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温QC成果报告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199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温QC成果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温QC成果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温QC成果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金温QC成果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金温QC成果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金温QC成果报告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金温QC成果报告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金温QC成果报告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金温QC成果报告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温QC成果报告书.docx

《金温QC成果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温QC成果报告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温QC成果报告书.docx

金温QC成果报告书

隧道质量通病QC小组成果报告书

一、小组概况及成员简介

1、小组概况

QC小组所在单位或部门:

上海华东铁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项目监理部

小组名称:

隧道主要质量通病—渗漏水的防治攻关QC小组

课题名称:

隧道主要质量通病—渗漏水的防治

小组类型:

现场型

本QC小组成立于2011年7月1日,由6名监理人员组成。

小组成立后根据监理标段内施工现场的需要和目前隧道主要存在渗水这一质量通病的特点选定了“隧道主要质量通病—渗漏水的防治”为课题,积极开展活动,QC小组成员采用调查研究现场开会和室内分析讨论等各种方式,对待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分析、解决和提高。

在此期间共组织了3次活动,通过学习和交流提高了QC小组成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QC小组以现场活动为主,对隧道防排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研究、制定对策优化施工方案、调整施工顺序,并认真组织实施使得隧道防排水效果大大提高。

 

2、小组成员简介

姓名

性别

组办职务

项目职务

文化程度

小组分工

成员变更情

许飞玉

组长

总监

本科

QC方案策划

刘大明

组员

工程师

本科

方案实施

刘涛

组员

工程师

本科

方案实施

陈铁山

组员

工程师

本科

方案实施

胡云山

组员

工程师

本科

方案实施

吴纪萱

组员

资料收集员

专科

资料汇总

二、选题理由

渗漏水是铁路隧道的主要质量通病之一,我监理标段内隧道所占比重有较大。

目前,国内外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十分重视隧道工程结构防排水的技术措施和管理,若结构防排水措施不当,或施工质量监控不严,势必给工程带来各种水害影响,渗漏水将直接危及到行车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该课题意义是,寻找影响隧道渗漏水的相关因素,合理有效的采取相对应得措施以提高隧道防水质量,完成打造“不渗不漏”隧道的工程目标,有助于推动隧道与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进步和发展。

三、第一次PDCA循环(2011年7月1日~8月15日)

1、现状调查

(1)铁路隧道防排水的要求

a、基本要求

《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新建和改建的铁路隧道洞内外应有完善的防排水设施,以保证结构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并做到衬砌不滴水、安装设备孔眼不渗水,隧道防排水应采用“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b、防水混凝土要求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10,衬砌厚度不小于30cm,迎水面的主筋保护层不应小于5cm,表面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

并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作了规定,现在铁路隧道一般采用耐久性混凝土,施工要求可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铁建设[2010]255号)的相关要求。

c、注浆防水的要求

在预计涌水量大的软弱地层地段宜采用超前预注浆,衬砌、支护后渗漏水严重的地段宜采用衬砌内注浆或衬砌后围岩注浆。

超前注浆浆液固结体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挖,回填注浆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

d、防水层和防水板的要求

防水层应在基层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每一个工序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铺设基面要求平整、无尖锐物,采用暗钉铺设,热锲法双缝焊接,焊缝强度不小于防水板本身强度的70%,二次衬砌时要对防水板采取保护措施。

e、施工缝、变形缝的要求

混凝土和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

在先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用钢丝刷将其表面浮浆清除,用水冲洗,保持湿润,继续浇筑时铺设一层砂浆。

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7d的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50%,采用塑料、橡胶、金属止水带时,应采用有效措施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

f、隧道排水要求

隧道、明洞、辅助坑道宜采用自流排水,纵向设排水沟,横向设排水坡,衬砌背后设环向盲管(沟)、纵向盲管(沟)和隧底盲管(沟),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洞内排水沟坡度与线路一致。

铺底面或仰拱上混凝土填充面紧靠水沟侧,水沟边墙上预留泄水孔。

(2)隧道防水施工控制

a、基面检查处理施工

在铺设防水层之前应对基面(初期支护表面)的渗漏水、外漏的突出物及表面凸凹不平处进行检查处理。

初期支护为喷钢纤维混凝土时,基面应补喷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层,以保护防水板不受损伤。

基面处理质量检查要求:

①初期支护表面无明显渗漏水,且无空鼓、裂缝、松酥等现象。

②初期支护表面平整,用2m尺进行检查,其平整度≤5cm。

③初期支护表面无钢筋及凸出的管件等尖锐突出物。

b、排水板施工

排水板铺设:

排水板环向紧贴初期支护内表面布置,向下沿C15无砂砼表面至纵向排水管上部,一般地段,排水板的纵向间距为5~10m,地下水发育地段适当加密,最大间距不得超过10m。

排水板位置应与防水板接缝错开50~100cm以上。

c、纵向盲管与排水管布设:

隧道两侧边墙墙脚附近纵向盲管与排水管布设见附图所示。

纵向盲管采用φ110mm打孔波纹管,贯通设置,每4m设置一处直径φ80mmPVC排水管连接到隧道侧沟,排水管一端与盲管用三通连接并可靠固定,另一端直接连接到隧道侧沟,施工时注意排水管的流水坡度,浇筑二衬砼时注意防止堵塞出水口,保证排水畅通,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对于二次衬砌拱墙部位采用钢筋砼时,为防止排水管与二衬钢筋相互干扰、以便于排水管布设,排水管与纵向盲管可采用90度三通接头相连接。

