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9305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一)

(含部分考研题目)

一、名词概念部分:

土地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土地利用级差地租土地利用规划

小康水平吉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开发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土地利用布局土地利用分区土地质量土地质量评价城镇化

建筑密度城镇体系交通密度建筑容积率农地整理基本农田

土地整治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保护土地人口承载力

城市规模土地整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二、简答题部分:

(一)总论部分

1、简述土地的特性

2、简述规划的功能和作用?

3、简述土地利用的含义

4、土地利用规划有哪些类型?

5、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是什么?

6、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7、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8、如何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并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

9、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0、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区域规划关系

11、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

12、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农业区划关系

13、任何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方法)

14、编制土地利用规划需要收集哪些基础资料?

15、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16、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有哪些?

17、简述地租地价理论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联系

18、如何运用区位理论来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19、简述人地协调理论主要内容?

20、简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部分

1、何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有何特点?

2、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

3、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

4、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5、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

6、简述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层次体系?

7、小康指标体系中包括哪些指标?

如何量化?

8、如何进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9、土地需求量预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基础数据预测)

10、如何进行耕地需求量预测?

(预测方法)

11、如何进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

(预测方法)

12、怎样预测总人口和城市人口?

(预测方法)

13、常用的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有哪几种

14、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15、如何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指标的计算)

16、简述土地质量评价的内容

17、如何进行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18、简述拟定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的原则和编制方法?

19、如何理解公众参与原则?

20、土地利用分区模式有哪些?

21、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22、什么是土地利用布局?

常用的分析方法和指标有哪些?

23、如何填写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

24、简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数量方法?

25、配置居民点用地的要求有哪些?

26、配置工业用地的要求有哪些?

(三)土地利用详细规划部分

1、何谓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有何特性?

如何分类?

2、简述居民点的概念和居民点分类?

3、何谓城镇化?

怎样预测城镇化?

4、简述居民点布局的形式和原则?

5、怎样选择居民点用地?

6、简述城镇体系规划的概念和内涵?

7、简述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8、按《城市规划法》,我国城市大致分那几级?

9、简述交通运输的方式和结构?

10、如何确定公路的等级?

11、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12、如何进行公路选线?

(概念和原则)

13、如何概算交通线占线面积?

14、简述水利工程用地的类型和分级?

15、不同类型的水资源有什么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

16、供水工程用地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7、如何规划灌排工程用地?

18、简述耕地田块配置的主要内容?

19、简述选择田块方向的一般要求?

20、如何综合考虑田、沟、路、林、渠相互结合配置方式?

21、简述果园配置的内容?

22、茶园和桑园规划有何特点?

23、如何配置各类林地?

(四)土地利用专项规划部分

1、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有何特性?

如何分类?

2、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有何特点?

3、简述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编制程序?

4、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编制原则。

5、怎样进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6、基本农田保护区应采取哪些管理措施?

7、土地整治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8、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原则有哪些?

9、风沙地区土地整治有什么特点?

10、废弃地复垦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11、简述土地复垦规划的主要类型?

12、简述土地复垦规划原则?

13、简述土地复垦规划的主要内容?

14、何谓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15、如何进行土地整理规划?

(程序)

16、何谓农地整理?

简述其内容?

(五)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部分

1、土地利用规划有哪些成果资料?

有何要求?

2、编制实施规划方案计划的原则?

3、简述土地利用调整的次序?

4、简述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程序?

5、土地利用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6、简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和管理的标准?

7、简述土地利用计划编制的任务?

8、简述土地用途管制的作用?

9、从哪些方面来保证规划的实施?

10、简述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六)综合题部分

1、如何选择和规划设计居民点用地?

2、如何概算公路用地面积?

3、如何应用人口自然增长法预测人口数?

4、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5、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编制方法有几种?

6、土地具有哪些特性和功能?

7、土地质量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有什么样联系?

8、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程序?

三、论述题与综合问答题部分

1、试论述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2、试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概况和存在问题?

3、如何进行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4、如何应用地价理论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5、如何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6、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预期目的是什么?

7、如何应用综合法预测耕地需求量?

8、试分析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9、如何认识和处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10、论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意义和作用?

11、试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用途管制的关系?

12、试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计划的关系?

13、试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关系?

