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7835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6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docx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概念

一、填空题

1.需求表或需求曲线表示(商品需求量)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

2.引起需求量变化的唯一原因是(价格)

3.需求变化是指需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发生变化.

4.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5.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6.需求不变供给增加会引起市场均衡价格(下降),供给不变需求减少会引起市场均衡价格(增加),供给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会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7.在竞争条件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市场上出现(短缺)现象,价格将趋于(上升)。

8.在竞争条件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小于)供给量,市场上出现(供给过剩)现象,价格将趋于(下降)。

9.(需求价格弹性)反映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E=-Q%/P% )

10.假定商品X和Y互为替代品,当商品Y价格下降的时候,商品X的需求量将(   减少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  正 )值。

11.如果某种商品的是正常物品,其需求收入弹性是( 大于1 );如果某种商品的是低档货物,其需求的收入弹性值是( 小于1  )。

10.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卖者可适当( 降价 )销售增加收益;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时,卖者可适当( 提价 )销售增加收益。

二、判断

1.如果需求量增加,需求一定增加(Y)。

2.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会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N)

3.在商品过剩的条件下,卖者之间的竞争会压低价格;在商品短缺的条件下,买者之间的竞争会抬高价格。

(Y)

4.如果只知道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但不知道它们变化的数量,那么均衡价格的变化方向无法确定(N)

5.如果只知道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但不知道它们变化的数量,那么均衡交易数量一定增加。

(Y)

6.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将引起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

(Y)

7.假如某商品的价格从5美元上升到5.10美元,买者就会完全停止购买这种商品,表明需求缺乏弹性。

(N)

8.卖者提高价格肯定能增加总收益。

(N)

9.卖者降低价格可能会减少总收益。

(Y)

10.农产品的需求量一般来说缺乏价格弹性,这意味着当农产品价格上升时,农场主的总收益将增加。

(N)

11.如果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当价格上升的时候,卖者的总收益不会增加。

(N)

三、选择

1.需求量与价格之所以反方向变化,是因为(C)。

A.替代效应B.收入效应有C.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2.已知当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1美元的时候,均衡交易量是1000单位.现假定买者收入的增加使这种商品的需求增加了400单位,那么在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上,买者的购买量是(B).

A.1000单位B.多于1000单位少于1400单位C.1400单位

3.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原料价格上升了,这种商品的(B).

A.需求曲线将向左方移动B.供给曲线将向左方移动

C.供给曲线将向右方移动D.需求将向右方移动

4.如果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收5美分,那么这种做法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B)。

A.5美分B.少于5美分C.大于5美分

5.政府为了支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政府要维持支持价格,应采取下面的相应措施(C)。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的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6.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A)。

A.黑市交易B.大量积压C.购买者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

7.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的情况下,(B)。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上升B.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

C.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8.均衡价格随着(C)。

A.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9.当汽油价格急剧上涨时,对汽车的需求量将(A)。

A.减少B.保持不变C.增加

10.当咖啡价格急剧上涨时,对茶叶的需求量将(C)。

A.减少B.保持不变C.增加

11.病人对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C)。

A.大于1B.等于1C.小于1

12.假如价格从3美元降到2美元,需求量将从9单位增加到11单位,卖者的总收益将(A)。

A.减少B.保持不变C.增加

13.某种商品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这意味着价格一定程度的下降将使(C)。

A.买者需求量减少B.卖者总收益减少C.买者总收益支出增加

14.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A)。

A.富有弹性B.具有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

15.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按销售量向卖者征税,假如政府希望税收负担全部落在买者身上,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量,那么应该具备下面的条件(C)。

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小于无穷

B.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

C.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

16.按照蛛网原理,价格发散性波动的条件是(A)。

A.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B.需求弹性大于供给的价格弹性

C.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供给的价格弹性

四、简答

1.价格机制是怎样发生作用的?

答:

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供给短缺),由于买方竞争,价格趋于上升,此时厂商增加生产和供给,消费者增加购买和消费,供给短缺减少;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供给过剩),由于卖方竞争,价格超于下降,此时厂商减少生产和供给,消费者减少购买和消费;当需求量等于供给量,价格形式均衡。

 

 

2.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

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消费者偏好;消费收入水平;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相关消费品的价格;社会消费风尚和社会消费心理;个人经历背景和文化教育程度;消费者人数;收入分配情况;社会文化和教育状况;国家政策与法律等。

3.如果某国政府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而把农产品价格提高到均衡价格以上,它应该采取什么相应的措施?

