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消防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402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项目消防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施工项目消防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施工项目消防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施工项目消防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施工项目消防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施工项目消防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施工项目消防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施工项目消防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施工项目消防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施工项目消防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施工项目消防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施工项目消防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项目消防方案.docx

《施工项目消防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项目消防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项目消防方案.docx

施工项目消防方案

一、编制目的

为确保本项目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及其实施细则和天津市消防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依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立足自救”的原则,制定本项目工程施工现场消防方案。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

三、消防部署

1、组织管理:

1.1本项目工程开工时,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现场消防、防火领导小组”,做好项目工程消防安全工作的保障。

1.2编制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依照管理制度要求落实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各相关责任人。

1.3建立健全的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并落实检查责任制执行情况,采取消防工作考评及奖罚办法。

1.4依照相关规定和消防平面布置图等,进行现场消防设备、设施的设置,并做好通水,通电试验,检查通水效果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1.5组织现场施工人员按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对施工现场工人进行消防安全技术交底。

1.6编制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施工现场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1.7建立施工现场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台帐及验收记录。

1.8经常性组织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含安全巡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并对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出具整改通知单,实行“三定一落)实”的措施对消防安全隐患问题的进行整改,并对消防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2、现场策划:

2.1本项目工程平面形状为长方形,施工场区内地势平坦,为保证施工现场消防通道畅通,在施工现场内设置了一条6m的消防通道,供消防车行走。

2.2生活区:

设置干粉灭火器为主,消防器材为辅。

2.3加工区:

设置干粉灭火器为主,消防器材为辅。

2.4应急疏散设施:

生产区应急疏散设置一条应急疏散通道并有明显的安全标识,一旦发生险情,可依照安全警示标志牌方向疏散。

生活区疏散依靠现有的一条水泥硬化道路,可供生活区人员进行紧急情况疏散。

四、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源辨识

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源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为了能更好的保证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把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源主要划分三大块:

生产区、生活区、仓库区。

1、生产区:

1.1施工现场使用的氧气、乙炔。

1.2钢筋加工区钢筋焊接及电渣焊所造成的焊花和落渣。

1.3配电箱及电缆。

1.4模板堆场及作业区余料堆场。

1.5作业人员违章使用明火和吸烟等。

1.6施工过程中临时拉设电源线、电动工具、夜间照明器材等。

2、生活区:

2.1食堂的煤气灶使用。

2.2宿舍插座的使用。

2.3宿舍内吸烟。

2.4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如:

热得快、电热毯等)。

3、仓库区:

3.1易燃物品各种润滑油,油漆等堆放。

3.2易爆物品氧气和乙炔堆放。

3.3各电线、电缆工具及材料堆放。

五、防火措施

(一)施工区防火措施

1、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措施

1.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均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1.2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材料堆场、仓库、易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等区域。

1.3施工现场夜间要有照明设备,保持消防车通道畅通无阻,加强值班巡逻。

1.4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好用。

1.5在施工时,应先将消防器材和设施配备好。

1.6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瓶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30m。

如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离措施。

1.7乙炔氧气瓶的存放距离不得少于2m使用时两者的距离不得少于5m。

1.8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气火灾。

1.9施工作业期间需搭设临时建筑物,必须经本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施工结束应及时拆除;但不得在高压架空线下面搭设临时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性物品;

2、主体结构施工时防火技术措施:

2.1焊接时要加强火源管理,特别在高层施工时,在焊接处设立隔板,并有监护人进行管理,焊工要携带干粉灭火器,在焊点垂直下方,尽量清理易燃物。

电火花掉落处要及时消灭火种。

在大雾和六级风时应停止焊接作业。

2.2电焊线接头要紧固,焊线绝缘要良好,与脚手架或易燃物接触时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漏电打火。

