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9628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x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x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

12-13学年第1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

考试时间:

停课的第一天

考试题型:

一、判断题/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二、翻译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三、论述题/赏析题(20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五、作文(40分)

六、应用文改错(10分)

注意提醒同学一定填写:

考场登记表序号

复习要点:

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

仓颉造字、结绳说、八卦说、契刻说、画图说。

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3、古汉语词义演变方式P25

4、《略论语言形式美》的主要特点P72

5、把握第二讲中的特殊句式及其翻译(下面少,只是《刺客列传》的)

1、重点词语

微太子言没有

遇将军可谓深矣残酷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

右手揕其胸直刺

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预备

人不敢忤视用恶意的眼光看人

既祖古人出门举行的祭祀路神的活动

比诸侯之列比照

箕踞以骂两腿张开,坐于地如簸箕,以示轻蔑

以药囊提荆轲投掷

2、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名作状向北

盛樊於期首函封之名作动用匣子装

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太子迟之动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迟

皆白衣冠以送之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听到

乃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群臣怪之动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怪

顾笑舞阳,前谢曰名作动上前

3、古今异义

樊於期偏袒扼腕上前古义:

袒露一只肩膀今义:

袒护对方中的一个

北蕃蛮夷之鄙人古义:

见识短浅的人今义:

对自己的谦称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古义:

皇帝的侍卫今义:

医生

4、特殊句式

今闻购将军千金、邑万家省略句

父母宗镞皆为杀戮没被动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

嘉为先言于秦王省略句

群臣侍殿上着定语后置句

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7、修辞原则【适应题旨情境】

8、《诗经》的艺术特色与文学史地位

直抒胸臆的艺术特色质朴,多采用复沓的句式与章法,反复咏叹,广泛使用以彼物比此物的,触物起兴的比兴手法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9、背诵《硕人》,把握字词句。

10、理解楚辞的特点与《山鬼》的思想内容,背《山鬼》

11、背《破阵子》

12、把握词与曲的区别与联系

词和曲都是长短句,都是按歌唱的需要做出的,它们性质相同的,都属于音乐文学。

词中通行的词调为平、仄,曲中的南曲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元人北音,所以元曲多以北曲为主。

北曲的四声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去,没有入声,入声字己经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

曲韵和词韵也是不同,词韵比曲韵的规定来的严格,曲中的北曲以元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依据,分为十九个韵部,凡入声字都派入平、上、去三声之中,这是和词韵最大不同的地方。

曲不忌重韵,而词忌重韵,但是在写曲是最好还是不要重韵。

词和曲在语言方面各有不同的特色,譬如;曲的语言比较通俗、浅显自然,接近我们平常的生活用语。

虽然都是反应社会生活,但是词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层面比较窄,而曲却比较宽广。

写曲要根据曲牌的规定来写,这个跟写词很像,写词时也要根据词牌的规定来写;但是写词和写曲有一个很不同的地方,就是曲可以有衬字,(衬字:

曲牌对每句的字数都有规定,但如果作者认为有需要的地方,可以在规定的字数之外,增加字数。

曲是词的替身,无论从音乐的基础或是形式的构造上,都是从词演化出来的,词本起于民间,流传于歌女伶工之口,既便于书写情怀,又宜于歌唱,原是一种通俗文学。

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13、建安风骨的涵义及其代表作家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càn粲、徐干、ruǎn阮yǔ瑀、应yáng玚、刘zhēn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14、陶渊明诗歌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

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饮酒》,《归园田居》,《读山海经》等

15、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6、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

“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

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

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

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

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

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

“元白诗派”是指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

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

17、熟读《登楼赋》,把握艺术特点及其文化史的地位。

艺术特点:

①此赋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创造了诗一般的意境

②此赋还善于运用了典故。

③此赋语言自然而流畅,优美而又不失质朴,铺排而不见繁缛。

地位:

我国登高文化的里程碑,是登高文化兴起的奠基之作。

18、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19、赋的种类

  赋的种类很多,除以时代划分为大赋(主要为汉代)、骈赋(主要为南北朝)、律赋(主要为唐代)、文赋(这要为宋代)之外,从内容、形式、长短等方面划分:

骚体赋,这种赋主要是在体制上模仿“楚辞”,并且以名为篇的作品。

还有俗赋、咏物小赋、七体赋、刺世小赋、连珠体等。

还有些本属赋体,或接近赋体的,但不以赋命名者。

如称“檄文”的,像骆宾王的《讨武檄文》。

称“序”的,像王勃的《滕王阁序》。

称“铭”的,像刘禹锡的《陋室铭》。

称“颂”的,像刘伶的《酒德颂》。

称“箴”的,像扬雄的《酒箴》。

称“祭吊文”的,像李华的《吊古战场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20、赋的特征

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

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

一般一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

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

清人刘熙载说:

“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

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

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21、戏曲的发展阶段

22、优孟衣冠

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

也指登场演戏典故《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有一个叫孟的杂戏的艺人常以谈笑旁敲侧击地劝说楚王。

楚相孙叔敖死后,儿子很穷,孟就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神态和孙叔敖一模一样。

庄王以为孙叔敖复生,让他做宰相。

孟以孙叔敖的儿子很穷为辞,并趁机对楚王进行规劝,庄王终于封了孙叔敖的儿子。

后来就用"优孟衣冠"比喻假装古人或模仿他人。

23、参军戏

参军戏是中国古代戏曲形式。

由优伶演变而成。

五胡十六国后赵石勒时,一个参军官员贪污,就令优人穿上官服,扮作参军,让别的优伶从旁戏弄,参军戏由此得名。

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

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名参军,戏弄者叫苍鹘。

至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除男脚色外,还有女脚色出场。

参军戏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24、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25、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

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

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

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

26、熟读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把握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7、把握《莺莺传》中的人物形象

28、熟读《西厢记》,把握其中人物形象

29、唐宋八大家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30、熟读《酒德颂》,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略

31、熟读《穷鬼传》,了解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32、熟读《采莲曲》与《回答》,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略

33、桐城派的定义与主要作家

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

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

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

文章特点:

论点鲜明,逻辑性强,辞句精练;写景传神,抓住特征,细节盎然,寄世感叹;传状之文,刻画生动辞;纪叙扼要,流畅时晰。

平易清新,是整体流派特点。

代表人物:

戴名世,方苞,刘大kuí櫆,姚nài鼐,方东树,吴汝纶,马其chǎng昶。

34、新文化运动略

35、《尝试集》的作者与地位

胡适《尝试集》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是胡适先生里程碑式的著作。

问世以来引起文学界、理论界的广泛争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36、《女神》的作者与特点

作者:

郭沫若

艺术特点:

1、浪漫主义精神。

2、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

  

3、奇特的想象和夸张。

  

4、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

 5、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的色彩。

37、新月诗派的成员及其“三美”艺术理论

成员:

徐志摩、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

闻一多的“三美”理论的核心是: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

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追求诗歌的韵律感;

绘画美:

主要指辞藻的华丽,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建筑美:

主要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讲究节与节的匀称和行与行的整齐。

38、《今天》与朦胧诗

北岛作品《今天》

39、文化散文的内涵

指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又称“学者散文”或“散文创作上的‘理性干预’”,从文化视觉来关照表现对象,但与历史文化反思的作品相比在美学风格上往往表现出理性的凝重与诗意的激情以及浑然一体的气度。

代表作家及作品:

余秋雨《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张中行《负暄琐话》,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邢世嘉的《咖啡时间》,韩晗的《大国小城》等。

他们的散文创作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

40、余秋雨的散文代表作品

《文化苦旅》、《借我一生》(不是《给我一生》)、《千年一叹》、《山居笔记》、《霜冷长河》、《行者无疆》、《出走十五年》、《笛声何处》、《中国之旅》、《非亚之旅》、《欧洲之旅》、《心中之旅》、《晨雨初听》

41、四书五经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

《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经》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42、掌握通知、请假条等日常应用文写法

43、背《论语三则》的第一则,把握其思想内容

44、理解《菜根谭》、《道德经》的主要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