隧道纵向盲管与排水管布置及连接示意图

纵向排水盲管应按设计标高确定划线,以使盲管位置准确合理(盲管安设的坡度与线路坡度一致),盲管施作前须保证初期支护平整,确保盲管布设后纵向顺直。

纵向排水盲管施工前,应将土工布及防水板按图所示用铆钉加压条固定,并按每50~100cm间距设置一纵向盲管固定弯钩。

盲管上部施作C15无砂混凝土(排水体)反滤层,然后用土工布包裹盲管及无砂混凝土反滤层后按图所示固定到初期支护围岩壁上,再将防水板向上挂设固定并压住上部防水板并按规范施做热熔焊接。

防排水施工示意图

d、防水板施工作业

在基面处理、排水盲管设置、水平施工缝止水条安装完成后,进行防水板施工作业,一般包括铺设准备、缓冲层铺设、防水板固定、防水板焊接、质量检查等环节。

防水板铺设技术要求:

防水板铺设应超前二次衬砌施工1~2衬砌施工段长度,并设临时挡板防止机械损伤和电火花灼伤防水板,同时与开挖掌子面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②对于初期支护为钢纤维混凝土的,防水板铺设前应补喷一层水泥沙浆保护层,以保护防水板。

③铺设前进行精确放样,弹出标准线进行试铺后确定防水板一环的尺寸,尽量减少接头。

④防水板采用环向铺设,从拱部向两侧边墙展铺,下部防水板应压住上部防水板,松紧应适度并留有余量(一般实铺长度与弧长的比值为10:

8),保证防水板全部面积均能抵到围岩。

⑤分段铺设的卷材的边缘部位预留至少60cm的搭接余量并且对预留部分边缘部位进行有效的保护。

⑥附属洞室处铺设防水板时,先按照附属洞室的大小和形状加工防水板,并与边墙防水板焊接成一个整体。

⑦三层以上的塑料防水板的搭接形式必须是T形接头。

⑧两幅防水板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防水板的接缝应与补衬施工缝错开1.0~2.0m。

(3)现场数据采集

我小组成员与2011年7月1日至8月15日对已经施工完成的隧道防渗水情况进行了现场查看,发现防水效果不是很明显,主要有两个问题:

中心φ110mm排水管沟12根有4根不排水,新老砼接缝处4处有1处有渗水现象。

2、原因分析

小组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如下统计和分析:

防水效果不佳统计表

序号

缺陷原因

检查频数(处)

缺陷频数(处)

频率(%)

1

φ110mm排水管沟不排水

12

4

33%

2

新老砼接缝处渗水

4

1

25

从检查结果我们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1、φ110mm排水管沟不排水安装时无排水坡度,个别断开部位连接处没有处理好;2、每两板衬砌砼交接处处的止水带无安装固定措施,埋设端与预留端长短偏差大;3、现场操作工人理论概念差,操作不熟练。

3、制定对策

小组成员通过原因分析,制定实施对策,各责任人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现场监理人员、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进行交底与培训,见下对策表:

项目

原因

目标

措施

时间

备注

施工量度

φ110mm排水管沟不排水安装时无排水坡度,个别断开部位连接处没有处理好

φ110mm排水管沟顺利排水

施工现场划线定位,所有接头有效连接

3天

施工方法

每两板衬砌砼交接处处的止水带无安装固定措施,埋设端与预留端长短偏差大

施工缝处无渗漏水现象

用钢筋制作卡具固定止水带的位置

1天

施工人员

现场操作工人理论概念差,操作不熟练

增强施工人员理论知识,熟练操作过程

举办施工现场培训班

1天

4、控制目标

小组初定了目标:

下次衬砌避免发生以上两种情况,小组成员及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先期预防方法。

四、第二次PDCA循环(2011年8月16日~10月15日)

经过第一次PDCA循环,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对策措施后,又对后续施工的隧道防水情况进行了观察,同时进行第二次PDCA循环。

发现φ110mm排水管沟能够顺利排水;施工缝处已无渗漏水现象。

对施工过程中的个别不规范的地方又进行了现场进行了现场指导。

五、实施效果

1、施工质量

经过两轮PDCA循环,又对后续的隧道防水情况进行了检查,总体情况较好,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隧道防水效果明显提高,保证了施工质量。

2、技术收益

通过两次循环,技术人员对隧道防水监理、施工理念有了深刻的学习和体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个人也得到了锻炼提高,对开展后续工作有较大的帮助。

3、经济效益

通过活动,有效的解决了隧道渗漏水的问题,节约和后续堵漏所需的人力、物力。

4、社会效益

为完成打造“不渗不漏”隧道的工程目标提供了一定的现场施工依据,有助于推动隧道与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进步和发展。

六、体会和认识

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参加的人员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小组成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客观能动性,使自己的所学与现场施工很好的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小组成员对QC小组活动有了充分的了解。

随着隧道修建水平的不断提高,防排水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要满足目前对隧道渗漏的要求和工务管理的需要,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去解决。

首先,防排水理念的认识有待改进,隧道防排水类型、标准和技术措施必须根据行车运营、生态环境和工务维护来确定,努力提高后期防排水设施的可维护性。

其次,隧道防排水应进行整体协作,充分发挥和调动围岩注浆和初期支护的防水作用,为防水层和二次衬砌防水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应高度重视防排水施工人员、机具、材料、技术、工艺、环境及现场质量管理的研究,使防排水设计不折不扣地反映到施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