照明和动力用电缆应按规定架设。

2.3外排架的安全网必须符合阻燃标准要求,不准使用可燃的安全网。

3、木工(模板)作业场防火技术措施

3.1木料(模板)堆场严禁吸烟;木料(模板)堆场严禁动用明火。

3.2木料(模板)堆场、制作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危险物品。

3.3夜间作业不得使用碘钨灯照明。

3.4木料(模板)堆场必须配备足够消防灭火器材。

4、焊、割施工作业防火技术措施

4.1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无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得人员,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4.2凡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焊、割作业,未经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4.3焊工不了解焊、割现场周围情况,不得进行焊、割作业。

4.4焊工不了解焊件内部是否安全时,不得进行焊割作业。

4.5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准焊、割作业。

4.6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时,不准焊、割作业。

4.7与外单位相连的部位在没有弄清有无险情,或明知存在危险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不准焊、割作业。

4.8施工现场中焊、割作业需要动用火种,存在事故隐患时应严密注意,现场要有足够的防火设施。

4.9焊、割作业机棚要有专人管理,焊割作业区与气瓶距离,与易燃易爆物品距离,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距离都应大于安全规定距离,焊割设备上的安全附件要保证完整有效。

4.10施工现场要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必须取得动火手续才能进行动作作业,并有专人跟踪管理、监护。

4.11施焊时,施焊人员要自带一个手提式灭火器,在发现有燃烧火苗时,及时将其扑灭,防止漫延造成火灾危险。

4.12施焊时,要将施焊下方的模板及外架周边等用水淋湿,或在其下方放一块铁皮或湿麻包将焊花接住,并及时用水将其淋灭,防止火花四溅造成隐患。

4.13每次动火作业完成后,都要用水将其周围淋湿,并仔细检查有无火苗,及时将其消灭,在确保无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去。

5、施工现场电气设施防火技术措施

5.1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气线路、设备必须由持有上岗操作证的电工安装、维修,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和国家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

5.2电线绝缘层老化、破损要及时更换,严禁在外脚手架上架设电线(JGJ46-2005第7.1.2条规定)和使用碘钨灯。

5.3严禁乱接乱拉电气线路,乱装电气设备(包括灯具、插座)。

5.4发、配电箱必须配备足够的有绝缘功能的灭火器材和砂箱,灭火器材应放置在方便易取的地方。

灭火器材应定期检查,发现过期、失效应立即更换。

5.5施工现场不得使用明火电炉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电热设备,不得使用多用插座,照明灯具必须使用护套线。

5.6临时建筑设施的电气安装要求:

a.电线必须与铁制烟囱保持不少于50㎝的距离;

b.电气设备和电线不准超过安全负荷,接头处要牢固,绝缘性良好;室内、外电线架设应有瓷管或瓷瓶与其他物体隔离,室内电线不得直接敷设在可燃物、金属物上,要套防火绝缘导管;

c.照明灯具下方一般不准堆放可燃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堆放物品水平距离不得少于50㎝;

d.临时建筑设施内的照明不准使用60W以上的照明灯具;宿舍内照明应按每10㎡有一盏不低于40W的照明灯具,并且安装的插座应有漏电保护;

e.每栋临时建筑以及临时建筑内单元的用电必须设有电源开关和漏电保护开关,做到人离电断;

f.凡是能够产生静电引起爆炸或火灾的设备容器,必须设置消除静电的装置;

g.临时施工移动线路要用电缆架设,严禁将电缆绑在脚手架上,施工机具和照明灯具及线路绝缘良好,保证用电安全。

6、施工现场用气防火技术措施

6.1储装气体的罐瓶及其附件应合格、完好和有效;严禁使用减压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氧气瓶,严禁使用乙炔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乙炔瓶;严禁使用瓶装石油液化气罐。

6.2气瓶运输、存放、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气瓶应保持直立状态,并采取防倾倒措施,乙炔瓶严禁横躺卧放;严禁碰撞、敲打、抛掷、滚动气瓶;气瓶应远离火源,距火源距离不应小于10M,并应采取避免高温和防止暴晒的措施;燃气储装瓶罐应设置防静电装置。

