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4917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大纲解析.doc

福建省考试大纲解析(中学)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考核知识点

教育学及其发展;教育及其发展;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个体发展;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教学;教育评价;思想品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

(二)考核要求

1.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17世纪以前,教育学并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也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

17世纪以后,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3)经过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洛克赫尔巴特、杜威等人的发展,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教育学。

(4)20世纪,教育学的研究范围扩大,教育学出现分支,形成了众多流派。

其中,最主要的流派主要有: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

2.教育的定义及发展、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古代不同国家的学校教育的形态,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近代教育的特征,20世纪后教育的特征。

(3)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活动。

3.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科技文化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2)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存进作用

(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4.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变化过程,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

(2)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主要有内发论、外铄论和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3)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主要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4)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5.教育目的及其功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

①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②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③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④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⑤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在智育方面的要求是:

①帮助学生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

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②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③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

①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提高人的整体性的精神素养;②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文与野、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的能力,懂得各种类型美的特性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出来的意蕴和意境,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并使人格和性情得到陶冶;③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即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

①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②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

(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主要有社会本位论、个体本位论、兼顾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4)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

①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③要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6.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校教育制度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3)我国第一个学制是壬寅学制(未实行),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的学制是壬戌学制(也称六三三学制)。

我国现行学制主要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7.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素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1)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连续性和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2)教师的素养主要有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职业心理健康。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专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自我的形成,其发展途径主要包括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和自我教育。

(3)新课程强调转变教师职业角色,转变教师的专业行为。

(4)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中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就是当代中学生区别于过去时代中学生的共有的典型特征。

主要有:

①身体素质得到改善,生理成熟期提前;②注重个人发展,追求自我完善;③平等意识增强,具有宽容精神;④喜欢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方式;⑤心理问题增多;⑥传播媒介对儿童的不良影响加大。

(5)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6)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仅要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考虑到学生因素。

(7)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主要包括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心理相容。

8.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对学校进行评价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

(2)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课程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标准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根据课程制定者,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可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3)制约课程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需求、学科知识水平、学习者身心发展需求以及课程理论等。

(4)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国家层面上,它标志着公民素养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第二,它标志着素质教育的落实有了根本依托;第三,它标志着教科书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第四,它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

(5)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前言;第二,课程目标;第三,内容标准;第四,实施建议;第五,附录。

(6)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其特征主要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7)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包括四个层面,即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

9.教学的意义与任务、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教学原则及其运用、教学方法及其运用、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其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第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第三,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四,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第五,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3)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间接性规律、双边性规律、发展性规律和教育性规律。

(4)我国中学主要的教学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

(5)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语言传递为主、以直观感知为主、以实际训练为主、以引导探究为主、以情感陶冶为主。

(6)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等。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8)新课程注重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倡导师生间的交往互动、鼓励课堂教学的生成与开放。

10.教育评价及其作用、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是通过判断一种教育方案的目标达成程度,以继续改善教育机制,完成其教育任务的价值判断过程。

教育评价的作用主要包括激励作用、调节作用、诊断作用、管理作用和发展作用。

(2)根据教育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可将教育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教育评价的价值标准不同,可将教育评价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根据评价的分析方法,可将评价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根据参与评价的主体不同,可将教育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3)新课程主张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强调对评价功能、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多方面要发生转变。

11.德育及其意义、德育的目标与内容、德育过程的规律、德育原则及其运用、德育方法及其运用、德育的途径

(1)德育有狭义、广义之分。

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

(2)中学阶段德育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思想政治方面、道德行为方面、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

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3)德育过程的规律主要有四条:

第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第二,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第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第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4)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我国中学主要的德育原则有以下几点: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5)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我国中学常用的德育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

(6)德育途径又称德育组织形式,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

我国德育主要的途径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第二,社会实践活动;第三,课外、校外活动;第四,共青团、少年队组织的活动;第五,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第六,班主任工作。

12.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班主任是学校领导的得力助手;班主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2)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主要包括:

第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第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第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第四,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第五,建立学生档案;第六,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第七,操行评定;第八,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第九,个别教育工作;第十,班会活动的组织。

13.课外活动及其意义与任务、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课外活动的组织

(1)课外活动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的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其意义有:

第一,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第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2)课外活动的组织:

第一,要有明确的中心目标,认真设计安排好每一次活动;第二,活动内容应丰富多样,应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参与活动和获得成功的机会;第四,要积极争取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帮助。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考核知识点

认知发展与教育;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个性发展与教育;学习心理与教育;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教师心理。

(二)考核要求

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①根据感知的强度律,在教学活动中,板书、教师音量、模型等都必须适当,以便全体学生清晰感知;②根据感知的组合律教学内容应分节分段,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板书要注意空间布局和排列顺序;③根据感知的差异律,教师要增大感知对象与北京之间的差别,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形象;④根据感知的理解律,在直观教学中,教师要将言语和直观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迅速理解感知对象;⑤根据感知的协同律,教师要尽可能地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⑥根据感知的活动律,教师在制作和使用教具时,应尽可能变静为动。

(3)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观察力的培养:

①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②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③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④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⑤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绪情感、做过的活动及动作等都可能在头脑中留下痕迹,以后还会再认或回忆出来,这就是记忆现象。

记忆的品质包括:

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和记忆的准备性。

(2)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3)艾宾浩斯根据对遗忘进行的实验研究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4)根据记忆的规律,在教学中我们要组织有效的复习,防止知识遗忘。

组织有效复习的方法有:

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掌握复习的量。

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1)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①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③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④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⑤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4.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的品质有:

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2)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3)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①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培养学生将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

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④组织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5.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如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1)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算法和启发法。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

(3)提高问题叫绝能力的途径:

①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②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③提供多种练习机会;④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⑤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6.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有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三个功能。

(2)注意有四个基本特征(品质):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3)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①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②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③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1)认知发展是一种构建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它的本质是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

(2)认知的建构过程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不断平衡认知图式的过程。

(3)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前运算阶段(2岁~7岁)、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

8.情绪、情感及其功能;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情绪情感具有信号、调节、和感染三个功能。

(2)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对异性的情感。

(3)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②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④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⑤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9.意志及其品质、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1)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品质有:

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自制性,意志的坚韧性。

(2)学生意志的发展主要是指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

①意志自觉性的发展:

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了比较明确的目的,能在一定程度上独立确立目的、制订计划、支配自己的行为。

②意志果断性的发展:

中学阶段,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观点、原则去行事,果断性较以前有所提高。

③意志自制性的发展:

中学生不管在课堂还是在课外活动中,都表现出更多的自律能力,较少需要教师的提示和管束。

④意志坚韧性的发展:

中学阶段,学生行动目的的明确性、情绪情感和个性对意志的支撑作用以及自我调控能力都有所提高。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主要做法有:

①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②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③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④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10.需要及其种类、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学生的需要与教育;兴趣及其种类、学生的兴趣与教育

(1)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需要的种类:

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2)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马斯洛把需要归纳为七个基本的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对以上七种需要进行了进一步的区分:

前四种需要被称为缺失需要,它们是个体生存所必需的。

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

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

与缺失需要相反,成长需要是永远得不到完全满足的需要。

(3)需要层次理论对教学的启发:

只有满足学生合理的可以实现的最基本的需要,学生才能积极努力地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学习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听课和做作业的积极性。

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

所以,在思想工作中,要重视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爱的需要和美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4)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兴趣可以分为间接兴趣和直接兴趣,也可以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

(5)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11.能力及其类型、能力的测量、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