13、如何理解因地制宜原则?

14、试分析区位论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

15、论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主要途径?

16、土地质量评价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17、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有何重要意义?

四、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土地条件调查包括。

A、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B、土地利用现状条件调查

C、土地权属调查和地价调查D、气候和地形调查

2、.林地覆盖率主要取决林地面积在中的比重。

A、土地总面积B、森林蓄积量

C、木材消费量D、已利用土地面积

3、省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的总量不减少。

A、耕地B、农用地

C、建设用地D、未利用地

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内。

A、高产田的85%以上B、耕地的80%以上

C、农用地的75%以上D、管辖范围的70%以上

5、据粗略估计,我国城市土地资产总值约为。

A、15万亿B、18万亿

C、20万亿D、13万亿

6、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城市用地增长率/之比。

A、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B、城市人口增长率

C、城市非农用地增长率D、农业用地增长率

7、城市化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城市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二是城市数量的增加、三是。

A、城市用地规模日益增大B、单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

C、城市人口聚集程度的提高D、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大

8、城镇体系规划处于衔接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地位,也是测算的重要依据。

A、建筑用地规模B、居民点用地规模

C、城市用地规模D、非农业建设用地

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

A、用地规模B、用地布局

C、用地规模和布局D、粮食问题

10、居民点规模具有和用地规模。

A、建筑规模B、人口规模

C、居民点形态D、规划区规模

11、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起着作用,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作用。

A、反馈作用B、联系作用

C、控制作用D、协调作用

12、城市用地包含城市建成区用地、城市规划区用地和。

A、城市建设用地B、城市建筑面积

C、城市行政辖区用地D、市区用地

13、居民点是人们聚居和集中配置的场所。

A、建筑物、构筑物和生产资料B、构筑物

C、生产资料D、生产工具

14、为了环境保护在远郊采取低地价政策鼓励向远郊区扩张。

A、住宅用地B、工业用地

C、娱乐用地D、交通用地

15、根据区位理论应把农用地规划于远离。

A、工业用地B、居住用地

C、城市中心D、城市近郊区

16、土地利用规划条件是影响形成的重要因素。

A、土地利用类型B、土地价格

C、土地区位D、土地用途

17、土地在建筑业部门中起着作用。

A、载体B、基地

C、地基D、操作场所

18、编制和实施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C、国土规划D、城市规划

19、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人民政府批准。

A、县级B、市级

C、省级D、省级人民政府授权的设区的市级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把建制镇定义为。

A、集镇B、乡(场)镇

C、城市D、城镇

2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

A、10年B、15年

C、20年D、50年

22、由于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和利用状况的差异形成了各类。

A、土地类型B、土地潜力类型

C、土地利用类型D、土地结构类型

23、预测是人们利用来预先推知未来。

A、已知的知识和手段B、预测方法

C、未来的情况D、估计

24、为了全面地评价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必须运用方法。

A、环境质量评价法B、费用——效益分析法

C、技术经济评价法D、投入产出法

25、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区定界的基本单位是。

A、村级B、乡(镇)级

C、县(市)级D、省(自治区、直辖市)

26、集镇的人口数量上限为的人口数量的下限。

A、特大城市B、大城市

C、中城市D、小城市

27、居民点布局形式大体有卫星式、带状式、多边形式和四种类型。

A、四边形式B、集中式

C、自由式D、直线式

28、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以土地详查变更调查数据为准。

A、1996年年初B、1996年年末

C、1996年10月31日D、1997年初

29、县级以下的土地利用分区应当提出土地用途,制定。

A、土地利用方式B、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C、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D、土地用途性质

30、各类用地期末面积等于基期年各用地面积加上规划期各类用地面积的增加量减去各类用地面积减少量。

A、规划期末B、规划期初

C、规划期间D、基期年末

31、土地利用战略研究主要是确定土地利用的。

A、方向B、规模

C、目标和方针D、政策

32、我国集镇的人口数量上限为的人口数量的下限。

A、100万人B、50万人

C、20万人D、10万人

33、地球表面积是个。

A、可变数B、常数

C、未知数D、已知数

34、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设计必须坚持原则。

A、综合效益原则B、协调人地关系原则

C、因地制宜原则D、动态平衡原则

35、土地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可以获取的高低。

A、价值B、地租

C、成本D、劳动产品

36、把土地资源分为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的依据是。

A、地形特征B、利用特征

C、植被特征D、气候特征

37、土地的自然供给量是指。

A、除了现实技术条件下无法利用土地以外的陆地面积B、地球上陆地面积

C、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地面积D、地球表面积

38、土地报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递减。

A、土地总报酬B、土地边际报酬

C、土地临界报酬D、土地平均报酬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追求的最终效益是()