6.3气瓶应分类储存,库房内通风良好;空瓶和实瓶同库存放时,应分开放置,两者间距不应小于1.5M。

6.4气瓶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使用前应检查气瓶及气瓶附件的完好性,检查连接气路的气密性,并采取避免气体泄漏的措施,严禁使用已老化的橡皮气管;

b.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5M,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c.冬季使用气瓶,如气瓶的瓶阀、减压器等发生冻结,严禁帮火烘烤或用铁器敲击瓶阀,禁止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丝;

d.氧气瓶内剩余气体的压力不应小于0.1MPa;

e.气瓶用完后,应及时归库。

7、应急疏散通道防火技术措施

生产区应急疏散设置一条应急疏散通道并有明显的安全标识,一旦发生险情,可依照安全警示标志牌方向疏散。

生活区疏散依靠现有的一条水泥硬化道路(施工现场大门处延伸至宿舍区)可供生活区人员进行紧急情况下的疏散。

(二)生活区防火措施

1、施工现场临时设施、临时用房防火技术措施:

1.1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围墙位置的布置、配电线路敷设或架设的走向、高度等临时设施要满足现场防火、灭火及人员安全疏散要求。

1.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时要留出消防车的通道,通道应硬地化,其宽度不应小于3.5m,夜间有照明路灯。

1.3临时用房必须整齐、牢固,远离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室内地面要平整,其四周应当修建排水明渠。

1.4临时建筑不要修建在高压架空线下面,并距离高压架空电线的水平距离不少于6m。

1.5贮存、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设施要独立搭建,并远离其他临时建筑。

2、施工现场宿舍防火技术措施:

2.1每间宿舍必须设立一名负责人,负责宿舍日常的防火工作。

2.2集体宿舍周围和各层设置消防器材和工具,不得挪作他用。

消防器材经常检查,保证完好。

2.3吸烟要在指定的吸烟区域吸烟,严禁躺在床上吸烟、乱丢烟头。

2.4严禁在宿舍内烧香拜神和使用蜡烛照明。

2.5严禁在宿舍内生火、做饭,严禁乱拉乱接电线和使用电炉,不准使用电热器具(煮饭、煲水设立专用地方),电线上不得挂衣物。

2.6保持宿舍道路畅通,不准在宿舍通道、门口堆放物品和作业。

2.7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宿舍。

(三)仓库区防火措施

1.严格执行公安部《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仓库(包括门窗)设置必须牢固,仓库内应按规范要求配备性能良好和消防器材,仓管员应具有一定的消防知识。

2.仓库保管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力求“四懂”,即:

懂名称规格(正规名称与俗称),懂用途,懂安全保管,懂管理业务。

3.对防火设备的进仓,仓库要正确验收其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设备是否过期等,再进行签单收料,并按本库房的规定存放。

4.易燃易爆物资要放在专用库,贵重物品必须放置在安全场所,危险品库内严禁存放有相互作用的物品,氧气瓶和乙炔瓶要分别独立存放。

5.易燃易爆仓库的照明应使用防爆灯具、开关,线路在管内敷设后管口应封堵,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6.仓库内各种材料应分类、分规格存放整齐,仓库内需经常清洁,保持库房及材料堆放区域环境卫生及物品整洁;仓库通道禁止堆放障碍物,保持消防道路畅通。

7.仓库重地非仓库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入内;仓库门口和库房内需配置灭火器,并且挂上“仓库重地,谨防火烛”、“禁止吸烟”的标牌。

8.严禁在仓库内用碘钨灯取暖和私烧火炉、电炉,严禁吸烟和携带火种,仓库内、外要挂防火标牌和警示牌;仓库附近动火须经审批。

9.按标准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经常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发现大火灾隐患,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10.仓库管理人员离库时,应随时关窗、断电、锁门;仓管员下班前必须认真检查库房内外安全防火情况,消防隐患,确保安全;根据需要安排值班人员。

