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8987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检测一

专题检测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SiO2可用来制造半导体材料

②Si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③Al(OH)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④石英、Na2CO3和CaCO3可用于制玻璃

A.①③B.①②③

C.③④D.②③④

2.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

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

①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对应碱和H2

②Fe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锈迹斑斑;性质更活泼的Al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③化合物NaCl的焰色为黄色;Na2CO3的焰色也为黄色

A.①③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

3.实验室保存下列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铝片长期放置在不密封的纸盒里

B.烧碱溶液盛装在用玻璃塞塞紧的试剂瓶中

C.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D.氯水应装在棕色瓶中密封避光保存

4.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

Cu+2Fe3+===Cu2++2Fe2+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

Na2O2+H2O===2Na++2OH-+O2↑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

Cl2+H2O===2H++Cl-+ClO-

D.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

Al3++3H2O===Al(OH)3↓+3H+

5.欲证明某溶液中含有Fe2+不含Fe3+,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

①加入少量氯水 ②加入少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③B.③②

C.③①D.①②③

6.向Fe2O3、CuO、Fe、Cu的混合粉末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仍有红色粉末存在,则关于所得溶液中阳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Fe2+和Cu2+

B.一定有Fe2+、Cu2+,可能有Fe3+

C.一定有Fe2+,可能有Cu2+

D.只有Fe2+

7.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对月球土壤中14种元素的分布及含量进行探测。

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仅月球表层5cm厚的沙土就含铁单质有上亿吨,月球上的主要矿物有辉石[CaMgSi2O6]、斜长石[KAlSi3O8]和橄榄石[(Mg,Fe)2SiO4]等。

下列说法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辉石、斜长石及橄榄石均属于硅酸盐矿

B.斜长石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K2O·Al2O3·6SiO2

C.橄榄石中铁为+2价

D.月球上有游离态铁是因为月球上铁的活动性比地球上铁的活动性弱

8.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是(  )

①FeCl2 ②FeCl3 ③Fe(OH)2 ④Fe(OH)3

⑤H2SiO3 ⑥NaHCO3 ⑦Al(OH)3

A.②④⑤⑥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D.全部

9.下列各组离子中,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在加入盐酸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

A.Na+、NO

、AlO

、SO

B.Na+、Al3+、NO

、SO

C.K+、Cl-、AlO

、CO

D.Na+、Mg2+、Cl-、HCO

10.现有①NaOH、②Al2(SO4)3、③Ba(NO3)2、④FeCl3、⑤KCl五种溶液,不用任何试剂,被鉴别出来的物质的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②③⑤

C.②③①④⑤D.①④②③⑤

11.向甲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乙溶液(或气体),生成的沉淀的量与加入乙的量的关系符合下图的是(  )

选项

A

B

C

D

Al2(SO4)3

NaAlO2

AlCl3

Ca(OH)2

NH3

HCl

NaOH

CO2

12.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xH2O、Fe2O3、SiO2等)提取纯Al2O3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时操作过程如图,指出图中操作错误的是(  )

A.④⑤B.③④

C.②⑤D.①②

13.将amol钠和amol铝一同投入m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1,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A.

%B.

%

C.

%D.

%

14.某铁的氧化物(FexO)1.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112mLCl2(标准状况下),恰好将Fe2+完全氧化。

x值为(  )

A.0.80B.0.85

C.0.90D.0.93

15.某无色溶液中含有H+、Al3+、Mg2+三种阳离子,逐滴加入0.1mol·L-1NaOH溶液,消耗NaOH溶液体积和生成沉淀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溶液中H+、Al3+、Mg2+三种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1B.2∶2∶1

C.2∶1∶1D.1∶1∶2

16.部分被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g,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B.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g

C.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2.24g

D.V=896m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0分)化学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贡献之一是发现和研制了各种材料。

例如,金属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根据你学过的有关金属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铜钱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铜常用于制造货币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铜的熔点不是太高,易于冶炼,铸造成型

B.铜的性质不活泼,不易被腐蚀

C.我国较早的掌握了湿法冶炼铜的技术

D.自然界有大量的游离态的铜

(2)钢铁制品的使用更为广泛,但是铁制品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名称),铁的氧化物常见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铝制品因为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而经久耐用,但是该氧化膜易被酸碱破坏,若使氧化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C为含有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分)某学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

(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已知3Fe+4H2O(g)

Fe3O4+4H2。

                   

回答下列问题:

(1)所用铁粉中若有铝粉,欲除去混有的铝粉可以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D.FeCl3溶液

此步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经除杂后的铁粉进一步干燥后装入反应容器。

(2)D装置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学生向B中反应后的生成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滤液

FeCl3溶液,ⅡFeCl3·6H2O晶体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步骤Ⅰ中通入Cl2的作用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粉末状试样A是由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

