1次/1天

16次

1次/1-3天

8次

1次/3-5天

50次

备注:

上述监测频率为正常状况下的监测频率。

现场监测时需根据施工工况和监测数据变化速率及时调整监测频率,遇超过警戒值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监测时间间隔,以保证及时反馈信息,确保工程安全。

8.3预警值

监测项目的报警警戒值如下主要表:

监测项目

基坑类别(一级)

累计值

变化速率

(mm/d)

报警值

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值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

累计40mm

0.6%~0.8%

5

支护结构顶部沉降

累计30mm

0.6%~0.8%

4

周边管线沉降

累计20mm

2

周边围墙沉降)

累计20mm

2

周边路面沉降

累计35mm

5

现场巡视

备注:

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报告施工管理人员,提出相关建议。

9、监测资料处理与成果提交

9.1日报

提供各监测项目的前一次的监测数据统计表。

9.2月报

根据相关单位的需要提供各监测项目的上一个月监测数据统计表;各监测项目时程曲线;各监测项目的速率时程曲线;各监测项目在各种不同工况和特殊日期变化发展的形象图。

9.3最终监测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9.3.1工程概况;

9.3.2监测项目和各监测点的平面布置图;

9.3.3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

9.3.4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监测结果汇总表和有关汇总和分析曲线;

9.3.5对监测结果的评价。

9.4监测数据提交

监测数据日报表由电脑整理、计算、储存,在次日监测时提交业主;当实测值超过“报警”值时,测量结束后当日提交速报,向业主、监理公司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报警,以便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确保基坑施工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并加强监测。

最终报告可在监测工作全面结束后一个月内提交。

10、监测人员和测量仪器安排

 

拟投入本项目人员一览表

序号

职务

姓名

专业

职称

1

项目负责人

工程测量

工程师

2

技术负责人

测绘工程

高工

3

报告审核

工程测量

高工

4

报告校核

测绘工程

助工

5

现场监测

测绘工程

助工

6

现场监测

测绘工程

助工

7

现场监测

土木工程

助工

拟投入本项目设备一览表

本工程中拟所用仪器、传感器及设备详见下表

序号

监测项目

仪器、设备名称

精度

产地

1

垂直位移

ZDL700电子水准仪

±0.7mm/km

武汉

2.0m铟钢尺

2

水平位移

GTS335W

测角:

±5”

测距:

2+2PPm

/

进口

配套觇牌

进口

5

数据处理

电脑

/

打印机

/

6

通讯

对讲机

11、其他监测要求

11.1加强监测

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下列一些异常情况,应加强监测。

a雨季:

加强围护安全监测和巡视,必要时在土方开挖放坡面增设边坡位移监测点。

b围护渗漏:

加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渗漏处围护安全监测和巡视。

c地面裂缝:

加强对裂缝处沉降监测、裂缝附近围护安全监测和巡视。

d监测数据持续报警:

加强监测频率,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

11.2应急预案

11.2.1报警制度

a达到报警值的80%,在监测日报表上作上预警记号,口头报告管理人员;

b达到报警值的100%,除在监测日报表上作上预警记号外,写出书面报告和建议,并面交管理人员;

c达到报警值的110%时,除在监测日报表上作上预警记号外,写出书面报告和建议外,应通知主管工程师立即到现场调查,召开现场会议,研究应急措施。

11.2.2现场应急预案

联系电话:

11.3质量保证

11.3.1监测方案需经有关单位进行评审,评审通过才可执行。

11.3.2仪器设备应经计量部门检定。

11.3.3监测过程中,从测点埋设及保护、测线布置、原始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提交等所有过程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技术规程、规范。

11.3.4监测报表提交前,需经现场监测人员应自检,项目负责人复检,检核无误方可提交。

11.3.5监测工作期间,现场应24小时有人值班,配合施工进度。

11.3.6现场实际负责监测工作实施的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

11.3.7准时参加工地各项会议,积极加强与各参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

监测现场所有来往文件按规范格式作好书面签发记录。

11.4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

11.4.1安全生产

a加强安全教育,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b认真贯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c岗位分工明确,不准串岗操作;

d测量过程中,注意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并保证测量仪器、设备安全。

11.4.2文明生产

a遵守现场文明生产的有关要求;

b文明施工,协调、积极配合相关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工作,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11.5观测标志保护及每日仪器校核、基准点复核

在施工期间,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无误,现场观测点标志的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应保证监测点标志完好,并用红漆在监测点旁注明记号,并定期巡视检查;观测点标志破坏后应及时恢复,使监测工作不受影响。

公司派专人计划每天进行仪器校核自检,并联测基准点进行复核,针对本项目部进行质量全面检查,确保本基坑监测项目的高质量完工。

12、附录

A基坑监测数据记录表

B巡视监测日报表

项目编号:

XX新蓝图测绘技术有限公司—基坑监测数据记录

委托单位

地址

工程名称

监测地点

监测类别

基坑监测

等级:

二级

使用前仪器状态:

良好使用后仪器状态:

良好天气:

成像:

年月日测自:

08时30分至:

10时30分第1页共页

主要监测依据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编号

检定有效期

备注

全站仪

拓普康GTS335W-860205

2013-9-14/

2014-9-13

测角:

5″

测距:

±(2mm﹢2ppm×D)m.s.e

水准仪

中纬ZDL700-4110453

2013-9-14/

2014-9-13

每公里往返测量高差标准偏差≤±0.7mm

□测斜仪

江苏海岩CX3-1010

2013-10-10/

2014-10-10

<±4mm/30m

□水位计

丹阳龙宇SWJ-8090

2013-12-27/

2014-12-26

测试精度:

1.0mm

□频率读数仪

丹阳龙宇603A

2013-12-27/

2014-12-26

极坐标测量

观测方法:

以BM1为基点,BM2定向,依次测出坡顶点:

二等水准测量

观测方法:

以BM1为起算点,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方法依次测出:

建筑物:

电杆:

周边道路沉降: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依次测出测斜孔:

坑外水位监测

依次测出水位孔:

WXLC-JL4.9-03-01A基坑监测数据记录表

测量员:

计算:

校对:

工程负责:

WXLC-JL4.9-03-01B巡视监测日报表

项目编号:

2014-25

XX新蓝图测绘技术有限公司—基坑监测巡视记录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监测地点

监测类别

基坑监测

等级:

二级

天气:

气温:

风级:

雨量:

成像:

2012年10月29日巡视自:

08时30分至:

10时30分第1页共页

分类

巡视检查内容

巡视检查结果

备注

支护结构

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墙后土体沉陷、裂缝及滑移

基坑涌土、流沙、管涌

其他

施工工况

土质情况

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及分层厚度

地表水、地下水状况

基坑降水、回灌设施运转情况

基坑周边地面堆载情况

其他

周边环境

地下管道破损、泄露情况

周边建(构)筑物裂缝

周边道路(地面)裂缝、沉陷

邻近施工情况

其他

监测设施

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

观测工作条件

监测元件完好情况

说明:

测量员:

计算:

校对:

工程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