答:

如果某国政府为了促进农业的了展而把农产品的价格提高到均衡价格以上,必然会使得农产品市场形成供大于求的情况。

为避免产品供给过剩,浪费社会经济资源,在采取农产品保护价格政策的同时,还应当限制农产品的供给(如限制播种面积);刺激农产品的需求(如扩大出口、增加贮藏、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和转化)。

4、商品市场是如何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的问题?

答:

首先,当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在供求的影响下,出现上升时,生产者将增加这种这种商品的生产,社会资源配置到这种商品中;反之,社会资源将流向别的商品。

这就解决了生产什么的问题。

其次,不论某种商品的价格如何发生变化,生产者都将试图使用最有效的生产方法以降低成本,以按均衡价格出售商品得到额外利润,这就解决了如何生产的问题。

再次,谁愿意支付商品的价格,谁就得到该种商品,这也解决了为谁生产的问题。

但是,任何一种商品市场只能部分地解决这三个问题,因为这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他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相互影响的。

5、生产者在确定商品价格时,应考虑需求的价格弹性吗?

为什么?

答:

生产者在确定商品的价格时。

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应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的高低考虑商品价格水平。

因为当某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大于1(富有弹性时)时,销售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此时应降价销售,薄利多销,增加盈利;相反,当某种商品缺乏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由于需求量变动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应提价销售,高价攫利。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单位弹性,升降价销售收益不变。

6、商品的产量和价格为什么会呈蛛网状变化?

答:

这是由于商品生产的周期性特点所决定的。

在周期性(季节性)生产情况下,生产者根据现期价格决定下一期不连续生产的商品产量,消费者根据本期价格决定消费需求的数量。

生产者与消费者对价格变化反应不同会造成产量和价格蛛网状变化。

当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蛛网呈收敛型;当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时,蛛网发散型;当需求弹性等于供给弹性时,蛛网呈环型。

7、农业的丰收通常会导致农民收入的下降。

这句话对吗?

为什么?

这句话是对的。

因为农业的丰收,通常将导致农产品供给的增加和农产品价格下降。

但由于农产品缺乏需求的价格弹性,农产品需求量没有增加多少,农民的收入下降。

8、需求价格弹性的高低对生产者的总收益有什么影响?

答:

需求弹性的高低对生产的总收益有以下几种影响:

当某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大于1(富有弹性时)时,销售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此时应降价销售,薄利多销,增加盈利;相反,当某种商品缺乏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由于需求量变动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应提价销售,高价攫利。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单位弹性,升降价销售收益不变。

五、计算题~1

1、已知需求曲线的方程式为P=30-4Q,供给曲线的方程式为P=20+2Q,求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

解:

均衡时有30-4Q=20+2Q

Q=5/3

P=30-4×5/3=70/3

2、已知某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曲线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曲线变为Q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

(1)、

(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

(1)、

(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

衡数量的影响。

解:

当市场均衡时,

Qd=Qs,即50-5P=-10+5P

解得Pe=6Qe==20

见右图E1点所示

 

(2)当供给函数不变,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时,

若市场实现均衡

则60-5P=-10+5P

解得Pe=7Qe=25

见右图E2点所示

(3)当需求函数不变,供给函数变为Qs=-5+5P时,

若市场实现均衡

则50-5P=-5+5P

解得Pe=5.5Qe=22.5

见右图E3点所示

(4)由

(1)、

(2)、(3)说明,静态分析是指是根据既定的的外生变量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即由既定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来求得市场均衡时的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

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即当消费者收入或生活技术水平发生变化时,使得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时,市场实现均衡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

(5)由

(1)、

(2)、(3)说明,在供给曲线或供给函数不变,而需求曲线或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需求曲线右移将引起均衡价格提高和均衡数量增加;相反,需求曲线左移将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减少。

在需求曲线或需求函数不变时,供给曲线右移将使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相反,供给曲线左移,将使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级减少。

3、假定需求函数为Q=MP--N,其中M表示收入,P表示价格,N(N>0)为常数。

求: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

4、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为Ep=1.3,需求收入弹性EM=2.2。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5%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解:

(1)因

所以需求量变动%=1.3×2%=2.6%

答:

商品价格下降2%,消费需求数量增加26%。

(2)

所以需求变动%=2.2×5=11%

答:

消费者收入提高5%,消费者消费需求增加11%

第三章效用论

一、填空

1.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有(大小)之分,它们可以用(基数)衡量;

2.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有(程度)的不同,它们可以用(序数)衡量。

3.当某种商品的消费量逐渐增加的时候,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随之(增加),边际效用趋于(减少)。

4.假如某个消费者把一定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两种商品,那么获得最大效用的条件是(用在每两种商品上的每一元钱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5.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得到的效用大于其失去效用的部分);

6、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相同)。

7.在同一条预算线上,消费者的总支出是(相同)。

8.在总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增加1单位的商品X需要减少3单位商品Y,那么以X代替Y的边际替代率是(3)。

二、判断

1.同样一种商品的效用因人、因地、因时不同而不同。

(Y)

2.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从每单位商品中得到的效用随着这种商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N)

3.用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意味着1单位商品X和3单位商品Y具有同样的总效用。

(Y)

4.当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交时,消费者从交点所表示的商品组合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N)

5.在均衡的条件下,消费者对每单位商品所支付的货币的效用,等于他所购买的商品的边际效用。

(Y)

6.只要商品数量在增加,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增加。

(N)

三、选择

1.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A)

A.消费者的偏好

B.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

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2.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的原因是(C)

A.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B.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

C.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样的比率下降

3.购买商品的效用最大化原则是(C).

A.AUX/PX=AUY/PY=

B.TUX/PX=TUY/PY=

C.MUX/PX=MUY/PY=

4.已知消费者收入是50美元,商品X的价格是5美元,商品Y的价格是4美元.假定这个消费者打算购买6单位商品X和5单位商品Y,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60和30。

如果得到最大效用,他应该(A)。

A增加X的购买量和减少Y的购买量

B.减少X的购买量和增加Y的购买量

C.同时减少X的购买量和Y的购买量

5.已知商品X,Y,Z的价格相同,消费者要得到最大效用,他应该购买(C)。

A相同数量的商品X、Y、Z

B.这三种商品并使他们的总效用相等

C.这三种商品,并使三者的边际效用相等

6.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降为零,这意味着这种商品的(A)。

A总效用最达到最大B.总效用降到最小C.总效用等于零

四、简答

1、为什么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时,切点所表示的商品组合是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

当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交时,沿着预算线向左上方或右下方移动,该点仍能使效用水平提高,因此该点还不是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

只有当无关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时,沿着预算线向左上方或右下方移动,该点都会使效用水平降低,因此该点是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

 

 

 

2、当消费者在把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配置到多种种用途上的时候,为什么只有在各种用途的的边际效用都相等时,消费者才能从该数量的商品中得到最大效用?

答:

消费者在把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配置到多种用途时,只有在各种用途的边际效用都相等时,才能从该数量的商品中得到最大效用。

MU1/P1=MU2/P2=······=MUn/Pn.如果商品在不同用途上的边际效用不等,例如,在A用途的边际效用高于B用途的边际效用,那么减少投放在A用途的商品,增加投放在B用途的商品,总效用将会增加。

有商品在不同的用途上的边际效用相等,总效用才会达到最大。

3、某人与他的朋友到饭馆吃饭,点了一道40美元的龙虾,但没有吃完就欲离开。

由于不能把剩下的龙虾带走,他的朋友劝他把龙虾吃完,不然就亏了。

请根据效用原理,他应该怎样做?

为什么?

答:

此人不应该再吃龙虾。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该消费者吃饱时,他的总效用已经达到最大化,边际效用为零。

如果他继续吃龙虾,边际效用将降为负数,即他不但亏了没有吃完龙虾所损失的钱,而且还会导致总效用的下降。

五、计算题

1、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中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和14单位Y,试求:

(1)消费者的总效用;

(2)如果因某种原因消费者只能消费4个单位X产品,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消费多少单位Y商品?

(参考教材后练习)

解:

(1)TU=4X+Y=4×16+14=80

(2)80=4X+Y=4×4+Y

Y=80-16=64

2、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是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是多少?

解:

MRS肯衬=P肯/P衬=1/4

3、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X和商品Y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的价格分别为P=20元,P=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Y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该各是多少?

