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7467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1

第三课时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备课时间:

2007年9月13日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只给出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以及口头叙述的表述能力;培养良好学习情绪以及乐于动脑,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初步学会分析综合法分析两步应用题。

教学准备

幻灯片、两个盒子和动物玩具。

教学进程:

一、初步感知

1、猜玩具个数

今天,李老师先和大家做个游戏。

(出示两个盒子)这里有两个盒子,里面装着些动物玩具。

红盒子里装着2个动物玩具,猜猜黄盒子里装了几个动物玩具?

(指名猜)

只要老师送你们一句话,你们就能猜对了:

黄盒子里装的个数是红盒子里的2倍。

(再指名猜)你怎么想的?

两个盒子一共装了多少个?

2、验证

打开盒子验证玩具个数。

我们三

(1)班的小朋友真聪明,李老师相信接下来大家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

二、新授

1、出示情景图

玲玲妈妈带着玲玲去去买衣服。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齐读两个条件)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1

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吗?

(指名提问,问到“上衣多少钱”时,请学生口头解答,老师板书出算式)。

2、教学例题

(1)

(1)理解题意

妈妈想考考玲玲,问道:

“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

”你能理解“一套衣服”的意思吗?

(指名说)

(2)画线段图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听过吗?

我们先用一条线段表示裤子的价钱(画线段图),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画多长呢?

(指名说,然后再画)

为什么画3份这样长?

(指名说)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衣服一共要多少,我们可以这样表示问题(画括号和问题)

你会解答吗?

做在草稿本上

(3)解答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比较,提示课题

这题和刚才那题比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这题要两步计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课题)

(5)第二种解法

要求“一共要多少元?

”还能想出其他方法吗?

(同桌讨论,再指名说,老师板书)

4从哪里来?

懂的小朋友先和同桌说说。

3、教学例题

(2)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1

(1)理解题意

妈妈还想考考玲玲,她把问题改了改,谁来读读问题。

(指名读)

(2)线段图

看线段图,问题还能这么表示吗?

那怎么表示?

你能指出是哪部分吗?

(3)解答

会解答吗?

做在草稿本上。

(指名板演。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第二种解法

还有其他方法吗?

(指名说)

2从哪里来?

(5)比较

这两道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先同桌说,再指名说)

三、练习

1、P43

(1)

出示带子图,说说问题要求什么。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说说你还能求什么。

2、P44(6)

出示汽车图,独立解答。

集体订正。

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编题练习

出示情景图。

(本子2元,水彩笔的价钱是本子的8倍,铅笔盒的价钱比本子贵16元)

编一道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解决的应用题。

可以用老师提供给你的条件,也可以根据平时买东西的经验,说个条件再编。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2

第四课时练习

备课时间:

2007年9月13日

教学内容:

练习五1`5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弄清口算时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以及加与减在方法上的异同,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提高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P46

(2)的数字抽拉卡片

教学进程:

一、导入课题

二、基本题练习

1、完成P46

(1)

口算卡片出示。

指名口算。

先比较前两组每组上下两题的区别和联系。

再比较前两组每行左右两题的区别和联系。

使学生明白加、减法在算法上的共同之处。

2、完成P46

(2)

同桌两人合作练习。

一人操作,一人口算,再交换角色继续练习。

三、综合题练习

1、完成P46(3

先明确题目要求,再交流估算方法。

在书本上用“○”圈出得数比50小的算式,用“□”圈出得数比50大的算式。

交流订正。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2

2、完成P46(4)

直接写得数。

注意速度。

3、完成P46(5)

要求提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

指名提问,并口算出结果。

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四、练习小结

布置作业:

P46(5)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3

第五课时练习五

备课时间:

2007年9月14日.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着重练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感受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明确思路。

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进程:

一、补条件,提问题

(1)大汽车有45辆,小汽车比大汽车多12辆。

(2)白兔有15只,,白兔和灰兔一共有几只?

二、应用题练习

1、完成P46(6)

看图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完成在作业本上。

交流,说说你怎样想的。

2、完成P47(7)

看图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完成在作业本上。

交流,说说你怎样想的。

3、完成P47(8)

看图理解题意。

说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组织提问。

评评谁提的问题好。

4、完成P47(9)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3

看图理解题意。

选择你想购买的体育用品,再自己解答问题。

组织交流。

5、完成P47(10)

独立完成,交流估计方法。

集体订正。

三、讲解思考题

出示思考题。

组织分组讨论。

尝试写出相应的算式。

交流。

布置作业:

P47(8)

P47(9)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4

实践活动:

称一称

备课时间:

2007年9月14日。

教学内容:

课本38页“称一称”。

教学目标

使学生加深对千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对物品重量的估计。

教学准备:

健康秤、台秤

教学进程:

一、称水果和蔬菜

1.出示:

苹果、橘子、西红柿、黄瓜各1个,先让学生估计一下,每个各重多少克?

2.想一想:

如果称一千克的苹果,大概是几个?

橘子呢?

西红柿呢?

黄瓜呢?