11.严禁在仓库内用碘钨灯取暖和私烧火炉、电炉,严禁吸烟和携带火种,仓库内、外要挂防火标牌和警示牌;仓库附近动火须经审批。

12.按标准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经常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发现大火灾隐患,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13.仓库管理人员离库时,应随时关窗、断电、锁门;仓管员下班前必须认真检查库房内外安全防火情况,消防隐患,确保安全;根据需要安排值班人员。

(四)禁火区域划分及审批规定

1.1施工现场的动火作业必须执行动火审批制度。

1.2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属一级动火:

a.禁火区域内

b.油箱和储存过可燃性气体、易燃液体的容器以及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

c.各种受压设备

d.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割作业

e.比较密封的室内、容器内、地下室等场所

f.现场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

1.3一级动火作业由所在单位行政负责人填写动火申请表,报项目部主管部门审查,经项目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动火。

1.4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二级动火:

a.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进行临时焊、割等用火作业

b.小型油箱等容器

c.登高焊、割等用火作业

1.5二级动火作业由所在工地负责人填写动火申请表,报项目部主管部门审查,经项目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动火。

1.6在非固定的无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用火作业,均属三级动火作业。

1.7三级动火作业由所在班组填写动火申请表,报项目部主管部门审查,经项目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动火。

六、临时消防设施设施配备

施工现场根据消防源三区块来配备临时消防设施。

施工现场灭火器和消防器材必须由专人负责看护管理,灭火器要定期更换、填充(更换后未失效的灭火器可用于消防演练),如灭火器失效则立即更换,且用保险栓拴牢。

施工中严禁挪用消防器材,确保消防器材齐全、有效。

七、应急措施

火灾应急处置应按照先保人身安全,再保护财产的优先顺序进行,切实使损失和影响减到最低程度。

具体细则如下:

1、火灾临界状态的处置

1.1灭火程序

先救人,后灭火:

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

先控制、后消灭:

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在具备了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

先重点、后一般:

在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整个火场的情况后,要分清轻、重、缓、急。

1.2灭火顺序

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

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处置有这些危险的方面是重点;

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和这类物品较少的区域相比,这类物品集中区域是保护重点;

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

火势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它方面相比,控制火势蔓延的方面是重点;

火场上的下风方向与上风、侧风方向相比,下风方向是重点;

要害部位和其他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场上的重点。

2、火灾临界状态的响应

2.1任何员工一旦发现火情,视火情的严重情况进行以下操作:

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时,可以马上扑灭的,应立即进行扑灭。

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一方面立即通知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一方面向现场管理者汇报。

2.2火势开始蔓延扩大,不可能马上扑灭的,按照以下情况处理:

现场最高领导者立即进行人员的紧急疏散,指定安全疏散地点,同时向119报警。

由安全员负责清点疏散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立即通知现场最高领导者或消防队员。

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通知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

3、伤员救护:

3.1当发现有人员被大火围困时,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应马上利用现场便携式灭火器和消防水管等消防灭火器材,掩护被困人员逃生。

3.2当发现有人中毒时,应马上戴好空气呼吸器,以最快的速度将中毒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并根据需要给予保暖、清理口腔粘稠物、胸部按压等救护措施,等待专业医疗救护队到达。

3.3火灾消防组到达现场时,应马上与灾害单位现场负责人联系,了解清楚事故现场是否有人员受困或中毒;同时在配戴好防护用品和防毒面具的前提下,迅速展开事故现场侦察,进入现场后首先查明有无受困和中毒人员,并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并根据需要给予保暖、清理口腔粘稠物、胸部按压等相应的救护,等待专业医疗救护队到达。

4、现场保护

事故现场的人员应负责事故现场秩序的维护、公私财物的保护,必要时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防护,以防非事故营救人员进入现场,以防不法分子趁机盗走财物或破坏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