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645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郑州至西峡高速公路尧栾段YLTJ-5标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人:

技术负责人:

批准人: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郑西高速尧栾段YLTJ-5项目经理部

2017年06月11日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郑西高速尧栾段YLTJ-5标段起点桩号为K58+300,终点桩号为K69+900,全长11.6km。

线路自东向西布线,起点接YLTJ-4标段,位于嵩县车村镇孟家庄西南侧,沿天铜路西行,绕东沟村南,下院南,于K59+700附近设置白云山互通和服务区(合并设置),路线继续沿天铜路南侧西行,绕石窑沟南,明白川南,栗园南,于白云漂流处K63+150上跨天铜线,之后路线设置铜河隧道,路线从K64+700处北沟口北侧上跨白云山景区,后设置白云山隧道至本标段终点。

本标段正线路基(含互通正线)共计15段,长2.83km(双幅)。

路基挖土石方138.77万m3,路基填土石方120.62万m3。

路基填筑均利用沿线挖方或隧道弃渣填土,无借土。

本标段涵洞台背回填共20处,桥台台背回填14处,台背回填22.5万方。

2、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5、《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

6、郑州至西峡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 

7、河南省郑州至西峡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3、首件工程选择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选择K59+919涵洞,台背回填采用开山石渣、碎砾石土等透水性材料,回填方量11986.26m3。

4、施工资源配置

4.1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以常务副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总工、工程技术、质检、测量人员组成的施工工艺试验小组。

总体负责人(组长):

技术负责人:

施工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测量负责人:

试验负责人:

物资设备负责人:

现场协调:

4.2人员配置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主要负责人一览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

1

项目经理

负责项目管理

2

总工

负责项目技术

3

生产副经理

负责施工组织

4

项目副经理

负责安全生产监督

5

项目副经理

负责质量控制

6

副总工

负责技术指导

7

测量中心主任

负责施工测量

8

试验主任

负责试验检测

9

物资设备部长

负责设备材料

10

作业队长

负责现场施工

4.3机械设备配置

根据台背回填施工与合同要求,组织进场相应的机械设备。

各台设备已经过精心维修保养,能够保证施工的需要。

进场设备报验单上的各设备经检验机况良好,维修班配件齐全人员到位。

机械设备配置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1

推土机

≥135KW

1

2

压路机

25T

2

3

平地机

PY185

1

4

挖掘机

323

2

5

装载机

50型

2

6

手扶式压路机

XG60051S

2

7

自卸车

18T以上自卸汽车

5

8

洒水车

10m3

1

4.4测量及试验设备配置

根据路基工程的具体要求,项目部试验室和测量队配备了成套的路基检测设备。

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设备见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子称

ES-30KHTS

1

2

液塑限测定仪

WX-Ⅱ(100g)

1

3

电热鼓风干燥箱

101-3ES

1

4

标准土壤筛

0.074~60mm

1

5

电动击实仪

LQ-DJ-Ⅱ型

1

6

电子天平

JY2001

1

7

灌砂筒

ф150mm

6

8

全站仪

TCR1201

1

9

水准仪

DiNi03

1

10

GPS接收机

南方S82

1

5、台背回填技术标准

为减少跳车现象,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感,桥梁、涵洞通道等结构物两侧台背采用以下措施:

1、台背设置填料过渡段,过渡段路基采用开山石渣、碎砾石土等材料填筑。

台背回填沿路线方向宽度为2.5H+5米,H为台背填土高度;

2、要求基底至路床顶范围压实度不小于96%;

3、进行台背填方碾压施工时,应尽可能扩大施工场地,以便充分发挥大型压实机械的使用效率,当受到场地限制时,可采用横向碾压法。

涵洞两侧靠近涵台2m范围内回填不宜采用大型机械进行压实,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

桥台背和锥坡的回填施工宜同步进行,一次填足并保证压实整修后能达到设计宽度要求,对于桥头锥坡也必须采用小型机械人工夯实;

4、涵洞台背填土必须在盖板浇筑完毕,且盖板、台身、台帽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方可进行涵洞洞身两侧的回填,填筑应在两侧同时对称、均衡地分层进行,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填料粒径宜小于50mm。