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解:

根据消费者均衡原理,

MUx/20=MUy/30

即3Y2/20=6XY/30故3Y=4X

消费年消费数量应满足消费效用最大化条件

20X+30Y=540

3Y=4X

联解上方程X=12Y=16

故U=3XY2=3×12×162=9216(效用单位)

答:

该消费者每年购买X商品数量为12单位,Y商品16单位,每年从中获得总效用为9216单位。

4、考虑某消费者购买商品A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假定该消费关于商品A的需求函数为Q=0.02M-2P,收入M=6500,商品A的价格P=20。

如果目前商品A的价格上升为P=40。

求:

商品A的价格变化的总效用应是多少?

其中,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又分别是多少?

解:

当消费收入M=6500,商品A的价格P=20时,某消费者对A商品的消费数量为

Q1=0.02M-2P=0.02×6500-2×20=130-40=90

当商品价格上升为P=40时,消费者消费A商品的数量为(假定收入水平不变)为:

Q2=0.02M-2P=0.02×6500-2×40=130-80=50

给消费者所带来的价格效应50-90=-40(减少)

因为价格上升使消费者购买A商品的支出增加50×(40—20)=1000

在价格上升之后,消费者实际收入降为M=6500-1000=5500

此时,消费者对A商品的的需求数量为:

Q3=002×5500-2×40=30

故价格变动给消费带来的收入效应为30-50=-20(减少)

商品A的价格变化所带来的总效应为:

30-90=60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一、填空

1、当边际产量等于在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曲线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2、在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增加1单位生产要素X可以取代3单位生产要素Y,那么X代替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技术水平不变)

4、利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的切点所表示的生产要素组合,能够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最高的)产量。

5、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的时候,两条曲线的斜率相等,这意味着(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或边际产量之比)。

二、判断

1、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产量将不断递增,边际产量在开始时递增,然后趋于递减。

(Y)

2、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N)

3、利用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所表示的生产要素组合,都可以生产出同数量的产品。

(Y)

4、假如以生产要素X代替生产要素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这意味着增加1单位X所增加的产量,等于减少3单位Y所减少的产量。

(Y)

5、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交的时候,用交点表示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可以实现成本最小化。

(N)

三、选择

1、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的时候,边际产量曲线与(C)。

A.平均产量曲线相交B.纵轴相交C.横轴相交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A)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B.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不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3、规模收益递增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B)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B.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不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4、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向外移动意味着(C).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5、假定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这表明要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A)。

A.还可以减少成本支出

B.不能再减少成本支出

C.应该再增加成本支出

6、最小成本原则是(A)。

A.MPX/PX=MPY/PY=···

B.APX/PX=APY/PY=···

C.TPX/PX=TPY/PY=···

7、当某厂以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既定的产量时,他(A)。

A.一定获得了最大利润

B.一定没有获得最大利润

C.是否获得最大利润还无法确定

四、简答

1、边际收益为什么会发生递减?

答:

当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使某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时,保持不变的生产要素与连续增加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一个最优比例,如果超过了这个最优比例再继续增加这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效率就会下降,边际产量递增减。

2、规模收益为什么发生递增?

答:

当生产规模扩大时,可以实行更合理的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总产量将发生递增。

3、如何利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推导出最大产量(或最小成本)原则。

等产量曲线表示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某一特定产量时,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可能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等产量曲线主要有以下特征:

●等产量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并向原点凸出,斜率为负;●同曲线上各要素组合的产量相同,不同曲线上要素组合点的产量不同;●在同技术条件下,生产者可能有无数条等产量线,离开原点越远,等产量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在同一平面图中,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互不相交。

等成本线指在生产要素价格和厂商的总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能购买的最大数量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等成本线有以下特征:

●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随购买量的变动而变动,等产量曲线一定是一条直线;●等成本线的斜线表示两种要素价格的比例:

PL/PK=1/2;●等成本线上各点生产要素组合成本都相等,不同的等成本线上各点成本不相等;●离原点越近的等成本线,其代表的成本越低,相反,越高;●等成本线如果发生位置或形状的改变,则意味着总成本或要素的价格发生了变化。

证明:

在切点处,两线斜率必然相等。

由于:

等产量线的斜率=—MPL/MPK(MP--要素的边际产量)

等成本线的斜率=—P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