3.进行称一称的练习。

4.学生将实际动手后获得的答案写在书上。

二、称体重

分小组先分别称一称每个人的体重。

比一比,谁最重,谁最轻。

如果一个小朋友比23千克重一些,另一个小朋友比24千克轻一些,请大家估计一下,这个小朋友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

可以怎么说?

三、课外小知识

6至10岁儿童体重的千克数一般是“实足年龄×2+7(或8)”。

请你算一算自己的体重,再与你称出的实际体重比一比。

四、质疑问难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4

对最近所学的知识有没有什么不清楚的,

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称了水果和蔬菜,还

称了自己的体重,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拓展

利用休息日,到菜场去走一走,估计一下

各种蔬菜大约分别是几千克重?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4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

第五单元认数

备课时间:

2007年9月15日.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有关时、分、秒知识的基础上,教学24时记时法的有关知识.通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对有关时间单位及其进率的知识:

另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史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认识24时记时法,二是有关的经过简单的时间的计算.在单元结束时,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周末一天的安排》.此外,还结合教学内容简单介绍了记时工具和方法的发展历程以及有关时区和区时的知识.

教学理念:

1、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活动.

2、重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3、注重帮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页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

2、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求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24使记时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作息在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24时记时法的基本原理;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不同时刻;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

能从日常生活中提出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能与他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难点:

在认识24时记时法以及探索经过时间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乎逻辑的思考,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乐于和同学合作交流,并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能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三课时

24时记时法的认识……………………一课时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一课时

周末一天的安排………………………一课时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5

第一课时24时记时法一

备课时间:

2007年9月15日

教学内容:

课本49~52页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重难点:

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准备:

活动钟面、时间线段图.

教学进程:

一、复习导入

1、猜谜语,复习旧知

谜底:

你们认识钟吗?

那老师要考考你们。

(1)在钟面上拨出一个整点时刻。

让学生说说是几点。

(2)请学生拨出起床的时间,并说一说。

拨出吃午饭的时间,说一说。

(3)说说一日有多长。

1日=24时

2、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小明看节目预报知道星期六有《大风车》的节目,他急忙告诉了好朋友小红和小强,他打电话让他们星期六六点半准时收看中央台。

可是星期六的早上小红和小强一早就等候在电视机旁,等了很久,还没看到《大风车》。

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让学生拨出《大风车》播放的时间。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说?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5

3、导入课题。

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

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记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记时法。

出示课题。

二、新授

1、讲解0时到12时

24记时法是怎样记时的呢?

现在我们看钟面。

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

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盼望以久的新年钟声是在什么时间敲响?

请生在钟面上拨出这个时间。

说明,这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作为一日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

(在线段图上写出)

24时记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

新的一天开始了,(继续拨时针)接下去是几时?

夜静悄悄的,同学们这时都早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在一步一步往下拨,让学生边看边说,2时、3时……6时。

(在线段图上依次写出,其中板书2:

00,其他让学生学写)天亮了,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笑脸,我们该起床了,7时,吃早饭了……中午11时30分,我们该吃饭了,中午12时。

问:

这个时候时针走了几圈?

经过了几小时?

2、讲解12时到24时

下面开始走第二圈,把时针指向下午1时的位置。

问:

钟面上现在表示的是几时?

用24时记时法,我们可以表示为13时。

(在线段图上注出)

再拨到下午2时,这时24记时法可以怎么表示呢?

让学生说说。

(线段图上写出)这一部分不急于给学生说时道理,而是让学生感知,自己感悟出记时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5

接着往下拨,指向2点30分,问:

下午2点30分用24时记时法怎样表示?

(板书14:

30)

时钟在往下拨,到7点,让学生说怎样表示。

这时,同学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宿舍。

时间一晃就到了20时,也就是我们说的晚上几点,这时我们该上床休息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又是午夜12点,夜深人静,一天又过去了。

这个时候,我们称为晚上12点,用24时记时法是几时呢?

再仔细观察一下,24时又正好是第二天的几时?

这时,一昼夜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3、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联系

引导学生明确时针走了两圈,走了24小时。

在时间线段上找找普通记时法和24时时法的联系。

明确:

在一日内,由于第一圈走了12小时,所以时针在走第二圈时,就把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时刻分别加上12。

想一想,16:

00是下午几时?

18:

30呢?

同桌说说怎么想的。

4、交流,练习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来记录时间。

把小明看的节目预报用普通记时法说一说。

三、练习

1、完成P50

(1)

出示情景图。

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说说他们都在做什么。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5

试着用24时记时法表示出来。

交流订正。

2、完成P50

(2)

出示情景图。

说说银行储蓄业务上午几时几分开始营业,下午几时几分停止营业?

3、完成P50(3)

出示情景图。

说说这一路公共汽车最早是几时几分开出?

最晚呢?