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

(提示:

铝与氧化铁发生的反应称为铝热反应)

②另取20gA全部溶于0.15L6.0mol·L-1盐酸中,得溶液C。

③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固体B。

④用KSCN溶液检验时,溶液D不变色。

(1)反应①的产物中的单质B是________。

(2)②所发生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溶液D的体积仍为0.15L,则该溶液中c(Mg2+)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Fe2+)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

(1)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为研究某镁铝合金的成分,用天平称取0.51g该合金,溶于100mL盐酸,形成无色溶液,然后逐滴加入1mol·L-1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合金中Mg、Al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②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将一定量的Fe、Fe2O3和CuO混合物投入120mL2.2mol·L-1的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生成896m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得不溶物1.28g,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2mol·L-1的NaOH溶液,加至40mL时开始出现沉淀,则滤液中Fe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设滤液体积为120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C [Si可用来制造半导体材料,SiO2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①②错误;Al(OH)3具有弱碱性,能中和胃中过多的盐酸,③正确;工业上制取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石英、纯碱和石灰石,④正确。

]

2.D [只有非常活泼的几种金属才能与水直接反应生成碱;铁露置在空气中生成的铁锈是一种疏松的结构,内部金属可以继续被腐蚀,而铝因为极易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可以在空气中较长时间稳定存在。

]

3.B [铝片在空气中表面能形成一层保护膜,阻碍内部的金属进一步被腐蚀,A正确;玻璃塞中的SiO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Na2SiO3,使瓶塞和瓶口黏在一起而打不开,B错误;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3+,加入少量Fe粉可防止Fe3+的生成,C正确;氯水中的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故应装在棕色瓶中密封避光保存,D正确。

]

4.A [A项,离子方程式正确;B项,反应中质量和电子转移均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C项,次氯酸是弱酸,应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D项,Al3+与水反应生成Al(OH)3胶体不是沉淀,不能加沉淀符号,且不能用等号,应为可逆号。

]

5.C [Fe3+与KSCN溶液反应变血红色,Fe2+与KSCN溶液不反应,但加入氧化剂后Fe2+被氧化成Fe3+,溶液变为血红色。

所以,应先加入KSCN溶液,如果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则可证明溶液中含有Fe2+不含Fe3+。

]

6.C [混合粉末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后,仍有红色粉末Cu存在,说明所得溶液中一定没有Fe3+,一定含有Fe2+,可能含有Cu2+,C项符合题意。

]

7.D [铁的活动性不会改变,只是月球上没有氧气,故在月球上存在游离态的铁,D错误。

]

8.B [FeCl2可通过反应2FeCl3+Fe===3FeCl2制得,FeCl3可通过反应2Fe+3Cl2

2FeCl3或2FeCl2+Cl2===2FeCl3制得,Fe(OH)3可通过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制得,NaHCO3可通过Na2CO3+CO2+H2O===2NaHCO3制得,上述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而Fe(OH)2、H2SiO3、Al(OH)3无法通过单质或化合物之间的化合反应制得。

]

9.C [A项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强碱性溶液中,在加入盐酸过程中,AlO

与盐酸反应有沉淀产生,但不能产生气体;B项中的Al3+不能大量共存于强碱性溶液中;D项中的Mg2+和HCO

不能大量共存于强碱性溶液中;C项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强碱性溶液中,且加入盐酸时,AlO

与盐酸反应有沉淀产生,CO

与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

]

10.B [FeCl3溶液为棕黄色,首先被鉴别出来,利用FeCl3与NaOH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鉴别出NaOH,再利用NaOH与Al2(SO4)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NaOH过量后沉淀溶解鉴别出Al2(SO4)3,再利用Al2(SO4)3与Ba(NO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鉴别出Ba(NO3)2。

]

11.C

12.A [由含Al2O3·xH2O、Fe2O3、SiO2的铝土矿提取Al2O3,应灼烧,去掉H2O,然后加过量盐酸,得到FeCl3、AlCl3,同时除去SiO2,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NaAlO2溶液和Fe(OH)3沉淀,向NaAlO2溶液中应滴加适量盐酸或通足量的CO2,而不能加过量的盐酸,④错,Al(OH)3分解时需要的温度很高,干燥Al(OH)3不能使之分解,⑤错。

]

13.C [由2Na ~ 2NaOH ~ H2↑

 amol   amol   

mol

2Al~ 2NaOH~ 2NaAlO2~3H2↑

amol amol   amol  

mol

得溶液的质量为50a+m-(

)×2=46a+m,

所以w(NaAlO2)=

×100%=

%。

]

14.A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FexO被氧化为Fe3+转移的电子数和Cl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标准状况下112mLCl2转移电子为0.01mol,则有:

×(3-

)×x=0.01,x=0.80。

]

15.B [由题可知,10mLNaOH溶液用于中和H+,10mLNaOH溶液用于溶解Al(OH)3,那么(50-10-30)=10mLNaOH溶液用于沉淀Mg2+,n(H+)∶n(Al3+)∶n(Mg2+)=10∶10∶

=2∶2∶1。

]

16.C [由于氧化性Fe3+>Cu2+>H+,Fe3+先反应,滤液中因不存在Cu2+则一定不存在Fe3+,A项错误;由于生成了氢气说明滤液中不含Cu2+,滤渣3.2g为金属铜,铜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若全部为CuO,CuO的质量为80g·mol-1×0.05mol=4.0g,由于部分铜被氧化成CuO,则样品中CuO的质量一定小于4.0g,B项错误;滤液A中含有Fe2+和H+,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最后灼烧得到的固体为Fe2O3,3.2gFe2O3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含有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2mol×2=0.04mol,样品中所有铁元素都生成了Fe2O3,所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为56g·mol-1×0.04mol=2.24g,C项正确;由于部分铁用于置换金属铜,则与H+反应生成氢气的铁的物质的量小于0.04mol,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0.04mol,标准状况下生成的气体的体积一定小于22.4L·mol-1×0.04mol=0.896L=896mL,D项错误。

]

17.

(1)ABC 

(2)氧化铁 FeO Fe3O4

(3)Al2O3+2NaOH===2NaAlO2+H2O

18.

(1)FeCl3 2Fe3++Fe===3Fe2+,防止Fe2+被氧化 用试管取少量C溶液,滴加KSCN溶液,无颜色变化,再滴加氯水(或硝酸),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2+存在(答出要点即可)

(2)Al(OH)3 NaOH(或KOH) HCl(或其他强酸) Al3++3OH-===Al(OH)3↓ AlO

+H++H2O===Al(OH)3↓

19.

(1)B 2Al+2OH-+2H2O===2AlO

+3H2↑

(2)除去H2中的水蒸气

(3)

解析 

(1)铝粉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2Al+2OH-+2H2O===2AlO

+3H2↑,而铁粉不溶,故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铝粉。

(2)装置B中的反应是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3Fe+4H2O(g)

Fe3O4+4H2,D装置中的碱石灰可以除去H2中的水蒸气。

(3)B中的产物是Fe3O4,Fe3O4+8HCl===FeCl2+2FeCl3+4H2O,步骤Ⅰ中,FeCl2被Cl2氧化为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0.

(1)Fe 

(2)Fe2O3+6HCl===2FeCl3+3H2O,MgO+2HCl===MgCl2+H2O

(3)0.67mol·L-1 2.3mol·L-1

解析 

(1)MgO、Fe2O3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取适量发生铝热反应,生成单质Fe。

(2)MgO、Fe2O3溶于适量盐酸中得MgCl2和FeCl3。

(3)此混合液中剩余的盐酸与Fe反应产生H2,残留固体B为Fe,此时溶液中铁的存在形态只有Fe2+。

设20g混合物含MgO、Fe2O3的物质的量为xmol,

则40x+160x=20,解得x=0.1。

根据镁原子守恒得:

c(Mg2+)=

≈0.67mol·L-1。

根据Cl-守恒得:

n(Fe2+)=

=0.35mol,c(Fe2+)=

≈2.3mol·L-1。

21.

(1)①1∶1 ②1mol·L-1

(2)1.87mol·L-1

解析 

(1)①NaOH溶液在100mL至110mL阶段的反应为Al(OH)3+NaOH===NaAlO2+2H2O,则n[Al(OH)3]=n(NaOH)=0.01L×1mol·L-1=0.01mol,则n(Al)=0.01mol,n(Mg)=

=0.01mol,故合金中Mg、Al物质的量之比为1∶1。

②当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100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即n(HCl)=n(NaCl)=n(NaOH)=0.1L×1mol·L-1=0.1mol,c(HCl)=

=1mol·L-1。

(2)将混合物投入硫酸中,先后发生的反应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CuO+H2SO4===CuSO4+H2O,Fe+Fe2(SO4)3===3FeSO4,Fe+CuSO4===FeSO4+Cu,Fe+H2SO4===FeSO4+H2↑。

根据题给信息可推知滤液中含有FeSO4和剩余的H2SO4,剩余的H2SO4恰好中和40mL2mol·L-1的NaOH溶液,则剩余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n(H2SO4)=

n(NaOH)=

×0.04L×2mol·L-1=0.04mol,则n(FeSO4)=0.12L×2.2mol·L-1-0.04mol=0.224mol,c(FeSO4)=

≈1.87mol·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