A.经济效益B、生态效益

C、社会效益.D、综合效益

2、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资料包括()

A.土地利用规划图B、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C、土地利用规划说明书D、土地利用规划工作计划

3、下列指标中属于量化小康水平指标有()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B、城市化水平

C、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率D、中学入学率

4、属于农业用地区的是()

A.耕地区B、城镇用地区

C、生态景观保护区D、工业区

5、下列因素中属于土地需求量预测直接依据的有()

A.规划区总人口B、土地利用现状,

C、农作物复种指数D、规划区经济发展水平

6、下列指标中属于土地集约经营程度的指标是()

A.土地垦殖率B、城镇化水平

C.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率D.单位土地纯收入

7、土地需求量预测包括()

A.耕地和水产用地需求量预测B、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C、居民点用地和农用地需求量预测D、基本农田和水利工程用地需求量预测

8、构成土地资源配置的四项要素是()

A.自然性、有限性、差异性和更新性B、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和控制性

C、时间、空间、用途和数量D、简洁性、完全性、非相容性和客观性

9、下列各规划属于战略规划的是()

A.城市土地规划B、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土地复垦规划

10、下列哪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采用地域分区模式进行土地利用布局的是(),采用用地

分区模式进行土地利用布局的是()

A.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国家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E、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1、为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形式又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常见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有()

A.土地利用地域分区模式B、土地利用用地分区模式

C、土地利用分区模式D、土地利用类型模式

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的是(),作用是(),实质是()

A.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B.宏观调控各业用地

C.指导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编制D.制订土地复垦计划

E.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即土地资源的部门间时空分配,借助土地利用

结构加以实现

13、下列指标中属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是()

A.土地垦殖率B.城市化水平

C.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率D.建筑容积率

14、下列指标中属于土地集约经营程度的指标是()

A.土地开发利用率B.城市化水平

C.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率D.单位用地产值率

15、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资料包括()

A.土地利用现状图B、土地利用规划文本

C、土地利用规划说明书D、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报告

16、下列指标中属于量化小康水平指标有()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B、吉利系数

C、中学入学率D、恩格尔系数

17、下列指标属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指标是()

A.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率B、单位农用土地总产值

C、人口密度D、恩格尔系数

18、下列因素中属于土地需求量预测直接依据的有()

A.规划区城市化水平B、消费水平

C、作物复种指数D、规划区经济发展水平

19、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最本质特性是()

A.综合性B、战略性

C、长期性D、可操作性

20、属于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规划有()

A.居民点用地规划B、土地整理规划

C、耕地规划D、土地整治规划

21、下列各规划属于专项规划的是()

A.居民点用地规划B、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C、土地整治规划D、土地复垦规划

22、下列各规划属于详细规划的是()

A.居民点用地规划B、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C、土地整治规划D、土地复垦规划

23.属于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规划有()

A.土地复垦规划B、居民点用地规划

C、农用地规划D、土地整治规划

24、我国现阶段的土地整理主要是()

A.村庄整理B、农地整理

C、城市土地整理D、非农地整理

25、属于建设用地区的是(),属于农用地区的是()

A.耕地区B.城镇规划区

C.生态景观保护区D.工业区

26、根据《城市规划法》,我国大城市是指()

A.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城市B.50万—100万人的城市

C.20万—50万人的城市D.10万—20万人的城市

27、我国城市分四级,中等城市人口为:

()

A.200万人口B.100万—200万人口

C.50万—100万人口D.20万—50万人口

28、城市用地规划在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属于()

A.土地利用专项规划B、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C、战略性规划D、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29、城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

A.农村城市化的过程B.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C.工业化、机械化、现代化的过程D.乡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方式的过程

30、城镇人口是指()