4、完成P51(5)

看火车票。

弄清13:

37开的意思,回答所提的的问题

5、完成P51(8)

看着钟面想一想,这时你可能在做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P51(4)、P51(6)、P51(7)

读一读“你知道吗?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6

第二课时24时记时法二

备课时间:

2007年9月15日

教学内容:

课本53~55页内容.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难点:

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教学准备:

节目预报表

教学进程:

一、复习24时记时法

出示节目预报:

节目预报

8:

10金色的童年

8:

40儿童英语

…………

14:

00六一剧场

16:

00美术星空

16:

40七巧板

…………

18:

30大风车

19:

00新闻联播

…………

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

同桌两人练习。

二、新授

1、教学整时的计算几时几分的计算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6

出示节目预报表。

说说你喜欢看什么节目,各要多少时间。

思考“六一剧场”播放了多少时间。

指名说说怎么想的。

2、教学几时几分到.

思考“金色的童年”播放了多少时间。

出示时间线段图。

在时间线段图上找出8:

50和9:

30。

交流怎么想的。

有两种思路:

(1)先算从8时50分到9时是10分,再算从9时到9时30分是30分,一共播放了40分钟。

(2)先算从8时50分到9时50分是1小时,9时50分与9时30分比,超过了20分,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20分=40分。

三、练习

1、完成P53

(1)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

交流怎样想的。

有两种思路:

(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再加起来。

12:

00到13:

30是1小时30分,15:

40到17:

00是1小时20分,合起来是2小时50分。

(2)先算12:

00到17:

00是5小时,再从5上时中减去不借书的一段时间13:

30到15:

40是2小时10分,所以是2小时50分。

2、完成P54

(2)

看图理解题意。

先估计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再计算实际营业的时间,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6

(1)百货商店:

9:

30到20:

30是11小时。

(2)快餐店:

6:

00到9:

00是3小时,中午11:

00到1:

00是2小时,下午5:

00到8:

00是3小时,合起来是8小时。

(3)超市:

周一至周五8:

00到22:

00是14小时,周六至周日9:

00到23:

00也是14小时。

3、完成P54(4)

看图理解题意。

思考解决方法。

有两种方法:

(1)先算第一天的时间晚上8时到晚上12时是4小时,再算第二天的时间凌晨0时到清晨6时是6小时,合起来是10小时。

(2)也可以假设从第一天晚上8时睡到第二天早上8时,共睡了12小时,再减去2小时,是10小时。

4、完成P55(5)

看懂火车时刻表,弄清到达和出发的时刻,明确“运行”和“停靠”的含义,再计算经过时间。

5、P55.

读一读“你知道吗?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7

第三课时24时记时法三

备课时间:

2007年9月16日.

教学内容:

课本56~57页内容.

教学目标:

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结合实际,能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小华的周末作息时间表

教学进程:

1、了解小华的作息时间表

出示小华的周末作息时间表:

6:

40起床

7:

00-7:

20早锻炼

7:

20-7:

50吃早饭

8:

00-8:

20做家务

8:

30-9:

00做作业

9:

00-10:

10到新华书店购书

10:

20-11:

00看课外书

11:

30-12:

00吃午饭

12:

00-13:

00午睡

13:

00-16:

00参观动物园

16:

00-18:

20看电视

18:

20-18:

50吃晚饭

19:

00-20:

00制作航模

20:

30睡觉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7

从这表中了解小华周末一天的生活,说说,自己从这张作息时间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受到哪些启发。

2、解决教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

(1)小华做家务用了多少时间?

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

到新华书店购书呢?

(2)小华参观动物园的时间是从下午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

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制作航模呢?

(3)看了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制作一张时间安排表

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哪些方面与小华的安排相近,自己还准备安排哪些活动,然后各自设计一张时间安排表,并在小组里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调整自己的活动,使活动安排得更合理、更有意义。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备课时间:

2007年9月16日.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同时,也能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其他平面图形的特征奠定基础.这部分内容分三段安排.第一段,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第二段,认识周长的含义;第三段,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此外,本单元还安排了一个练习和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周长是多少》,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加深对平面图形周长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计算周长地方法.

教学理念:

1、紧密练习学生地生活实际,利用他们以有的经验展开教学活动.

2、为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

3、关注所学知识的及时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基本特征,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会解决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

2、使学生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方法,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学生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空间与图形的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并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难点:

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正确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组织有序的活动,通过活动巩固知识。

课时安排:

五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一课时

认识周长……………………………一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课时

练习六………………………………一课时

周长是多少…………………………一课时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8

第一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备课时间:

2007年月17日。

教学内容:

课本58~6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

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尺1块,钉子板,橡皮筋

教学进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多媒体显示一组图画,都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

看了这些美丽的画片,你有什么感想?

发现了什么?

2、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呢?

3、长方形和正方形中还藏着很多秘密。

到底是哪些秘密呢?

你们想知道吗?

(揭题)

二、猜想验证,归纳发现

1、观察

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同桌交流。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何统进课时编号:

028

你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

同桌交流。

2、操作验证

(1)拿出自己的学具,用自己的办法验证。

(2)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向小组汇报。

3、反馈

(1)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

相机板书。

你是怎样证明的?

(量、折、比等)

相机教学“对边”。

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

长的一条边,请你给它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

短的一条边呢?

(2)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

相机板书。

你是怎样证明的?

(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