涵洞顶部的填土厚度必须大于0.5m后方可通行车辆和筑路机械。

6、施工工艺

6.1施工工艺流程

6.2测量放样

测量人员按设计图纸放出台背底宽、锥坡位置、放出路基中线及边坡线。

6.3路基接茬开挖台阶

按测量放样结果,按设计图纸要求,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将与路基接茬处依次逐层开挖台阶,台阶宽1.5m,高1.0m,台背回填构造图见下图:

台背回填构造图

6.4防水涂层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洞身及端墙、基础顶面以上等部位,凡是与填土接触部分的表面涂热沥青两道防水层,每道厚1.5mm。

涂刷前将混凝土面上的杂物,灰尘清扫干净,并保证混凝土面处于干燥状态,利于沥青与混凝土面结合。

6.5基底碾压

回填前将基坑底杂物和积水清除干净,清理的杂物、浮土用自卸车运至指定的弃土场。

基底清理到位和干净后,对基底进行碾压,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0%。

6.6画压实分层厚度线

基底验收合格后,台背回填前,在台身上分左、中、右把每层填筑的压实厚度(15cm)、松铺厚度(通过第一层填筑确定)分别标示出来,以便每层填筑控制。

6.7分层填筑、碾压

台背回填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路基两侧超宽50cm。

填料采用挖机配合自卸车运输到位,推土机粗平,人工配合平地机精平,施工过程中将填料中的杂物安排工人清除,超粒径的填料破碎或剔除,填料粒径小于50mm。

根据墙身上画出的松铺厚度线控制填筑厚度,确保压实厚度控制在15cm以内。

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压的原则进行,碾压时重叠1/3~1/2轮宽碾压。

先静压一遍,再弱振碾压一遍,然后开始强振碾压,每强振一遍,通过灌砂法进行压实度检测,直到压实度≥96%,确定碾压遍数和松铺厚度。

对于压路机不能碾压的部位,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实。

6.8压实度检测

台背回填压实度采用灌砂法检测,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6%。

检验频率为每50m2每压实层至少检验1点。

6.9施工过程中影像资料收集

台背回填属于隐蔽工程,应在路基监理工程师及现场监理共同见证下留下施工影像资料。

影像资料包括基底开挖、碾压、压实度检测,台阶开挖,防水涂层施工,台背分层厚度线(红色油漆标示),每层填筑、摊铺、碾压、压实度检测,以及最后回填完成照片,影像资料进行整理,作为质量评定资料归档。

7、质量控制 

7.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7.2创优措施 

(1)创优目标 

本工程是河南省的重点工程,本工程的创优目标为:

创建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品质工程”;创国家优质工程。

(2)创优组织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创优管理小组,系统地落实创优工作。

 

深化职工创优意识,开展质量教育,增强质量意识。

针对本工程特点,我项目部制定了各项工程的创优计划、措施,给全体施工人员明确创优目标。

在施工过程中,接受监理工程师监督,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质量检查,制定奖罚措施。

 

(3)创优方案 

针对本工程,我项目部将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设备,从组织机构、管理手段、监测设施抓起,确保本合同段创公路优质工程。

为确保达到优良标准,从施工生产和施工管理两方面着手,制定严密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采取有效的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使施工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工作面都处于受控状态,以达到控制整个合同工程的目的。

 

7.3质量保证体系 

我项目部对本合同段的工程质量管理准备实行项目经理部直接负责,质量检验处监督,工地自检组控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严格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坚决杜绝不合格工序或有质量隐患的工序被放行。

落实工程施工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1)保证工程质量的制度措施 

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实施项目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

以质量责任的可追溯性明确质量责任和工作分工,确保全体质量相关人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质量工作,实现以人员素质保证工作质量,以工作质量保证各项制度和现场操作到位的良性工作循环。

 

建立健全质量检查评审制度,项目部根据本试验路工程特点和有效控制工程质量的需要,建立健全现场工程质量的检查与评审制度。

  

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将根据工程内容,实施技术培训,作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参建职工对质量工作的重视,强化质量意识。