A.城市与建制镇建成区内的常住人口B、城市与建制镇建成区内的非农业人口

C、城市与建制镇建成区内的农业D、城市与建制镇建成区内的人口

31、基本农田保护率是()

A.规划区内基本农田与规划期末耕地面积之比B.规划区内基本农田与基本农田保护区

面积之比

C.规划区内规划期末耕地面与基本农田面积保护区之比D.规划区内耕地保有量与农地面积

之比

32、基本农田是指()

A.一定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

B.满足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C.划期末的耕地保有量

D.规划期末耕地总量中除一般农田之外的耕地

33、土地管理法规定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的行政区域是()

A.国家区域B.省级区域

C.县级区域D.市级区域

34、土地利用规划与国土规划的关系是(),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是()

A.局部与整体B.点与面

C.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D.控制与服从

35、一定区域内城市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称为()

A.城市发展B.城乡发展

C.城市体系D.城乡体系

36、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是与()紧密相关的

A.农业化进程B.劳动化进程

C.工业化进程D.商业化进程

37、城市化水平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A.经济发展水平B.工业发展水平

C.建设发展水平D.素质发展水平

38、城市发展规模主要是指()的发展规模

A.城市人口B.城市用地

C.商业用地D.乡镇用地

39、城市规划是()和()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

A.引导管理B.美化控制

C.引导控制D.管理美化

40、城市规划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计划的落实作()的战略部署

A.时间上B.空间上

C.全面D.局部

4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主体是()

A.各级人民政府B.政府的土地管理职能部门

C.承当规划任务的相关单位D.规划部门

42、规划期间,可能增加耕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有()

A.土地复垦B.土地整理

C.土地开发D.土地整治

43、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有()

A.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划,提高现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挖掘内部潜力

B.充分开发各种后备土地资源,增加土地供给

C.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

D.加大土地整理和复垦力度

44、确定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式必须考虑的因素是()

A.区域土地及其相关资源状况B.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

C.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区域生产力布局D.保障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的需求

45、确定土地利用目标的依据是()

A.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上级人民政府提出的目标和控制性指标

B.土地供需状况的分析

C.对规划期内土地问题所能解决程度的估计

D.对土地资源状况配置,合理利用所能取得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的估计

46、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是()

A.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没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B.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C.本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和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D.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制约

47、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编制的方法有()

A.综合法B.模型法

C.土宜法D.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8、土地利用分区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的不同

A.土地质量B.土地利用方式

C.土地利用潜力D.土地利用特点

E.土地利用方向

49、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方法有()

A.综合分析法B.主要因素法

C.叠置法D.聚类法

50、土地利用用地分区的保持行政区界限的完整性所指的行政区界是指()

A.省级边界B.市级边界

C.县级边界D.乡级边界

E.村级边界

51、.土地用地配置的类型包括()。

A.农用地配置和建设用地的配置B.蔬菜地的配置和建设用地配置

C.林业用地配置和居民点用地配置D.农业用地配置和交通水利用地配置

52、我国居民点类型包括()。

A.城市B.城镇

C.乡村D.建制镇

53、我国集镇是指(),县城以下一定区域内工商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市政工程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农村小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服务中心。

A.建制镇B.乡(场)镇

C.县级机关所在的城关镇D.建制镇和乡(场)镇。

54、土地利用规划的首要任务是()。

A.协调土地供需矛盾B.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B.土地利用宏观布局D、土地利用微观设计

55、最早论述土地规划的著作是()。

A.徐霞客游记B.尔雅

C.禹贡D.水经注

56、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基本单位是()

A.省级行政辖区B.市级行政辖区

C.县级行政辖区D.乡(镇)行政辖区

57、土地管制权衍生于()。

A.土地所有权B.土地使用权

C.土地占用权D.地政统一管理权和公共事物管理权

58、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区域完整性是指()

A.不打破村级行政界限B.不打破乡级行政界限

C.不打破县级行政界限D.不打破省级行政界限

59、在规划期内耕地减少的主要类型有()

A.退耕B.建设占地

C.灾毁D.闲置

60、土地利用结构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

A.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分配土地资源B.建设用地预测

C.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D.闲置土地复垦

附: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部分参考答案

 一、名词概念部分答案:

1.土地:

通常是指地球表面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物和动物等自然因素以及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