 

建立“三自”管理制度和事故申报制度,在施工中对施工的全过程实行自控、发现问题及时自纠,对质量问题采取逐级上报制度。

 

质量自检完后,及时上报监理,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和监理师的沟通,特别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改进意见、措施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落实。

项目部质量评审会议邀请监理工程师参加,将本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与监理制度接轨。

(2)落实质量保证体系的具体措施 

我项目部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保证手段,狠抓一线质量控制,确保本标段质量目标的实现。

 

1)加强质量宣传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2)制定创优规划,完善保证体系。

 

3)健全职能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4)做好技术质量交底,严格质量审核制度 

5)严格规章制度,狠抓目标落实。

6)强化标准化作业,抓好QC攻关活动 

7)强化计量工作,完善检测手段。

 

8)与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真诚合作共同把好质量关,是我们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9)突出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开展“创优质、树样板、争贡献”为内容的质量流动红旗竞赛活动,设立内部质量奖励基金,每月开展一次质量分析总结和质量评比,把施工质量同每个人的收入相挂钩,确保各项施工质量达到优良工程标准。

 

7.4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教育。

项目质量副经理组织工程、质检部协同各专业工程师,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意识教育,认真学习工程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熟悉掌握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施工图纸、施工工艺,使每个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2)实行技术交底制,对施工中的各个技术要点、施工程序、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工作和技术考核工作,实行关键技术工种持证上岗,并选派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工人技师任班组长。

 

(3)施工前将各工序进行细化,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和机械检测、调试工作。

针对施工重点、关键工序进行分析,制定重点、关键工程施工措施。

 

(4)机械设备配置应做到性能优良、状况良好、效能匹配,确保施工均衡连续。

8、安全保障技术措施 

8.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结构框图

经理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即:

一级管理由经理负责,二级管理由专职安全员负责,三级管理由班组长负责,各作业点设安全监督岗。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工作当作第一位的工作来抓,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作业规章》认真检查,有效控制施工安全。

 

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制,由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重点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从事特种作业的机械工、机动车辆驾驶等进行培训教育,未经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员工不得上岗操作。

 

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8.2施工机械的安全技术措施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均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驾驶室或操作室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有专人看管。

用手柄起动的机械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严禁烟火。

 严禁对运转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站在可让人瞭望的安全地点,并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9、文明施工

建立创建“文明工地”领导小组,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氛围。

做到施工现场人行道畅道,施工工地沿线单位和居民出入口畅通;施工中无管线高放,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无积水,施工工地道路平整无坑塘;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严格分隔,施工现场必须挂牌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佩卡上岗,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文明,工地现场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

尊重当地风俗,创造宽松的外部社会环境。

 

10、环保管理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工作面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作为环保的专职机构,各施工队配专职环保监督员。

 制定施工环保措施,全面负责检查、监督各项环保工作的落实,将环保工作贯彻到施工的全过程。

 

1、从教育入手,认真组织学习《环境保护法》并执行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规定,做好本标段沿线环境保护工作。

项目经理部成立环保组,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环境监测、调查和掌握环境状态,督促全体职工自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并认真接受业主和环保部门的监督指导。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坚持文明施工。

管理是保护环境的手段,文明是保护环境的保障,两者有机的结合,是我们环保成功的经验,本标段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施工条件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将更严密认真组织,更细致周密地布置。

 

3、施工队伍进场前,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便道、营地等临时设施。

不破坏仅有的绿色植被,以免破坏环境,采取有效的防尘和消声等环保措施。

 

4、施工所产生的垃圾、废弃物和工程剩余的废料,应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

并经有关部门同意后送到指定地点存放,不得影响排灌系统和排灌设施。

  

5、施工期间,施工场地及道路扬尘对大气影响较大。

施工现场需配备专用洒水车在施工场道及便道进行洒水,净化大气环境,防止扬尘污染。

雨季施工时做好沟渠疏通,防止填料因雨水冲刷造成环境污染。

 

6、清洗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具的废水、废油等有害物质以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于河流、渠道和其它水域中,也不得倾泄于施工用水附近的土地上,以防止污染水质和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